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在这个越是缺少什么,越标榜什么的时代,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早已脱离表面的浮华,走向内心深处的朴素。

简单生活,简不是精简,而是恢复生活的本来样子。

素与简,是一种人生态度,亦是一种自我修养,更是一种人生活法。素与简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从物到层面到精神世界,从老庄哲学到茶道、花艺,建筑、家居,审美越来越走向简单轻灵。

宗璞,以优美质朴的文字,向我们描绘生活的素简与丰饶:爱与别离,美与凋零,温暖与相依,个人精神的后花园与仰望星空。

1、宗璞,93岁的中国奶奶一代文学大家写给我们的极简生活智慧:

人,走着走着,就由繁华满目走向素简从容

2、大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书香名门,被称为zui后的闺秀。看一个平凡而又独立的女性成长之路,她的家学传承与婚姻生活,对家人的照顾和自我理想的实现。

3、中国当代zui朴素、真挚、和普通女性生活z接近的作者,也*能获得大家认同,给读者带来温煦的内心抚慰。平实的生活描述却蕴含深刻人生哲理,让人在美与感动中发现生活,从容优雅地去生活。

4、当代文坛罕见的大师级人物,曾获得第六届矛盾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入选《剑桥国际名人录》。

5、裸书脊装帧,复古典雅、质朴自然,便于翻越,轻灵便捷。

6、封面荷兰特种纸,纹理自然手感柔和,微凸质感内文纸、环保护目,淡雅书香。

7、封面配图,文人画家绿茶倾情配图,雅韵温馨。

8、宗璞经典散文精选集,作品多次入选中小学课本、中高考试卷阅读材料。 收录《三松堂断忆》《怎得长相依聚》《哭小弟》《二十四番花信》《那青草覆盖的地方》《紫藤萝瀑布》等名篇。感动千万读者。

9、冯亦代、张抗抗、王蒙、袁鹰、李子云等著名学者大力推崇的优秀作家;


【内容简介】

真正活得通透得人早已脱离表象的浮华,走向内心深处的素简。

这是一本富含人生哲理的生活美学书。宗璞,她93岁了,为我们一一诉说生活:关于生活这回事,关于女人这一生,关于家人,关于读书,关于世界,关于爱情等等,向我们展现了一代大家日常里的获得与失去,自由与羁绊。全书分五个篇章,47篇文章,层层深入地引领我们用爱和美、素与简的生活姿态,拥抱这个变幻的世界,活出直接、痛快又满足的一生。愿我们:内心从容,素简而行。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文坛上的常青树"。宗璞家学深厚,又得外国文化润泽,却是一个非常简单淳朴而天真的人,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的身上既有知识分子的清雅超脱,又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责任与担当。


【媒体评论】

宗璞从不挥霍她的幸福,她从优越中提取和过滤艰辛,她咀嚼这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悲欢,将精神之高贵还原于大众。她曾说自己不喜欢政治,但她却深深关注着社会,她说文学不为政治却不能不为人生。 ——前中国作家学会副主席张抗抗

宗璞的文字,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每一句的组织,无文法的疏略,每一段的组织,无浪费或枝蔓。可以说字字锤炼,句句经营。 ——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


【目录】

辑一 我在你身边

父亲的呆气里有儒家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步;父亲的仙气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

三松堂断忆 003

三松堂岁暮二三事 011

花朝节的纪念 018

猫 冢 027

哭小弟 033

怎得长相依聚——蔡仲德三周年祭 041

蜡炬成灰泪始干 048

心的嘱托 055

柳 信 060

辑二 明天花会开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二十四番花信 067

紫藤萝瀑布 070

丁香结 073

好一朵木槿花 076

送 春 080

秋 韵 084

松 侣 087

报 秋 092

辑三 一个人的书房

书经过区分,选好了,读时就要“合”。古人说“读书得间”,就是要在字里行间得到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得到言语传达不尽的意思。

