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生活给我们太多看上去正确的选项,让我们不知不觉把时间的冰箱填满。

可是,这些所谓正确的选项,真的都是我们当下需要的吗?

有哪些是外界硬塞给我们的期待?

那些外界的期待,

是只有完成和大家一样的标准化动作,才配享有掌声和糖果的等价交换。


【内容简介】

“要像个女孩”“要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要学会平衡职场和家庭”“要成为贤内助”“要做一个无私的母亲”……你一定对这些话语不陌生,它们如同一张张标签,贴在她的脑门、我的胸前、你的背后。

然而,每个人的自我都是无限的,标签是来自外界的标准化期待,它们代表外界对个人的要求,却可能遮蔽掉标签之下的那部分真实自我。

如何跳脱出这些标签?这是作者井曼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的事情。

她深入自我,了解到在已知的、“被标签”的自我以外,依然有很多被叫作禀赋、资质、潜能的东西没有被识别出来,而热爱往往存在于这些未经开采的自我当中。

她观察周遭,发现凡是自我价值感高、有趣有梦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不曾考虑“作为一个女性,我要怎么活”,而是“作为一个人,我打算怎么活”。

某些有失公允的要求、戏谑的玩笑,如果你也在经历——不要怕,也不用感到抱歉。从探索自我、与自我相处开始,尝试活在标签之外。


【作者简介】

井曼

新西兰“拾墨文化”教育品牌创始人,百万粉丝公众号“奴隶社会”作者。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曾就职于世界500强生物制药公司,拥有个人公众号:索菲的文字世界。


【媒体评论】

认识自己是我们每个人要花一生来面对的难题。这本书是一个礼物,值得每一位想要寻找自己、重建自我的女性阅读。

——李一诺

百万粉丝公众号“奴隶社会”创始人

经常有人说女性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我一直不以为然。看井曼的文字,我能感觉到内核的力量。作为女性,井曼很早就跳出了性别的局限,将自己的世界活得很大。作为个体,她巧妙地将生活经历当作素材,时刻与自我保持着连接。正是这些收放自如的意识,成就了她达观的人生态度,支持她在教育的领域发出光与热。

——郝景芳 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

井曼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出了一个由自省成就自我的范例。书中所讲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常有的迷惑,迷惑各有各的解法,有逻辑、有条理地去仔细解读的却少。虽说生活里面出真知,却只有敏锐的人才能发现。井曼有这种敏锐,且把生活里的真知积累成了个人的人生财富。

—— 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执行主席

这个时代的危机之一就是意义感的缺失。如何找到意义?或许有很多阐述人生使命的大道理。但井曼在这本书里,把生活中看似琐碎的小事打磨成发现自我、找到意义的珍珠。她的自我探索之旅,也许会对正在寻找自我的你,在某个时间、某个细节上带来启发和触动。

—— 《好好学习》《好好思考》作者

与自己成为一个整体,向内了解自己,从而发现并发展你的力量——以这种方式找到内心的平和,是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你涉足哪个领域,专注于哪一条道路。因此,我强烈推荐井曼的书,让你对如何获得内心的智慧和力量有必要的理解。

——叶朴·泰泽(Jeppe Theisen

诺和诺德大洋洲副总裁兼总经理

自我发展、自我反省、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探索教育的根本目标,井曼从她由童年到母亲各阶段的成长经历出发,分享了她对以上话题的思考和智慧。积极又鼓舞,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郭秀蓉 奥克兰大学理学院教授


【目录】

推荐序·李一诺

序:解决自己的问题

出发:人生设线不设限 001

1.1 说我不像女孩?对,我只是像我自己 003

1.2 通往自由之路 013

1.3 早恋这个混蛋的说法 022

1.4 摔倒哭完,继续赶路 031

寻找:遇见世界,找到自己 039

2.1 自我实现的故事 041

2.2 人生的三个维度 052

2.3 走向世界后,我是谁? 063

2.4 做选择的三个底层思维 076

建设:在不同的战场自在作战 085

3.1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人生 087

3.2 不焦虑地度过孕期 097

3.3 职场妈妈vs全职妈妈,你做好心态管理了吗? 109

3.4 书写的意义 120

突破:找到思维边界,解锁更多可能 129

4.1 用一张纸“卖”出自己 131

4.2 我是新人,但我值得你的信任 139

4.3 支撑岗位,如何找到身份认同? 148

4.4 工作愉快来自有所界限 156

4.5 有效学习的三种思维转换 164

4.6 我见过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175

连接:生命中的那些重要关系 187

5.1 我不是生来乐观,只是选择了乐观 189

5.2 恋爱,不只是遇到对的人 199

5.3 婚姻中的四种关系 208

5.4 打破中国式婆媳关系 216

回归:以孩子为原点,探知教育的本质 231

6.1 比选择教育体系更重要的事 233

6.2 在起跑线上赢,不如在终点线上笑 246

6.3 被早早送出国门的孩子的真实困境,你知道吗? 254

6.4 与孩子的深度连接,始于“看见” 264

6.5 关于“真实”的三件事:给三岁女儿的信 272

后记:用“下限思维”解锁未知人生 231


【前言】

推荐序·李一诺

认识自己,与自我相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要花一生来面对的难题,我自己也一直在路上。

可以说,人与周围世界打交道,首先要有深入的自我认知做基石。自我认知到位,我们才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潜能在哪里、如何去定义幸福,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向世界输出价值。

