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蒙古源流笺证》一书正体现出清末民初大学者沈曾植精于史地,学问广博
●沈氏生前未能刊出,后得王国维、张尔田续力,时局混乱,付梓过程坎坷


【内容简介】

《蒙古源流笺证》共八卷。萨囊彻辰《蒙古源流》为记元以后蒙古族史之重要著作,原汉译本经蒙、满文转译,颇有舛误。沈氏博采正史、方志、佛典等数十种资料,对其进行校勘、疏证和注释。于原书人名、地名、蒙语音训、史迹,皆有考订。如据《藩部要略》和《西域图志》考出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世系,据《续文献通考》《武备志》辨析明代兀良合三卫部落等,对翻译或记载之误亦多有订正。然其释文间有前后不一处。书原名《蒙古源流事证》,沈氏殁后经张尔田整理增补,改题《笺证》,并加入部分王国维校语刊行,实系以沈氏为主的三家合注本。


【作者简介】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等。浙江嘉兴人,清末民初学者、诗人、书法家。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安徽提学使、署理安徽布政使。沈曾植在清末民初学界声望极高,经史、诗文、音韵、目录、书法、佛老无不奄贯,一生藏书颇富,书法自成一格。其对史学之贡献,以边疆史地研究为大,而学界对其成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张尔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


【目录】


【前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