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恋爱不顺利,经常遇到人渣;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总是重复同样的失败;职场上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所有问题的原因可能都来自于你与母亲的关系。

◎日本第壹了解女性心理的咨询专家与女性独立支援顾问联手打造,告诉你如何正确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本书从恋爱、结婚、工作、家庭4个方面,深刻剖析与母亲谈及这类话题时经常出现的“窒息”场面,解读母亲的一言一行背后的真正含义。并指引你如何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成为一名独立女性,以成年人的身份和母亲对话,亲手解开“母爱”魔咒,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地拼搏、工作,却还是觉得任何事都不太顺利?”“为什么无论我做什么事母亲都不满意?”

现在有很多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但是却又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些问题很多都出在母女关系上。

本书主要围绕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这一形象,进而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来展开。对于女儿来说,母亲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这也并不是*的。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她的想法也并非全都正确。如果你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的梦想,并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那么,是时候和母亲说一声“我们分手吧。”

相信这本书一定可以帮助你冷静客观地看待与母亲的关系,让你与母亲都变得更加幸福。


【作者简介】

五百田达成,美国CCE,Inc.承认的GCDF职业顾问。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曾任职于角川书店、博报堂、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主要就“沟通”“恋爱·结婚·工作”“生活者心理”“社会变化和男女关系”等主题进行演讲和写作。在东京惠比寿专门为女性开设人生商谈咖啡馆“恋爱工作的职业咖啡屋”。

其敏锐的分析和温柔的说话方式受到众多好评,曾作为“日本第壹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出演各类电视节目。

樱场江利子,美国CCE,Inc.承认的GCDF职业顾问。毕业于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曾任职于三越股份有限公司、牙买加驻日大使馆、澳大利亚驻日大使馆,致力于帮助

日本年轻人就职和自立。出生于委内瑞拉,发挥自己在英国国际学校初、高中学习的经验,运用国际化视角追寻“快乐”。以让日本年轻人变得更加有活力为目标,结合自身的育儿经验,在公私领域为许多女性提供协助。


