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我不要这样的命运!

——对光明的渴望,终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海伦·凯勒用她的人生故事,颠覆你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

完整收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三论乐观》。

额外附有六张珍贵的照片以及多封莎莉文老师的信件。


【内容简介】

马克·吐温曾说:“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从小失明、失聪的她只有接近于动物的本能,甚至没有抽象思维,然而靠着家人和老师不断的帮助,海伦竟然学会了阅读,甚至学会了说话。

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却能毕业于哈佛大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本书收录海伦·凯勒的经典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和《三论乐观》,且附有莎莉文老师的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历史上*位取得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美国公民*荣誉之一的“总统自由勋章”。

译者简介

刘春芳(1970— ),女,教授,博士,现就职于上海海洋大学,研究兴趣为英美文学和文学翻译。共出版专著译著15部,主要译著包括《格列佛游记》《丧钟为谁而鸣》《奥威尔散文》《存在的瞬间》《大瑟尔》等。


【媒体评论】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目录】

前言

给我三天光明

我的人生故事

三论乐观

*部分 内在乐观

第二部分 外在乐观

第三部分 践行乐观

附录 莎莉文老师的信


【前言】

前言(节选)

如果说其他作家用文字书写传奇,那么海伦·凯勒就是在亲身展示传奇。平心而论,她的文字并没有大文豪指点江山的激越与昂扬,也没有女作家们常有的细致与婉转,她毫无遮掩地向读者展示着她的愤怒、她的渴望、她的挣扎、她的努力,甚至她对自己成就的炫耀。正是这种对自我直接而真实的表达,加之她盲聋的遭遇,使她的文字获得了奇特的力量,其人其文至今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所推崇与热爱。她以小小的女子之身,以失明失聪的缺憾之身,向世界铮铮有声地展示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强大,令全世界仰望。

到底海伦·凯勒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海伦·凯勒对自己的描述是“我身体强壮、活泼好动、做事情不计后果。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总是随心所欲地行事,即使为此竭尽全力、斗争到底也在所不惜”。莎莉文老师初见海伦时这样描述她:“海伦可是个大块儿头,身体强壮,红光满面,像一匹壮硕的小马一样无拘无束。”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海伦的模样与性格:强壮、活泼、坚韧、好强。她的文字也同样体现出同样的特点,她对自己的失明虽然有愤怒与不甘,却从未表示过哀怨。她的作品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文本意义与艺术价值,更多的是她文字中的生命力量与生命启示。

本书共收录海伦凯勒的三部作品,选择与安排可谓独具匠心。首先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堪称是海伦·凯勒毕生心血与灵魂的凝结之作,是与海伦·凯勒的名字共同传世的重要经典。其次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我的人生故事》,它详细记录了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与生命体验。*后是她较为深刻的论述性作品《三论乐观》,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海伦·凯勒的生命宣言,是决定她一生的价值体系的一种总结性呈现。*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以莎莉文老师的信件作为附录,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使我们对海伦的这位老师有更详尽和更亲近的了解——可以说没有莎莉文老师就没有海伦·凯勒的成长与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标签式作品,是她人生经历与核心思想的精华。这篇文章的标题其实只有两个关键词,即“三天”(Three Days)和“看”(to See)。这两个词正是触及读者心灵的两把利剑,因为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三天看世界的时间简直平常到不值一提;而对于海伦,这却是一生求而不得的梦想,*后只能在文字中运用想象的力量达成。海伦把这三天进行了非常有体系的规划,*天看亲人和家庭环境;第二天通过博物馆和剧院遥看世界;第三天在纽约看世间繁华。这种强烈的“看”欲望足以使拥有视力的正常人为之震动,因为她要看的这些是我们日日所见、时时所看而并不在意的一切。海伦的人生缺憾俨然成为我们的人生余额,当我们恍然意识到拥有的这种巨大财富时,自然会形成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因此,这篇文章*个让我们值得反思的是,到底什么才是财富。普遍的财富定义自然是金钱与物质,追求数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的财富占有是当今社会无可置疑的主要价值观。人从未出生起便被身外的物质财富所绑架,人生所有的精力被物质财富获取的快感和物质财富求而不得的焦虑所占据,至于触目可及的寻常事物,人人都能看到,不能据为己有,那便毫无追求的价值。什么也看不到的海伦的诉求却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使任何读到她的作品的人突然意识到,原来能看到世界本身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财富,已经是人生值得慰藉的一种永恒的拥有。海伦在文章的*后提醒世人,不仅视觉,正常人所拥有的任何感官都是一种财富。

