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知道吗?丝绸*初并不作为普通的服饰材料,在古人观念里,它是在人灵魂升天过程中一定要用到的载体,*初用于包裹尸体。大量瓮棺葬中夭折的小孩,就是拿丝绸裹着的。

●全书以多位我国著名的考古学者如李伯谦、王巍、顾万发的生平故事作为线索,梳理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对双槐树的发掘过程也详细进行了记录,为读者全面讲述了一段充满温情与感动又不乏神秘气息的考古故事

●作者用了通俗易懂又充满文学性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诸多考古知识,一改一般的考古图书晦涩难懂的面目,可读性强。

●*次揭露了2020年的考古新发现双槐树遗址收录了大量的一手图片,非常珍贵。

●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由点及面,勾勒了一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记录了重大考古发现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展现了双槐树遗址的建筑结构、墓葬及牙雕蚕、北斗九星文化遗迹、祭祀遗迹等重要发现,并引用大量翔实的考古材料,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河洛古国”的文化坐标及历史意义,勾勒了5300年前中华文明的*初样貌,书写了黄帝时代的灿烂历史。

本书不仅讲述了考古,还讲述了一代考古人的背后故事,让大家仿佛跟着考古人一起身临现场,一起发现发掘探索遗址背后的历史,兴奋、紧张、匆忙、如释重负,探索的欲望像火焰一般越烧越旺。

作者将较为艰深的考古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易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齐岸青,河南省文联作家,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诱惑》,舞剧《风中少林》艺术总监。


【目录】

引 子 ———— 1

*章 双槐树的前世今生 ———— 9

第二章 河洛的探寻与追问 ———— 23

第三章 文明起源的感悟与思考 ———— 49

第四章 一代考古人的故事 ———— 75

第五章 开启河洛古国 ———— 97

第六章 发现中原仰韶时期*辉煌的都邑 ———— 119

第七章 翻开五千年前的建筑地书 ———— 149

第八章 追溯黄土之下的礼俗世界 ———— 177

第九章 揭开北斗星图的文化密码 ———— 199

第十章 联结过去与现在的一枚牙雕蚕 ———— 231

第十一章 历史与生命积淀而来的彩陶艺术 ———— 255

结 语 ———— 283

参考书目 ———— 288

后 记 ———— 292


【前言】

后记

写后记,很有点像是卖鸡蛋时要介绍下蛋母鸡,给自己附上个身世证明。可这本书从私心里我很难把它当作自己的文字,辍笔多年,又去捡它时,应该回到自己小说的老行当,没有想到会撞到这个领域。很难把此书归类,它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考古报告,更不是小说,*初我给它定的副标题是“关于双槐树遗址的文学报告”,可能算是一种解释。考古学中的古国时代,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以前我们可以在神话传说里对它膜拜,也可以去典籍里对它探讨质疑。但当你真要去实证它,对这个时代进行科学的描述,就会知道脑袋里的知识多么芜杂,很多时候不知道起点在哪里,又要走到哪里。

