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为青少年生涯规划创设有意义的游戏体验,实用团队活动设计,把经验化作体验;邓淑英等著;香港突破机构口碑之作《玩創未來》的简体中文版。

在青少年心理培训领域影响力颇大的《玩創未來》的简体中文版。邓淑英老师团队和内地心理学者共同审阅。
书中精心设计3大系列团体活动:自我认知、探索人生、实践体验。
42个团体心理活动设计与指导。
适用于不同主题和场合的工作纸和物料表。
这是为青少年工作者,特别为教师撰写的工具书。为青少年生涯规划创设有意义的游戏体验,协助青少年工作者组织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内容简介】

《高级玩家如何上心理课:团体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个关心青少年心理的专业团队写作的。他们是辅导员、社工、资深教师。他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教师、社工及青少年生涯规划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帮助他们引导青少年进行生涯规划。
本书提供了游戏活动的资料,更重要的是提供活动后的解说及经验之谈,清楚点出游戏与青少年成长的关联。
本书还提供了青少年参加游戏后的直接反馈,帮助青少年工作者在使用本书时能更全面认识、应用及选择适切的内容。能根据现有游戏设计出更有趣、又能带动青少年生命成长的游戏活动。


【作者简介】

邓淑英
前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学校发展主任,教育辅导硕士。前突破汇动青年培训顾问及突破机构创路坊经理,资深教育工作者。培训经验丰富,曾任“成长的天空”计划课程设计及督导,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兼任讲师,任教价值教育教学法及青少年成长及发展。研究及发展范围包括小组带领及创意解说技巧、生涯规划。著有《塑造21世界年轻人——青少年工作者手册》《炮制少年不倒翁——家校抗逆手册》《生涯规划之从零开始》《玩创未来》。


【目录】

推荐序一 蔡元云
推荐序二 刘翠屏
前言 漆黑大海中的小灯塔 邓淑英

*篇 理论篇
为了青少年的积极成长 黄嘉仪

第二篇 游戏篇
*章 自我认知——发现我的人格之旅
本章导读
*环节 点题活动
活动一: 半红不黑
活动二: 猜感受
活动三: 回忆年少时光
活动四: 人物·时间·地点·感叹号!
第二环节 主题活动
活动一: 蛋哥系列
一个蛋哥的诞生
蛋哥历险巡礼
给蛋哥五星级的家
活动二: 人形画系列
写我的名字
亲亲乐与怒
我的人形画
成长生命线
生命图画
活动三: 瑞恩(Ryan)系列
你是我的瑞恩
瑞恩传奇
与瑞恩共舞
瑞恩补养工程
第三环节 总结活动
活动一: 背后支持你
活动二: 留给*爱的说话
活动三: 我的海报
活动四: 心情札记
活动五: 我的自传
本章活动总结 由自我成长出发: 寻找人生梦想 李洁卿
活动者感言

第二章 探索人生——提升自我信念
本章导读
*环节 点题活动
活动一: 跳大绳
活动二: 神奇的鞋架
活动三: 穿越迷宫
活动四: 使命必达
第二环节 主题活动
活动一: 生命有“价”系列
工作价值大配对
工作价值123
工作、职业、事业、使命!
人生事业三角
活动二: 放眼未来系列
职业倾向测验
生命彩虹
梦想心智图
踏步游戏
活动三: 造大楼系列
造大楼工程
人生旅程
活动四: 逆境挑战系列
蒙眼夜行
逆境营
历险设施: 攀岩/绳网/高墙
第三环节 总结活动
活动一: 梦想轮子
活动二: 回顾活动
活动三: 晚会
活动四: 栽种生命
本章活动总结 准备出发: 寻找人生智仁勇 李梁林
活动者感言

第三章 实践体验——向着目标出发
本章导读
*环节 点题活动
活动一: 你是不是老板?
活动二:“同鞋”到老走走走!
活动三: 返学返工对对碰
活动四: 缤纷气球
第二环节 主题活动
活动一: 蒙眼乐高
活动二: 辛苦忙碌为两餐
活动三: 是宝还是草?
活动四: 求职广场
活动五: 影子实习
活动六: 人物专访
活动七: MA之*
活动八: 尽诉心中情
活动九: 风中奇缘
活动十: SWOT达人
活动十一: 我的左右脚
本章活动总结 由实践出发: 寻找人生真善美 李洁卿
活动者感言

