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

12幅“深圳切片”,异乡人与都市漂泊者的追寻之书

为什么留下?又将去向何方?寻觅的不只是容身之处,更是心之所归

“我们都希望有力而深刻地生活,在日后宣称自己真实地生活过,不敢稍许松懈,害怕一旦松手,面前一片荒芜。”

他像波德莱尔漫游巴黎一样观察深圳——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他者,每个人都在与生活进行持续对抗和艰难和解。在光鲜的城市外表与日常生活的张力之下,书写人性的丰饶与伟大。

那谜一般接通天地的梦幻、超逸和辽阔会让你惊叹。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作家邓一光的深圳故事集。12幅“深圳写生图”,12种不同身份,12段奇遇人生,探索着这个城市独特的灵魂与质感,也开掘出当下城市写作的深邃与宽广。问题学生、高级厨师、厂妹厂仔、景观设计师、程序员……这座崭新的城市,究竟包蕴着新移民和异乡人的多少梦想,又将裹挟他们去往何处?


【作者简介】

邓一光,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等十部,中短篇小说集《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狼行成双》等二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国家图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入选《收获》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当代》文学年度长篇小说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长篇小说榜、《亚洲周刊》全球华人十大中文小说榜等重要文学榜单。现居深圳。


【媒体评论】

邓一光的小说不只是讲述故事,他是以处理人物的精神和心灵事务为旨归的。荒诞性、不确定性和人物命运的不可知性,构成了他小说的内在结构。他对小说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使他的作品鲜明地区别于当下所有书写都市生活的作品,从而在短篇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

——孟繁华

邓一光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复杂经验的准确把握,以及现代都市经验展开后所呈现的意义,是非常有价值的。

——李敬泽

从思维方式上,邓一光反映深圳现实的小说都迥异于他的家族历史阶段的小说。也许在邓一光的眼里,深圳就像一个不断变幻着的万花筒,他乐于接受这一帧接一帧的炫目的图案,这些炫目的图案会激发人们的无穷想象。他把这种观感转化为小说的构思,想象与碎片化,便是他的深圳系列的*突出的特点。不妨将他的这类小说称其为万花筒式的叙述。

——贺绍俊

看邓一光的作品,你会强烈地感受到深圳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灵魂。就好像这个亚热带城市的植物一样,你可能叫不上名字,但能够感觉那种强烈、浓郁的深圳气息扑面袭来。

——雷达


【目录】

*辑 重生

003 · 你可以让百合生长

086 · 我们叫作家乡的地方

117 · 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

141 · 离市民中心二百米

第二辑 梦境

167 · 深圳在北纬22°27′—22°52

193 · 深圳河里有没有鱼

209 · 台风停在关外

第三辑 隐秘

225 · 宝安民谣

249 ·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273 · 簕杜鹃气味的猫

299 · 家乡菜,或者王子厨房的老鼠

322 · 与世界之窗的距离


【免费在线读】

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

文 | 邓一光

腊月二十八早上起来,德林打了三个电话。他其实不想打那三个电话,但不打不行,不打说不过去,就打了。

打*个电话的时候,德林很紧张。打第二个电话的时候,他就不那么紧张了。到第三个电话,德林觉得没有什么。有什么呢,不就是打个电话吗?

“票没了。”接线员不高兴地说,“八百万外来人口抢票,你早干什么去了?”

德林三天前就打了,子夜时分开始打,但电话打不通,打通了票就没有了。从腊月二十五开始,德林每天都打政府指定的春运订票热线,每天都没订上票,这就是他的运气。

二十八,打糍粑。今天家里打糍粑了。德林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糍粑只能由家里人打。其他恩施的老乡已经走了,或者决定不走,就留在深圳过年,只有德林没有着落。德林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他应该回去看看老母亲,还有老婆细叶和两个女儿。她们都老了吧?或者长大了吧?但他买不到车票。

同村的丁绍根是腊月二十五走的,就是德林开始打订票电话那一天。年后用工荒,找工不难,丁绍根在华强北送外卖,不怕辞工。他叫过德林,是搭一辆恩施老乡刚买的车,路上不住店,带几个面包,一瓶水——盒面的味道重,那样一车六个人非憋死不可——一个人只出六百元油钱,加上面包和水,不到六百二十元,很合算。