由一个大遗址来讲述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很有挑战性,现实中的大遗址其实很乏味。当你揣着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的故事,千里迢迢奔它而去时,发现看来看去,就是黄土一层,又是黄土一层。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的坑,也就是百余平方米的剖面,用文字去描绘它,可能是*无趣的选择。也不止于无趣,考古的事情非常难以描述,你不可以妄语,考古学家下定义是一个字一个字刻出来的,不是都能拿来演绎的。写作有关考古的文字,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因为考古的过程很漫长,殷墟挖了九十多年了,许多东西还要等待时间去呈现完整的真相。“夏商周断代工程”集全国各学科之精英,迄今已二十五个年头了,繁本还没有出来。二里头遗址从徐旭生先生 1959 年发现,至今已经经历过赵芝荃、郑光、许宏、赵海涛四任考古队长了,但关于夏的存在和分期还是热点争议话题。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还不到八年,我们要有耐心等待时间把它和我们都熬成老汤。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给自己的文字找点让大家原谅的理由。河洛古国是一个我们以往陌生的历史概念,要触摸它的温热,走进它的时光隧道,你就要了解古国、王国、帝国的时代分期,认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要了解考古文化中的仰韶文化,再拿它和传说中的黄帝参照;你要去另眼相看黄河、河洛,还要了解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文明判断的标准、文化因素分析法和文明发展模式等。这些常识尽管专著里都有,但要简单拿出来宣讲多半枯燥,而不按照它讲话,又会有更多荒诞。写这本书时,我忍痛割爱了许多参与者,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断代程”、双槐树遗址发掘的三个重要引领者——李伯谦、王巍、顾万发作为书中的人物,再加上一个既虚拟又典型的双槐树村的村民,通过他们的人生来讲双槐树遗址的故事,也就是原初中国的文明图景。前面五个章节主要是掉书袋子,解读大背景;后面六个章节,把双槐树遗址中的重要发现分门别类地去讲述,并在大中原的地域概念里,把它和仰韶文化时期里其他遗址进行比较。我之所以这样写,权且是给黄土胚胎上抹点清亮的釉色,好看些。如此,读者读到的文字可能会相对通俗,若有时间,拿它躺在床上慢慢看,也许会容易清晰了解;没耐性,拿到洗手间里,拆开碎片化地翻看,也能知道一点究竟。希望这个琢磨对你的阅读有所帮助,也给我以后的创作带来点自信。

双槐树遗址的发现算是考古圈子里石破天惊的事情,在学界,它对于中国文明进程的意义和价值会随着时间显得愈来愈清晰,书里多少讲过,也就不多饶舌。但对于我们圈外人来讲,河洛古国的发现,对我们以往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的实证,其意味会更加深长。也许中国的历史文化过于悠久,叙事也过于宏大,你在触摸它时,有时它会变得不确切,人物、纪元、地域、器物很多是神化过的传说。久而久之,现实会对我们的叙述方式甚至内容质疑,“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的声音不能简单地忽视。我们有了双槐树遗址的实证,就可以抵达中国历史的古国文明源头,从这座黄帝都邑回身转望,也为我们迎接夏商的王国时代指明了路径。双槐树遗址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了许多中国文明起源的重大问题,也会改写我们以往教科书中关于历史分期的称谓和内容。在写这本书时,我和李伯谦先生有过很多次交谈,他在对苏秉琦先生考古学说进行研读时,也在梳理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河洛古国不仅是对双槐树遗址的称谓,也是对原初中国的定位斟酌。他的思考与严文明先生对双槐树遗址的感怀诗篇,是考古学界两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不谋而合的意见,他们确认双槐树地区是黄帝都邑,表明了中国考古学家对黄帝时代不再是传说历史的鲜明态度。

生活让我有幸和许多考古人成为朋友和同事,他们或简单率真或认真执拗的性情与我十分契合,成为我个人职业生涯里*愉快的记忆。2021 年是中国现代考古一百年,百年以来考古人用自己坚韧而严谨的治学态度,探寻了人类的本色、起源、真相,使遥远模糊甚至是消失的历史,又成为我们生活中鲜活的存在。这些记录和实证中国历史的人,很少有人去记录他们,考古人鲜为人知。记得邹衡先生就郑州商城的亳都之说在电话里给我教导许久,后来我计划整理先生的一些学术文章,因杂务延宕,迟迟未成行,不料先生突然撒手,御风西行,我们迎回来的只是先生的部分骨灰。尽管今天邹衡先生和安金槐先生、韩维周先生的铜像在商城遗址默默矗立,永远注视着这个他们热爱过的古都城市,但回想起来,还是有着许多遗憾。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便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这一生不可能是一个考古人了,那就努力做一个考古人的记录者吧。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学界同好的著述,同时得到了许多同事、朋友、师长的帮助,书中出现的和没有出现的人物,那些始终给予双槐树遗址巨大支持的人都是本书的参与者。李伯谦、王巍和王文超先生审读了书的大纲及全稿,并给予了宝贵的意见;李伯谦先生还在抱病期间为本书题写书名,令人感怀;顾万发参与了本书的筹划并对全稿进行了专业修订。杨子和怡子在这本书成行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采访,编写和整理了素材。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杜新、汪旭、汪松枝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帮助。大象出版社的张前进、管昕、杜晓燕、李小希、杨兰、付锬锬等人都给予了此书中肯的意见和指导帮助,在此一并躬身谢过。