后记 创路少年奇幻之旅 梁裕宏


【前言】

漆黑大海中的小灯塔
邓淑英
“芬兰没有坏学生,即使*差的学生也很好。”一向以师资培育闻名的约瓦斯其拉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长瓦里亚维(Jouni Valijarvi)断言:“我们承担不起放弃任何一个人的代价。”我非常欣赏他对教育青年人持积极乐观的看法。不过,在我们多年的青年工作中,除了看到青年人美善可发展的一面,也看到他们幽暗和限制的一面。如何帮助青年人认识自己的幽暗与限制,又同时发挥他们美善可发展的一面呢?这实在是个费尽思量的课题。
教育工作是为培育青年人,现今有很多学校以各种创意方法及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经验,并尝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层面,希望多方面培育青年人。但老师实在太忙了,常自嘲不务正业(不能专心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面对密密麻麻的课节及活动,哪有空间投入青年人的生命培育呢?就算老师在这方面能投入足够时间,但面对现今社会的多元价值,喜好运用多媒体及追求感官刺激的新一代,教师单单灌输课本知识及进行课外活动,又怎能满足他们探求价值、思考人生方向及建立价值观的需要?
盖奇和柏利那(1998)1(Gage & Berliner)指出,学生学习对自身有意义的题材,才符合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探究精神。灌输式教学由教师直接灌输知识,容易扼杀学生解决困难和发现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永远居于被动。
人生并非一味读书与升学,著名电影导演李安如何在青年时代找到真我?原来他从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甚至画素描等学业以外的环节中,找到他一生的梦想。
我们相信能吸引青年人学习的创意教学方法,除了增进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流露真我,甚至愿意面对导师/老师及其同伴,坦诚分享自我,让他们面对自己生命的幽暗与美善,思考生命的方向,*终寻着人生的目标与梦想。
另类学堂
突破机构创路坊联合商界及教育界,于2003至2008六年间,举行了五届“师徒创路学堂”计划(Modern Apprenticeship,以下简称MA),每届为期十个月,设计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训练活动,以帮助青年人的创路发展。青年人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在不具威迫性的学习环境(nonthreatening environment)中,得到群体的接纳,提升自尊感。
我们相信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可以弥补灌输式教学的不足。整整一年的训练,若只是呆板说教,任谁也捱不过去。MA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较难集中精神的活跃小伙子,活动、游戏、互动讨论成了计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怎样使活动有效能,帮助学员成长而不流于嬉戏?(有关MA计划的详情,请参考《创路达人从零开始》。)
转化生命的游戏
活动是否有学习效能,通常取决于当中是否饶富意义及趣味的学习经验,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及活动后,是否有足够空间与时间做深入而有效的解说(debriefing)。我们尝试让活动设计成“有效能的学习活动”。
活动经验 有效的解说=有效能的学习活动2
我们称这些活动和游戏为“训练”,因为我们不单以玩乐形式进行。以一个15分钟的热身游戏为例,我们都会拟定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意义,期望青年人认识相关主题。要达到效果就得靠训练后的解说了,青年人可以从解说中,在轻松的气氛下学习,掌握训练背后的意义。因此导师的解说技巧及能力成为青年人从游戏中学习的重要元素。
一般而言,在活动设计上,我们通常以系列形式进行,使青年人能由浅入深认识该主题。我们也尝试运用具有象征意味的东西,如蛋、人形画等,串连不同的活动及游戏,使青年人从不同角度明白同一主题。
重视感受是这个时代的特色,英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尼尔(A.S. Neill)(夏山学校创办人)指出3,传统教育制度,比较容易使人的知识和感情分离发展,学生即使学识丰富,但对人生的看法却十分幼稚,他们只被教导去“了解”而非“感受”。MA的活动设计则尝试增强青年人的感受: 他们在活动中笑过、哭过、无奈过、辛苦过、雀跃过、兴奋过、焦虑过……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投射其中。这些丰富的感受可以引发他们对成长的反思,当他们将活动的内容意义与生活连结反思时,生命的转化就在那里开始。
有效能的学习
教育统筹局全方位学习组将优质的学习经历有系统地分成两部分,“学习”的效能及“过程经历”的效能。4我们设计活动时,也会考虑以下两方面:
“学习”的效能
·引导性的学习——青年人是否能够清晰掌握活动的目标及意图,活动有完善安排并有清晰指示?
·多感官刺激的学习——活动能否善用环境,增加专注力,增加青年人与他们生活周围环境的互动接触,平衡视觉、听觉及触觉的成分?