【目录】

前 言 不顺利的原因在于母女关系?7

用来控制女儿的“母亲诅咒” 8

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代 10

三十岁女性的处境 12

你对母亲有何要求? 15

聊到自己的隐私时,要把握好说话的度 16

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18

在感谢老妈的同时,向老妈递交“解雇通知” 20

第1 章 谈不了恋爱都怪老妈? 1

恋爱因母亲的反对而动摇 3

放心不下女儿的母亲,离不开母亲的女儿 5

如何从被灌输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 8

不自信的女性往往会被坏男人纠缠 9

哪些女性容易爱上有妇之夫 11

冷静思考母亲的劝告 12

真的是“为了你好”吗? 14

参考其他家庭或小说中的世界 17

了解母亲真实形象的意义 18

像对待同性朋友一样和母亲相处 20

像对待上司一样和母亲相处 22

先试着表达自己的心情 23

如何摆脱母亲*可怕的逼婚 25

软化母女关系的“商务沟通技巧” 27

了解母亲的想法后,更能确定自己的恋爱观 29

只要女儿幸福,*终母亲会原谅一切 31

第2 章 结不了婚都怪老妈? 33

“你无法获得幸福”——来自母亲的诅咒 35

如何摆脱母亲的控制 38

护女“诅咒”反而导致女儿被坏男人纠缠 39

越是不缺爱的人越能做真实的自己 41

母亲*多只能把女儿教到和自己一样的程度 43

致仍然无法对母亲释怀的你 44

究竟该怎样配合母亲的“理想婚姻蓝图” 46

正因为是自由时代,才应了解人生的时间有限 48

幸福女人的择偶标准 50

只有自己作出选择,才不会后悔 51

想象一下死时的情景,问问自己是否会后悔 53

母亲都希望女儿能获得幸福 54

认真考虑结婚的理由和动机 55

留在母亲身边并不意味着孝顺 58

经营家庭就像开公司 60

女儿独立意味着母亲结束了一项使命 61

第3 章 为何老妈不认可女儿的工作? 63

对干涉自己工作的母亲感到烦躁 65

母亲那代人不了解现在的工作形势 67

母亲不知道依赖男人会有风险 69

什么都不了解,却妄自认为女儿“无能” 71

如果无法忍受,那就存钱过独立的生活吧 73

让工作更容易获得好评的秘诀 74

工作上的牢骚应该对谁说 76

从工作中获得自我肯定 78

别误以为自己一无是处 80

能够冷静地谈论钱和性,才是真正的成年人 81

与总是把你当小孩的母亲诀别 83

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母亲 85

成为有担当的人 87

无须和母亲决裂 89

第4 章 家庭不和都怪老妈? 93

重新衡量母女距离 95

不独立的女儿与不离婚的母亲一样 97

如果家里有兄弟,母亲对待女儿会有何不同 99

姐姐很辛苦,并且责任重大? 101

一直被当做小孩的妹妹也很痛苦 102

站在独生女的立场上 104

关于孩子的自我主张 106

相互信赖就不必担心? 108

养育子女是父母自己的决定和义务 111

女儿对母亲的*好报答就是获得幸福 113

被迫演绎各种角色的女人们 115

无须小心翼翼地对待的家人 117

所谓的完全知我懂我的人,不过是幻想 119

通过自立来满足想被他人理解的心情 121

第5 章 满怀感激地“解雇”老妈125

致老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照顾 127

放下对母亲的过分畏惧 129

关于“我必须照顾妈妈”的使命感 131

幸福的条件①:“能够爱自己” 133

幸福的条件②:“相信自己与他人” 134

幸福的条件③:“对周围作出贡献” 135

金钱、事业、结婚哪个都可优先发展 136

不要被媒体上出现的“母女相处模式”愚弄 138

对母亲而言,外孙和外孙女只是“奖金” 140

不完美也没有关系 142

只要心灵自由,每天都会快乐 144

长寿时代,孝顺母亲的时间还很长 145

自由会让你有魅力,带来更多的桃花运 147

穿着婚纱向母亲奉上“感谢状” 148

尾 声 兼致三十岁女性的母亲151

认同价值观的多样性 153

不要束缚女儿,给女儿自由 155

您的女儿没有问题 156

附录一 试着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图表 158

附录二 自己是怎样的人? 160

附录三 母亲是怎样的人? 161

出版后记 162


【前言】

不顺利的原因在于母女关系?

明明知道母亲是在关心自己。明明知道母亲只是想靠近自己。

明明把母亲视为重要的人,母亲如果有事,自己必然会非常担心。

可是,为什么在面对母亲时,总会不自觉地暴躁?

明明把母亲当做家人和人生的前辈,明明想和母亲愉快地相处,可是一旦与母亲交谈,却总会生气、伤心、失落。

母亲嘴里冒出的一个句子,母亲脸上流露的一个表情,总能轻易地打击到我们的情绪。有时我们更会因为顶撞母亲而使母女之间摩擦顿生,甚至事后还会留下芥蒂……

母女之间的关系本该是亲密无间的,但有不少女性却正在为母女关系所苦。而且在笔者印象中,近来为母女关系所苦的女性越来越多。

但是,尽管我们因为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而烦恼,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因为即使想对朋友诉说烦恼,但母女关系可是比男女朋友关系更为私人的话题,所以让人难免有所迟疑。

而且就算向朋友诉说了,朋友大多也只会轻描淡写地回答:“不是说越吵架感情越好吗?”“哎,你要对你妈好点”,接着就没有下文了。

笔者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女性讨论人生烦恼。以前,大多数女性都在为恋爱、工作而烦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谈着谈着就变成了母女关系问题。

与他人的交流问题、缺乏自信、不断重复同样的失败、选择恋人的难题、婚姻生活的困难等,究其根本,她们所担负的各式各样的人生烦恼都与母女关系有关。

为何母女关系变成了如此敏感而沉重的话题?

用来控制女儿的“母亲诅咒”

“你怎样了?真的没事吧?”

“你那个男朋友似乎有点……”

“你恐怕做不到。”

“你得时刻记在心里。你也知道,这都是妈妈常说的话。”

“你会和妈妈永远在一起吧?”