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们很多时候有个误区,习惯将标签定义的那个自己视为全部的自己,由此也将成功定义为对某个外部成就的追求——如果你也这么试过,或许你已经发现,这么做不但远离了核心的自我,也因疲惫不堪,与幸福渐行渐远。

因为真正的自我是无法用标签定义的,它既灵活又生动,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情绪反应中。听上去了解自我似乎很难,但山本耀司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什么意思呢?我在多年的工作学习中意识到,我们真正拥有的财富,其实是经历过的生活。真正需要的工具是内在的察觉: 一段选择或者关系,让你觉得痛苦不堪,你不想得过且过,于是追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初为何选择了这条路?我现在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

有了这份关于“我”的觉知,人很容易就能将看到的外在世界转化为自我发现的入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终寻得幸福。只可惜,很多人由于一开始观念错误,没有心力找到这个入口,与真正的自我建立连接。

这也是我推荐本书的原因。

井曼是“奴隶社会”公众号为数不多的年轻作者,很早就在关系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而且有心得、有方法,她写与爱人和婆婆的相处故事,都是阅读量10万 的“热文”,有不少智慧的洞察,让我不禁感慨,这应该是位与“自我相处得很不错”的女性。果然,在这本书中,她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统统视作认识自己的契机,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年轻女性如何从不设限的青春开始,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反思,一路向内探求,将生活梳理成一个先解决自己问题、后解决其他问题的“递进式”成长系统。她分享的真实故事,涉及自己在留学、职场、婚姻及育儿上遇到的难题,有娓娓道来的温度,也有深入思考碰撞出的“干货”,十分有用。

除此之外,活在标签以外,也代表着新时代女性视野的突破。

井曼曾在新西兰留学,2019年我去新西兰做教育考察,与她在惠灵顿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她刚刚辞去国内的工作重新出发,举家南迁至奥克兰,目的是在当地开展面向海外华人子女的中华文化教育。可见,这个时代,女性的格局和色彩,已非止步于自我的安定和幸福,更在于生而为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总之,这本书是一个礼物,值得每一位想要寻找自己、重建自我的女性阅读。

序:解决自己的问题

业余时间写作,我留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拥有名校、名企背景的作者表达困境,往往不容易被读者买账,类似“这也算是困境?”的留言,我在很多“大V”的公众号见过,常常获得相当高的点赞数。

优秀的人发牢骚就是不识人间疾苦,曾经我也这么认为。直到我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被困境困住的究竟是什么?

分享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我的一个朋友小A毕业于名校,因为没有进入他梦想行业的Top1,退而求其次进了Top5。他很痛苦。我虽和几个朋友前去安慰,心里的真实想法却是:不至于吧,那Top5可是很多人毕生的梦想啊!

在我看来,小A的痛苦来源于只拿到了进入Top5这个结果。然而,事后我找小A聊天,发现并非如此。对当事人来说,困境不是没有进到好的公司本身,而是对自己的失望,是他内心深处对于没有达成自己预设目标而产生的挫败感。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与不同的困境相撞,这些困境不是任何外在的问题,被困住的恰恰是我们的内心——我是不是能力不行?我为什么要这么拼?我的终极方向在哪里?我到底是谁?这种与自我的失联与失控感,无关社会地位,只要对自我存在“认识局限”,就会经历。所谓困境,无非是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尽早暴露自己的局限。

明白这个逻辑,困境本身就不值得过度关注。因为所有可见的外部问题,反射的都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在与自己打交道的这些年里,我渐渐不怕与困境相撞,因为我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但凡遇到挑战,我一定会经历一遍痛苦的反思,然后,对自己的认知就会从现有的维度升级一次。在新挑战的刺激下,过去30年,我不断体验着旧的自我认知崩塌、新的自我认知建立的过程。

另外我也发现,任何困境,用方法和技巧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后总要回归到“我是谁,我的信念是什么,我的目标在哪里”这些关于自我的基础问题上。若想解答这些问题,就要了解自我认知建立的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每个人都渴望向外证明自己,特别是在幼年时期,他人的评价往往会轻易影响他对自己的价值判定,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初级自我认知。这个时候,从小获得父母的爱和鼓励的小孩,更容易获得积极的认知,这些认知帮助他削弱他人目光对他的影响,在确认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独特的价值这一前提下,他将踏上更多探索自我的旅程。相信“我是谁”要由自己去定义,我称这个思维阶段为“个体自信”。

随着经历的丰富,我们会不断向这个世界交出成绩,也会不断听到别人的反馈。两者的摩擦与较量,让我们在做事与思考的往复中,挑战自己的既有信念,终沉淀出我们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愿景。比起个体自信,这个阶段,我们会具化自己的使命和价值,会从内心聚焦出一束清晰而稳定的光,带给我们前行和行动的勇气,这就是“内核自信”。

而在内核自信之上,是行动自信。无论做事还是与人打交道,不知道为什么而做、以什么方式相处,一定会在某个环节卡住,后不得不回到对内核的探寻中。也就是说,只有一开始找到自己的根基,找到内核自信,我们才有可能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保持高维度的认知。即使被困境卡住,我们也知道如何回到原点,回到本质的层面重整旗鼓,自我拯救。

