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如果你有沟通方面的困扰,请看看这本书,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如果你想变成交际圈的明星,也请看看这本书,你会发现高效的技巧。

★鄙视心机鬼,也不做耿直boy,恰到好处地说些转弯话,才称得上真性情。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每一种表达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特的灵魂。这是一本值得随身携带的好书,它会教你做到皮囊和灵魂兼而有之。

★求人办事就得卑躬屈膝?错!不愿意就直接拒绝?错!心情不好马上回怼?错!

人可以犯错,但不能一错再错。沟通专家牛津告诉你如何避开谈话过程中的“坑”。

★上司太严厉,家人不理解,朋友很矫情……为什么运气总是这么糟?也许,这不是命运使然,只不过是你说的话让他们感觉不爽。

★聊天总卡壳?谈判不顺畅?大概率是你没掌握谈话技巧。把话说好、说巧、说精,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内容简介】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通过自我感受来实现的。由于每个人接收的信息有所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千差万别。在谈话的过程中,这种差别往往会成为我们获得一致观点的障碍所在。

《谈话高手》从话题选择、逻辑梳理、表达方式、拒绝技巧、措辞运用、情绪掌控、细节把握等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把话说活、说巧、说精。每个小节不仅讲解了案例和理论,还设置了知识拓展链接。希望以更加立体的结构,呈现谈话高手的进阶之路。

对于想要通过谈话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消除困扰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智慧书。


【作者简介】

牛津

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沟通专家,畅销书作者。在自媒体平台较有影响力,为多家平台撰写过文章。曾著有多本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书籍,帮助很多年轻人提升了技能,重获了自信。代表作品是《精准表达》。


【媒体评论】

塑造形象,从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开始

前几天坐地铁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这女子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一袭黑发垂肩而下,外形*99分。这时地铁进站停车,因为是换乘车站,所以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很不巧,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被身后的人一挤,正好踩了那女子的脚。女生急忙赔礼道歉,没想到那女子突然性情大变,十分恼怒地说:“你瞎呀!没长眼睛啊?”

靓丽外貌带来的好感瞬间荡然无存,短短一句话彻底暴露了她的教养。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往往太过在乎外貌的保养和修护,却让自己内在的形象蓬头垢面,让人不忍直视。

蔡康永说:“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话语里藏着你*真实的模样,你嘴上所说的人生便是你的人生。“好的”“没问题”“我可以”“一定会有办法的”……每天都让自己生活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会渡过难关。相反,每天都嚷着“真晦气”“太糟了”“没办法”的人,运气也会特别糟糕。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殊不知现在还流行以“声”取人。这里的“声”不仅仅指好听的声音,还指好口才。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社交、表白,还是谈判、汇报工作,我们都要通过开口向别人展示自我。一副好口才不仅让人听着舒服,还能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从而提升你的魅力指数和竞争力。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每一种表达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特的灵魂。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重视过自己的口才形象。你有没有发现,同样说一句话,有的人说出来让人很舒服,而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尴尬,甚至让人很不爽。

同样的话语,反馈却不一样,实则是说话方式出了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向对方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用“你听明白了吗”还是“我讲清楚了吗”作为结尾?虽然看起来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实际上会给听者带去不一样的感受。“你听明白了吗”在听者看来可能带有埋怨、指责的情绪,也就是说把没听明白这件事的责任归到了听者身上。而“我讲清楚了吗”则是说者扮演了承担责任的一方,如果听者没听明白,是说者的责任。所以使用“我说清楚了吗”往往比“你听明白了吗”更容易得到听者的好感和反馈。

当然,这仅仅是诸多说话方式中的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的说话技巧,学会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那么现在就可以打开本书进行学习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接触到若干沟通法则,它们能够帮助你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沟通逻辑。


