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比《巴比伦柏林》更真实!一部包罗万象的魏玛共和国通史,再现1918—1933年德国风云激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史。
(2)魏玛共和国不只是第三帝国的前夜。以全球史视角,剖析这一时期相互纠缠的内政外交,并重新评价魏玛文化丰富的全球性遗产。
(3)刻画日常生活变迁,描摹不同阶层对时代变革的真实感受,既关注退伍士兵、失业工人、中产阶级、新女性,也展现社会改革者、天才艺术家、知识分子的大胆探索和跌宕经历。
(4)《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图书,《金融时报》年度好书之一。霍布斯鲍姆等多位知名学者赞誉推荐,已有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
(5)精选70幅图片(含16页彩插),囊括竞选海报、绘画、建筑、电影等,呈现魏玛时代政治经济危机与先锋艺术文化之间的碰撞。


【内容简介】

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经历了逾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终*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书中,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咖啡馆、夜总会、电影院、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观察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小说家托马斯·曼、建筑师埃里克·门德尔松、评论家克拉考尔、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纳粹上台后,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将锐意创新与反思的魏玛精神播撒至全世界。时至今日,在日本、土耳其、美国,于建筑、电影、思想中,仍能看到魏玛遗产闪耀的光芒。韦茨强调,我们不应总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将魏玛共和国简单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而应从全球视角出发,重估其历史成就和丰富遗产。


【作者简介】

埃里克·韦茨(Eric D. Weitz),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和研究生中心历史学杰出教授。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主任、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德国与欧洲史、种族大屠杀等。著有《种族灭绝的世纪》等书。
姚峰,江苏仪征人,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外国文学与西方思想史。
聂品格,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媒体评论】

一部佳作,配图精美……魏玛不仅仅是一个德国现象……该书对魏玛德国做了颇佳的介绍,可能是现存zui hao的导读性著作。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伦敦图书评论》(London Review of Books)
本书涵盖了魏玛德国所有重要主题,从政治到文学,从建筑到经济,从电影到意识形态。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文笔优美,结构精巧,出自一位成熟持重、学识渊博、思想深刻的作者之手。
——奥默·巴托夫(Omer Bartov),布朗大学欧洲史教授
本书并非寻常可见的魏玛共和国史。韦茨毫不费力地将政治与经济、哲学与文学、艺术和建筑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激动人心的魏玛文化画卷。魏玛文化纵使积弊重重,也难掩其丰富的创造力。从海德格尔到希特勒,从包豪斯到公共住房,从托马斯·曼到弗里茨·朗,西方现代性的诸多要素诞生于此,其中存在辉煌,亦不乏梦魇。
——约瑟夫·约菲(Josef Joffe),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埃里克·韦茨,这位以研究德国左派而知名的美国历史学家,为英语读者贡献了一部迄今为止zui有条理、包罗万象且引人入胜的魏玛德国史著作。作为德国shou个民主共和国,魏玛共和国成了一个遭遇围攻、深陷困境的大众政治和文化试验场,首都柏林尤其如此:始终笼罩在战败阴影下,无法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政治上深陷分歧,但仍持续大胆无畏地探究现代性。
——查尔斯·梅尔(Charles Maier),哈佛大学欧洲史教授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穿过魏玛政治和经济迷宫的可靠指南,也很好地介绍了当时塑造众多女性的社会革命。这场革命使得许多女性——远非所有女性——不再那么依赖丈夫、炉灶和家庭。在极为精彩的一章中,韦茨带领我们在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这个无眠大都市的各个角落:从波茨坦广场周围精致闪亮的咖啡馆,到伊舍伍德笔下的卡巴莱歌舞厅和乌烟瘴气的酒吧;从令人神清气爽的万湖湖畔,到威丁区潮湿憋闷的工人住宅。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若讨论1918年后的德国,就不可能不关注其政治和金融的动荡……本书清晰详细地阐述了这方面内容,还透彻分析了该时期共产党人、民主党人和保守派之间的复杂角力……但在韦茨看来,魏玛之所以引人入胜,更在于它所代表的艺术激情和思想火花……这场文化上的大爆发,在他富于激情和说服力的文字中,尽显于读者眼前。本书还以毫无虚饰的语言,将我们带入20世纪20年代柏林充满活力的大都会氛围……通过对威权主义崛起的回顾,作者似乎为美国在9·11后布什时期的政治浩劫提供了一面镜子。
——《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
韦茨在对(魏玛时代)作品的精彩解读中,摒弃了深奥的分析,而将它们看作理解一个世界的全新尝试;在这个世界中,对权威和秩序、阶级和性别、财富和贫穷的信念不再牢不可破。该书极具创意的一章是想象在柏林漫步,观察这个城市不同阶层的日常生活……该书将文化、政治和城市生活联系起来,这一点胜过大多数历史著作。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1918—1933年动荡的魏玛时期,旧社会似乎已分崩离析,德国成了一个宪政民主国家,艺术上百花齐放,现代自由思想蓬勃发展,经济和政治不断遭遇危机,终结束于纳粹掌权。这一时期通常被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但韦茨表明,魏玛远远不止于此……如果魏玛德国的书只读一本,请选择这一本。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本书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穿行,流连于咖啡馆和百货商店,将目光投向新女性、爵士乐队、妓女、乞丐和受伤退伍老兵等群体。韦茨也关注广播和电影如何改变公众聚会,使大众娱乐国际化。本书分章节探讨了魏玛的建筑、平面艺术、摄影、戏剧、哲学和性别的新理论,并附有大量精心挑选的插图;在选取各领域主要代表做深入剖析后,转而描述由他们的激进思想引发的反动。在关于共和国崩溃的讨论中,韦茨详细阐述了右翼对现代化的抵制以及民主精神的整体脆弱性。这是一部文辞生动、插图精美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智识上的挑战,无论专业学者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值得一读。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目录】