而海伦正是由于视觉与听觉的丧失,前所未有地将这种普遍但却珍贵的官能展现在聚光灯下,使普通人得以再发现它的无上价值,也使海伦自己因这种特别的呈现成为焦点,被世人尊敬与铭记。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的丰富性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失明与否并不是判断生命悲喜的证据,相反,海伦的失明失聪使她成为另一种生命体验的实践者,这种实践又使她卓然于众人之上。她的身体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了她的人生。从这个角度观人生,会发现人类所有的经历与体验都有积极的一面,人类的生命从来不能被任何外在形式所制约,人类生命的价值也并不能被任何外在的价值体系所衡量。生命的意义在于面对不同的生命内容,都能认真与细腻地去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赋予生命价值的核心源泉。

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何为光明?首先需要说明一下,该文的题目中并没有“光明”一词,但是将“Three Days to See”译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确恰当,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同时,它将“看”的功能与对象做了具有哲学深度的提升。没有视力便意味着生活在永恒的黑暗中,“看”的功能必然指向的“光明”的世界。表面意义上的“光明”即明亮的世界,即任何有视力的人均能获得的感受。而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光明”指的是人的精神与灵魂获得启迪。在西方的文明史上,启蒙主义(enlightenment)的词根便是光明,而启蒙所指的光明即人类的思想与精神摆脱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特权主义,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海伦·凯勒的文字恰恰体现了光明的这两层含义。她渴望获得“看”的能力,首先要看的有自然万物的光明世界。更重要的是,她渴望看到更深刻的光明,即人类思想的光明。事实上,她在文章中已经提及了她对希腊罗马文化、西方绘画和西方文学的全面了解,这充分证明,她的眼睛虽然看不到现实的亮光,但她的精神已经被光明照耀。

可以说,海伦·凯勒的故事讲述了光明的真正实质,拥有视力的人因为无力得到启迪,那么便等同于生活在黑暗之中;相反,没有视力的人如果拥有了知识,那他便在精神与灵魂层面得到了光明。因此,人类肉身的任何缺陷都不能、也不应成为任何自甘堕落的借口,人类的生存尊严在于其精神上对光明的永恒追求。


【免费在线读】

或许,*好的阐释方法是让我来想象一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只有三天,我*想看到什么。在我想象的时候,希望你也能静心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的视力也只剩下了三天,你想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呢?如果接下来的第三个夜晚,黑暗降临之后,你的太阳便从此永远不再升起,那么中间这三个宝贵的日夜,你将如何度过呢?你*想注视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我呢,当然*想看到在多年的黑暗中对我来说变得愈加珍贵的东西。你也一样吧,也希望把目光停留在对你而言非常珍贵的东西上面。这样,当你进入向你逼近的漫漫长夜的时候,那些珍贵的记忆便会随你左右。

如果真的有奇迹发生,让我拥有了三天光明,之后便再次回归黑暗,那我将把这三天分为三个部分。

*天,我想看到身边那些善良的人们,正是他们温柔的陪伴才使我有了活下去的意义。首先,我要久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莎莉文老师的脸庞,她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外部的世界。我不仅要看清她脸庞的轮廓,让她的模样在我的记忆中永久珍藏,我更要仔细端详她的脸庞,在那里看到同情、温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证据。她正是以这种同情、温柔和耐心完成了教育我的艰难使命。我还要看到藏在她眼睛里的性格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坚定地站在困难面前毫不动摇。我还要看到她时常对我流露出的对天下苍生的悲悯之心。