可以说,我们认知自我的过程,正是从个体自信、内核自信到行动自信逐级而升的过程。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过程,那么这本书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它虽然离“成功学”的货架不远,却将成功定义为一种与自我相处、学会自我接纳的能力;虽然会被归类到“励志”的范畴,却将励志视为一种敢于从困境中发现自我的态度。接下来,我将介绍书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帮助你判断这本书是否真正适合你。

部分,破除限制

年轻时我们缺少方向,却从不缺少限制,这些限制阻碍了个体自信的建立,需要我们在时间识别出来。

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被“你是女生,要有女生的样子”这样的背景音环绕,这些声音抑制了我作为人本身的可能性,将原本宽阔的道路辟出一左一右。与此同时,我又不忍割舍自由,这也是一条不易之路,周遭人的质疑,内心深处“我不行”的胆怯,就像一只易爆的水球,随时提醒着我,“算了,就这样吧”。

我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屏蔽外界的标准,努力踩出属于自己的第三条路径。这些路径,我希望可以作为“重新开局人生”的礼物,带给你接下来不设限的精彩旅程。

第二部分,自我寻找

作为接受应试教育成长的“80后”,我也抵抗不了外在的评判标准,诸如追求高分、高薪、高身价。特别是从小被叫作“学霸”,我早已习惯考试后公布成绩时的那种“傲娇”。2009年,我出国读书,顶着好学生的光环,却慢慢意识到,用外在的成就证明自己可以给我一时的愉悦,但在兴奋过后,总会有一个实际又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下一步呢,你打算怎么走?巨大的空虚感悄然而至。

从少年迈向青年,一个很确定的转变是: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越发认识到了解自己这件事至关重要。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有强烈的愿望,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而这两件事发生的前提,是始终不忘向内看。

在这一部分,你未必会经历我所经历的故事,却肯定会发现,人一旦进入寻找生命内在意义的旅程,即便选择错误,或迟迟未找到热爱,也并非一件多么令人焦虑的事情。

第三部分,自我建设

或许你也深有同感,有了基本的大方向,也不影响把日子过进具体的每一天,依然充满焦虑和压力。

28岁我怀孕,次成为准妈妈,如何与腹中胎儿共处,遇到突发状况如何处理,成为那时候我不表于口的担忧。30岁,我和先生从北京搬到奥克兰,职场妈妈突然转为全职妈妈,要说自在切换是假话,将失衡的生活重新摆平才是真挑战。

有句话说,幸福来自对生活的掌控。当身份升级,环境改变,面对熟悉又未知的生活,如何重建这份掌控感,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一直认为完美生活是要事事统筹做到好,可什么是好呢?我们依赖管理工具提升生活的可控性,但是管理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呢?

与具体生活磨合的过程是很好的修炼。一个你也可以拥有的态度是:我们不一定有能力改变现实,却可以改变自己看待现实的角度。

第四部分,自我突破

一方面,我们在积极调整自己,重新夺回生活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当生活进入舒适区,总会有些“天花板”等在那里,阻碍我们变得更强、走得更远。

初入职场,我曾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支撑性岗位做过几年。度过初的新鲜期后,除了等待未来的晋升机会,对当下“螺丝钉”这个身份的认同感也“每况愈下”;做“学霸”很多年,我有自己的一套高效方法,但让学习成为终身的习惯,却不是凭借方法就可以搞定的事。

这些“天花板”,有心理上的,也有能力上的,躲不过,绕不开。然而,我知道若想接近更好,就要视自我挑战为生活的常态,那些突破口,可能是思维方式的调整、方法论的习得,也有可能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我们重新回到探索自我的修行中去。不可否认,在自我突破方面,优秀的伙伴与前辈给了我很多鼓励,我希望能传递给你。

第五部分,亲密关系

我们总为关系头疼。在我看来,要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少不了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行动上的主动,二是态度上的真诚。对于亲密关系,更是如此。

关于原生家庭:成长告诉我,再和谐的家庭也伴随着遗憾与缺口,只是轻重不同。在我的身上,分别继承着母亲的开朗感性和来自父亲的内敛理性,而那些我不希望自己继承的,我尝试主动删除和削弱,并且成功了。

关于恋爱与结婚:我经常问自己,那个对的人真的存在吗?伴侣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婆媳是否只能“相忘于江湖”?我找到过自己的幸福密码,也在尝试拥抱更多可能。其中的动力和思考,我愿与你分享。

第六部分,教育回归

如何选择好的教育,是为人父母永恒的难题。可以确定的是,凡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的父母,势必会对下一代的教育更有信心。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国外的教育处处都比国内强吗?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吗?那条线在哪里?当我也成为母亲,我手里已然握有两件“兵器”,一件是对中国和新西兰两地教育环境的了解,另一件是我的父母在我身上留下的教育印记。凭借它们,我逐渐厘清了很多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对教育的思考不该以生育时间计算,它应当贯穿我们的一生。

以上算是本书的内容导读。虽然每个部分的故事有限,不足以涵盖人生的全部困境,但若清楚了面对某个具体困境时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法则,相似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期待本书“故事 理念 方法”的叙述风格,会成为读者解决自我问题的参考,就像一位读者的留言鼓励:我们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却在你的叙述中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答案。

后,允许我用一个秘密开启这本书:没有真正潇洒的人,那些看似潇洒的人,无非是在10分钟前终于解决了在自己内心盘桓许久的问题。

人生就是不断与自己撕扯又和解的过程。认清这个真相,我们会坦然接受所有挑战,因为那是我们重塑自我的必经之路。

井 曼

2020年12月于北京

后记:用“下限思维”解锁未知人生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面对突发性状况,每个人不得不重新调整过去的生活方式,开始适应办公、育儿、生活等的新模式。