魏玛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版序言 i
前 言 ix
第1章 不利的开局 1
第2章 漫步城市 37
第3章 政治世界 81
第4章 动荡的经济和焦虑的社会 131
第5章 建设一个新的德国 173
第6章 声音和图像 215
第7章 文化和大众社会 263
第8章 身体和性爱 315
第9章 右翼的革命和反革命 351
第10章 魏玛遗产:一个全球视角 383
结 语 427
注 释 435
书目说明 467
致 谢 475
索 引 477


【前言】

魏玛德国依然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时至今日,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和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的油画仍炙手可热,悬挂于悉尼、洛杉矶和圣彼得堡等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之中。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的《三分钱歌剧》(The Threepenny Opera)定期在世界各地以很多不同语言重新上演。托马斯·曼伟大的小说《魔山》(The Magic Mountain)自1924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重印,即便称不上家喻户晓,至少在无数学院与大学的文学和哲学课中广为阅读讨论。当代的厨房设计依然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时尚和包豪斯学派(Bauhaus)的创作中获得灵感。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也许抛弃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奉作圭臬的功能主义,但是,面对埃里 克·门德尔松设计的哥伦布大楼(Columbus House)、朔肯(Schocken) 百货连锁大楼(如今仅存一座)——这些建筑既线条简洁,又动感十足——或者异想天开的爱因斯坦塔,谁又能拒绝它们的美感呢?汉娜·赫希也许没有其他人那么声名远播,但今天的参观者见到她的作品都会为其吸引,因为她创造性地融合了原始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并将非洲或波利尼西亚(Polynesian)风格的面具与 20 世纪 20 年代的日用品并列陈设。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刻,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的文章层次分明,二者都力图阐释先进技术和大众社会的意义,他们的思想如今仍能对现代社会的状况提供丰富的真知灼见。又有哪个影迷没有看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大都会》(Metropolis)或者《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 Symphony of the City)呢?
魏玛德国还以别的方式向我们倾诉着,其中,也许频仍的是警示。这是一个受经济危机和恶劣政治冲突重创的社会。次世界大战将其长长的阴影投射在了共和国的整个历史中。《凡尔赛和约》使德国背负了过于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此观点,无论今天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做了多么大的修正,但彼时的德国人坚信,他们受到了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不公正对待。很多人立刻就指责协约国,还根据有人背后捅刀的传闻,指责国内的犹太人和社会主义者,认为他们是嗣后所有灾难——国内动乱、恶性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银行破产,以及其他任何可以想见的痛苦——的罪魁祸首。魏玛德国挥之不去的恐惧是, 如果社会无法就如何前进达成共识,任何微小的分歧都会引发关乎生存的政治斗争,如果暗杀和街头暴乱肆虐,少数族群动辄成为反民主势力的替罪羊,这会导致什么样的事态?这是一个警示,因为我们都知道后的结局:1933 年 1 月 30 日,纳粹上台执政。
然而,尽管深陷冲突和灾难之中,魏玛时代也是在政治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时期。在战争和革命中,旧的帝国秩序被摧毁,由此解放了人们的政治和社会想象。德国人一度创造了高度自由的政治体制,建立了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至少在共和国初几年,每个工作日减到了更为人性化的 8 小时;失业保险似乎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能够在商业周期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时,保护工人的利益。新的公共住房为那些较为富裕的工人和白领职员提供了机会,帮助他们搬出老旧的公寓,搬入干净的现代公寓,里面有室内管道、煤气灶具,并提供电力。女性赢得了选举权,德国传媒业所处的环境自由而活跃。为了开创繁荣和谐的未来社会,人们无所不谈,从裸体主义到共产主义。性学专家和受民众欢迎的社会活动家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充分享受满意的性生活。和电影一样,洋洋大观的消费品世界使人们想象着一种更为富裕的别样生活,即使为此人们必须第二天早晨 7 点就回到工作台、办公室或者销售柜台。从战争和革命中产生了乌托邦思想。无疑,世界有可能被彻底改变,无论——这取决于发言者是谁——是通过现代建筑、摄影、公共住房,还是街头的群众示威活动:事实证明,这样的自信和信念具有启发性,催生了大量艺术创作和哲学思想。
取得这些成就的,不只有德国人。在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和余波中,英国女性赢得了选举权;现代派艺术家则蜂拥来到巴黎;荷兰的建筑师成为新建筑形式的先锋人物;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彼得格勒的民众与政党纷纷推翻了没落的帝国统治,憧憬着光明的政治前途。德国人在一旁观察着这些新进展(无论好坏),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但是,那段岁月中的德国经验有着某种格外紧张和浓烈之感。与西边的邻国不同,德国输掉了战争,由此而来的经济、政治和心理影响是深刻的。 几乎所有议题、所有辩论都笼罩在谁该为战争负责、战后赔款等问题的阴影之下。不能赢得胜利,也就不能对男人和女人们在四年中忍受的 痛苦做出补偿。经历旷日持久的战争煎熬后未能获胜,没能带来财富,也没有欢欣鼓舞的感觉。与更东边的俄国不同,德国未曾经历彻底的革命,没有彻底消灭传统精英的权力和声望。德国走了一条中间道路,尽管的确通过革命实现了国家的民主化,但也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很多旧的社会秩序。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缺乏共识、纷争不断。诸如德国人如何共同生活,以及如何与邻国共存这样基本的问题,都引发了连绵不断的争吵。


