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实操性强。从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结合八种多元智能理论,教会家长如何挖掘和强化孩子的天赋和优势,如何发展孩子相对普通或短板的能力。


【内容简介】

为什么孩子聪明又努力,却总是不出成绩?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活泼自信,长大后却消极自卑?

为什么孩子小学数学考90分,一到高中数学却不及格?

…………

那是你没有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关键期!

0—6岁是孩子的多元智能开发期,抓住核心竞争力,终身受益。

赢在起跑线,赢在入学前,赢在未来!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中,并获得了极大成功。

本书紧紧围绕多元智能理论展开,八种智能,八个不同的世界,等待孩子去探索和发现。

按主题分类,提出日常生活中集趣味性、便捷性于一体的活动建议,不仅促进孩子的各种智能和谐发展,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

[法]布鲁诺·乌尔斯特(Bruno Hourst

儿童教育家、资深教师、作家。

针对那些在学校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如何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的乐趣”,并提出了几种让学生更易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此外,对于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也主张在学校和商业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著有《我帮孩子学得更好》《我帮孩子培养自信》《多元智力的学校》等十余部作品。

[法]阿尔巴纳·德博勒佩尔(Albane de Beaurepaire

演讲家、培训师。

专业为信息管理,曾担任信息工程师,在企业工作超过十二年。她向来对教育及教学充满热忱,多年参与教育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接受多元智能理论的培训之后,她深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带着乐趣去学习,快乐上学,而每位成年人终其一生,都应该继续带着热情学习。她目前的工作是为学校和商业公司提供高效的教育方法。

著有《多元智能:发现孩子的天分》。

译者简介

孙承辉

生于198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现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专任教师。法语笔译爱好者,近十年笔译经验,累计翻译量近百万字,已翻译出版《拉鲁斯科普黑皮书系列》(共8册)和漫画《唯独记得你》,待出版翻译作品五部。


【目录】

译者序 唤醒的力量 1

序 言 记一次仙女集会 7

引 言 献给作为教育家的家长 001

*章 八种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013

音乐—节奏智能 017

身体—动觉智能 022

言语—语言智能 027

逻辑—数理智能 032

交往—交流智能 038

自知—自省智能 042

自然观察智能 048

第二章 了解和训练孩子的多元智能

你要知道 055

从理论到实践 059

第三章 孩子入学前,家长是*任老师

换一种眼光看孩子 070

送给家长朋友们的几点建议 078

和学校的*次接触 088

第四章 为孩子创造一个“多元智能”环境

言语—语言环境 099

逻辑—数理环境 104

视觉—空间环境 107

身体—动觉环境 118

音乐—节奏环境 123

交往—交流环境 127

自知—自省环境 131

自然观察环境 136

适合培养多元智能的处所 139

第五章 培养孩子多元智能的活动建议

图书馆 154

制作礼物 158

做饭 164

唱歌 168

收集 173

针线活 176

积木和搭建游戏 183

跳舞 186

画画和拼贴 190

了解自己的家庭 194

园艺 197

玩水 201

写日记 205

读报 208

阅读和喜欢阅读 210

木偶和面具 215

微型世界 219

音乐 222

自然 228

雕刻 232

室内运动 240

搭塔 246

编织 250

结束语 255


【免费在线读】

献给作为教育家的家长

成为一名家长,既意味着喜悦,也意味着艰难。这*不是一个容易扮演的角色!但它却是一个丰富自我和与孩子相互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打从你的孩子降生那一刻就开始了——甚至还要开始得更早。我们不是生而为家长的,伴随着*个孩子的到来,我们才成为家长。

家长,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家”。从词源上来说,家长的意义是“陪伴孩子的人”——陪伴孩子走过人生的路。养育孩子的路是一条充满温情的路,它需要时间、付出和耐心。教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有起有落,有欢欣有阻碍,有明朗也有困惑。就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这种独一无二的亲子关系一天一天地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地长大,家长也逐渐地成长着。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

你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

孩子快要入学时,妈妈常常会告诉孩子学校有多好:“在学校,你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哦!”说实话,难道孩子在入学之前就没有真正地学习过吗?

当然不是了。其实,在你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领会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数学知识、基本的物理概念、社交常识、语言表达的细微差别、音乐和形体艺术,还有很多??事实上,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许多小学阶段才会正式开始学习的内容,它们甚至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内容还要丰富。

几个例子

通过搭积木,孩子能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比如学会数数(数出搭建自己想要的模型需要几块积木),了解一些几何概念(不同的积木有不同的形状,几块积木拼在一起还能组成新的形状),理解重力和平衡的原理(怎样才能不让积木歪倒)。

通过洗澡和在小泳池里行走,孩子会发现一些物理概念:哪些东西会漂浮,哪些东西会流动,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

通过同周围的小朋友和大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孩子能不断地获得一些社交技巧和语言能力。

不过,要想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还需要你们,家长朋友们,为孩子创造一些学习的机会。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它可以渗透到我们每天点滴的日常生活中,不受任何的限制,而且不需要花太多的钱。甚至,你给孩子买的玩具和昂贵用品越少,越能创造出更有利于孩子智能发展的学习机会——本书将教你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听一听美国学者埃里克·詹森的建议:“孩子在五岁之前都不需要电池驱动的玩具。”如果听从了这个建议,那么很快你将省下一大笔费用!

开启你的探险之旅!

在我们这个看似越来越难以掌控、充满着未知灾难的世界上,决定养育一个(或几个)孩子,并让他(们)和谐地成长,是人生的一场赌注,也是希望。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也很少有人能够改变世界的进程。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成为一个理性的、有责任感的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需要的是你们的帮助,家长朋友们!

“聪明”意味着什么?

在本书中,我们将对智力和智能进行探讨。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意味着什么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困扰着无数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后来,一些心理学家、神经学家和许多其他学者也加入了这一研究队伍。达·芬奇的智力怎么样?为什么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在我们看来有些傻傻的?智力在人类六岁之前能发挥作用吗?智能只有一种形式,还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人的智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可以训练的?智力与文化有没有关系?智力可以进行测量吗?如果可以的话,具体应该怎样测量呢?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的家长:只有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的孩子才能称为“聪明的孩子”吗?一些孩子成绩优异的家长会说:“那当然啦!孩子有一个好的学历,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呀。 ”另一些家长会说:“当然不是了!”他们会举出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的例子,这些人的求学之路都很艰辛,*后却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有些人甚至还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比如牛顿、列夫·托尔斯泰、丘吉尔、爱迪生、乔治·巴森 1、爱因斯坦,等等。大家知道吗?如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爱因斯坦也许会被认为有认知缺陷。他的父母认为他“勉强算是个正常孩子”,他的一位老师形容他“反应迟钝”,因为他极不合群,总是沉迷在自己痴痴的梦想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