以我自己为例。年初,先生因为工作和学习留在了新西兰,我独自带女儿回北京的奶奶家过节,原本计划2月底飞回,然而疫情的暴发使这段假期被迫延长至夏天。其间全家响应号召,取消了几乎全部的对外社交,活动范围自觉限制在小区。可喜的是,家人并没有对足不出户的新模式感到太多不便。

很长一段时间,书房由我和三岁多的女儿共用。小朋友每日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小桌上搞“创作”,画出的作品贴满了书房的一整面墙。我在前面的书桌做PPT、写文章、忙于新公司的运作。我们俩身体处在同一空间,思想各自沉浸,每隔一个小时就停下来对几句话,问问体验如何,有没有产生新奇有趣的想法,都实现了什么进度。说来有趣,我手机里的健身App是女儿挑的,因此她有很高的积极性和我共同完成一些运动,加上亲子阅读、吃饭与午睡,还没想到要出去玩,一天就很快过去了。

然而这段时间,新闻里的确诊数字不断攀升,我们的心态也从一开始的“突击战”转移到 “持久战”的准备中,一个真实的担忧是:短期之内,爱好可以支撑每一天的生活,但长远来看,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与不确定性长期共处?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众多不确定的因素,诸如病毒何时攻破、疫苗何时研发,普通人无法左右;然而,普通人可以确定的事,比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在等待消息的同时,在家借助触手可及的资源做好自我的管理和提升,不至于解禁后身材走形、学识倒退,这些是可以做好,并且持续带给我们安全感和掌控感的。按照这个思路,信心,我有。

无论外界如何动荡,找到那个平衡的“下限”,将自己可以前瞻到的、确定正确的事做好、做到位;至于未知的“上限”,交给生活本身——这种思维方式,我称为“下限思维”。掌握它,不仅可以对抗疫情的影响,也能更好地鼓励自己前行。

举个例子吧。进入30岁后,女性一个普遍的选择困难是:我还要不要继续拼?这个“拼”,或是跨界,或是继续深造,总之,可以理解为前文说的“上限”——自我层面的突破和挑战。那么,与突破相对的“下限”是什么呢?是自我接纳。我可以选择跨界,但如果失败了,我接受这个结果,不自我抱怨;我可以继续深造,也许毕业后就业形势未必比现在的更好,但至少我深思熟虑做出了选择,我接受这个结果,不抱怨自我。

今年5月,我在新西兰注册了教育公司,凭借前人的指导和满腔的热血,也算正式迈出了“创业妈妈”的步。当愿景落实到文件,我进一步确认内心,鼓舞我的已不再是目标、使命这些“高层次”的东西,而是——今后若失败,我还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吗?我发现,如果我可以随时接纳自己,那么,我也可以随时迎接挑战。(如本书《通往自由之路》一篇所讨论的内容。)

这种“下限思维”,因为涉及追问的方法,也帮助我更加深入地看待自我价值。我在《自我实现的故事》一篇中写过,“内心充盈”是我追求的核心目标。为什么不是帮助他人呢?我想,人只有内满,才能外溢。当你获得持续的进步,精神保持在充沛的状态,那么,你一定是极具力量感的人,举手投足都会影响他人,用“下限”成就“上限”。

在本书的结尾,我由衷地希望亲爱的读者你,也能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这个时刻变化的时代,成为自己的明灯,获得真正的自由,无惧且有力地生活。


【免费在线读】

1.1 说我不像女孩?对,我只是像我自己

整个童年乃至少年,我都是一个对自己性别特别不敏感的女孩。

5岁那年,幼儿园中班定期组织表演,面对一屋子小孩,老师问:“谁想演白雪公主?”16个女孩,15个举手。

我对公主的兴趣不大,觉得既然都是演,挑个反差大的演才过瘾。于是轮永远按兵不动,等到分配七个小矮人和王子时——嘿嘿,主场来了。我高高举起手,8个名额,总能被选中。

很快,从不报名演主角的我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将我的行为解读成:我怕选不上,所以不敢举手。于是,某一次表演前老师大胆提议:“让井曼演一回公主好不好?”我受宠若惊,汗流浃背,那是我人生次演公主。

事后被老师问及感觉如何,我特别实诚地回答她:不喜欢。老师皱起眉头,认真地看着我说:“记住,你是女生,得合群。”

现在想来,老师是出于好意。而我那时候不太明白“合群”的概念,只知道我又几次举手要求演王子之后,那个教育我的老师开始有意地疏远我,比如碰面不和我打招呼,不再对我笑,但是对班上其他的女生都很友好。

这种情况延续了小半年,这半年间,年幼的我反复质疑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老师不喜欢我了”,印象里还偷偷哭过。待我幼儿园毕业,这个质疑才慢慢愈合成一道旧日里的小疮疤。

小学的我,短发,高瘦。那个时期,班上的女生普遍玩得精致,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玩得生猛。老师深度发掘,发现我竟然还有跨栏的天赋。对此,我也感到挺高兴的。于是,四年级一开学,我就和班上一个女生、隔壁班的三个男生,被召集开始了放学后的训练生涯。

有整整一年半,每天放学,我和队友都要在夕阳西下时,在偌大的操场上目送一拨拨女同学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地离开。

按说此情此景任谁都难免“玻璃心”一下,但我俩不,正巧那段时间电视台热播动画片《足球小将》,我们经常代入角色,一股热血涌上来:“你看,咱俩就是女版的‘跨栏小将’,多酷!”