书完稿之时,得悉双槐树遗址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六大考古新发现,学界也在筹划关于双槐树遗址、古国时代等的一系列研讨、论辩会议。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继续,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我的文字也会继续。

齐岸青


【免费在线读】

目前,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四处规划严整的墓葬区,共计有 1700 多座墓葬。其中墓葬一区位于遗址外环壕的西北部,墓葬二区位于内环壕南部,墓葬三区位于外环壕与中环壕之间。它们整体呈排状分布,由北至南分为九排,每排之间相距 15—18 米。墓葬普遍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这显然是经过了缜密而严格的规划的。

另外,双槐树遗址中还发现有多处瓮棺葬,这种墓葬的形式不同于严整规划的氏族墓葬,它主要用来安葬早夭的孩童。这些瓮棺葬大都位于房屋居址附近,多数位于房基墙外的西侧。瓮棺葬是用平时生活中所用的陶器来盛放早夭的孩童,一般为小口尖底瓶瓮棺或两个陶罐口部相对的瓮棺,人们还会在陶器的底部凿出一个小孔。当时的丧葬服饰也有区分,平民的孩童会用麻布,贵族的孩童会用丝绸。瓮棺葬的埋葬形式反映了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普遍有灵魂崇拜的信仰。瓮棺底部的小孔或许就是逝者灵魂出入的通道,圆鼓鼓的瓮罐和怀孕的妇女的腹部非常相像,将孩童的尸体置于其中就像生活在母亲的体内一样,丝绸包裹预示着“破茧重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时期婴幼儿瓮棺葬出现在居住区,说明建房屋时用儿童来祭祀的风俗已经开始盛行,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年幼,未行“成人礼”,尚不具备氏族成员的资格,因而不能与成人一样葬进氏族墓地;另外位于房屋居址附近的瓮棺葬也反映了父母爱子之切,孩子虽已逝去,但父母希望他们能像生前一样受到悉心的照料。

经专家论证,双槐树遗址的这批墓葬是目前已知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布局结构*为完整的墓葬。考古人员还在窖藏坑中发现了玉器的碎片,这或许与祭祀有关。另外很多窖藏坑中还发现有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锅、碗、瓢、盆的器皿,甚至还有骨针、来自长江流域的贝壳,双槐树人的生活情景一下子在那个曾经的现实世界里生动复现。但在它的墓葬中,像其他仰韶文化序列的墓葬一样,并未出现丰富且贵重的随葬品,这还是让人产生了些许遗憾。大墓中的主人似乎对生前所享有的东西毫无眷恋,并没有让它们伴随他去往另一个世界。

大墓的遗憾当然也在领队顾万发心里打转,但是他心里清楚,目前墓葬规模、范围,部分重要墓葬遗迹、遗物的确定仅仅是考古研究工作的*步,还有太多紧迫的工作需要往前推进。这些墓葬里到底是些什么人?该如何定位他们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位置?他们又与周边其他同期遗址中的人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并不亚于对丰富的随葬品进行解读的难度。顾万发运用了探源工程的工作方法,组织人员,协调机构,用更加开阔的多学科分析思路,尤其是让体质人类学介入,力争快速解决这些亟待回答的问题,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仰韶文化中晚期体质人类学的大数据库。

体质人类学实际是人类学的分支,是研究人类群体体质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通过研究考古发掘出的人类遗骸,来揭示人类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与发展,人种的形成及类型特点,种族、民族的分类,以及当时人类的生活、生产、生态、生命等一系列问题。顾万发知道郑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业内小有名气,据说能让历经千百年的人骨残骸“开口说话”,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他找到了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实验室的周亚威副教授,并了解了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实验室和古人骨标本库的建设情况。周亚威副教授团队的人骨清理方法严格参照北美体质人类学中的相关标准执行,这些年,他们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借助体质人类学实验室丰富的人骨标本,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古代人类发展规律和健康状况的科研难题。