我并不知道通过“灵魂的窗口”——眼睛——去看透一个朋友的内心是怎样一种体验。对我来说,“看”就是通过指尖的触摸勾勒脸庞的轮廓。我能通过指尖察觉微笑、悲伤以及其他许多显而易见的情感。我通过面部的感触了解我的朋友。不过,通过触摸我并不能描绘他们的品格。当然,其他方式能让我对品格有所了解:通过他们对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在我面前的行为举止。不过我确信,更深刻的了解对我来说是不可能了,如果我能看到他们,通过观察他们对不同思想、不同情境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与面容所流露的*直接的、一闪即逝的反应,才能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对亲近的朋友都很熟悉,因为经年累月的相处,他们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向我展示了自己。可是,对于相处不多的朋友,我的印象却只能是断片式的获取:或者从一次握手中;或者在他们说话时我把指尖放在他们的双唇上进行的感触中;或者是他们在我掌心轻轻拍打出的只言片语中。

而你却能看到。你能通过观察细微的表情变化,肌肉的微小颤动和双手的轻微摆动,迅速而深刻地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这多么容易,又多么令人满足啊。可是,你是否想过运用视力去看透朋友或者熟人的内在本质呢?你们作为拥有视力的人,大多是不是仅从脸部的外部特征随意地了解一下别人,便丢在一边不再去想了呢?

举个例子吧。你能精确地描绘出五个朋友的面容吗?有些人可以,不过大多数人做不到。作为一个试验,我曾经问过与妻子相伴多年的丈夫们,他们妻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他们总是一副尴尬迷糊的样子,不得不承认他们根本就说不清楚。这里还可以顺便补充一句,妻子们总是成年累月地抱怨丈夫们根本不注意她们的新裙子、新帽子,对家中陈设的变化也毫不在意。

那些眼睛看得到的人,很快就对身边的一切惯常事物视为理所当然,实际上他们的眼睛只会在令人惊异的、引人入胜的事物上停留。而且,就算是*引人注意的景象,他们的眼睛也是懒散的。法庭记录每天都向我们展示那些所谓的“目击证人”所看到的是多么不准确。一个特定的事件需要许多证人从不同的方面“目击”。有些人会比其他人看到的多一些,不过能看到视线之内所有事物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有多少事情要看啊!

*天我肯定会很忙碌。我要把所有亲爱的朋友都叫到身边来,我会长久地注视他们的脸庞,我要把能展现他们内在美的外在证据都深深镌刻在脑海中。我要将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婴儿的脸上,这样我便能够捕捉热切的、纯洁的美的模样,这种美是个体在尚未体验人生路上的诸多冲突之前才会拥有的。

我还要好好看看我的两只狗那一双双无比忠诚、无比信任的眼睛——沉稳又机灵的苏格兰小黑和健壮又懂事的大丹犬赫尔加。它们热情、温柔而又顽皮的陪伴带给了我巨大的慰藉。

在这繁忙的*天,我还要看看我家里那些简单的陈设细节。我想看看脚下地毯的温暖色彩;想看看墙上挂画的美丽色调;还有那些把房子变成家的亲切的小摆件、小东西。我的目光要充满虔敬地停留在我曾读过的那些盲文书上,而且还会以更热切的目光停留在能看见的人所读的那些印刷书籍上。在我生命的漫漫长夜中,那些我读过的书,还有别人读给我的书,都凝铸成一座闪闪发光的巨大灯塔,向我展示出人类生命与人类精神的*深航道。

在获得光明的*天的下午,我会花好长时间到树林里散步,听任我的目光陶醉在大自然的如画美景之中。我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全部身心沉浸在巨大而壮美的画卷中——这幅画卷对于能看见的人来说一直是展开的。在林中徜徉得心满意足之后,我会沿着农场旁边的小路回家,因为在那条路上,我也许能够看到温顺的马儿在田里耕种(或许我只会看到一台拖拉机!)以及亲近土地的人们脸上的安详与满足。我还会祈祷能够看到光辉灿烂的落日。

当夜幕降临,我会看到人造的灯将黑夜点亮,体验因此而获得的双倍的快乐。人类的天赋创造了这些光芒,在大自然步入黑暗时,这些光芒使人类的视力得以延展。

在得到光明的*个夜晚,我肯定无法入睡,白天的记忆那么多,将脑海挤得满满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