小说和我 097

恨 书 103

卖 书 107

乐 书 111

书当快意 115

感谢高鹗 121

漫谈《红楼梦》 131

耳读《苏东坡传》 148

耳读《朱自清日记》 154

《幽梦影》情结 159

辑四 简单生活

云南有一种雪山茶,白色的,秀长的细叶,透着草香,产自半山白雪半山杜鹃花的玉龙雪山。离开昆明后,再也没有见过,成为梦中一品了。

我爱燕园 167

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172

废墟的召唤 178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记清华大学图书馆 183

风庐茶事 189

云在青天 193

三幅画 200

风庐乐忆 204

彩虹曲社 208

从“粥疗”说起 212

辑五 生命有一种光芒照耀时间

他要飞离人世的痛苦和熬煎。他在温柔的夜色中感到许多美丽的花朵,在夜莺狂喜的歌声中,死亡也变得丰富甜美。然而歌声远去了,留下的只有孤独。

星期三的晚餐 219

在曹禺墓前 225

刚毅木讷近仁——记张岱年先生 230

仙踪何处 238

没有名字的墓碑——关于济慈 240

他的心在荒原——关于托马斯·哈代 246

写故事人的故事——访勃朗特姊妹故居 255

看不见的光——弥尔顿故居及其他 262

药杯里的莫扎特 267

钢琴诗人——肖邦 271


【前言】

宗璞短句品读


1海棠虽美,只是无香,古人认为这是一大憾事。若是无香要扣分,花的美貌也可以平均过来了。再想想,世事怎能都那么圆满。

2不知何时,那棵朱砂碧桃的满树繁花也已谢尽,枝条空空的,连地上也不见花瓣。别的花也会跟着退场的。有上场,有退场,人,也是一样。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5母亲的爱护,许多细微曲折处是说不完,也无法全捕捉到的。但也就是因为有这些细微曲折才形成一个家。这个家处处都是活的,每一寸墙壁、每一寸窗帘都是活的。

6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7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8美是的善。

9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是没有穷尽的。

10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11时间会抚慰一切。

12人生的变化是拉不住的。


【免费在线读】

三松堂断忆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快一年了。
去年这时,也是玉簪花开得满院雪白,我还计划在向阳的草地上铺出一小块砖地,以便把轮椅推上去,让父亲在浓重的树荫中得一小片阳光。因为父亲身体渐弱,忙于延医取药,竟没有来得及建设。九月底,父亲进了医院,我在整天奔忙之余,还不时望一望那片草地,总不能想象老人再不能回来,回来享受我为他安排的一切。
哲学界人士和亲友们都认为父亲的一生总算圆满,学术成就和他从事的教育事业使他中年便享盛名,晚年又见到了时代的变化。生活上有女儿侍奉,诸事不用操心,能在哲学的清纯世界中自得其乐。而且,他的重要著作《中国哲学史新编》,八十岁才开始写,许多人担心他写不完,他居然写完了。他是拼着性命支撑着,他一定要写完这部书。
在父亲的后几年里,经常住医院,一九八九年下半年起更为频繁。一次是十一月十一日午夜,父亲突然发作心绞痛,外子蔡仲德和两个年轻人一起,好不容易将他抬上救护车。他躺在担架上,我坐在旁边,数着脉搏。夜很静,车子一路尖叫着驶向医院。好在他的医疗待遇很好,每次住院都很顺利。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的精神好了许多,我俯身为他掖好被角,正要离开时,他疲倦地用力说:“小女,你太累了!”“小女”这乳名几十年不曾有人叫了。“我不累。”我说,勉强忍住了眼泪。说不累是假的,然而比起担心和不安,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过了几天,父亲又一次不负我们的劳累和担心,平安回家了。我们笑说:“又是一次惊险镜头。”十二月初,他在家中度过九十四寿辰。也是他后的寿辰。这一天,丁石孙先生和民盟中央的几位负责人前来看望,老人很高兴,谈起一些文艺杂感,还说,若能汇集成书,可题名为《余生札记》。
这余生太短促了。中国文化书院为他筹办了庆祝九十五寿辰的“冯友兰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他没有来得及参加。但他知道了大家的关心。
一九九〇年初,父亲因眼前有幻象,又住医院。他常常喜欢自己背诵诗词,每住医院,总要反复吟哦《古诗十九首》。有记不清的字,便要我们查对。“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他在诗词的意境中似乎觉得十分安宁。一次医生来检查后,他忽然对我说:“庄子说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张横渠又说,存,吾顺事;殁,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冶了。”我只能说:“那不行,哪有生病不治的呢!”父亲微笑不语。我走出病房,便落下泪来。坐在车上,更是泪如泉涌。一种没有人能分担的孤单沉重地压迫着我。我知道,分别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希望他快点写完《新编》,可又怕他写完。在住医院的间隙中,他终于完成了这部书。亲友们都提醒他,还有本《余生札记》呢。其实老人那时不只有文艺杂感,又还有新的思想,他的生命是和思想和哲学连在一起的。只是来不及了,他没有力气再支撑了。
人们常问父亲有什么遗言。他在后几天有时念及远在异国的儿子钟辽和的孙子冯岱。他用力气说出的后的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他是这样爱中国,这样爱哲学。当时有李泽厚和陈来在侧。我觉得这句话应该用大字写出来。
然后,终于到了十一月二十六日那凄冷的夜晚,父亲那永远在思索的头脑进入了永恒的休息。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