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吕思勉先生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大师生动有趣的历史“科普”】

吕思勉先生是我国史学泰斗级人物,本书是他生前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也是大师写给大众的一本历史“科普”书。与严肃难懂的史学论述相反,大师用*浅显的语言,做*生动的表达。《三国演义》中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笔下栩栩如生,涉及到史实又不失严谨,他为大家辨析了演义和史实之间的界限,揭示了许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真相,使人们在谈笑间便能领略历史的真义。

【提炼独到历史观点发掘三国人物故事外不为人知的真实侧面】

三国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脍炙人口,书籍、评书、剧集、解析层出不穷,但故事之外那些人真实的样子却已渐渐模糊。吕思勉先生者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分别从文学和史学两个角度,纠正了演义中许多不实之处以及历来口口相传的谬误观点,对诸葛亮、曹操、魏延、钟会等三国人物,以及许多三国时期的著名战事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也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新增大量图文、注释,开阔视野,解密一个真三国

本次出版新增人物图、地形图等近七十幅,注释近百个,力求使读者以更广阔的视野了解真实的三国人物经历和战事始末。

更多精彩相关书籍请点击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创作的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著作。吕先生以巨擘手笔,写通俗文章,在书中,先生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等,吕先生都提出了个人见解。深厚的历史学根基与平实易懂的语句相结合,使行文生动有趣,读者读来并无艰涩之感,时有会心领悟。因此,本书也成为易中天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更多精彩相关书籍请点击了解>>>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曾在多所大中学校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49年后,任华东师师范大学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学生中包括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界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代表作品有《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中国民族史》《理学纲要》等。


【目录】

楔 子 001

宦 官 007

外 戚 021

黄 巾 031

历史和文学 045

后汉的地理 049

董卓的扰乱 059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073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089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099

赤壁之战的真相 113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127

替魏武帝辨诬 147

从曹操到司马懿 161

替魏延辨诬 171

姜维和钟会 181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191

司马懿如何人 197

司马氏之兴亡 205

晋代豪门斗富 211


【免费在线读】

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是宋朝陆放翁[1]先生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的说书。说书虽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后来,将说书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的平话了。平话俗称小说,亦谓之闲书。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

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广的,是《三国演义》[1]。据书业中人说:它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这部书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如赤壁之战前后便是;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少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 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这可见通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

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尤其是观点误谬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无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为历史上的事实,所传的,总不过一个外形,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它、考证它、解释它。观点一误, 就如戴黄眼镜的,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镜的,看一切物皆绿了。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却误把恶意猜测他,就会觉得处处可疑。明明是坏的,却误当他好的,也会觉得他诚实可靠。历史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其意以为一件事办好了,我们就当取以为法,摹仿它;一件事办坏了,我们就当引以为戒,不可再蹈其覆辙。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其实这话似是而非。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情既实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 别的事情姑弗论,在欧人东来之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何尝不根据旧有的知识?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是从历史经验而来? 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实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误谬,其知识自然随之而误谬了。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 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

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为相宜。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论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学问的荒疏, 见解的浅陋,自不免为大方所笑,我只是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 希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渐多,亦希望人们就我所说的赐与教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