后来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队代表学校参加朝阳区中小学生跨栏比赛,我和队友发挥超常,分别拿了女子组和第三。然而,比赛回来却没有我期待的喝彩,几个男同学开始私下议论,并给我们起外号“怪兽”“披着女生外衣的男生”。

那种愤怒和羞辱感,我至今记得。当时我恨不得给这些人几拳,再怒怼几句:除了给女生起外号,你们又擅长什么?!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揍完很爽,但第二天我就被请家长。事情的结局是双方家长互相道了歉。之后很久,再也没有人敢给我起外号,然而我也因为这件事,失去了几个之前玩在一起的死党。

中学时的我学习成绩不错,但整体上是个好动的小孩,这导致班主任隔三岔五就把我叫到办公室单独谈话。内容以对比居多,譬如“你看某某是怎样表现的,你又是怎样表现的”。某某永远是成绩优秀、乖巧可人、安分守己的女生代表,更重要的是坐得住。

按照重点中学的要求,女生要有女生的素养,一要听话,二要安静,“温文尔雅”能概括。而我,恰恰爱玩,而且很快还加了一条——脸皮厚。因为无论老师用哪个女同学鞭策我,我都表现得“无动于衷”。

真相是:无动于衷是假,不懂、不甘心是真。既然老师说爱玩是人类的天性,那么男生可以,女生为什么不行?我没法说服自己。但我清楚一点:只要成绩好,一切好商量。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物理课的简谐运动这一章,因为对公式不理解,我用了一个星期才慢慢吃透厘清。就是那一个星期,我爱上了物理,也建立了思考本质的学习方法。从表象看,我依旧每天玩乐,但成绩开始突飞猛进,一路从班级前十冲到前五,再稳居前二。

到了高三,学校综合排名大考,我排在年级12/560。有一阵子要先去西楼二层参加尖子生表彰大会,再去东楼一层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口头教育。是的,我一不小心成了老师又爱又恨的学生,也成了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小孩:“你看井曼,玩着玩着就能学好,会学习的女孩看着都水灵!”

这段经历被我妈念叨了好几年,“我女儿就是天资聪敏”。只有我知道,一个忙到没时间吃饭的跨国企业高管妈妈,不定期要为了女儿口中的“自由平等”开车30公里到学校“讨价还价”。在面上,我洒脱、倔强,但内心深处,我始终对妈妈充满愧疚。

这是我的青春。可以说,对性别的不敏感,确实让我在那个并不太自由的时期拥有了还算自由的童年,虽然这自由,多少背负着压力、遗憾和亏欠。

大学后,我带着好奇翻阅女性类书籍,才有能力对当年的自己说一句:亲爱的,错不在你。曾经那些冰冷的暴力、戏谑的玩笑、有失公允的要求,如果身为女孩的你也在经历,我想说:不要怕,也不要感到抱歉。当我回看自己的来路,我至少看清了两件事:

①坚持自己所爱,并且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女性,往往需要承受来自大环境更多的挑战和压力。文明需要时间成本,对抗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

②曾经的打击,只为了向我警示,一种狭隘的性别偏见的确存在。用力记取它们,然后起码从小环境做起,保护我们的女儿,拒绝沦为性别刻板印象的牺牲品。

环境的力量有多强大?波伏娃说过,我们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女人的。

这句话明示着,生而为人,我们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活在他人为我们设定好的性别角色中,不是我们生来就喜欢芭比或恐龙,而是我们被各种倾向性别的选项所诱导,不知不觉长成了芭比属性的女孩和恐龙属性的男孩。

性别限制的可怕,我亲眼见过。

小学时我好的朋友HX从不爱参与集体活动,我以为是她天性慢热。直到有一天我去她家写作业,临走时她妈妈突然说:“井曼,你是她的好朋友,可要督促她减肥!全班女生,就她跟猪一样。”

我听完一愣,联想到HX的种种表现,八成是相信了她妈妈的话,认为女生不能胖,胖是应该惭愧的事,因此才活得谨小慎微。

后来进入中学,对女生的预期又体现在学习上。譬如班主任反复强调:女生的数学可以不好,但语文一定要好。在这股风气下,班上有七成女生把高考前的功夫都花在了作文论据上,至于数学的进阶题,很早就“释然”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女生们对美的克制。尤其是天性要强的女生,爱美成了一件很小心的事。课本中夹面小镜子,只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打开,因为一旦被人发现,自己就会变成“不过如此”的小女生。

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是个女生,平时很硬朗的样子,上学从不穿粉色的衣服,但她的房间却到处装饰着粉红色。可以想象,那时候性别偏见的杀伤力有多大。

我之所以“进化”慢,是因为在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这种性别偏见一直都被另一种更强大的价值观冲淡着。这价值观,来自我的爸妈。

记得上幼儿园时,别的爸爸妈妈反复叮嘱小孩“要乖,要听老师的话”。我的爸妈反其道而行,告诉我:“保护好自己,任何让你不舒服的任务,你都是可以拒绝的。”

小学时选兴趣课,美术、书法、舞蹈、跨栏、篮球、足球……五花八门的课程扑面而来。我爸问:你喜欢什么?答:美术。好的,勾上。此外,我们还一起勾了书法、篮球和跨栏。我爸说:我闺女,要静也要动;懂得收,也要懂得放。