【免费在线读】

很奇怪,没过多久,我们就通过了政府办公区,穿过优雅的街道和商店,来到柏林大教堂和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岛上有令人惊叹的古代建筑,还有其他珍贵的高雅艺术品——后就到了具有浓厚犹太风格的谷仓区(Scheunenviertel)。犹太人在此定居,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当时的普鲁士公爵、大选帝侯(Great Elector)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向被奥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驱逐出境的 50个犹太人家庭提供了避难所。尽管需要缴纳特别的税收,活动也受到限制,但这些犹太人还是兴旺发达起来。从 19世纪中期开始,大批东欧的犹太人在谷仓区定居下来,挤满了这里的廉租公寓和街道。拥挤的人群和流行的意第绪语(Yiddish)使谷仓区有了鲜明的东欧风情。然而,德国犹太人在这里定居的时间更长。改革派和正统派犹太人在街头擦肩而过,东欧小贩与西装革履的商人和店主在拥挤的人群中彼此推搡着。此外,还有窃贼、妓女、赌徒和拉皮条的男人,他们从附近的亚历山大广场涌入谷仓区。对此,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做了精彩的刻画。从这两个地方,我们轻易就能看出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库尔特·魏尔创作的《三分钱歌剧》中的场景,其中混杂了乞丐、娼妓、老兵、警 察和堕落的资本家等各色人物。
从亚历山大广场走不了多远,就来到一个街区,“那里的污垢和油彩与其说掩盖了黎凡特(Levantine)工人阶级的身份,还不如说是一种彰显”。对约瑟夫·罗特这位伟大的记者和小说家来说,这似乎有些奇怪。没有任何过渡,“你发现自己突然落入一个陌生凄惨的贫民世界,这里拉货的马车轰轰驶过,汽车则是个稀罕物了”。罗特描写了这样一个非常热闹的街区,波兰儿童在街上戏耍,大人们匆匆奔走做买卖,那些衣冠楚楚、走在雅致的选帝侯路堤上都无格格不入感的先生,在这里有时会迎面撞上头戴绒帽、留着大胡子的东欧犹太人。各种各样的买卖都能在这儿达成,也许合法,也许不合法。而与此同时,旁边的角落里,一个虔诚的犹太人正在祷告。混在他们当中的,还有那些难民,那些为了逃离大屠杀,从东欧各地来到这里的犹太人。很多人打算由此继续出发,去往美国、荷兰,或巴勒斯坦。有些是从俄国的战俘营直接过来的。
在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跨越千年的悲伤。那里也有女人,她们把孩子驮在后背上,就像一捆捆脏衣服。其他孩子凭着扭曲的双腿,在这个松散摇晃的世界里四处摸爬着,啃着干硬的面包皮……[难民中]只有少数是健康的年轻人……他们寄居的屋舍散发出脏衣服和泡菜的味道,还有很多人挤在一起的气味。人的身体都相互蜷缩在一起,如同火车站月台上的行李……这些人中,有个奇怪的人,他是有智慧有进取心的。他将去往纽约,在那里发家致富。
