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青铜器为何在早期中国具有重要地位?青铜冶铸技术*早再哪里发现,传播路径是怎样的?青铜礼器为何是文明的标志?青铜文明为什么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是极其重要的概念?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国的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本书梳理龙山时代晚期到商代前期的考古材料,为大家讲述青铜如何在中国发现,并对后世礼乐中国产生的影响。

本书是“解读早期中国”系列第三本。在《何以中国》和《大都无城》之后,考古学者许宏将视野扩大到史前东亚大陆核心地区,以青铜为着眼点,对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充分发挥考古学材料的优势,一眼看尽青铜对早期中国的影响。早期中国对外来技艺的吸收和改造,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基因传统和内涵。


【内容简介】

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青铜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许宏在本书中,梳理了中国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从原始铜合金到红铜、青铜的考古发现,捋清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一千多年青铜技艺发展的脉络,勾画了东亚大陆青铜文明画卷的卷首,追溯“青铜中国”的肇始。

一书尽览中国青铜文明源流。

权威考古学家从考古发现入手,结合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用公众*为熟悉的语言,将读者带回六千年前的中国,一起重走青铜之路。

许宏用全新的视角、全面的视野、详尽的资料、独特的解读,展开青铜在中国落地生根、影响后世的过程;用两百多幅图片,多幅原创表格立体呈现知识点,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书后注释和参考资料丰富,是延展阅读的指南。


【作者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19年担任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从事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

他是公众考古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多年来进行考古学普及型知识读物的写作,有“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包括《何以中国》《大都无城》《*早的中国》等;近年来参加《十三邀》等节目


【媒体评论】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伦福儒教授说过,“考古学使我们有可能把每个国家的早期历史看作整个人类更大范围的历史的一部分”。串联起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脉络,找回我们失去的文化记忆,正是考古人的使命所在。本书所力图勾画的,仅是波澜壮阔的东亚大陆青铜文明画卷的卷首。从大历史的视角看,它是中国纳入欧亚大陆青铜贸易与交流的“世界体系”的开端,也是“青铜中国”和王朝中国的肇始。与后世人类文明的壮美相比,书中所展示的*早的金属文明的遗存似乎还缺乏视觉冲击力,但缘起,往往是*迷人的。

—— 许 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