母亲的唠叨如同秤砣一般悬挂在你的内心,有时掺杂着叹息,有时令你焦躁,从而引发激烈的争吵。

“妈妈,你什么都不知道!”即使试图反驳母亲,这些反驳的语句却反而令你的内心更加困惑。

“我真的没问题吗?这样做真的可以吗?真的没错吗?”

母亲的唠叨如同魔法一般施加在女儿身上,并持续产生着影响。而女儿则被那些唠叨束缚,丧失自信,害怕作出选择,甚至难以向前踏出一步。

就这样,母亲的唠叨对于女儿而言,便称得上是一种“诅咒”了。

当然,它并非真正的魔法咒语,而母亲在说这种“咒语”时也根本不是打算害女儿受罪。

为了让自己视若珍宝的女儿能够过得幸福、不被伤害,母亲真是操碎了心,而母亲也是发自肺腑地提出建议的: “为什么你会……”“妈妈为什么要……”

就这样,母亲与女儿相互争吵着。结果发现,原来双方价值观的不同才是造成冲突的原因。

以前在日本,存在着强烈的、格式化的价值观,认 为“某件事就应该这样”,人们则倾向于努力使自己符合格式化的价值观。

 

不能说这种价值观一定是坏的,但遗憾的是,所谓的“某件事就应该这样”并非是能够超越时代的具有共通性的观念,而是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如今,三十岁女性所生活的社会,已经与她们母亲年轻时生活的时代在普遍价值观上有了巨大的不同。

母亲那一代的女性认为“女性应该这样”,而现在的三十岁女性则认为“自己应该那样”,两者之间存在许多互相矛盾之处。

当然,女儿是女儿,妈妈是妈妈。如果双方能互相尊重对方的价值观,那就皆大欢喜了。事实上,也的确有一些母女做到了这一点。

但也有一些母女认为:“既然你不理解,那就算了,再见。”

她们就这样干脆地划分界限,彼此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

另外,还有一些母女“在观念上毫不退让,也不打算退让,并且还努力想要让对方理解自己”,这种固执往往导致激烈的争吵。

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代

本来,对孩子而言,母亲的影响力就大得惊人。甚至可以说,孩子价值观的雏形就是在母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理所当然地,孩子会成长变化。大约在青春期,孩子渐渐形成自我,而母亲所灌输的价值观则会干扰到孩子。

在所谓的逆反期,如果孩子与父母发生观念上的冲突,孩子就会顺利确会立自己的价值观。这种情形反而会对将来有益,因为当其长大成人后,可以轻松地与成年人交往。

但还有一些孩子在青春期阶段并不叛逆,老老实实地遵从母亲的价值观。长大以后,这些人便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

“妈妈说的都是对的。”

“按妈妈说的去做肯定没错。”

她们简直是复制了母亲的成长道路,然而当她们成人后,却无意中惊觉,原来自己持有的价值观完全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她们感到不自由,认为不合道理的事情太多。

她们推想自己迄今以来到底失去了多少东西,然后愕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失去了那么多!

不幸的是,现今的三十岁女性与她们母亲那一代人的价值观差异尤为巨大。

一方面,母亲那代人在年轻的时候并未像现在的女性一样在社会上工作,她们在经济上处于依赖地位。另一方面,那一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也远不如现今这般多样化。

因此,就算母亲那代人要求女儿“这样生活”,女儿这代人也难以赞同;抑或她们按照母亲的要求做了,却很有可能因为与当今时代存在鸿沟而感到十分痛苦。

这种母女之间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普遍性。

在过去,想必也有不少女儿厌烦母亲提出的各种建议。但不同的是,“在一定年龄之前嫁人,离开娘家,生育子女”是过去女人们所共通的人生大前提。母亲与女儿发生摩擦的时间极为有限,随着女儿长大成人、生儿育女,家庭角色的转换会使女儿更加容易理解母亲。但是在现在这个年代,这种情况却难以出现。这正是现今母女问题的特殊所在。

三十岁女性的处境

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是在大约三十多年前开始实施的。

可能有些母亲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与男性共同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经验,现在仍然在职场上活跃。