【目录】

CHAPTER 01 说话方式的好坏,决定了你的口碑

你说怎样的话,就代表你是怎样的人 / 002

嘴巴比衣着更能代表你的形象 / 006

过度倾诉:活成了祥林嫂般模样 / 009

误把说话直白伤人当作真性情 / 013

会说话,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 017

CHAPTER 02 聊天常冷场,可能是因为不会找话题

用冷读法构建话题开场 / 022

聊天的基本模式:上推、下切和平移 / 026

大脑一片空白?用发散性思维拓展话题 / 030

恋爱中的聊天不是自卑地迎合 / 035

CHAPTER 03 发言空洞乏味,对方听得昏昏欲睡

黄金圈法则:做产品介绍或项目演讲 / 040

PREP法则:即兴发言的万金油 / 044

演讲的精髓就是讲故事 / 048

用幽默的方式抓取听众的耳朵 / 052

CHAPTER 04 沟通方向老跑偏,只因说话逻辑性不够

说话没逻辑?学会构建表达框架 / 058

运用语法思维把话说清楚 / 062

黄金三点论:表达观点的模板 / 066

结论先行,让汇报工作更高效 / 069

CHAPTER 05 重复啰唆招人烦,说话越简明越好

剔除话语中多余的废话 / 074

言简意赅是简单有效的说话方式 / 079

短答力:精准的回话方式 / 082

通过反问的方式聚焦答案 / 086

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 090

CHAPTER 06 总在不懂拒绝上吃亏,让自己委曲求全

舌头打个弯儿,委婉说“不” / 094

VAR技巧:让你的拒绝温柔而坚定 / 097

拒绝的同时给对方提出替代方案 / 101

“Yes-but”定律:先肯定再拒绝 / 105

CHAPTER 07 有理却无法说服,问题在于说辞老套

二选一法则:减少对方的选择余地 / 110

BYAF策略:给对方选择的权利 / 115

说服时多用“而且”少用“但是” / 119

“6 1”成交法:一开口就让对方说“是” / 124

和老板意见相左时不要“见火就扑” / 128

CHAPTER 08 带着情绪说话,一言不合就起冲突

用“垫子”技巧缓解对话紧张 / 134

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 / 139

有效沟通:让吵架吵得有意义 / 142

闹矛盾时不要把话说绝 / 147

CHAPTER 09 说话容易被人误会,都怪措辞不得体

请求而不是命令对方 / 152

称呼错了,莫名其妙就得罪了人 / 155

把“听明白了吗”换成“我说清楚了吗” / 159

让你的夸赞显得真诚且没有图谋 / 162

CHAPTER 10 注意这些对话细节,交谈过程更愉快

尽量给对方多说话的机会 / 168

为交谈匹配合适的时机与场合 / 172

闲谈时应注意避开对方的忌讳 / 176

聪明人都会远离不必要的争论 / 179


【前言】

塑造形象,从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开始

前几天坐地铁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这女子皮肤白皙,五官精致,一袭黑发垂肩而下,外形99分。这时地铁进站停车,因为是换乘车站,所以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很不巧,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被身后的人一挤,正好踩了那女子的脚。女生急忙赔礼道歉,没想到那女子突然性情大变,十分恼怒地说:“你瞎呀!没长眼睛啊?”

靓丽外貌带来的好感瞬间荡然无存,短短一句话彻底暴露了她的教养。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往往太过在乎外貌的保养和修护,却让自己内在的形象蓬头垢面,让人不忍直视。

蔡康永说:“你说什么样的话,就是什么样的人。”话语里藏着你真实的模样,你嘴上所说的人生便是你的人生。“好的”“没问题”“我可以”“一定会有办法的”……每天都让自己生活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会渡过难关。相反,每天都嚷着“真晦气”“太糟了”“没办法”的人,运气也会特别糟糕。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殊不知现在还流行以“声”取人。这里的“声”不仅仅指好听的声音,还指好口才。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社交、表白,还是谈判、汇报工作,我们都要通过开口向别人展示自我。一副好口才不仅让人听着舒服,还能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从而提升你的魅力指数和竞争力。

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每一种表达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独特的灵魂。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没有重视过自己的口才形象。你有没有发现,同样说一句话,有的人说出来让人很舒服,而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尴尬,甚至让人很不爽。

