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三联·生活书店×魔宙“都市传说文库”三部曲系列重磅压阵之作,延续前作轻学术风格,我们的口号是——认真的民俗,有趣的学术!
★ 美国民俗学会前主席、“都市传说先生”布鲁范德,在都市传说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和封山之作,2001年首版即入围美国独立出版图书奖,2012年增订本再版,中文版首次引进!
★ “哈利·波特”“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异形”“寂静岭”系列,毛姆、史蒂芬·金、东野圭吾、阿加莎·克里斯蒂……数不胜数的名作和名家,都从都市传说中获得了灵感。
★ 本书堪称“三位一体”——对于经常头脑风暴的创意工作者,它是案头***的“素材库”;对于爱好奇闻怪谈的普通读者,它是可随翻随读的“宝藏书”;对于研究民俗文化和类型文学的学者,它是不容错过的“学术巨著”。
★ 你知道“哈利·波特”系列里“哭泣的桃金娘”的原型吗?原来“裂口女”不仅在日本流传,还有英国的版本?世界上真的有人通过针头传播艾滋病病毒吗?偏见、恐惧、欲望等人性如何在都市传说中得以体现?……
★ 到底什么是都市传说?我们每个人一定都听说过一些都市传说,但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它们的由来,是真是假,有无其他的版本,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和心理机制,是否暗藏了传统故事的古老母题……而这些疑问,在书中都能得到解答。
★ 比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添油加醋”的好故事更让人抓心挠肝。
★ 封面装帧暗藏玄机,读者可自行变换视觉效果;中文版配有全新的精美插画,随书附赠【插画书签1枚】、【潘通荧光墨印刷大幅海报1张】;内文采用瑞典进口轻型纸,大“砖头”拿在手里也“举重若轻”;全纸面通脊软精装,可完全摊开阅读,解放双手。


【内容简介】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是美国著名民俗学家布鲁范德在都市传说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和封山之作,于2001年首次出版后即入围美国IPPY(独立出版商图书奖),2012年的增补版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许多新的词条与参考资料。这是它*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是一本体量颇大但*有趣的学术著作,它以仿词典的形式,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分列传说条目,系统并简明地介绍了数百种在全球流传的都市传说(如“男友之死”“钩子”“丢失的奶奶”)及其异文,考察了传说的历史、演变、深层主题(如暴行、婴儿、同性恋)等,展示了不同学术流派的研究方法,还在文末附上了对学术界影响深远的“布氏类型索引”,是民俗学学者与相关专业学生的宝贵资源和*权威的参考书。
同时,生动幽默的文风,和都市传说本身惊悚、刺激、荒诞、讽刺、滑稽等特性,让普通读者也可将其作为都市传说故事集阅读。对于影视导演、编剧、虚构或非虚构写作者、游戏设计师等创意工作者们,本书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素材库和灵感来源。


【作者简介】

扬·哈罗德·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
美国著名民俗学专家,犹他大学荣休教授,曾任美国民俗学会(AFS)主席、《美国民俗学刊》主编。他的代表作《美国民俗学概论》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好评。
布鲁范德涉猎的领域相当广泛,但影响*的是他在都市传说方面所做的具有开创性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他陆续出版了多部都市传说的研究专著,被称为“都市传说先生”“民间侦探”,被认为是“对20 世纪传媒影响*的传奇学者”。


【媒体评论】

★ 除了对民间传说的起源、来源、组合方式和传播进行了有趣的考察外,这本百科全书阅读起来也非常有趣。都市传说的粉丝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故事来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传奇,还能从中得到乐趣。这本书既适合作为人文社科类珍品书籍来收藏,也适合个人购买日常使用。——Reference Reviews
★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都市传说的集合,它还包含了重要的民俗概念和主题……《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对普通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同时对学术研究者来说又极具研究价值,它是一本无价的迷人之书,值得任何怀疑论者和研究民间传说的学者去阅读。——Skeptical Inquirer
★ 这个杰出的标题代表了布鲁范德对保存和研究都市传说的专业承诺……这个综合的资源,包括在美国发现的都市传说,以及许多外国的,应该是所有图书馆的参考收藏。——ARBA
★ 不像大多数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可以让你一口气从头读到尾。——Choice


【目录】

001 序
中文版序言:拓展都市传说的民俗研究新领域/ 001
增补版序言/ 005
序言/ 009
025 词条目录
049 百科全书
827 附录
参考书目选录/ 828
都市传说类型索引/ 836
863 译后记