如果是这样的母亲,想必就能够理解女儿的处境,能和女儿从同一角度讨论问题,并提出女儿可以接受的建议。

然而这样的母亲极为稀少。尽管三十多年前,法律已经开始逐渐完备,但是当时的女性大多在结婚、生育时辞职,转变成家庭主妇。

从那以后的三十多年里,这个讴歌男女平等的国家(日 本)在结构上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今的三十岁女性面临着“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转变等课题,而事实上,社会机制却仍未跟上女性的变化。

接下来,女性持续工作会成为必然趋势。

日本正在走下坡路,为了更好地生活,就必须努力工作、努力存钱。

不想被他人视为只知道工作的怪人,所以必须找个人谈恋爱。必须找个各方面都合适的男人结婚。结婚后当然要生孩子。

即使生孩子也不能中断事业,必须考虑产后上班的问题。

不论年龄如何增长,也要令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的状态,光彩照人……

社会总是给女性设置更高的门槛,而女性也在给自己不断施加压力。

社会结构与社会常识难以发生改变,而比它们更加顽固不化的则是“母亲的头脑”。

“为什么工作那么辛苦?要不你辞职吧?”

“没有遇见合适的对象吗?”

“他怎么还没向你求婚?没问题吧?”

“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生下了你。”

“哎,你一直一个人过,以后打算怎么办?”

母亲的唠叨令你的焦躁感濒临峰值。

“我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你还对我有那么多要求!”你不禁想要爆发。

相对而言,三十年前的男性与三十年后的男性在生活方式上没有什么不同,变复杂的只有女性。

尽管社会上常常叫嚣着“女性时代”,尽管女性面前摆着众多选项,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完选择就能顺利解决问题。

恋爱、结婚、生育、职业、金钱、社会地位……事实上,女性所必须获得的东西只会不断增多。

做女性已经如此辛苦,可是母亲还不理解自己,不肯为自己鼓劲加油。虽然说“女人的敌人是女人”,但是现在的女性在社会上不仅要和女人争,还要和男人争,回家以后又要和老妈争……

对现在的三十岁女性而言,到底哪里才是她们的避风港呢?

你对母亲有何要求?

你希望家庭是自己的避风港,你希望和母亲保持和睦的关系,你希望母亲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我就要问问你: “你是否能充分理解你母亲的立场呢?”

母亲作为家庭主妇,职责是守护家庭。她为家庭成员的健康与幸福操碎了心。母亲一边要操持家务,一边要做好后盾,支持子女和丈夫在学校和公司取得优异的成绩。

理所当然地,母亲在经营家庭时必然有她自己的风格,必然会朝着她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形象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家里的一个成员突然开始宣扬与母亲不同的价值观……

也许母亲会立刻反对这一价值观,又或许她会对不符合自己理念的家庭成员感到不满。

对孩子来说,母亲原本是包容和理解自己一切的人,是母亲一直在守护自己。而在她小时候,母亲确实是这么做的。

但是,随着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女性,她也吸取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恐怕母亲在她这个年龄时,还远远没有她经历得那么多。

一个出色的成年女性要求一个比自己社会经验少的对象理解自己,一旦对方不理解自己,就感到不满和愤怒:“你不理解我,实在太过分了”“拜托你多理解下我”……这些想法未免太没有建设性了。

母亲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不完美的女人,她并不是能理解你一切的超人。对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女性的烦恼,经验不足的母亲不可能总是提交*答案。

不要对母亲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这样一来,你才有可能会过得更加轻松。

聊到自己的隐私时,要把握好说话的度我曾遇到过一些女性,她们“和妈妈关系很好,无所不谈”。

家庭关系和睦是件非常棒的事情。然而当我问及她们到底聊些什么内容时,她们的回答则有时让我大吃一惊。日常生活、与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和男友去哪里约会……聊到这个程度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和母亲报告并讨论自己与男友的性生活,那就有些过度了。

成年人应该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不得不说的是,不论什么隐私都和母亲一起分享,未免有点幼稚。

我认为,正是因为你希望“自己被某人保护”,所以才会什么都向对方汇报,而且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与聊天对象的关系不同,聊天内容的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夫妻两人中有一人会晚归,如果他只告诉伴侣“今天会晚点回家”,对方会理解吗?抑或他该详细地向对方解释:“今天我要和某某去吃饭,大约几点回家。”

