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收录叶怡兰20年爱物心得,上百件自用物品首次集体亮相。《日日三餐,早·午·晚》与《家的模样》的器物版,叶怡兰称该书为“写作生涯里意义非凡之作”。食之器、饮之器、厨之器、日用之器,四大品类,涵盖生活各层面,一次全收录。
★12条“器物心法”,简约择物,用出富足。在空间和预算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择物用物,既满足日常所需,又符合个人审美,叶怡兰将多年心得一次交代明白。
★不只是爱物,不仅是种草书。如何爱物而不耽溺于物,在消费主义盛行、全民“带货”的大时代背景下,叶怡兰畅谈经过20年沉淀后体悟到的人与物之缘。


【内容简介】

什么是简约但不简单的基本款?
什么是能走入日常、丰富生活,真正需要的好器物?
想要的东西这么多,究竟该如何取舍?
《日日物事》收录饮食旅游生活作家叶怡兰20年间的选物用物心得,从筷架、杯垫的选择,到餐具的搭配、各式酒杯的用处,乃至作者的美学师承。《日日物事》不仅写物,更写出了作者在与器物的日日相处中获得的对人与物之缘的理解和体悟。


【作者简介】

叶怡兰 饮食旅游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创办人。开设“PEKOE食品杂货铺”。
很早就决定以“享乐”为终身志业,并坚持相信,真正的“享乐”,不是短暂的炫惑声色之娱,也不是一味金钱或地位的堆积;而是须得认真地涉猎、深度地累积,须得花些时间花些工夫,方能从心灵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每一种感官,都真真切切长长久久地感到喜悦与欢愉。
写作与研究领域横跨饮食文化与趋势、食材、茶、酒以及旅馆与生活美学。著有《日日物事》《日日三餐,早·午·晚》《寻味·红茶》《食·本味》《好日好旅行》《终于尝到真滋味》《隐居·在旅馆》《极致之味》《享乐·旅馆》等书。文字与摄影作品散见各大中文媒体。
叶怡兰微博地址:http://www.weibo.com/yilanyeh


【目录】

物用即美—我的器物心法


章 食之器
我是直纹“控”
热带风土,冲绳陶器
过去现在,北欧之爱
不成套不成对,饭碗
难得缤纷,“碗公”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汤碗
不圆的盘之必要
西式汤盘不装汤
如画。圆平盘
水果皿,与盅
小碟小皿乐趣多
简单为美,筷子
应更洒脱,筷架
基本款之为用
日用之器,平实为好
问名


第二章 饮之器
一路走来,红茶壶
刚刚恰好,一人茶壶
且掬一壶清凉
咖啡壶,原来光是这样就可以
东方杯盛西式茶,绿茶杯喝红茶
踏实日常,马克杯
红茶的杯、咖啡的杯
咖啡,来一碗
恋上,荞麦猪口
杯垫之必要
情味温润,茶托盘
玻璃杯,浅酌就好
化繁为简,葡萄酒杯
讲究与任性之间,威士忌杯
极简就好,调酒工具


第三章 厨之器
就要单手锅
器之为用,土锅
我的,黑漆漆铁锅三兄弟
生活的痕迹,珐琅的颜色
烤盘,直火之必要
必先利其器
我爱木铲
数大为用,料理匙筷
筛与滤之多样必要
盛、量、分、倒,片口与量杯
锅垫,勇壮为上
大盆小钵用处多
装罐上瘾
分装成癖
那些,派不上用场的“专用”工具们
返简归朴,烘焙工具
厨房里的分秒


第四章 日用之器
桌花,宛若在原野中绽放
“园无为而冶”
光阴哪!请你慢慢走
各安其位,面纸盒套
除旧布新,桌历
十年如一日,白色记事本
铅笔人生
用与无用,书签
彷佛被温暖拥抱
身不离袋
总是老的好
猫玩具的逆袭