天性放飞的中学时代,我的男孩子性格已经势不可挡。那么,保证好成绩、不违反校规的前提下,就去做喜欢的事吧。

高三“二模”我松懈了,成绩与“一模”相比掉了15分,班主任找我爸来,说我这么下去一本都悬,以示警诫。我爸却安慰老师:别着急,以我闺女的智商,随便考考也能上一本。不按套路出牌,班主任当场愣住。我爸回来和我一说,比任何激励都管用。

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在打破性别心理束缚的路上,阻力很小,风沙很弱。

大学时的我依旧不爱穿裙子,但也只是经常骑车怕麻烦。有次班里聚会,我特地挑了一件妈妈年轻时的黑色V领连衣裙穿上,也算是得体大方。

散场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跑来跟我幽幽地说:“哟,今天舍得做女孩了?不符合你平常‘人设’啊!”说完笑着走了。

她的话,让我翻出了自己都差点遗忘的问题。晚上无眠,第二天醒来又想了半天。我问自己,从过去的经历看(小学到中学),我的潜意识里是不是就抵触做女性呢?如果不是,为什么我经常视彰显男孩子的一面为荣?是要证明我可以成为“男性”吗?我们常说要跳出性别角色,跳出以后又要干什么?

这几个问题,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思考,直到看到一部短片,我才找到内心的答案。

Whisper品牌曾就女性话题展开过一段有意思的采访,他们邀请被访者完成几组指令。

组指令给到成年组,“请像女生一样奔跑”。镜头中,男生们摆弄着身体,迈着八字腿,跑得张牙舞爪。女生则踩着小碎步,慢慢悠悠,时不时发出:“哦,我的头发!”

然后,同样的指令下达给了一群10岁左右的小女生,“请像女生一样奔跑”。镜头中,小女生们使劲在原地挥动手臂,用力跺脚。有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干脆直接跑出了镜头。

导演问:“当我说像女生一样奔跑时,你想到了什么?”那个10岁,留着长发,一身红裙的小姑娘说:“尽全力去跑,越快越好。”

这个女士用品广告在YouTube上获得了百万点击量。它背后的价值观很鲜明——是女生又怎样?女生的定义由自己。

让我感动的并不全然是影片后成年组女生获得第二次上场机会时的全力奔跑,而是那个眼神纯净的10岁女孩脱口说出的“我就是要全力以赴”。对她而言,不存在以男生的方式,也不存在以女生的方式,只有以自己的方式。

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心中的答案,所谓跳出性别局限,不是要让女人变成男人,而是要屏蔽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由女性自己去定义女性的价值,终,是要活成更像自己的人。

如何做到像自己?

首先,是要接纳自己。没有对自我的接纳,也就无从认出自己的独特。在这个基础上,尝试人生不设限。

我观察周遭,凡是自我价值感高、有趣有梦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她们不曾考虑“作为一个女性,我要怎么活”,而是“作为一个人,我打算怎么活”。

带着我的天性,从18岁延展开去,我后来的人生履历大概是这样的:出国,回国,又出国。

次,我21岁,不满足于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的专业,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攻读了食品工程。

第二次,我24岁,拒绝了当地公司恒天然的offer,回到北京,去诺和诺德中国公司面试。

第三次,我29岁,海运全部家当,在事业上升期选择归零,回到新西兰做教育创业。

有点儿折腾,有点儿麻烦,但,也实在有点儿不可抵挡。

若按照社会对女性的预期,这份履历让我一不小心又成了一个“不合群”的典型。在可以轻松的时候,选择了麻烦一点;在可以留在原地的时候,选择了迈出一步。不安分,不安全,不高效。

但是,它却够带感,够像本尊。而且这样的“本尊”,兴许是同频相吸,我总能在生活中遇到。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今年32岁,3年前卖掉了房和车,奔赴大洋彼岸,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启人生。那个时候,按照社会标准,到了该忙终身大事的年龄。是觉得结婚生子全然不重要吗?不是。只是对她来说,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要排在比结婚生子更靠前的位置。

在奥克兰大学读书的时候,我经常遇到一个Kiwi(新西兰人)阿姨和我们一起上细胞实验课。有一回,我看到她的外孙女来接她。阿姨笑着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和你们是一样的。50岁,就是新的25岁呀!”

作为女性,顺应社会甚至家人的预期,赚份不错的薪水,平衡事业和家庭(或者更倾向家庭),在人生中场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是更轻松的选项。

没有停止折腾,只是因为内心深处那个自我,那个作为“一个人”的部分,始终比社会赋予的性别宿命更加强大。

少年时痴迷金庸,“至情至性,笑傲江湖”这句话很多年都是我的QQ签名。凭着这个风格,我成功“勾搭”上了我现在的先生。一日,他开玩笑对我说:“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潇洒快意的江湖,以后有女儿,也要继承。”

女儿果真来了。她的身上,也果真有小少侠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一想到眼前这个女孩,将来会有自己的江湖,就有点儿热血沸腾。

而在那之前,我知道作为一个“侠的母亲”,我自己得先是个侠,先要活得笃定而自信,才能用经历过的“懂”,去回答她进入江湖前有可能提出的各种质疑和困惑。就像当年我闹情绪故意发作,我妈淡定回答的这段对话:

“我是个女生。”

“不,你是一个自由的人,其次才是女生。”

没人知道,这句话曾给了一个女儿多大的鼓励。

不分性别,我们都是自由的人。每一个自由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江湖。


【书摘与插画】

6.5 关于真实的三件事:给三岁女儿的信

亲爱的海薇儿:

三岁生日快乐。此时我正坐在我们常去的Westgate图书馆二层,给你写今年的信。

你知道吗?这一年有很多个时刻,我会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你说的话,然后想一想,这些话从一个不到三岁的小朋友嘴里说出,正常吗?很可惜,我没有更多三岁小朋友的样本,只能告诉自己:正常,正常。

诸如你说,“妈妈,就算你犯错了,我还是很爱你,你怎样我都爱你”,我震惊。

又如你说,“没关系,这个确实很难,我不会很正常”,我欣慰。

近一次是你早上闹着情绪醒来,喝完奶过了半小时才清醒过来,搂着我说:“早上是谁又哭又闹呢,真让人头疼!”这小大人的劲头,无疑让我的惊讶攀上一个小。原来“自黑”也有遗传!

这些或温暖或俏皮的语句,源源不断地从你小小的身体里涌出,时不时会给我打上一剂强心针,提醒我:“哦,原来你已经如此大了,原来你已经会这样那样地想问题了。”就像此时坐在电脑前,对于又长大一岁的你,我也会使劲想,今年该和你聊些什么呢?

或许我可以换一种方式与你交谈。

这是我在开车的路上思考的,当你若干年后看到这些信,但愿它们还不会过时。那么,在达成记录你成长的目的之后,我希望能和你探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可以在每年年底选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这些主题好不要太过遥远,好是根据这一年你的成长状态来定。

不妨让我们试验一下,如果长大后宝贝你有更棒的建议,我们那时候再更改。

今年的主题,我思考良久,决定和你聊一聊“真实”。因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飞快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拥有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和想法。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只是在你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真实是很重要的底色。因此有三件事,我认为有必要让你知道。

★ 面对真实需要一点勇气

有这样一个“插曲”,想必你已经忘记了。

那是九月的一个晚上,你从书柜里挑出一本黑猩猩的英文书让我讲,这本书的主旨是要告诉小朋友高矮大小的概念,比如,小猩猩一个人走在森林里,先后遇见长颈鹿、大象、狮子、青蛙、毛毛虫,与他们比个头——没错,这是个很简单又直白的故事。然而我低头看一眼你,好像完全没有被故事吸引,全程神色凝重,低声念着:“它的妈妈呢?”

次,我耐心回应你:“它的妈妈在家里呢,宝贝。”

你显然不甘心于这个答案,继续陷在自己的世界里,重复着:“它找不到妈妈了,找不到妈妈了。”看着你焦急的样子,我不得不停下来,告诉你,这本书的重点不是找妈妈,是和小动物比大小。你看着我,却依然执着:“你能帮它找到妈妈吗?”

看着几乎要哭出来的你,我的心也被揪起。那一刻,我就这么想:去他的大小,它的妈妈对我的孩子更重要一些。

这个画面,我让自己一直记得。不光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敏感与善良,更是因为此时小小的你,让人羡慕地活在自己真实的小世界里——你并不担心自己的关注点“格格不入”,也不担心外界(妈妈)会因为你说出真实的想法,给你怎样的态度和评价。你的表达直接对应着你的本心。

如果此时你有成人的分析能力,你可能会问:“妈妈,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这不就是本能吗?”宝贝,我真的希望你在二十岁时可以这么质问我。然而,我想这个概率很低。等你长大就会知道,选择并坚持真实的自己并不容易,它需要很大的代价,就像妈妈当年那样。

当妈妈还是十岁时,已然发现班上的女孩都喜欢穿裙子,喜欢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玩,唯有我喜欢穿裤子,和男同学上蹿下跳。班主任找我谈过话,劝我要尝试穿裙子,多参与女孩的游戏。那时的我没有采纳她的意见,直接导致整个四年级我都是她眼里“各色”的小孩,不讨人喜欢。

现在的我,当然能理解老师当年的心意——不想让我因为独特而遭到排挤。但是宝贝,我想说这是你长大后可能遇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己,并非自然而然的本能,它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可能是社会的不成全,可能是他人的不认同,这些代价或许在你读信的年纪已经遇到,或许已经让你心生畏惧,不敢迈出脚步。

这也是为什么,妈妈要在这里鼓励你,朝着真实的自己前行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当你忽略内心的真实,选择跟随大众,你可能会渐渐失去自己的想法,或者会有很多时间在自我怀疑与懊恼中度过,无论哪种,都会给你莫大的痛苦,你早晚要重新选择面对内心的真实,因为这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出路。那么宝贝,妈妈希望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勇敢一些。

不是要做大众的反面,与主流为敌,也不是不顾他人的想法,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在任何时刻,你都知道自己是谁。或许这个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暂时找不到绽放的路径,但你始终知道这个自己不是错的,你始终有努力实现它的勇气。

宝贝你看,正是因为妈妈没有放弃做真实的自己,没有放弃发出声音,当这个社会走到今天,你看到它的样子——女孩可以随便穿裤子、踢足球、爬树、打枪、参与政治、做到高层,我是多么兴奋和喜悦,因为那是无数女孩用少年的勇气兑现出来的世界。