当然,不仅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等都是同一个道理。把握好说话的度,才能证明你的交际能力。

为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自己的隐私,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都要作出较好的判断并把握好度。一不小心什么都告诉对方,抑或与此相反,必须讲的事情却没有讲,都会导致两人之间产生隔阂。

另一方面,由于母亲与女儿是同性,所以有些人深信母女之间在心理上会极为亲密,以为“即使我什么都不说,对方也知道”“就算我什么都不讲,对方也懂我”……她们要求母女之间存在一种无言的默契。

而这正是造成相互误解、发生相互误会的原因。

倘若母女双方不肯放弃所谓的“对方理所当然地应该懂我”“无话不谈很正常”的想法,她们就永远无法从互相撒娇或互相伤害的关系当中解脱出来。

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生活动力2013》的研究显示,无论已婚未婚,日本目前父亲或母亲健在的“孩子”多达8700万人。也就是说,日本总人口当中有很大比例的人还是“孩子”。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用“少子化”,而应该用“总子化”来形容。

那么,这个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姑且不论父母是否能在经济和心理上帮助自己,越来越多的子女仍然视自己为“属于某个地方的自己”“被某人守护着的自己”,从而难以确立作为“个体”的自己。

不仅是三十岁的女性,其父母那一代人当中也有不少人的父亲或母亲仍然健在,他们身上可能也依旧存在着孩子气的地方。

我爱我的家人,我和他们经常在一起;我会带着他们去购物,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会团结互助;我们每天打电话,经常发邮件……这样的生活,看起来很幸福。但如果与母亲距离过近,从而感到窒息或不自由的话,就到了重新衡量母女关系的时候了。

有以下三个解决方法:

①抛弃母亲。

②作为一个成年人与母亲和解。

③组建自己的家庭。

①“抛弃母亲”

指在精神上实现自立,不再反复寻求母亲的包容和理解,而是在思考和行动方面实现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当母亲向自己寻求包容和理解时,也与母亲划清界限,保持一定的距离。

②“作为一个成年人与母亲和解”

这是指不再傲慢地认为“母女之间理所当然地应该互相理解”,而是要努力弥补对话中的不足,相互承认与对方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要作为一个成年人与对方保持距离,实现母女双方相互尊重。

③“组建自己的家庭”

指的是从母亲身边独立,建立自己的家庭。换言之,寻找一个比母亲更加重要的人,和他结婚。而一旦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就要首先把自己与伴侣的信赖关系排在*位。除非出现紧急情况,或者抚养孩子时需要母亲帮忙,否则的话,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母亲介入,自己独立经营家庭。这样,才真正做到离开母亲。

在感谢老妈的同时,向老妈递交“解雇通知”说到底,母亲只是个普通女性,几乎随处可见。

因此,母亲并不意味着*,她的想法也并不代表一切。

母亲也是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当她的想法和感知出现偏差或者扭曲时,我们也不能去责备她。

既然你已经顺利长大成人,发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那么就差不多该给母亲发“退休证”了。

总以母亲的价值观为判断标准,竭力让母亲认可自己,这并非成年人的行为。至于火冒三丈地叫嚣“都怪妈妈”的行为,更是停止才好。 “那样不对”“我没法接受这一点”“这件事暂且还是不要公开”……像这样自己进行判断并承担起责任,努力向前迈进,才是成熟健全的行为。

毫无疑问,把你养育到现在这个状态,要归功于母亲。

为了重新审视自己,你开始阅读这本书。是你的母亲,把你培养成一个知性且愿意思考的大人,她非常伟大。

正因为如此,你才需要从母亲身边毕业。把母亲“解雇”,给她自由。

想必你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不少成果,也已经积累了许多人生经验。那些都是你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母亲的。

从母亲身边“毕业”,不再与其保持思想一致,以不同的“人格”与其对话,你们之间的关系便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担心自己无法实现上述状态,担心母亲不会接受你的独立,那该怎么办呢?

没关系。下文将详细讲述你所需要的答案。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