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词汇的构成单位、词和固定语的形式、词和固定语的意义、词汇的范围、各种词汇单位类集、结构组织等内容。


【目录】

重排本序
*版序
1.导论
1.1 词汇学的作用及其在语言学中的地位
1.2 词汇学的分科和范围
1.3 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词汇的构成单位(上)
2.1 词汇和语汇
2.2 确定词汇构成单位的原则
2.3 现代汉语的两类词汇单位
2.4 词和词位
2.5 如何确定现代汉语的词位
2.6 现代汉语的词同构词成分、固定语及自由词组的区别
2.7 词的语法变体、词汇变体和词汇一语法变体

3.词汇的构成单位(中)
3.1 词素和语素
3.2 现代汉语的词的基本结构方式
3.3 词的特殊结构方式
3.4 造词法

4.词汇的构成单位(下)
4.1 熟语及其两大类别:语言的固定语和言语的常语
4.2 现代汉语成语,它的特征、范围和结构
4.3 惯用语
4.4 歇后语及其同民族共同语的关系问题
4.5 专门用语和专名语
4.6 准固定语
4.7 关于俚语、俗语(俗话)、套语和常言
4.8 现代汉语的idioms-习用语

5.词和固定语的形式
5.1 语音形式和结构形式
5.2 单音词,多音词,四字格
5.3 词语的同音现象
5.4 词的结构和固定语的结构

6.词和固定语的意义
6.1 词义和固定语的意义
6.2 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
6.3 多种多样的表达色彩
6.4 关于词语的阶级色彩
6.5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区分及其结合
6.6 模糊的意义和确定的意义
6.7 词的内部形式

7.词汇的范围
7.1 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7.2 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基本轮廓
……
8.各种词汇单位类集
9.结构组织(上)
10.结构组织(中)
11.结构组织(下)
12.现代汉语词汇的体系性
主要参考书目


【免费在线读】

 6.4.1在人类阶级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语言有些词语会留有阶级的烙印,表现出所谓阶级色彩。现代汉语自然也不例外。词语的阶级色彩究竟是什么,一般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认识,有的人甚至认为既然模糊不清,大可放到一边不管。其实,阶级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同词语意义的研究分析、词典释义及词语的理解、运用,都很有关系,不能不研究。
  “色彩”可以有多种意思,有时指的不是事物带来的具体感觉,而是事物特性的表现。词语的阶级色彩,指的就是“一切在词语上面反映了阶级的思想、立场、感情、利益的表现”①,即具体词语同特定阶级密切因应或直接关联的诸方面,包括意义的反映方式和内涵、使用的功能,有时甚至包括构造形式(在词语为个别阶级自己所造和使用的情形下)。因此,这同词语意义中感性的表达色彩不是一回事。不过,由于阶级色彩主要由词语意义所决定,而且大体上伴随着词语意义而来,因而也可看做某种特殊意味而归入词语意义的范畴来认识。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并不等于是属于某个阶级的,它们仍然具有程度不等的全民性。例如“法统”“下人”“贱民”“三从四德”等,虽然*初为上层统治阶级所创造,反映了剥削阶级的等级观念和统治需要,但同时也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和使用。又如“民主”“专政”“叛徒”“壮烈牺牲”等,尽管在不同阶级的理解中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各个阶级也有不少共同理解的成分,因此可以彼此都运用它们来相互交际。这类词语在具有阶级色彩的同时,也有着全民性,是毫无疑义的。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