顾万发明白这项研究的结论对双槐树遗址来说至关重要。在双槐树遗址下一步的考古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人骨样本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当时的环境,人的生活状态、日常食谱、疾病情况、死亡原因,以及人地关系等。因此,他希望这次以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实验室为核心,结合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国内一些*的科研力量,尽快得出双槐树遗址墓葬研究的成果。

郑州大学体质人类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首先对双槐树遗址出土的共计 280 例人骨进行了系统的室内整理及人口学统计工作。经鉴定,性别明确者共计 220 例,性别不明者 60 例,鉴定率为 78.57%;其中男性标本 117 例,女性标本 103 例,性别比约为 1.14 ∶ 1。年龄明确者 212 例,鉴定率为 75.71%。根据性别、年龄鉴定结果计算得出,双槐树人未成年期和青年期个体死亡率较低。研究人员还将双槐树遗址墓葬中的人骨进行了人像复原,发现这些双槐树人与今天的中原人面相特点有一定差距,倒是与华南地区的客家人比较相似。这正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客家人源于河洛的史实,当然这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宏大话题。

科研人员还在遗骸里发现了一例特殊的枕骨穿孔个体,穿孔位置位于枕骨正中央,穿孔边缘没有骨质破损或愈合迹象。经过多位专家的鉴定,认为这里的穿孔应为死后人为有意识的穿孔行为。经过实验室多轮模拟实验,他们发现当时的人很可能是使用一种 Y 形的石器对颅骨进行钻孔。双槐树遗址发现的颅骨穿孔资料不仅为中国研究颅骨穿孔提供了早期证据,而且对于进一步阐释这种古*俗在中国的起源和分布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肢骨的综合研究发现,这里的女性身材较为矮小,与男性差异显著,但她们的上下肢骨颇显粗壮,普遍强于男性,这说明女性在未成年阶段所汲取的营养不如男性,而成年后却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一发现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可能较为低下,需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唐自华团队也被邀请加入了双槐树遗址的项目,他们主要利用同位素分析法来分析这里的人群结构。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中的各种同位素(典型的如 C、O、N、S 等)含量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中。这一平衡在人死的那一刻结束并固定下来,永远保存在骨骼中。这意味着我们去了解双槐树人骨骼中的各项元素值,能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经过初步的测试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双槐树遗址中男性成员的基因相对稳定一致,单一现象较多,这说明这里的男性传承有序,已经形成稳定的阶层。从双槐树遗址中的男性和郑州其他同时期遗址中的男性的初步对比分析来看,双槐树遗址之外的男性骨骼相对粗壮,这可能证实了双槐树居住者的身份,有利于说明双槐树遗址具有中心都邑的性质。与此相反,双槐树遗址中的女性成员的基因来源非常广泛复杂,我们不难产生一些大胆的联想,双槐树遗址的贵族可能会在各个聚落里选择自己的女眷,女人也会以嫁到双槐树这里为荣,或许当时女性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她们可能是带着家族使命远嫁而来的和亲者,也可能是战争掠夺或邻国进献的美女。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文少卿团队从古 DNA 的角度对 177 具出土的人骨进行了分析,这是一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提取并分析保存在古代人类遗骸中古 DNA 分子以解决考古学问题的方法。古DNA 研究能够在墓葬个体间亲缘关系研究、墓葬群体关系(族属)研究、人类遗骸的性别鉴定、古病理与饮食研究、动植物的家养和驯化过程研究、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价值。

经过几个月的初步研究,文少卿团队得出的结论是,这 177 个样本中男、女性别比大致为 1∶1,其中母系多样性较高,而父系则是中国汉族人群三大父系中的老祖父之一。他们在实验中挑选了 5 个样本,并分析了这 5 个样本的全基因组,发现双槐树人与现代北方汉族人群遗传结构接近,混有少量南方人群成分。下一阶段,他们还要完成 177个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这套测序的结论会帮助他们厘清墓葬内部的亲缘关系、双槐树人群的遗传结构,同时他们还拟将双槐树遗址的人群数据与庙底沟文化时期杨官寨遗址的人群数据进行比较。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