【前言】

中文版序言:拓展都市传说的民俗研究新领域
张举文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的翻译出版,不但对中国的都市传说研究,而且也对民俗学学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这是李扬教授亲率门下民俗学新秀所耕耘出的硕果,可喜可贺!付梓之际,李扬嘱咐我写一序。诚惶之余,我也感到为了有助读者“消费”此书,可以借机交代一下他与扬·布鲁范德(还有我)之间的“都市传说”的“语境”。毕竟,有关“都市传说”研究的理论发展问题,中美“二扬”都有更深的论述,无须我在此赘述。
的确,说到都市传说,不能不把中美“二扬”连在一起。虽然美国的扬不是“都市传说”一词的创造者,但他无疑是促成这个概念成为美国公众生活和学界的常用词语的人。而中国的扬则是在中国引介和推动这个概念普及的*人。
就在2019年4月于犹他州杨百翰大学召开的美国西部民俗学学会年会上,有一对话专场,是献给美国的“扬”——扬·布鲁范德的。他本人和夫人也在场。先是有六位与扬·布鲁范德结识了几十年的学界“大咖”回忆各自与扬的交往,分享扬对他们的学术影响,而扬也不时插几句话,气氛十分愉悦,为在场的几十位学界后生传递了美好的学科记忆。之后,在场的人又有不少讲了自己是如何因为看到扬的书而进入了民俗学的圈子的。我也为扬和在场的诸位送上了一份意外的惊喜。我说,也许大家不知道,扬在中国还有一个“克隆”的“扬”,他叫扬·李!因为这位扬·李在2006年就将《消失的搭车客》翻译成中文,激起了中国读者对都市传说的兴趣,该译本与英文版一样,不但再版,而且也成了中文世界畅销一时的民俗学著作。而且,这位中国扬也将美国扬的《美国民俗学》翻译成了中文。随后,我从身上“变出”一本书,一打开,正好是一张“二扬”的照片,展现在扬的眼前。他立刻戴上花镜,仔细一看,顿时大声说道:“扬!扬·布鲁范德!扬·李!”展露出无限的愉悦!随后,扬与我捧着有“二扬”照片的书,也拍下了一张照片。我随即通过微信发给在青岛的中国扬,他也为我们三人这样“同框”而激动,即刻转发到朋友圈。稍后,美国扬拉着我的手,讲起他与中国扬的一个个故事。他还讲到他如何喜欢钓鱼和滑雪,并从手机中翻出一张照片给我看,那是他6岁的时候与弟弟一起滑雪的情景,还指着身边的夫人说:“我们现在还在滑雪。”我顿时哑言了,86岁了,还在滑雪!
那张“二扬”的照片是1994年美国扬邀请中国扬参加美国民俗学学会年会时共同捧着一本书的珍贵瞬间。那本书就是中国扬翻译的《美国民俗学》(再版为《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那张照片收在我上面“变”给美国扬的那本书(《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第131页)里,是附在中国扬为了我组织编辑的这个集子所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中的。文中也讲述了他如何与美国扬结识,如何翻译了美国扬的著作,并成为忘年交。从中,有心的读者也可以发现,李扬与我因对民俗的共同兴趣而相识相知,转眼已近四十载。虽不是同师同门,但我一直视他为我所敬佩的学长,和无话不谈的朋友。
近40年前,李扬作为中国民俗学重建后*年轻的研究生参与翻译了丁乃通用英文所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该书的出版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界对故事类型研究的新局面。而今,李扬又携张建军等弟子翻译出这部《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内含“都市传说类型索引”,无疑,这将把中国的都市传说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可见,李扬的穿越犹如“消失的搭车客”(见《消失的搭车客》,李扬、王珏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初版,2018年三联生活书店再版)又成为本书的“后座推手”(不是“后座杀手”),相信他一定还会继续出现在更多的都市传说中。当然,他还推动了“故事形态”(见其《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再版)等其他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至于李扬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贡献,学界有目共睹,无须我赘述。