生活终究不是绘本里的故事,没有套路,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始终要找到自己对万物的理解,找到自己存在的人生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希望你能一直拥有幼年时期那份面对真实的本能。但若没有,我希望你依然有足够的勇气,学会接纳代价去回应内心的真实。

★ 看清真实需要一点智慧

从两岁进入三岁,你的社交圈子在不断扩大,从四人家庭到二十人的幼儿园教室,再到一百人的小区。当你遇见越来越多的人,你也会听到各种各样对你的评价,有好的,就会有差的。妈妈想跟你说,无论你听到什么,不要轻易相信那就是真实的你,要学会自己去辨认。

你一直都是独立的孩子,吃饭、穿衣、洗手、收拾玩具……从一早开始,这些就不是问题。然而,相比自己默默地完成,你更希望这一切都有妈妈的陪伴。穿衣服要坐在妈妈身边,吃饭时妈妈好在你的身边一起吃。两岁半时,家里来客人,或许是听到很多次你呼唤我:“妈妈,你能陪我吗?”阿姨得出一个结论,“你是个黏人的孩子”,对你说:“都快三岁了,不该这么黏着妈妈。”

那天你明显有点不高兴。

在对你的教育中,我和你的爸爸始终不曾给你定性——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你,你的开心,你的难过,这些当然都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是全面的。

为什么你希望妈妈能够坐在你的旁边呢?阿姨并不知道,或许你自己也没有多强的意识。

你一岁半不到跟着我们从中国来到新西兰,不到两岁进入幼儿园,两岁半,我们再一次搬家,你又换了幼儿园。基本上,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照顾你的亲人在变,你身边的好朋友在变,你的语言环境在变,生活环境也在变。这种安全感的不稳定,尽管妈妈爸爸已经使劲从其他方面弥补,但对你的影响依然不小。

所以宝贝,你不是特别黏妈妈,你只是需要一个在所有变动中,始终陪伴你长时间的人,来消化自己的焦虑,应对这种变化。

这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大多数人习惯将肉眼可见的一切当作真实,给出评判——你看,你一次没有和人打招呼就是不懂礼貌,你想坐在我的身边看书,就是不能独立玩耍。只有少部分人有能力越过行为表面,看到背后的因果,描述全部的事实。

妈妈小时候差点以为自己是个害羞、内向的小孩。因为每每家里来客人,我都会躲在你姥爷的身后,不太喜欢主动上前打招呼,所以当我听到无数叔叔阿姨向我表示“真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啊”,我差点就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善交际”的标签。

但你知道的,妈妈是个健谈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分辨出:哦,我原来不是害羞,我只是有点慢热,我只是和气场相投的人才会有源源不绝的话题。这是成长带给我的智慧,去分清他人的评价与真实的自己。

所以对于你,我的宝贝,永远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亦不要通过表象,轻易给别人下定论。妈妈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是四个字——多看少说,做个安静的观察者,我希望自己有智慧分辨那个表象的你与真实的你,这样你会幸福,妈妈也会心安。这当然是个修行,不过没关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我慢慢来,你也慢慢来。

★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真实内心的写照

上个月,你在浴室发现一只小虫。

你大喊:“妈妈,我看见虫了!”你撑着小鼻孔的样子,好像躺在浴缸里的不是虫子,是一叠纸钞(抱歉,你上一次看到纸钞就是这个样子)。我跑来和你一起看,小虫子在偌大的浴缸里东西南北地爬,你杀伐决断地说:“妈妈你能弄了它吗?”我大惊,心想着好歹是个生命,怎么能说弄死就弄死呢?这个想法有点危险。

然而,还没等我想好措辞,你马上开口补充:“你能帮它找到家吗?它很着急,它找不到家了。”

我心里一暖,原来你只是没说清楚。

我忽然想起早前你读黑猩猩的绘本,也是同样的台词,同样的画面。或许我从前告诉过你,要爱惜花草,珍惜生命,但在如此具体的两个情境里,你时间的焦虑,让我看到你并不是完全复制父母的要求,那些回应也有你的本能在。

你知道吗宝贝,就是这个发现,让我在心里泛起一个猜想:或许心怀善念、渴望爱也给予爱,本就是每个生命初真实的模样。就像有很多书籍描述,每个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只是在成长的路上,这些好奇心被以“期待”为名的沙土一层一层地覆盖。

我期盼将来你的成长中不会有太多的风沙,但若有一天,你需要撇开这些沙来重见自己初的样子,我希望你能够相信,那个初的真实的自己,是心怀善念、渴望爱也能给予爱的。

这不全是我作为妈妈的私心,而是来自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的内心装着什么,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就像你渴望陪伴,那么你眼里的小虫也在寻找家的方向;你认为摔倒了没关系,那么当别人摔倒,你也会为他拍拍土,告诉他一句,“没关系”。

从这一点看,我希望你的内心充满正念,这样你感受到的世界也会是朝气蓬勃、阳光积极的样子。即使看到灰暗的角落,你也不会因此失望,你会找到积极的视角,赋予灰暗新的希望。

回到这封信的开始。现在的你还有两天就三岁了,过去的三百六十五天,你充分体验着内外一致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我祝愿你可以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爱,在未来持续兑现。

生日快乐,我的宝贝!

你说:“等我长大,就可以和你一起喝啤酒了。”我说:“等你长大,我就可以等到你的回信了。”

我期待着你的回信。

爱你的妈妈

2019年12月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