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精选海子抒情短诗代表作120余首

2.附录有海子在北京大学求学时期,向北大文学社投稿的手稿约21幅。手稿四色印刷,能够清晰地看到海子的书写风格,和80年代北大论文纸的样子,有怀旧感。

3.装帧更加贴近海子诗歌面貌和当代青年的审美,明亮,时尚。


【内容简介】

手稿版,能够真实触摸诗歌的温度,诗人与北大、诗歌与青春的故事可以作为营销点。本书手稿为作家阎真收藏,他与海子是北大校友,因文学社结缘


【作者简介】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79年15岁时,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1984年,他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媒体评论】

这位诗人来自深厚而贫瘠的大地。他和大地上的村庄、村庄周围绵延的麦地血肉相通。他的一生都在用饱含汁液和水分的声音,呼唤这生长了谷物和生命的大地。他关于土地和土地上的生命的歌唱,有着绵远而浩瀚的背景——那里闪着人类高贵心灵的光芒。
——著名诗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谢冕

海子的诗歌使我们获得了一种描述中国、想象中国乃至想象世界的方法。
——诗人西川

诗人(海子)对诗本质——包括它与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吊诡运作——的思考,其普遍性和多元性、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及的。
——美国加州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Michel le Yeh(奚密)教授

时间将越来越证明海子对于新诗、与汉语新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他对于汉语诗歌的创造与改造,足以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人 张清华
他属于少年天才,体现了一种少年中国的精神。
——诗人、诗歌批评家 欧阳江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