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首届“教育创新优秀图书100”

2019年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大会项目化学习推荐用书

两年重印13次,中小学教师喜欢的PBL图书

立足国际视野,聚焦本土项目化学习设计,旨在探讨:


【内容简介】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本书的基本设计框架已整合进“全国项目化学习案例平台”和上海市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中,有超过100所以上的学校运用这一设计模版。第1版图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小学老师的喜欢和市场的认可,两年内重印了13次。第2版图书针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做了文字上的修订和完善,成为“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中的*本著作,丛书编委覆盖国家督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科院领导、高校教授以及全国在项目化学习有研究的知名专家等。


【作者简介】

夏雪梅 博士,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委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与质量评估研究”、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学习设计。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20余项。著有《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等,带领项目组合著《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本书出版后,作者受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山西省教科院、江苏省教科院、北京十一学校、十一联盟学校等单位和学校以及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等大会邀请,做关于项目化学习的专题汇报,产生了重要反响。


【媒体评论】

据中国知网的不完全统计,《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在279篇文章中被作为参考文献,得到了《教育研究与评论》《全球教育展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教师报》《教育研究》和中国教育新闻网的转载、报道和推荐。

专家推荐:

夏雪梅研究员带领的学习基础素养项目团队,在课程与教学的国际改革趋势下,聚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样态,结合中国学科教学特点,做了学校和教师层面项目化学习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对于中小学学与教方式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原副主任 张民生

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6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历程能够表明,长期扎根于学校课堂的实践和探索,始终致力于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转化,*终是能开花结果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尹后庆

该团队提出的项目化学习有别于以往的尝试,是一种带有课程意义的学习设计方法,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

本书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必将对推进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系主任 杨向东

这本书反映了近年来中西教育在课程领域融合的思考,是在现有体系下分不同层次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探索。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协和教育集团创始人

本书的价值,是立足国内分科教学的优势,对国家课程进行项目化学习要素的融合与改造,引发课堂的深度变革。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 汤林春

他们的方法,兼顾了当前中小学现况与学习素养的培育,提供了许多能在中国课堂中使用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及支援项目化学习的策略和资源。

——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研究员 陈姵如

我们倡导PBL,还因为PBL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它是真实的,它吸引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巴克教育研究所主编 John Larmer


【目录】

前言 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

Ⅰ 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

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学习者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创造

出新意义与新知识。项目化学习促进学习者大脑的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

奠定学习者心智自由的基础。项目化学习植根于课堂,又同时指向课程的结构性、学

校的组织性变革,对于未来教育的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学习素养 …………………………………………………………002

(一)从“博士和农民工如何识别空肥皂盒”说起 ………………………… 002

(二)一个有学习素养的人是怎样的 ………………………………………… 003

(三)学习素养的本质是心智的灵活转换 …………………………………… 004

二、什么是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 006

(一)从“植物要被晒死了,怎么办”说起 ………………………………… 006

(二)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 008

(三)分辨“非项目化学习”和“浅项目化学习” ………………………… 014

(四)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样态 ………………………………………………… 017

三、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 ……………………………………………… 020

(一)为学生的项目化学习 …………………………………………………… 020

(二)为教师的项目化学习 …………………………………………………… 023

(三)为学校的项目化学习 …………………………………………………… 027

Ⅱ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离不开对知识观的探讨。项目化学习是系统的学习设计,涉及

六个维度。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活动化,而是学科核心知识在情境中的再建构

与创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是学科的糅杂与拼盘,而是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

识综合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者心智转换,创造出新成果。

一、核心知识:什么样的知识适合进行项目化学习 ……………… 034

(一)项目化学习聚焦的知识类型 …………………………………………… 034

(二)从知识点到概念 ………………………………………………………… 040

(三)构建核心知识网 ………………………………………………………… 045

二、驱动性问题:用什么样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思考 ……… 053

(一)本质问题 ………………………………………………………………… 053

(二)驱动性问题 ……………………………………………………………… 055

(三)设计驱动性问题 ………………………………………………………… 057

三、高阶认知:用怎样的认知策略来带动学习 ………………… 063

(一)项目化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 063

(二)六类高阶认知策略及项目实例 ………………………………………… 065

(三)认知策略在项目化学习中的综合运用 ………………………………… 083

四、学习实践:怎样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 ……………… 087

(一)项目化学习中的实践 …………………………………………………… 087

(二)五类学习实践及其构成 ………………………………………………… 088

(三)设计学习实践 …………………………………………………………… 095

五、公开成果:怎样的成果才是有价值的 …………………………… 103

(一)项目化学习成果 ………………………………………………………… 104

(二)设计项目化学习成果 …………………………………………………… 105

(三)设计公开成果展 ………………………………………………………… 111

六、全程评价:怎样促进学生个人和团体共同进步 ……………… 114

(一)项目化学习的评价 ……………………………………………………… 114

(二)对学习实践的评价 ……………………………………………………… 117

(三)对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评价 ……………………………………………… 122

Ⅲ 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项目化学习可以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在中国背景下,以一个学科为主要载

体,聚焦学科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

拓展,用项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既是中国课程改革的可行道路之一,也是国家课程

校本化实施的可行道路之一。

一、学科项目化学习 ……………………………………………………… 128

(一)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定位 ………………………………………………… 128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33

(三)设计模板 ………………………………………………………………… 135

二、各学科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 ………………………………… 137

(一)语言习得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7

(二)数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8

(三)社会科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39

(四)自然科学领域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 140

(五)小结 ……………………………………………………………………… 141

三、母语项目化学习设计 ………………………………………………… 142

(一)为什么要进行母语项目化学习 ………………………………………… 142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48

(三)项目设计:试景师的私人手册 ………………………………………… 151

(四)项目分析 ………………………………………………………………… 156

四、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 ………………………………………………… 158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学项目化学习 ………………………………………… 158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61

(三)项目设计:环保送水方案 ……………………………………………… 165

(四)项目分析 ………………………………………………………………… 169

五、其他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 172

(一) 历史项目化学习设计:虫洞旅行 ……………………………………… 173

(二) 项目分析 ………………………………………………………………… 177

(三) 音乐项目化学习设计:音乐之声 ……………………………………… 179

(四) 项目分析 ………………………………………………………………… 182

Ⅳ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强调通过学科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达到整体理解,不是简单的多

学科的主题活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汇聚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学科概念来解释现象、解

决问题、创造作品,让学生产生新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这是在单一学科中很难做

到的。

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 186

(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定位 ……………………………………………… 186

(二)六维度的设计要则 ……………………………………………………… 189

(三)设计模板 ………………………………………………………………… 190

二、社会研究类的项目化学习:迷失 ………………………………… 192

(一)背景与导入 ……………………………………………………………… 192

(二)项目设计 ………………………………………………………………… 194

(三)项目分析 ………………………………………………………………… 198

三、科学研究类的项目化学习:驱蚊大战 …………………………… 200

(一)背景与导入 ……………………………………………………………… 200

(二)项目设计 ………………………………………………………………… 202

(三)项目分析 ………………………………………………………………… 206

四、STEAM:机器人与未来出行 ……………………………………… 210

(一)背景与导入 ……………………………………………………………… 210

(二)项目设计 ………………………………………………………………… 211

(三)项目分析 ………………………………………………………………… 215

五、超学科项目化学习:建造 …………………………………………… 216

(一)背景与导入 ……………………………………………………………… 216

(二)项目设计 ………………………………………………………………… 217

(三)项目分析 ………………………………………………………………… 222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 2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