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波兰诗人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撰写的关于中国当代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评析。吉狄马加是中国当代*重要的诗人之一,成长环境和经历、文化环境对他的诗歌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吉狄马加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多的中国当代诗人,他在波兰影响很大,曾有五部诗集被翻译成波兰文字出版。通过此书,我们可以看到波兰诗人理解中国诗人的独特视角,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化、文学的评析,这对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加文化互信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Dariusz Tomasz Lebioda),波兰诗人、作家、文学教授、译者、出版人。1958年生于比得哥什(Bydgoszcz),1994年于格但斯克大学波兰文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比得哥什卡什米日·维尔基大学文学教授。波兰诗歌新生代(1950年代)中*著名的诗人之一。


【媒体评论】

永不熄灭的火焰早就迷住了很多诗人,但是吉狄马加的诗中却展现了一个特殊的画面,就好像大自然的以太的规律在那里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它获得了可以和燃烧中出现的爆炸相比的力量,把宇宙展现在光亮中,并且让它照亮了银河系的中心。

——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

诗歌是灰烬里微暗的火,透光的穹顶。

诗歌一直在寻找属于它的人。

——吉狄马加《诗歌的起源》


【目录】

序章

一遥远的距离/00

二病态的阐释/00

三新的研究/0

四伟大的开放/0

五互相渗透/0

*章

一诗的秘密/0

二从“阴”和“阳”到阿格里根特的恩培多克勒/0

三大河/0

第二章

一从肉体的存在到精神的存在/

二吉狄马加对宇宙形成的想象/

三萨满、毕摩、苏尼和莫尼/

四火把节和过渡的仪式/

第三章

一骄傲的公牛/

二比野兽更机灵/

三吉狄马加诗中的动物园/

四太阳鸟,北京人和长了毛的文化骗子/

第四章

一从原始的体验到色彩的奥秘/

二黑色狂想曲/

三雪白/


【免费在线读】

一 遥远的距离

波兰和中国因为相距十分遥远,许多世纪以来,两国之间的文学和知识内容的交流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完全不能展现这些文化和艺术的真实的灵感。我们国家所得到的信息都是被歪曲了的,而且来到我们这里也总是昙花一现、瞬息即逝的,即便能够得到较多的信息,不管是从分析的角度,还是从语言学和直观的角度,都对它们作了另一种解释。波兰*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亚当·密茨凯维奇(1798—1855),波兰*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译者注。的一部名为《未来的历史》的已经遗失了的著作,可以说就是这种没有深化的报道的表现,它的作者把中国人看成是欧洲的侵略者。这种灾祸论的观点作者首先是从俄国文化中借鉴来的,比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赫伯特·乔治·韦尔斯(1866—1946),英国作家和社会学家。译者注。提出这样的观点要早得多,但这种观点的提出没有任何政治基础,因为中国这个时候在世界上并没有起很重要的作用。关于密茨凯维奇的这部著作的内容我们从安东尼·爱德华·奥迪涅茨安东尼·爱德华·奥迪涅茨(1804—1885),波兰浪漫主义诗人、回忆录作家,密茨凯维奇的好友。译者注。一本回忆录中,从密茨凯维奇的一些朋友和他的书信中,也从他对民族救世论时期的一些描写中都可以了解到。在这个时期,他一般都把波兰描绘成各民族的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形象,面对东方(不管是俄罗斯、蒙古还是中国)的大规模的侵犯要拯救欧洲。这种幼稚的观点因为受到了这位波兰大诗人的一些朋友和学术评论家们的批评,使得他把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手稿全都销毁了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也就是亚当·密茨凯维奇生活和创作的那个年代,波兰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瓜分亡国,当时有许多波兰的爱国志士都流亡到了巴黎和法国其他一些地方,大家对如何恢复波兰的民族独立也有不同的看法,还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密茨凯维奇在1832年7月也来到了巴黎,这一年12月,他匿名出版了一部著作:《波兰民族和波兰朝圣之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密茨凯维奇认为,波兰民族的朝圣说明它消除了内部分歧,能够团结一致,但要以基督精神改造国民,使国民在道德上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波兰。诗人想以爱国主义和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教育人民,以争取波兰的民族独立,也使全世界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获得自由。但这只是一种幻想,虽然他得到了波兰流亡者中宗教人士的赞赏,说“作者以福音书的形式表现了这个宗教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波兰为自由而死去,拯救了欧洲的民族,就像基督为自由而死去,拯救了世界一样”。后来波兰人称这为密茨凯维奇的“波兰民族救世论”。但这在当时就遭到了一些激进的波兰民主主义者的反对,说他所宣传的“天主教系统所造成的后果对波兰是有害的”,它“阻止我们的流亡者对波兰未来的状况所进行的一切探索,要我们虔诚地袖手旁观”。而密茨凯维奇本人后来也改变了他的这种观点,亲身投入到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中,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译者注。。但是他的这种观点在巴黎经过不断地普及造成的影响,在以后的文学发展的各个时期,特别是在对于波中关系一般的理解中依然可以感觉得到。直到今天,在知识阶层中依然有人存在着一种看法,认为欧洲将会受到中国莫名其妙的大规模侵犯。在*时代,有人开玩笑地说:中国人将会占领红场,然后来到波兰,用他们富有特色的带有红星的军帽把波兰覆盖起来。1995年,波兰著名的汉学家米叶奇斯瓦夫·耶日·金斯特在他的一部非常好的作品《马尔策尔·格拉内特评传》的序言中,对于我们和东方的相互关系是这么写的:对东方的兴趣在我们国内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说真的,这种倾向几百年来都主要是针对近东的,但是我们和远东的交往的传统比我们*眼见到的要深远些,它也比我们和一些近东国家的交往要古老些。因为我们有充分的根据,可以认为蒙古人的进犯,我们称为鞑靼人对我们的进犯,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毁灭,也使得我们对东方文明的某些因素有了许多了解。

和远东一些国家的交往虽然有这么古老的传统,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对它们却只有一些很模糊的概念,经常局限在对某一组有趣的细节的了解,而并没有建立在对历史和文化知识领域深入研究的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今天大家认为,中国作为远东*的国家不仅在亚洲,而且在世界的政治格局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就给波兰的读者至少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信息,说明对于这个国家毫无疑问是要作出正确的反映的。米叶奇斯瓦夫·耶日·金斯特:《中国文明》,1995年,第9页。金斯特促进了我们和远东在文化知识上的紧密联系,他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首先是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宗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著作有《波兰和中国的谈话》(1966)、《中国作品》(1970)、《中国*初的世纪》(1972、2007)、《中国的格言》(1977)、《孔夫子的事》(1983)、《中国神话》(1985、2001)、《中国的建筑传统》(1986)和它的中文版(1991)、《中国的艺术》(1991)、《中国文化史》(1994)、《中国艺术小词典》(1996)和《汉语》(2000)等。译者注。。在波兰,虽然有五所大学的中文系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这种状况并不能改变在莫言和铁凝这样一些中国*著名的作家在他们出版的书的序和前言中所说明的事实:前者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里提到的铁凝是一位心理学流派的女作家,一位获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曾经毫不犹豫地认为她是世界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