而美国扬在美国都市传说研究发展方面,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他所出版的一系列有关都市传说的著作中,还体现在他凭借超常的演说才华与鼓动能力,多次在公开场合宣传都市传说与民俗学研究,包括在报纸、电台、公司集会上等。他曾被邀请到美国的国家公共电台(NPR)谈他的有关都市传说的书。至今还有许多人谈论他被邀请参与的著名电视秀节目主持人大卫·莱德曼(David Letterman)的节目。而他自己则对那些所谓的名人不屑一顾。他在校园之外的活动无疑使他成为民俗学的出色代言人,极大地提升了民俗学的知名度。
美国扬对研究都市传说这个领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无人可比的。他所积累和出版的著述为民俗学拓宽了学科领域。1981年,布鲁范德的*部有关都市传说的著作出版了,即《消失的搭车客》。由此,不但“都市传说”成为家喻户晓的时髦词,更重要的是它使都市传说成为广为人知的民俗学新领域。此后,布鲁范德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都市传说的著作。这部《都市传说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他对都市研究的*成果。该书于2001年初版,随即于2002年出版了简装版。2012年出版了增补版,扩充为两卷,此中文译本即据此译出。这样的出版过程本身就说明了该著作的重要。尤其重要的是他所编著的“都市传说类型索引”,标志着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发展的新高度。尽管许多国家的民俗学学者都试图为都市传说建立一个用于分析的分类标准,但是,只有美国扬数十年如一日,在综观都市传说“全景”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这套*可行的都市传说的分类标准和类型体系。他曾在1993年的《婴儿列车》一书中首次发布他的“都市传说类型索引”,在这本《都市传说百科全书》中,这一类型索引再次被修订扩充。
扬·布鲁范德的“布氏索引”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20多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通过“布氏索引”,我们也能够快速地浏览美国都市传说(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都市传说)的概貌及其突出个性。他将都市传说分为汽车,动物,恐怖,意外事故,性和丑闻,犯罪,商业和职业,政府、军事和社会,名人,以及学院十大类别。这些类别涉及都市传说的叙事文本、对象、情绪、领域等多种维度。毫无疑问,各个类别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交叉,正如围绕着汽车的传说也有可能是恐怖的,与动物、性、犯罪、名人相关的传说,或是一场描述意外事故的传说等。然而,可能正是这样的多重交集显示了布鲁范德对都市传说叙事文本和文类特征的精准提炼和把握。可以说,“布氏索引”暗示了都市传说研究的“关键词”。因而,这些类型不仅是都市传说如何分类的依据,也是我们认识何为都市传说的绝佳窗口。更有意义的是,这个“索引”有助于中国民俗学学者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去搜集、分类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传说,构建有特色的中国民俗学中的都市传说研究领域。例如,书中有许多关键概念的词条——D19 .灾难谣言和故事、F15 .电影和都市传说、M15 .模因论等,为有兴趣研究都市传说的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观点与文献资料。这也是翻译《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的*功德。
翻译常常是被误解的辛勤再创作。而在阅读或使用《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时,读者一定会有种轻松和自然的感觉,这背后是译者们的集体才能,当然离不开李扬的卓识与督导。例如,保留专有名词或术语的原文,这不只是个技术上的问题,而且为将来统一学科术语译名做了准备。其实,翻译这部著作只是中国扬为中国社会和民俗学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都市传说所做的诸多事项之一。而今他指导的民俗学新生力量又在继续着他所开启的译介国际民俗学界研究成果的有意义的工作。但愿读者能以本书按图索骥找到自己身边的都市传说,记录下来,传出去,而不只是读此一乐,切盼!


