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²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篇目

² 优秀作家金波等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² 优秀儿童文学作家、阅读推广人徐鲁评注


【内容简介】

《一起长大的玩具》是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岁月送给孩子的珍贵礼物。精选了金波,徐鲁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话题触及人生、人性和成长等话题,以优秀的文字,来带给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力量。其中《一起长大的玩具》(金波/著)是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篇目。图书配以精美的插图和暖心的点评文字,点评文字雅洁纯正,启迪智慧,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亲近阅读、直达文心的中正平和之气。


【作者简介】

金波,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当代“抒情派童话”的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红树林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们去看海》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多篇作品入选小学教材及课外阅读材料。徐鲁,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多加报刊特约书评人,青少年优质阅读的积极倡导者,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是近年来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较多的作家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等多部。


【目录】

目录

老人和狗 / 徐鲁 著 /   001

小奇傻不傻 / 任大霖 著 /   006

妈妈睡了 / 张秋生 著 /   009

小熊的森林 / 冰波 著 /   011

去年的树 / (日)新美南吉 著朝颜 译 /   015

一起长大的玩具 / 金波 著 /   018

和火车赛跑 / 桂文亚 著 /   025

月亮浸在溪水里 / 金波 著 /   027

我喜欢你,狐狸 / 高洪波 著 /   028

树 / 张秋生 著 /   030

鞋子的自白 / 王立春 著 /   031

散步的小树 / 徐鲁 著 /   033

再见 / 吴菲 译 /   034

母鸡 / 老舍 著 /   036

白鹅 / 丰子恺 著 /   038

多难的小鸭 / 任大霖 著 /   045

保姆蟒 / 沈石溪 著 /   050

森林手记 / 周锐 著 /   060

三个笨学生 / 冰波 著 /   076

大白鹅妈妈和西瓜蛋 / 张秋生 著 /   079

狐狸买油 / (日)新美南吉 著 朝颜 译 /   088


【免费在线读】

一起长大的玩具

金波

猪蹄儿灯

小时候过年,的乐趣莫过于三十晚上点燃“猪蹄儿灯”。

那是一种自制的灯盏,点燃以后,高举过头,就像一支小小的火把。

其实,玩猪蹄儿灯,的乐趣,还缘于它的制作过程。

早在腊月二十几,不少人家就开始宰猪了。我们小孩子家对于宰猪吃肉,当然有

兴趣,但也早就巴望着得到那尖尖的猪蹄儿壳,觊觎着一小块猪油,好用来做一盏猪蹄儿灯。

被宰了的大肥猪,浸在热汤里,刮去了鬃毛,白白胖胖地躺在案板上,它的四只尖尖的小猪蹄儿翘得高高的。我们拿一根长长的钉子,用钉子帽儿用力一勾,就把猪蹄儿壳勾了下来。大人们很慷慨,尽管你去勾,反正对他们来说也没用。

但是,想要一块猪油可就难了。没有猪油是万万做不成猪蹄儿灯的。所以,我们

总是死乞白赖地讨猪油。而他们又总是说,这样一块猪油,够炒一个菜的了。

我们说,宁肯少吃一个菜,也愿得到一块猪油。

快过年了,大人们也不愿拂了孩子们的面子,所以后总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割下一块猪油送给我们。

有了猪油,再去找妈妈要一根棉捻儿,裹在猪油里,塞进猪蹄儿壳里,一盏灯就算做成了。

后一道工序简单多了,找一根高粱秆儿,劈开一端,把猪蹄儿灯夹紧,就算大功告成。

到了三十晚上,把猪蹄儿灯点着,互相招呼着,一齐走到街上来。

街上已有好多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了。他们的灯只能提着,低低地照着脚下一小片土地;我们的猪蹄儿灯却总能举过头顶,照得很高很远。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灯是自己做的。

