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相信我,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

“你可以理智一点吗?”

“你不要再争辩了!”

……

这些情感勒索的话语,在许多中国家庭里并不少见。父母、伴侣、兄弟姐妹甚至是孩子,他们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指责,都可能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借口,却让你的内心备受折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两个生命盒子,一个装着“我不值得被爱”,另一个装着“我值得被爱”。

回顾往事,勇敢地与家人探讨这些问题:

为什么孩子说坏话,是在讨爱?

为什么婆婆的不满,其实是在讨爱?

为什么爸爸的责怪,也是在讨爱?

……

这样,我们就能把“我不值得被爱”的伤痛转化为“我值得被爱”的欢喜,从而打开心结,让家庭里凝滞已久的爱再度流动起来!

她是能进行“内相故事对话”疗法的少数心理专家之一,

在家庭、亲子、两性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演讲经验,

代表作品《讨爱勒索》一书广受赞誉,获得教育界人士、高校学子和众多家长一致青睐。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 / 赵忠心 李浩英

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创始人 / 潘幸知

资深媒体人 / 鹿永建 李峥嵘 郭韶明

烫彩 潘通专色 触感膜——装帧讲究,手感一流!


【内容简介】

打开你的生命盒子,让爱流动起来!

对爱的渴求是生命的本能。爱在家庭中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有需求就应有回应。当需求得到回应,讨爱的一方就能被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感凝滞的心结,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这一心结还会被带入新的人际关系,甚至代代延续。

本书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剖析了我们在家庭和人际中无意识的讨爱行为及其原因,并给出了疗愈的绝佳方案。作者认为,摆脱这一恶性循环的方式,就是回顾往事,打开我们的生命盒子,把家人之间的爱找出来,让家庭里凝滞的爱再次流动起来。


【作者简介】

赵梅如

台湾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她是能进行“内相故事对话”疗法的少数心理专家之一。在家庭、亲子、两性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演讲经验,常应邀参加心理情感讲座,深受广大父母、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出版有《心书:面对时光的力量》《讨爱勒索》等著作。


【媒体评论】

★读本书,如同亲历一场爱的抚慰,从而与家人和解,把家庭的爱传承下去。

——赵忠心(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打开爱的生命盒子》一书带我们开启找爱之旅——挖掘家庭精神的源头,荡涤出家人之间的情感沙金;让我们深思如何在家庭中看见他人,反观自己。

——李浩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本书呈现了一个个动人的家庭故事,剖析了亲子、夫妻、兄弟姐妹间关于爱的探讨,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感动。

——潘幸知(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创始人)

★本书不动声色地引导读者由外而内,抵达家庭关系的*深处,开启尘封下的爱,*终释然,领悟,调整,重获新的前行力量。

——鹿永建(新华社高级编辑)

★作者专业而富有同理心,大量实用的练习助你成为称职的父母,学会不带评判地勉励。

——李峥嵘(亲子作家,《北京晚报》资深编辑)

★本书是所有为爱所困之人的心灵治愈良药。

——郭韶明(《中国青年报》资深编辑)