【前言】

见物重又是物
“一直想为家里这许多物件的身世来由,一一写点文字立个传”“因为,这一器一物一杯一盘一皿,都点滴反映了,我对‘生活’的高度经营兴趣与追求渴望。”——还记得2000 年,我的本书:以器物和旅行、生活间的关联故事为主题的《Yilan’s 幸福杂货铺》出版,回应读者们的进一步期待,我在文章里如是发愿。
但想是时候未到吧!那之后,我写食物食材,写茶写酒,写旅馆、旅行、生活甚至居家设计……却竟始终不曾回过头来,履行这曾经许下的承诺。
事实上那当口,原本自以为恋物的我,正处于从“见物是物”逐步过渡到“见物非物”的阶段。其时,出乎自身的狂热求知,以及因空间设计与时尚杂志工作、加之四处仆仆行脚而缤纷开展的历练和眼界,已然好几年时间深深浸淫于物的世界里,执着痴迷、留连忘我……
没料到,却在全书即将付梓、提笔写序之际,再度一篇一篇检点、咀嚼书中文字,方才突地醒觉,我真正执恋的,也许非为物之本身,而是物件背后所开展的,关乎生活、关乎享乐的世界:
“因为迷恋着茶,恋着茶的学问、茶的滋味、喝茶时的气氛,所以迷恋茶具;因为着迷于咖啡的香气、煮咖啡的专注心情,所以着迷于搜集咖啡壶;因为渴望自然、渴望视觉与心灵的澄静,所以,对藤的、木的、石的、草的、带有原始朴素材质与颜色的器物,格外无法抗拒……”自序中,我如是坦白招认。
这一悟,视角就此改变。我停下了对物本身的搜罗追索,物是载具,盛装此中的食物、茶饮与生活,才是我的真正所欲所求所望。
之后,在这样的思维下,选物见物,我只从本质根本角度着眼,一如书里文字的反复强调:贴近功能贴近需求,实用耐用,才是器物的真正恒长价值所在。
于是,曾经高张的物欲就这么一点一点淡去了,家里物件的增加速度刹那变慢,用不上用不着不合用不想用的东西也变多了,甚至还为此趁数年前小宅全面翻修机会全盘梳理检讨,而后,在自己店内办了跳蚤市集一口气舍去大半……
然后发现,在这过程里,与器物间的相处,遂再不同昔往。
这些细细汰选而出、硕果仅存的器物们,一件一件,都和我的日常饮食日常生活紧密相伴相系,年年月月日日朝夕频繁摩挲抚触相依;每一物事,在我的人生里生命里,都有了各自的立足位置、故事和意义。
曾经从物上转移到物象背后之饮、食、生活与享乐的眼光与关爱,就这么因着物我间情恋情致的越深,又再次凝聚到物之本体来。
于是,二十年岁月悠悠而过,生活与心境流转,一个圈子兜转,观照与书写角度遂再度投注于物。
见山又是山,或说,见物重又是物。此刻咀嚼,还真是这样的转折心情,成为《日日物事》此系列书写缘起。
而写作过程中,渐渐接触到越来越多来自读者的发问,其中颇多关于,我的见物选物观点、哲学与美学由来何处。
这一细思才察觉,有趣的是,完全没有美术艺术工艺背景,且自认连绘画与手作天分皆极度匮乏的我,看待与思索器物、设计和美,初始之根本原点以至日后的点滴滋养,先得归因于从小到大的阅读。
在2016 年出版著作《家的模样》里也提到,自小学一路沉迷到大学、一遍一遍反复阅读的《红楼梦》,开启了我对园林而后建筑、空间和生活之美之境的热情憧憬和兴趣;从中延伸而出的各种相关主题、不同领域追读,更深深影响了我看世界看生活甚至看人生的方式和视角。
以此为根基,继之在各国各地迢迢旅行中更辽阔窥看,而后在生活里不停身体实践力行。
这其中,东西两种不同方向的涉猎明显惠我多。
首先是发轫于上个世纪初、影响西方当代设计美学至巨的现代主义思维,对“装饰”的彻底反思,对实用与功能与简约的高举;“形随功能生”,将器物的生成目的与存在意义踏实回归到根本,成为我之觅物观物的核心。
同时间,因着隐于《红楼梦》中的禅学思考,引我进一步触及日本的茶道哲学——虽说不耐跪坐的我,一次也不曾动念想学茶道,却极爱读茶道书、闻见茶道事;所因而一步踏入的形上“侘寂之境”,让我得以在现代主义纯然理性的“简”之外,更开阔也更深刻观照,简与繁,有与无,生与灭,多与少,加与减,美与瑕,素朴与丰富,人为与自然、当下与恒长间……非为二元是非对立,而是相生相共相交融交映的关联关系。
还有,同在日本传统美学脉络下,因应时代变迁而生的,由柳宗悦、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等人所提出的“民艺”理论,强烈主张“用即美”:自常民百姓生活、市井匠作里孕生的日常之器,才能美得端庄强壮恒长也贴近,让我深心共鸣,信仰奉行至今。
——对此,我总认为,相较于东西方其他先进国家来,即使近百年工业化量产化浪潮狂袭,日本还能拥有为数极高的手作常民日用器皿在市面上流通,并持续被产出、爱用,是柳宗悦等民艺大家为这国度甚至这世界所留下的珍贵礼物;因之成为我的居家器物来源大宗,更启发了我对台湾本地器物本地美学的好奇与追寻。
然后是柳宗悦之子柳宗理,我眼中成功将由来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训练与日本民艺精神完美结合一体的设计大师,从相关著作的捧读,到厨房里餐桌上长年操持使用他的作品,教会我扎实体察、明辨,究竟何为“真正的设计”。
此之外,当然还有更多文学的历史的食物的风土自然的阅读、走踏、领会、思省,涵养涵泳了我对这世界种种美好与复杂的理解、对世事人事的了然和洞察,促使我在人与物间的彼此连结和牵绊,在得与舍、欲与无欲、淡泊与热情、放怀与执着之间,得能努力修习、保持静定和清明……
岁月流转、生活在走,年年月月季季日日,这终究见物重又是物的物我之遇之缘之情之系,还在持续。