·协作学习——青年人能否有效协作,建立良好的行为管理,导师与群体是否有互相信任和合作的机会?
·肩负学习的责任——活动能否鼓励青年人肩负自己的学习责任?能否让青年人表达意见,增加他们选择的机会及参与?
·学会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帮助青年人学会怎样学习?在真实环境中,容许青年人了解、试验自己的学习模式及技巧(如解难、创作等)吗?青年人有机会得到清晰的回馈从而做有效反思吗?
“过程经历”的效能
·愉快的经历——这些活动经验能令青年人感到愉快和满足吗?
·合理难度挑战的经历——活动能配合青年人本身的技能吗?若他们的技能低而活动难度高,青年人会感到焦虑;但当青年人技能高而活动难度低,他们就会觉得沉闷。
我们重视青年人在过程中“学习”效能有没有提升、是否愉快满足、活动是否符合他们的程度。活动之所以有效能,取决于它是否能引导青年人成长,对他们是否有长久的影响力。
关于本书
本书结集MA整个计划的训练,归纳成不同主题,让读者较容易掌握各训练之间的联系。部分训练可灵活安放于不同的篇章及系列中,取决于解说的角度而产生不同效果。我们希望青年工作者或老师有系统地选取不同材料,为不同处境青年人的创路成长提供适切的训练,让他们打好基础,揭开人生新的一页,这是我们的心愿,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精彩”。
承担生命工程是一条漫漫长路,青年人不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同事、伙伴、社会未来的领袖。作为青年工作者,我们的角色只是茫茫漆黑大海中的一座小灯塔,引导青年人寻找自己的路向。我们期望有更多的灯塔,一起点亮漆黑的海洋,照亮青年人的路。