【目录】

引言 把家庭里的爱找出来 i

第1讨爱的几种表现 1

讨爱的本质是温暖回应 3

讨爱的内在小孩 11

讨爱的生命盒子 16

讨爱的作用 21

讨爱的脚本与剧本 32

第2受伤的讨爱 41

受伤的内在小孩 43

讨爱凝滞的症状:无情循环 50

危险的情绪* 55

讨爱勒索 63

第3从讨爱需求阶梯里,把爱找出来 69

人本主义大师的讨爱需求阶梯 71

安全需求里的生命价值感 77

维护安全感的模仿 86

温饱与温暖给予的安全爱 92

第4从安全依恋里,把爱找出来 101

鲍尔比的依恋关系理论 103

情感联结产生安全感 110

联结安全感的文化剧本 117

中国人的讨爱有一套 124

第5在公平原则里,把爱找出来139

讨爱里的失去与得到 141

从公平的得到里,把深情的爱找出来 147

从公平的得到里,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153

第6从勉励打气中,把爱找出来163

勉励的力量 165

纠举与勉励 175

别纠举,要勉励 182

第7修炼讨爱功夫 187

讨爱基本功 189

讨爱进阶式 195

结语 爱才是*的力量 234


【前言】

致读者

赵梅如

每个人的生命盒子里都装着爱,也渴望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但是我们从小就将幸福的爱、受伤的爱分别收藏在“讨爱满足”和“讨爱凝滞”两个盒子里,并且自己死命地依据分类去感受。尤其是受伤的讨爱凝滞,常常让我们生病。古书《楚辞·渔父》

篇有说: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我们的讨爱之旅也是如此。人之所以会受伤,原因不是在家庭中彼此没有爱,而是我们总停留在原地打转,一日复一日啊!于是,情感没能与年岁一起前进,反而长期处于凝滞状态。

其实,对于受伤的我们来说,治疗是“外力”,是向外寻求专业的帮助;而治愈则是“内功”,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意志”。

就是说,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让自己好起来。

所以,就让我们“来爱”:一起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把爱找出来,让家人间的爱意再次流动起来。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讨爱的几种表现

……

讨爱的生命盒子

上个世纪末,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令人赞叹,很多仪器的发明让我们更能一窥生命的奥秘。例如,可以侦测脑部活动的核磁共振造影(MRI)技术的出现,使我们有机会探讨大脑的奥秘,揭开认知思维的神秘面纱。我们将借由这些科学实验,揭开生命关于讨爱的奥秘。

两种心态:“我值得被爱”和“我不值得被爱”

利伯曼(Lieberman)是一位社会神经科学家,他认为人类的群居与社交需求是天生的,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因为人一旦空闲下来,脑中思考社交的区域就会被激活得更频繁,所以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不是在做与逻辑思维相关的任务,而是思考别人对“我”的看法,以及“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为此,他进行了一个一起玩“网络球”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情境——看似有三个实验参与者,实际上其中两个是事先安排好的假参与者。起先,由他们三人互相传球,后来故意安排两个假参与者互相传球,让那位真正的实验参与者明显感觉到自己被排挤了。

此时利伯曼观测到,这位真正的实验参与者大脑的“背侧前扣带皮层”——让人产生“痛苦感觉”的脑区域被激活。相对地,当我们接收到欣赏、认同、赞美时,即使来自陌生人,我们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让人产生“愉悦感觉”的脑区域也会被激活。他的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进化机制很自然地让我们害怕被排挤,不愿被讨厌,喜欢与人亲近,这样才能确保在族群中受欢迎,从而增加自己生存与繁殖的几率。

这个实验说明了“讨爱”对人类而言,是天生具备的生存能力。实验所测得的大脑被激活的现象,也确实说明人在“讨爱”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一个是因被排挤而产生痛苦的感觉,一

个是被认同而产生愉悦的感觉。

因此,我们假想人的内在有着一个生命盒子,里面放着我们从小到大的各种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的“内在小孩”;盒子有各种夹层,区隔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经过整理,我将这生命盒子依据心情分成两大类:一个盒子装着“我不值得被爱”的落寞难过的心情,一个装着“我值得被爱”的欢喜安心的心情。

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挫败、倒霉、丧失价值感的经历会被归到前一个盒子;满意的人情交流则被归到后一个盒子。不论哪一个盒子,都可能在生命中不断产生作用。而当我们往自己内在的

生命盒子里掏出故事来时,那些温暖和快乐的往日时光,帮助我们在劳累、受挫的时刻,唤起“我值得被爱”的记忆,从而有可能疗愈我们“内在小孩”的心伤。

两种结果:“讨爱满足”与“讨爱凝滞”