二十五,磨豆腐。但德林所在的公司不磨豆腐,员工要走算辞职。德林的公司在万象城,工作是按《劳动法》的条文签合同,用工方代交社保医保,每月薪水能到手一千九百块,挣钱多,找这样的工作不容易。德林觉得不辞为好,他想坚持到大年三十,到那天他再请年休假。

德林的母亲七十三岁。七十三,八十四,但母亲还没到咽气的时候。德林的哥哥在监狱里服刑。他老是把自己弄到监狱这种地方。上一次是工业电缆,这一次是群体事件。嫂子在哥哥第三次服刑后离家出走,跑来深圳投奔德林,让德林给她找份工作。

“宿舍里有电视、周六日双休、能积分入户那种工作就行。”嫂子指示德林说。那以后她就改嫁了,彻底摆脱了贺家,不再需要德林救济。

德林不光有哥哥,还有个姐姐。姐姐不断犯癫痫症。她的丈夫去山西背煤,以后就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不知是借故逃婚,还是人被埋进小煤窑里,没法出现。

幸亏哥哥和姐姐没有生孩子,他们生孩子真是犯罪。但母亲不那么想,母亲等着贺家的孙子,她不会咽气。

母亲跟德林过。不是跟德林,是跟德林家。老婆细叶一直在埋怨,但也没有提出离婚。德林在深圳工作。他不像大多数外来农民工,在关外的流水拉上吃工业废气。德林能挣钱,每月薪水近两千,这和监狱哥哥癫痫姐姐有本质的不同。德林和细叶还有两个孩子。大的争气,考上了咸宁医学院,念护理大专班。小的上初中,成绩平平,迷恋电视选秀节目,迷到每天夜里在梦中泣不成声。

“今天又没买到票。”德林在电话里对细叶说。

“大女问,今年的学费能不能一次交齐,问了好几遍。”细叶说,一边背过身去大声喊着什么,电话拨通的时候她正在骂谁。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考得怎么样?”德林问。

“她没说。她带了一个孩子。”细叶说,“别乱想,不是她的。也不是保姆。给人家辅导中考课。她说三十才回家。她问回家能不能拿到学费。她说的是全部的学费。”

“她应该回家帮忙打糍粑。”德林不满意。

“二女问你给她买了‘爱疯’没有。”细叶没有接德林的茬,“‘爱疯’是什么?她够疯的了,你不要再宠她,疯上房我够不着,够着了也拉不下来。她说,要是排不上队,山寨也可以,先凑合着用,明年再换。山寨在哪儿?你不是在万象城吗?”

“不是‘爱疯’,是iphone。她要那个干什么?她当她是谁?”德林说。

细叶没有理会德林的话,急着说别的。基本上是管委会追账和家用的事情。

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毁田盖了一色新房,德林这种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属于强行入住户。家里*批就搬了,钱交了一部分,剩下的催得厉害。家搬了,过去的那些旧家具没法搬,用了几十年,一搬就垮。家里人睡地上,包括七十三岁的母亲。德林的母亲非要做白内障手术,家里根本没有钱,她就闹着要去女儿家。

“一个羊角风,加一个睁眼瞎,你妈想干什么?你妈还嫌你们贺家丢丑没丢够?”细叶一直说“你妈”,嫁到德林家十九年,没改过口。

两个人说了很长时间,说得德林心慌。德林挂了电话,喝了一杯茶,去上班。德林到万象城工作以后学会了喝茶,虽说茶叶都是捡公司高管们丢掉不喝的,这个习惯还是不好。

母亲问他们是不是决定不再生了——生儿子了。细叶为账单和家用烦心。大女儿担心今年的学费能不能一次交齐。小女儿只关心新年礼物。总之,家里四个女人,没有人问他什么时候回去过年。

上午公司管理部开会,讲过年期间“五防”的安全问题,万象城管委会方面的惩罚标准很严厉,公司也一样。下午下班前,管理部统计过年期间坚持岗位的人头。部长宣布,回家过年的员工,年后重新聘用,能不能聘上,看职数情况。就是说,过年离开的人,年后回来有可能聘上,有可能聘不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