【免费在线读】

我是直纹“控”虽说为求变化且广兼博爱多样拥有,咱家餐具采买原则,不仅从来不成双不成套,且形状样貌还力求多端。但事实上,因个人非理性癖好,有一种图案,却是压倒性稳占多数—是的,在此承认,我是不折不扣直纹“控”,尤其白底青花直纹图案,更是上上爱。爱悦之深,每与直纹器皿相遇,明明其余可挑花色不少,却还是忍不住另眼相看,顾不得心内警铃大作:“直纹已经太多,该换一换了吧……”十之八九仍是理智难敌情感,冲动下手带它回家。弄得餐具柜餐具抽屉里一眼望去,杯盘碗碟钵皿半数以上全是它;日常三餐拿取,若一时轻忽忘了留心区隔避开,便往往一桌子同花,望之失笑。但好在是,青花直纹世界里,其实风貌十足缤纷。光是粗细、疏密、颜色、质地、以至纹案变换,便能幻化交织成千姿百态,目不暇给,叫人加倍耽溺入迷;还因此理直气壮得着借口—真的每一只都不同,自可以安安心心继续添购下去。对我而言,直纹之美,在于那奇妙的,既利落秩序、凝然静定,却又蕴藏着悠悠绵长的余韵。比纷飞流动的具象花草动物以至抽象的几何来得简约,也比纯然单色活泼丰富。简单与不简单之间,正是我在器物器皿上的一贯追求。且较之横纹的左右两向丰腴伸展,又多几分修长劲拔的清明清瘦感;和茶饮和食物配搭,则不争锋不强出头、和合和谐恰如其分,深得我心。而长年浸淫直纹世界里,越来越觉得,相较于西方直纹的明快直率、本地竹篱纹的憨厚朴实气,来自日本的直纹,显然丰硕多表情,自古至今名作杰作令人一见钟情之作无可计数。日本的直纹餐具多半有个好听名字:“十草”。此词原出自蕨类植物“木贼”,外观细细长长、连排整齐挺立,正是直纹模样,因日文读音“とくさ”相同而转称“十草”。随形貌不同,还有进一步分类称呼:比方若条纹细致细密,称“千筋”;若粗细交错,则称“麦藁手”。光名字便令人悠然神往、浮想联翩。后来,还偶然在《京都の平熱》一书中,看到作者鹫田清一转述日本美学家九鬼周造对直纹图案的诠释:“永远不会交会在一起的平行直纹,就好像彼此吸引但绝不凑在一起的异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是说展现出了一种充满风情的媚态,又或者是一种下定决心绝不紧贴、绝不死心眼的心性跟绝念的境地……”果是对直纹有透彻理解和热爱的国度,为直纹之曼妙迷魅下了另番浪漫批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