【免费在线读】

A10.“艾滋病哈利”
“AIDS Harry ”
这个标题相当于男性版本的“艾滋病玛丽”(讲述一个女人故意把艾滋病传染给男人,并在墙上或镜子上留下一些嘲讽的话)。受到男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传染的受害者通常是在加勒比海或其他热带地区度假的年轻女性。在很多版本中,这个年轻女性都是来自东部或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她与一个英俊的陌生男子相遇,并与他共度了几个日夜。男子在去机场送她回家时给了她一个包裹,告诉她稍后再打开。在飞机上,年轻女性发现包裹里是一个小小的棺材,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欢迎来到艾滋病的世界”。
大约在1986年,这个传说的“玛丽”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哈利”版差不多已经取而代之。不同版本间微型棺材的尺寸、颜色和配件的细节描述相差甚远,而且在一些版本中,棺材被一包咖啡或咖啡壶所取代。尽管这个变化极易被解释为只不过是对单词的误解,但传说讲述者灵机一动,即兴地将其解释为,这名女性认为她的情人可能试图将毒品走私到美国,用咖啡来掩盖毒品的气味。这在情节上还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或者,据说有时这个男人的说辞是,女人需要一些咖啡“来度过即将到来的所有漫漫长夜”。

B29.“床里的尸体”
“The Body in the Bed ”
一对夫妇入住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酒店——通常,据说是神剑酒店或海市蜃楼酒店——他们发现房间里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对夫妇搜查了一番也没能找到气味的来源,于是要求换房间。但是酒店的房间已经满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整晚都忍受着这种气味。
第二天早上,气味更加难闻了,这对夫妇又向前台抱怨了这一状况。那天晚上,当他们回到旅馆时,发现房间门口有一名警察,同时他们被领到另一个房间,他们的所有衣服和行李也已经被转移到了这个房间。原来,女服务员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在这对夫妇客房的床基里面(或者藏在弹簧床垫里,或者在床底下)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尸体。有时,受害者被认为是一名死去的妓女或是黑手党的受害者。
在这个传说的众多版本中,由于这对夫妇的痛苦经历(或者为了让他们保持沉默),酒店管理部门以让他们终生免费入住作为补偿。其中一个版本叫作“死亡之车”,讲述的是一个人低价购买了一辆车,而车里散发着尸体的恶臭味。“死亡之车”的各种版本描述的是一辆昂贵的汽车或一辆老式跑车,与之相似,“床里的尸体”说的是豪华度假区的高级酒店。
从1991年至1992年,“床里的尸体”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传说,1988年和1989年的新闻报道了在酒店房间里发现尸体的真实事件,在1994年和1996年也有这样的报道。然而,没有一个记录在案的案例完全符合传说的版本,而且这些案例是发生在新泽西和佛罗里达的旅馆里。现代传说似乎有着自己的生命,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类似事件报道的影响。2011年6月2日,美国犹他州的一家汽车旅馆里发现了一具藏在床的木框架内的尸体,这是另一个案例。据《盐湖城论坛报》(Salt Lake Tribune)报道:“尸体被认为在这个房间里至少待了一天的时间。在一位客人租了房间并抱怨说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之后,汽车旅馆的员工曾去过那里。”两天之内,受害人身份被核实,一名嫌疑犯也被逮捕。这并不完全是都市传说,但很接近。

G12.“幽灵录像带”
“The Ghostly Videotape ”
当1987年的电影《三个奶爸一个娃》在1990年以录像带形式发行时,人们才*次注意到在一个场景的背景中出现的幽灵形象,那显然是一个小男孩。故事逐渐被解释为:该电影拍摄于一所纽约公寓,房主的儿子在那里自杀后变成了幽灵,人们只能在电影中看到他。一些观众认为他们也可以在幽灵旁边看到死者用来自杀的步枪;另一些人则声称所谓的鬼魂是电影导演伦纳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的一个年轻的亲戚,因为导演曾允诺让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角色。
这部电影的制作人揭开了这些故事的谜底:纽约的“公寓”实际上是多伦多的一个音乐舞台,而幽灵形象则是一个失焦镜头中男演员泰德·丹森(Ted Danson)的纸板剪影,它只不过是房屋内的一个装饰物而已。谣言随后不断流传,电影的发行人自己也在散播该故事以推动录像带的租赁,并提醒人们注意其续集《三个奶爸一个娃2》(Three Men and a Little Lady ,1990)。关于这个短命传说的大部分讨论中都没有提到的是,照片中的死人幽灵图像长期以来都是民间传统的一部分。*常见的是,在一群矿工或其他工人的合照中,他们已故的一位工友也出现在了合照中。

H1.“理发师的误判”
“The Hairdresser’s Error ”
在美发店正要关门的时候来了一个男人,他硬要这位女美发师给他理发。这位男子解释说他正在出差,就住在附近的旅馆,而且第二天早上他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他需要以一个很好的形象参会。美发师将一块围布系在男士的脖子上,然后伸手去拿剪发工具,接着她注意到围布中间在上下颤动——就是他大腿根的位置。她立刻做出判断:男子是在自慰。于是美发师用吹风机狠狠地将男子击倒在地,接着她就拨打了911寻求帮助。警察来了,揭下围布,发现男子——刚刚清醒过来——是在围布下擦眼镜。
有时美发师用一瓶洗发水重击男人,或者在取下围布的同时,用一把锋利的剃须刀抵住男子的喉咙。在一些版本里,美发师甚至用发刷猛击围布的中心部位,于是男子发誓一定要起诉她。无论理发师做出了何种反应,也无论故事是发生在美国、英格兰或新西兰(该故事从1986年开始就在这些地方流传),故事中的男子都只是在擦眼镜而已。另外一个误解的场景发生在飞机上,作为商业飞机飞行员的大卫·韦伯斯特机长,在1996年发给我一个这样的版本:
和我一起工作的飞行员近期给我讲了这个故事。*近他随机的机长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空姐呼叫驾驶舱,告诉他在经济舱的一名男性乘客,大腿上盖了一条毯子,他似乎正在毯子下手淫。她询问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机长要亲自去舱室查看一下。他决定先走到那位乘客旁边,顺便查看情况。他在机尾等了一会儿,然后走到乘客跟前。他决定先随便和他温和地聊一聊。机长注意到他旁边的座位上有一台昂贵的相机,于是就称赞他的相机很棒。那位男乘客回答说:“是的,这是一台新相机,我刚刚费了好大的劲在毯子下面把卡住的胶卷取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