泥泥狗

忘记了是在哪一年的庙会上,看到了一种通体漆黑的泥玩具,形状像狗,又像猴,有的像独角兽,有的像九头燕,奇禽怪兽,多得是,我一时看得眼花缭乱。

据卖货人说,这些泥玩具统称“泥泥狗”。我们小孩子很喜欢这个名字,叫起来亲切,容易记。

招人喜欢的是这些泥泥狗,个个都带哨子,一吹就响。,这些哨子,有的安在嘴巴上,有的安在尾巴上,有的安在屁股上。

那哨子发出的声响,尖细、高亢,在嘈杂的庙会上,声震屋瓦,响彻云霄。

泥泥狗的色彩,也是极为独特的,在众多的泥玩具里.一眼就能发现它。因为只有它,是在乌黑的底色上勾画出大红、大绿、雪白、浅黄的彩绘。

也许那时候,我的年岁太小,只知道吹哨子好玩,对于泥泥狗的色彩和造型,并不那么在意。

但是,我还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对泥泥狗有了新的发现。在摇曳的烛光里,泥泥狗忽然变得神秘莫测,我发现在泥泥狗身上,一定有比吹哨子更有趣的事情。

我伏在桌子上仔仔细细地端详着。

此时,我才看清楚,站在我眼前的,原来是一只猫和猴的连体,猫在前,猴在后,猫拉着猴。从猫的神态上可以看出,它在用力拉着,双目圆睁,张大嘴巴,作喘息状;那只猴子呢,却安闲地倚靠在猫的身上,等着猫来拉它。

在烛光里,泥泥狗的色彩虽然添了几分朦胧的意味,但显得更加神秘,那黄色的眼睑,衬托得眼睛格外有神。粉红的、黄的、绿的线条,似乎在身上流动着,尤其那布满全身的作放射状的白线、白点,更是鲜明地显示着“猫拉猴”的动感。

猫为什么要拉猴?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我沉浸在古老的神话里。

直到今天,泥泥狗带给我的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还没有消失。

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常玩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们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冉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起来.、

玩的时候,先得刚鞭梢一圈一圈缠住陀螺的腰身,然后直放在地上,用指轻轻按住陀螺,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旋转起来,冉用鞭子不断地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轻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春寒料峭,谁也不觉得冷,倒是常常玩得满头大汗。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东倒西歪。

抽陀螺,还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方法是:几个人在一起,各自抽打门己的陀螺,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谁把别人的撞倒谁就是赢家。

有时候,大人们在一旁看着看着,也会走上前来,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兔儿爷

小白兔向来是孩子们的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格,让我们格外爱怜。

每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月饼、水果、干果外,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属泥塑兔儿爷了。

本是兔儿,偏以“爷”相称,这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爷”字向来是与长辈、与威严连在一起的。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论,我就知道有“灶王爷”、“财神爷”;对这些“爷”们,需格外敬畏,以免招灾惹祸。

这兔儿爷,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即使称得上“爷”,我们也并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这兔儿爷和我们平等、亲近。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

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源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喜爱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入遐想。

那时候,每逢买来一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很有神。一三瓣嘴儿闭得紧紧的,显得很严肃。脸蛋儿总是施着淡淡的朋脂,样子有些滑稽可笑。 …

兔儿爷的穿着打扮也很奇特,有的穿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是威武。

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

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我喜欢的是一种叫“呱嗒呱嗒嘴”兔儿爷。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一动就发出“呱嗒呱嗒”的响声。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从中空的身体里伸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儿一张一合,就会发出声响。

说起兔儿爷,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妇女拜月,供的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效法妇女,供的是兔儿爷。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了我们的玩具了。

小时候,年年中秋节都要买一个兔儿爷。开始,由于年龄小,买个两三寸高的,随着年龄增长,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我买过的兔儿爷,的有身高一尺的。

兔儿爷的有两三尺高。这么高的,我没买过,一来因为抱不动,二来也没地方摆。

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