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既有学术性读物的严谨,又有通俗性读物的趣味,读来受益匪浅。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六十二篇文章组成,从民国时期文化人的“*后归宿”这一角度,撷取他们生命长河中的*后一朵浪花,从中折射出他们人生中*后的惊鸿一瞥。他们大多数时间活跃在民国文坛上,归宿或不一致,但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中,有坚定的革命者、不屈的文化斗士,有皓月穷经的老学究,也有随波逐流、泥沙俱下的堕落文人……


【作者简介】

邢建榕,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和档案文献研究,现任职于上海市档案馆。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员。著有《老上海珍档秘闻》、《车影行踪》、《外国文化名人在上海 一九一九—一九三七》、《非常银行家——民国金融往事》等,主编有《陈光甫日记》、《上海银行家书信集(一九一八—一九四九)》、《话说中国·正义的觉醒——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七年的中国故事》等,合译有《我在中国二十五年——﹤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另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


【目录】

前 言

王闿运

马相伯

吴昌硕

林 纾

陈三立

辜鸿铭

康有为

齐白石

黄宗仰

罗振玉

伍光建

张元济

章太炎

吴 虞

张伯苓

王国维

刘大白

弘 一

陈 垣

马一浮

苏曼殊

周作人

熊十力

蒋梦麟

邵飘萍

张竞生

张季鸾

王云五

梅贻琦

刘半农

胡 适

张资平

顾颉刚

张申府

吴湖帆

梅兰芳

林语堂

张恨水

冯友兰

蒋廷黻

傅斯年

郁达夫

徐志摩

罗家伦

朱自清

郑振铎

张大千

荀慧生

……


【前言】

前 言

《论语·里仁》记载,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人而求与之齐平,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德的律条和追求,适用至今。“以我观物”是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讲的是看待事物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这两句借用于此,意在希望读者读本书,消遣之外,亦能有些生活态度的感悟,甚至人生哲学的收获,即所谓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谈到认知,除先贤圣哲,据说普通人的经验,多由观他人之经历所得。换句话说,心中有偶像,可启发人昂扬向上;远方有目标,能激发人奋勇前行。

民国是个大舞台,众星云集、各展风骚。陈寅恪先生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言学术,大体也可见民国时期社会环境及文化风气。如此氛围,成就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民国文人群体,凡能列举的社会领域,均有一批大师抗鼎执旗,各美其美。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品性、操守、学问、成就令人感佩。当年,他们健在时,这个群体如天际的云彩,须仰视才见。而今,书中的大师们驾鹤西去,以云彩相喻却也恰当。“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近年来,研究民国文人的述著多如繁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推动力不外乎两点。一是怀旧和信仰。当今社会,世事纷繁复杂,民众身处众生喧哗之中,忙碌、躁动、焦虑、怀疑、不安……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跌至。人该如何面对,寻求自己内心的平衡?于是,对那个大师频出的民国时代的遥念,成为某种寄托或需求。其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儒家德行中“精华”回归的期盼。二是人性的好奇。扒名人的轶事,虽然能沾上文化的边,本质上同样是一种八卦,“人皆有八卦之心”。

中国人是重结局观念的一个群体,凡事总要交代个结果,事情是这样,人亦如此,名人更甚。无一例外,书中这些人物的离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他们的人生往往和时代紧密相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生命的历程来讲,经历过青年时代的动心忍性和学养积淀,很多大师的重要活动或重要成就集中发生在中晚年时期,或有与其他显要人物纵横交织的联系,或参与过意义非凡的历史事件。*后时光往往是他们人生的成熟期,老骥伏枥,硕果累累。

本书将部分民国文人的人生简化,仅撷取他们的*后归宿,着重记述*后生涯和心路历程。人物类型涉及名校祭酒、五四闻人、知名作家、一代报人、睿智哲人、悲情诗人、出版健将、史林名流、文坛才女、爱国名僧等,亦有四大名旦、丹青妙手、银海明星收录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几位堕落文人的代表。显然,书中所涉人物并未局限狭义所指的文人。文化(culture)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交流中普遍认可,且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角度讲,文人的内涵和外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书中所载的这些传主亦可囊括。另外,就时间而言,所谓“民国文人”,只是相对而言。书中的许多人,前经晚清、北洋,后历新中国,但大多数时间是活跃在民国文坛之上,他们的归宿或不一致,却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民国命运多舛,也因此风起云涌。时代的洪流中,很多文人用一生探寻自己前行的方向。他们中,有的是坚定的革命者,不屈的文化斗士,矢志不渝,始终如一;有的是上下求索,碰壁不悔,终于找到理想归宿的真君子,品性高洁,执着于信念;有的是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不闻窗外事,青灯黄卷终老书斋。也有操守败坏,泥沙俱下的堕落文人,甚至晚节不保,为人不齿,沦为孔子所指的“不贤”,本书亦将之引入,权作反面教材。瑕不掩瑜,稗谷不坏良田。总的来说,乐观、坚定、正直、通达是绝大多数中国民国文人的共性。时代的风云、国家的命运,成就了他们,也影响着他们,他们承担了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人更复杂、更沉重的责任。然他们义无反顾,自发自觉与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的命运共担,哪怕身逢巨大的灾难,亦不逃避、不畏缩。他们忍辱负重、浩然正气、正直磊落的秉性长存于天地之间,这种中国传统文人的温、良、恭、俭、让之美德,是我们民族的民粹。而他们,也堪称民族的脊梁,是指引后来者前行中的美。除了感动后人之外,更堪佩为楷模。

多年前,笔者主编过《民国文坛名流归宿》一书,此次应上海辞书出版社之邀修订再版,改名《一片云彩——民国文人归宿》。题目看似风雅,实则通俗,恰好符合本书的旨意。本书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大部分文稿均结合进新素材,增加新信息,提炼新观点。另有部分人物另起炉灶,重新撰写。作者虽与书中的传主并无亲炙之幸,谈不上“亲历、亲见、亲闻”,但他们讲史实,重考据,态度严谨认真,写法上,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在史实准确、叙述客观的同时,尽量做到文字生动、逻辑清晰。作为一书主编,笔者谨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若有不当之处,亦请读者识正。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说的文人涵义宽泛,但又未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网罗其中,因其已出版传记专著甚多,读者获取他们的信息相对便捷,想者会予谅解。

邢建榕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