只要我们存在,我们就会讨爱。讨爱的历程中会发生怎样的事,结果又会如何呢?我认为讨爱的两个生命盒子,即“我值得被爱”和“我不值得被爱”,会产生两个状况,就是满足与凝滞。

反过来,这两种状况也说明生命盒子里的两种心情在发生作用。这种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我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有时候,明明相爱的双方,例如夫妻、亲子、姊妹,也会因为不同心情的影响弄到*后以不爱收场,甚至彼此怨恨。

我举个很日常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知道我们内在的生命盒子是满足还是凝滞正在起作用。我相信相爱的两个人,在进入真实的日常相处时,很容易遭遇彼此生命盒子里的不兼容。比如恋爱时,我先生喜欢听我说话,因为我很擅长将一件平淡无奇的事说得精彩好笑,所以我一讲,他就笑,他爱听,我就说得更尽兴。我真切感受到我在他心里是“很值得被爱的”,这时候我心中的内在小孩得到温暖的爱的回应——我称之为“讨爱满足”,于是我感到人生充满活力。由于我们沉醉在爱里,刚结婚时彼此相处愉快,希望能一生一世相爱到白头。

然而,这种状况在婚后的日常里渐渐起了变化。婚后,因为居住的城市离老家较远,我们买了一辆新车,方便回婆家或娘家。每一次出发不久,我还在跟先生说着话,他却习惯性地要我先睡,说是要我多休息。这时我就会生闷气,甚至变成发脾气,因为我根本不想睡,也没有在车上睡觉的习惯,我不明白他什么意思,是嫌弃我多话吗?

心理学家说过,普通人的生活里,*少也会有 2000 至 3000个大大小小不同的价值观,例如我喜欢吃手打面,不喜欢电影里有打斗场面,看书时要*安静。尽管只要有二三十个价值观相同,人们就会觉得彼此契合,甚至互许终身,但相处后,那些不相同的价值观会一一现形。所以如果发生了不愉快的相处,就要静下心来想想,这些不相同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我先生很谨慎,担心开车分心,所以他想要专注,不想我在一旁一直说话。受家庭影响,他认为直接表达这种想法是一种不顾別人的表现,有可能得罪別人,让人讨厌,而这其实是他的生命盒子里“我不值得被爱”的观念在作祟。他不敢直说,于是绕着弯要我睡觉休息,这样看起来是为了我好。

而我也觉察到我会生气,是因为我认为先生讨厌听我说话才叫我睡。我之所以会如此敏感,是由于我生命盒子里的“我不值得被爱”的想法也在作祟。我从小被妈妈教导“有耳无嘴”,常常被禁止讲话或过问大人的谈话。到了学校,我也看到上课说话的同学会被惩罚。于是,我从小就有一个“我不值得被爱”的内在生命盒子在发生作用——也就是,讲话是不被允许的行为。我先生要我睡觉不要说话的行为,正好触碰到我的“讨爱凝滞点”,也就是刺激了我的生命盒子里“不值得被爱”的情绪记忆。

就这样,明明两个人在互相表达体贴与爱意,却由于各自的“内在小孩”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感情解读方式,上演了一出“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戏码。

先生明明是表达体贴,我听了却生气的现象——我称之为“讨爱凝滞点”,即个个都仿佛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标签,虽然时间在继续,但那份难堪的情绪却好像凝结在某个沉重的时空中,停滞不前了。

“讨爱满足点”则表现为,得到关于爱的温暖回应,感到满足和愉快,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对生命来说,我们不会只有一种讨爱的方式,而是会有无数的讨爱交流;也不只在儿时讨爱,还会持续这种行为直到生命终止。讨爱是人际关系里情感交流的方式。

探讨爱的形式,就好比经营彼此的感情,如果我们能相知相惜,静心体会彼此的内在小孩的感情,让讨爱满足、不凝滞,我们就能在彼此的温暖回应里相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