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收入本书的十几篇论文是作者多年来在中外文学关系领域的成果,研究论题跨越多个领域。大致分为影响研究、接受研究和翻译研究三类。
2.多个论题对于学习中外文学关系的学生有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中外文学关系领域积累的成果,论题跨越多个领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如何在科玄论战中被借用甚至盗用、汪曾祺小说的西方现代元素、王小波的“师承”与外来影响、陈染的“女性写作”及其悖论、博尔赫斯如何让主人公雨村杀死了汉学家(因而得以书写自己的中国故事)、百年来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在中国的接受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和传播中的误区、中西文论中的身体隐喻、“汉学主义”论争等等。这些个案研究或许可以为“文学世界共和国”(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这张大地图,增添一点线条,哪怕只是一条小径、一座小小的桥梁、一个岔路口的小小路标。


【作者简介】

王柏华,北京大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学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副教授,“奇 境 译 坊·复旦文学翻译工作坊”主持人,狄金森国际学会(EDIS)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与“狄金森国际学会”合作组织狄金森国际研讨会和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主编《栖居于可能性:狄金森诗歌读本》(2017)。出版译著《我的战争都埋在书里——狄金森传》《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思想读本》《重复》等;主编“北极光诗丛”(2016)、“时光诗丛”(2020)、“世界诗歌批评读本丛书”(即出)。


【目录】

目录:
001 前 言

001 科玄论战中的柏格森
042 从《聊斋新义》论汪曾祺小说的“传统”与“现代”
060 论王小波的“师承”与他的小说艺术观
093 陈染:“女性写作”的一个个案
131 汉学家之死
  ——重写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156 身体隐喻与比较诗学
171 经典的跨文化传承
  ——读钟玲《史耐德与中国文化》
187 死守陈旧的英诗格律
  ——试论古典诗歌外译中的一大误区
215 “汉学主义”: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230 Emily Dickinson’s Reception in China:A Brief Overview
244 Translations of Emily Dickinson into Chinese,1949—1983
270  狄金森在中国的经典化建构
   ——以汉译诗作进入中小学课本为中心
301 “栖居于可能性”
   ——翻译狄金森有几种方式


【免费在线读】

国际文学关系一直是比较文学*基本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个领域涉及的范围与世界文学的体量不相上下,甚至因为它聚焦文学关系研究(包括影响、接受及其媒介)而变得愈加复杂多样、幽微曲折,需要无数学者共同耕耘,立足于自己的小小园地,深耕细作。
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用力甚勤,早在20世纪 20至30年代,陈受颐、陈寅恪、范存忠、方重、陈铨、钱锺书等前辈学者,已在国际比较文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奠定了中外文学和文化关系研究的基础。随后,一大批学者在这个领域继续积累开拓,取得了更大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再度复兴,国内学者在多个研究领域深入拓展,其中,中外文化和文学关系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较为显著,出版了几套大型丛书,如钱林森先生主编的“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囊括了中国与世界范围内的多个民族国家和语言的文化交往关系,勾勒出一条条历史脉络,梳理出大量一手材料。这一类丛书,包括钱林森先生本人的《中法文学关系》等著作,为后来的学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线索和思路。在这一类丛书之中,我的导师乐黛云先生主编的“中学西渐丛书”,着力于个案研究,聚焦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作家,如
莱布尼茨、卡夫卡、庞德、史耐德等,更好地彰显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思想锋芒和力度。
在系统的中外文学关系史方面,范伯群等主编的《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上下)、李岫等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上下)等,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和线索;在中国翻译文学史方面也先后出版了孟昭毅、李载道主编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后再版扩充,更名为《中国翻译文学史》)以及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这些著作材料翔实完备、线索清晰、视角丰富,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众多学者在自己的园地里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成果,如范希衡的《〈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高利克的《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严绍璗的《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王晓平的《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季羡林的《中印文化交流史》、郁龙余的《中印文学源流》、史景迁的《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学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乐黛云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孟华的《中法文学关系研究》、金丝燕的《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赵毅衡的《诗神远游》、钟玲的《美国诗与中国梦》、卫茂平的《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陈建华的《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
这一类优秀著作不胜枚举。还有更多相关著作,可见乐黛云、王向远合著的《比较文学研究》(此书全面描述了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学术史)。
上述著作都是我教授“中外文学关系”课程的参考书和向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跟这些前辈的经典著作相比,我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既不系统,亦不集中,收入本书的十几篇论文是多年来在中外文学关系领域的一点小小成果,研究论题跨越多个领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如何在科玄论战中被借用甚至盗用、汪曾祺小说的西方现代元素、王小波的“师承”与外来影响、陈染的“女性写作”及其悖论、博尔赫斯如何让主人公雨村杀死了汉学家(因而得以书写自己的中国故事)、百年来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在中国的接受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外译和传播、中西文论中的身体隐喻、“汉学主义”论争等等。这些个案研究都尽我才力所能,或在细读方面深入一步,或在视角方面有所突破。
这些文章按照大致的写作或发表顺序编排,可以粗略分为影响研究、接受研究和翻译研究三类,但互有交叉。虽然写作时间跨度较大,内容庞杂,但它们都分享了中外文学关系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目标。在收入本书之前,每一篇文章都经过或多或少的重写:有些在观点上做了新的修订,有些增加了新材料和新论据,有些恢复了之前发表时因篇幅限制而被迫删掉的文字,因而在段落安排和逻辑布局上做了相应
的调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