在谷仓区,犹太人聚居地的街道名听着都有些奇怪。这里曾经有普鲁士人行刑的绞架,还是普鲁士陆军马厩的所在地。在名为“龙骑兵街”(Dragonerstraße)和“ 步兵街”(Grenadierstraße)的街道两边,
男人们留着旧式的胡子,耳边垂着发辫,成群结队地缓步而行;屠夫家黑头发的女儿们迈着轻盈的步子,操着意第绪语,沿着街道走过去,又折回来。店铺和啤酒馆的墙上写着希伯来语的铭文。这些街道依然是属于自己的世界,某种属于永恒局外人的家园。这种状况的改变要等到东边新一波的人来到这里,把这些老居民(old-timers)从这里挤走。老居民们不消多久,就很好地适应了柏林的生活,心里也有了诱人的念头——搬到城市西边去。搬迁之后,他们就会尽力放弃那些与众不同的明显标记。那是一种耻辱,因为比起后来在证券交易所西装笔挺的派头,他们在谷仓区四处游荡的样子要中看得多。
谷仓区的中心是奥拉宁堡大街(Oranienburger Straße)上的新犹太会堂(New Synagogue)。如果我们愿意坐一次通勤火车,会堂的穹顶和尖塔从几公里外就能看见——对柏林的很多反犹分子来说,这是一种视觉冒犯(图 2.5)。这座犹太会堂建成于 1866 年,能容纳 3000 名信徒,正是柏林犹太人兴旺、自信的象征。同时,摩尔人(Moorish) 风格的穹顶和两个尖塔使人回想起犹太人在中东的根基,以及他们在西班牙度过的黄金时代;而那富丽堂皇的管风琴象征着犹太教改革派试图驾驭两个世界——传统犹太教世界和德国基督教社会——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我们走过一所犹太人的男校——学校里有著名启蒙时代哲学家、该校创办者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的半身雕像,以纪念他的功绩—— 一所历史短一些的犹太人女校、旧的犹太人墓地、犹太人医院和犹太人养老院。犹太教科学研究学院(Hochschule für die Wissenschaft des Judentums)是犹太教改革派的思想中心,很多德国-犹太文化的杰出人物——包括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格尔肖姆·朔勒姆和利奥·拜克(Leo Baeck)拉比——都在这里接受过训练,至少听过讲座。同奥拉宁堡大街上的新犹太会堂一样,这所学院也是犹太人的灯塔,象征着 19 世纪晚期和 20 世纪早期他们在德国的全盛时代。20 世纪 20 年代,反犹主义抬头,一些犹太人组建了准军事防御组织。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德国的犹太人物质生活富足,社区生活不断丰富。一些犹太知识分子促成了犹太知识的复兴,另一些在魏玛时期立于艺术和思想变革的潮头,还有一些则游走斡旋于两个世界之间——一边是独特的犹太世界,一边是德国和欧洲的世俗世界。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