【免费在线读】

后记
创路少年奇幻之旅
梁裕宏
从做人到做工
MA一群青年人,经过整年的全人训练踏进职场,仍然要面对很多磨炼,才能将所学实践出来。2008年,我们邀请了12位2007年的结业学员,进行一次简短的跟进,了解他们结业一年后的工作及生活状况。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在自信心方面有明显提升,个人目标也很清晰,从而能够在工作上有所坚持,不容易因小事而放弃或转工。当然也有个别结业生,未能确定人生目标,在工作和生活上仍然浑浑噩噩。
MA将“社会认知事业发展理论”应用到青年创路历程上,强调青年人在兴趣建立、职业选取和目标订定方面,都可以担当一个主动角色。至于MA“先学做人,再学做工”的理念,为青年人创路加上了个人性格塑造、成长创伤修复、自我效能感建立、个人目标寻索等方向。青年人经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在经验中学习,扩展及确立自我意识,才能逐渐将创路目标聚焦,“再学做工”的工作技能训练才有实际效益。
近年很多青少年服务机构及学校都提供了“生涯规划”训练,虽然内容包含一些职场新人培训工作,但多数都倾向以职场技能训练为主1;加上不同单元的训练活动,会交由不同服务单位提供,培训欠缺连贯及一致性。青年人创路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如个人深层的内在动机,根本无法妥善处理。
青年人基于经济需要和际遇,可能会选择一份与自己兴趣或梦想无关的工作,假如从社会认知事业发展理论去分析,一份完全与兴趣无关的工作,会影响个人对目标的确定及开展相关行动,*终妨碍了事业建立及发展。我们期望帮助青年人寻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会因目标不确定而落在“跳槽”和“找工作”的恶性循环。我们相信生涯训练的内容必须脱离只着重修复效能(efficacy)、提升技能(competency)和实践任务(task)的训练主题。
要激活青年人职场生涯的根本动力,追本溯源,离不开他们的自我价值建立和实现。综合MA“先学做人”的精髓,就是在以下三个“P”的范畴均衡发展;
·重修成长足迹所呈现的独特真我(Person);
·察觉为何而活的人生目标(Purpose);
·透过参与和分享,认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Partake)。
人际网络资源
工作间良好的人际网络有两个功能: 一是职场生涯,二是心理社交。任何工作间,无论刻意或无意,总会出现师徒关系,借着与师兄、师姐和师傅交往,传递经验,得到认同,可以成长与发展。
从2007年结业学员的经验中,我们留意到工作间的人际关系对建立工作兴趣有很大影响。有学员按着个人兴趣,投身梦寐以求的职业,可惜因与上司关系恶劣,对工作完全失去信心,*后决定离职。离职在某个意义上,仿佛代表离开了目标,甚至所追求的梦想。随后学员决定到亲友的公司帮忙,起初她并不喜爱这份工作,认为没有学习机会,也不是自己的梦想,打算“骑驴找马”。日子久了,学员在工作间得到很多鼓励,与其他员工建立了良好关系,分享心得,上司(亲友)给予很多学习机会,令学员对工作有莫大投入感,开始主动发掘这行业的乐趣和意义。
MA着重训练青年人的沟通和人际技巧,包括与老师、生命工作者、实习工作师傅等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这些职场上的人际网络,并非单单传递经验,而是能帮助青年人找到工作的意义和发展的推动力,产生正面鼓励、接纳,让青年人工作时更事半功倍。另外,MA的结业生群体,也成为他们面对工作挫折的支持。这种心理社交性的人际网络,都有助于青年人找到工作的乐趣和培育持之以恒的动力。
“生涯规划”训练,重要在给予青年人成长及实践空间。若遇到挫折或重大事故,有人从旁提点分析,青年人将更能实践,坚持不懈,向目标前行。结业之后,MA的工作者仍与学员保持非常规接触,分享近况,了解他们面对的工作困难或迷惘。此阶段的接触不再是辅导面谈般带有指导性,而是平辈间的彼此分享与聆听,偶尔一两句提点,已能产生效用。因此,毕业后的跟进实在很需要。
创路仍待体现
一名鸽子小贩把鸽子的一只脚用绳系在木车轮子上,以防它们飞走。一名路人看见,觉得鸽子可怜,就付钱买下所有鸽子,希望鸽子能远走高飞,过自由的日子。谁知绳子解开后,鸽子依然在地上徘徊。那人虽然不断赶鸽子,鸽子却不理会。鸽子被绳子束缚久了,飞翔的本能渐渐消失,需要时间重新学习。2
过去的体验活动、订立目标和生活实践等,对每个青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培育他们坚毅不屈的精神、有承担的生活态度,让他们能够独立面对困难。但人生创路历程漫长,不是一年半载的训练就能让青年人实时找到人生目标和意义。本书介绍的活动,是MA训练中一些重要培训材料,只是点题式的培训,作为青年人事业发展的启动,帮助他们识别自我的价值,找到人生目标。
训练完结,MA青年人带着满腔冲劲踏进职场,务求找到自己的梦想和实践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职场体验后,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困难和迷惘;对自己的梦想感到含糊,失去目标,找不到方向。虽然他们投入职场一段时间,仍然是新人,在新环境仍须学习逆境坚忍、沟通技巧、未来视野……要学习很多东西。不过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职场和人生并不像“奇趣蛋”,一只蛋可以满足多个愿望。但是,同一份工作并不能满足人生所有需要,他们要在不同的领域多方参与和投入,向着自己的关注前行,渐渐可能会发觉整个世界也会联合起来帮助自己。3


注释
1 以“展翅计划”为例,单元一的领袖才能、纪律及团队精神训练共80小时,当中,绝大部分以历险活动为主。单元二的求职及人际技巧训练共48小时,训练都以职场为背景,以个人成长为主的训练则未包括在内。而青少年见习计划亦以职场训练为主,目标明确,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就业能力,而非个人成长造就。
2 梁永泰: 《新领袖DNA》,香港: 突破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 保罗·柯艾略著,丁文林译: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第35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