同样的话语,反馈却不一样,实则是说话方式出了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向对方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用“你听明白了吗”还是“我讲清楚了吗”作为结尾?虽然看起来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实际上会给听者带去不一样的感受。“你听明白了吗”在听者看来可能带有埋怨、指责的情绪,也就是说把没听明白这件事的责任归到了听者身上。而“我讲清楚了吗”则是说者扮演了承担责任的一方,如果听者没听明白,是说者的责任。所以使用“我说清楚了吗”往往比“你听明白了吗”更容易得到听者的好感和反馈。

当然,这仅仅是诸多说话方式中的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的说话技巧,学会更多的为人处世之道,那么现在就可以打开本书进行学习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接触到若干沟通法则,它们能够帮助你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沟通逻辑。


【免费在线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如果我们常常把“我”字挂嘴边,别人就很容易觉得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们常常说“谢谢”,别人就觉得我们有礼貌;如果我们常常把物质和实际利益挂嘴边,别人就会把我们当成物质主义者;如果我们常常把正能量的事当成谈资,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乐观主义者……

纵然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可能和其他人看到的有出入,但这就是别人对我们的既定印象。相信你一定听过“印象效应”,有时候,我们仅仅是次开口,对方就已经形成对我们整个人的大致判断:或干练,或拖沓,或友好,或难打交道。

如果你说话彬彬有礼,那么你的气质一定不会很差;如果你说话口无遮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粗鲁没礼貌;如果你说话夹枪带棒,那么就别怪别人埋怨你刁钻刻薄……要知道,你说怎样的话,就代表你是怎样的人。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太后在圆明园举办放生仪式,其中一只鸟光彩夺目,格外引人注目。大家连连称奇,太后也非常满意。太后问饲养小鸟的宫女魏璎珞这是什么鸟,魏璎珞故意表示这只鸟自己也不认识,猜测它是凤凰,是天降祥瑞。这时纯妃马上说道:“满口胡言,圆明园饲养的都是凡鸟,哪来的凤凰?”正当魏璎珞刚要辩解时,舒嫔说:“魏璎珞,你好大的胆子啊,这可是欺君之罪呢。”

而当魏璎珞想要证明自己,用锦鲤测天意时,纯妃继续为难道:“怎么,你又想找提前准备的假祥瑞?”舒嫔扑哧一声笑了,接过了话茬:“太后,您可别上她的当了,您说咱们这么多人被一个宫女欺骗,岂非滑天下之大稽啊,照嫔妃说,就应该拉出去痛打她八十大板,看她说不说实话。”

“太后,这宫女也是为了您高兴,嫔妃斗胆,请从轻发落。”有嫔妃站出来为魏璎珞说话。

当然,也有嫔妃站出来要严惩魏璎珞:“从轻发落?要是这样的话,所有的奴才都会效仿献谄媚之道,以后就没有人正经做差事了。”

即使你没看过之前的剧情,凭这短短的几句对话也大致能看出这几位嫔妃是什么样的人。作为演员,要想把角色把握好,重要的是把握角色的心理,而人物的内心通常是通过说话方式来表达的,飞扬跋扈者从来都是口出狂言,而和善老实之人,说话从来都是和和气气。这就是所谓的“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同样,反过来也成立,即“说什么话就是什么样的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曦和男朋友在逛街,突然小曦被男朋友踩了一下。如果小曦说“你要踩死我啊”,那么小曦的性格中多半有一点儿小任性;如果小曦说“你真的踩痛我啦”,那么小曦很可能是个爱撒娇的女生;而如果小曦说“把我的鞋子踩掉,我可赖着不走喽”,这样的小曦就有点儿俏皮可爱。至于小曦会说什么话,完全取决于小曦是怎样的人。

当然,你可能要反驳,比如有些人是刀子嘴豆腐心,虽然言语上有点儿尖酸刻薄,但是内心是善良的。没错,这就是我们说的言口不一的情况。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当我们为了掩盖内心的害怕和慌张而故意说谎时,这种情况就出现了。但是如果对方不是足够了解我们,我们的刀子嘴在对方看来就是尖酸刻薄。况且很多时候,别人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不能时时刻刻了解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初他们只能通过我们的说话方式来定义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或是某个特殊的人面前,一定要好好琢磨琢磨该如何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