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三山五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中*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谓“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而“五园”则除了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和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之外,还包括圆明园和畅春园。以“三山五园”为核心,加之围绕皇家园囿而建造的众多皇家赐园、私家园林、寺观等,构成了京西园林文化的独特风采,是北京历史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一枝奇葩。


【内容简介】

《北京“三山五园”石刻文化》一书,采取实地勘察与文献档案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山五园”的石刻文物进行整理、研究,发掘它们在政治、历史、文学、书法、建筑园林及宗教等方面的价值,为“三山五园”的深入研究提供真实的*手资料。


【作者简介】

吴梦麟,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代表作《中国石刻通论》、《北京文物大系——石刻卷》(主编)、《北京地区基督教史迹研究》。陈辉,圆明园管理处副研究员,从事圆明园遗址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代表作《圆明园遗珍——圆明园文物研究》


【目录】

目录
*章 “三山五园”石刻文化概说
第二章 御园自是风光好,山色还须让静宜——香山静宜园
*节 香山静宜园概况
第二节 香山静宜园石刻
第三章 静明绝胜处,山秀水偏清——玉泉山静明
*节 玉泉山静明园概况
第二节 玉泉山静明园石刻
第四章 四时皆春——畅春园
*节 畅春园概况
第二节 畅春园石刻
第五章 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圆明园
*节 圆明园概况
第二节 圆明园石刻
第六章 无双风月属昆明——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
*节 万寿山清漪园概况
第二节 万寿山清漪园
后记
参考书目


【书摘与插画】

乾隆十一年御笔“翠微亭”诗刻

翠微亭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是一座八方
亭,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亭于 1860 年被焚毁,
1991年复建。刻在翠微亭东南侧岩壁上的乾隆御笔
《翠微亭》诗,幸免于难。竖刻文字九行,行书。
《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此诗序为:“宫门之南,古
木森列,山麓稍北为小亭。入夏千章绿阴,禽声上
下;秋冬木叶尽脱,寒柯萧槭,天然倪迂小景。”5
乾隆在诗序中对亭子的位置、环境特点、季节变化
进行了描写。由于香山具有“须弥佛国”的喻意,
此诗是一首包含佛教典故的写景诗,乾隆认为此地
自然景观如同倪瓒笔下的图画。《光绪顺天府志》
记载:“御制《翠微亭》诗,行书,乾隆十一年,
五言律一首。在静宜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