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本书从解读“台湾生活方式”开篇,观察台湾特色的社会关系文化,批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从历史角度,尝试构建两岸共同史观,分析两岸历史认知分歧和两岸文化冲突,探索两岸文化共同价值,并思考推进两岸文化融合的途径。


【内容简介】

本书稿分为两篇,*篇两岸文化研究,第二篇台湾文化研究。*篇聚焦于两岸文化的差异、两岸文化认同、两岸共同价值;第二篇研究台湾文化,分析了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文化民族主义、台湾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全书从解读“台湾生活方式”开篇,观察台湾特色的社会关系文化,批评“台湾文化民族主义”,从历史角度,尝试构建两岸共同史观,就两岸文化研究中的十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分析两岸历史认知分歧和两岸文化冲突,探索两岸文化共同价值,并思考推进两岸文化融合的途径。


【作者简介】

陈孔立:1930年2月出生。195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毕业。长期从事台湾历史、台湾政治、两岸关系研究。

曾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1987-1994),*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1991-1998),中国史学会理事(1988-2004)。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重大理论创新平台首席专家。


【媒体评论】

“一灯燃百千灯”:读陈孔立先生新著《两岸的文化认同》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张羽

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先生嘱我为其新著《两岸的文化认同》写序,我自忖学识浅陋,不敢贸然答应。思绪重回至2002年,那时候,我初到厦大台湾研究所(两年之后研究所升格为台湾研究院)工作,在厦大的*堂课是孔立先生为正方、传国和我三位新教师上的,先生讲授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尽快进入台湾研究的状态。当年的教诲如犹在耳,一晃岁月已翩跹十七年。

2013年,我计划申请重大攻关项目“海峡两岸历史文化教育中相互认知、表述、态度及影响研究”,在组建课题团队的时候,我知道孔立先生当时很关注台湾文化议题,就贸然地写邮件去征求先生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屈尊做我的课题组成员。先生回书一封,简洁地回答:好的。项目初审通过后,需要去北京参加面试。朱双一教授和张宝蓉老师陪同我赴京参加面试。面试中,评委问道:“课题组成员中,资深学者陈孔立教授会真的实际参与课题研究吗?”我回答说:“会的”。其实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想着先生实在是很忙,也许评委怀疑得有道理。不久后,课题获批立项。此后的岁月里,每隔几个月,先生就寄来一封电子邮件,正文总是寥寥数语,言简意赅,告诉我所进行新的学术探索,附件却是观点新颖、例证丰赡的学术论文。就这样,从2013年起,先生先后发给我数篇与项目紧密相关的论文电子稿,如《“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台湾史研究的“兼顾史观”——评许倬云著〈台湾四百年〉》《“台湾生活方式”解读》《台湾特色的社会关系文化》《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等,这些论文多数被收入即将出版的《两岸的文化认同》新著中。自重大攻关项目立项,到中期检查,再到申请结项的五年时间里,我每每思绪毫无进路,沮丧又挫败的时候,先生都会很适时地发来一封电邮,有时附上*的研究成果,有时为沟通进展,却让我在课题一做深似海的茫然中,看到了远处明亮的新航灯。

因为和孔立先生住在同一片海岸线的厦大教工宿舍,我们常常在以学院为圆心的弧线上的某一点偶遇。一次偶遇中,孔立老师正色告诉我,要尽快写序啊!我知道这已经是*有力道的催促了。

于是,我开始了对照阅读,重新拜读先生的学术著作,寻踪先生在台湾研究上的思想轨迹。先生从1960年代的台湾历史研究开始,出版有《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1990年)和《台湾历史纲要》(1996年主编),接着研究重点放在了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上,出版了《台湾学导论》《走近两岸》等书,2013年出版了《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心系两岸》《台湾史事解读》等系列著作。特别是《台湾学导论》(台北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一书首创“台湾学”一词,他指出:“台湾学重点研究当代,除了对有关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以外,还应当强调各个学科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的科际综合研究。建立台湾学的重任理应由海峡两岸的学者共同来承担”。这里,先生特别强调了跨学科的观照视野,亦即“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 study)的研究,如历史学、政治学、传播学等理论与学说。该论著首次将台湾问题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加以研究,并例举出研究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先生更关注“两岸文化”的研究,新著《两岸的文化认同》集合了近年对文化议题的学术探讨,对两岸文化的观察是立基于历史、政治、两岸关系与文化等多学门观察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两岸文化发展的曲折道路和未来趋势。我有幸成为较早认真拜读先生新著的学人,就来谈一谈阅读初体验吧。

新著《两岸的文化认同》共分两篇:上篇是两岸文化研究,主要聚焦“两岸文化的差异”“两岸文化认同”“两岸共同价值”等三个议题,下篇是台湾文化研究,主要聚焦“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文化民族主义”“台湾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等议题。新著有着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把握到了两岸文化之间的种种关键点,除却繁杂表面现象,重点探讨了台湾特色文化的独特属性。新著具有以下四点特质:

首先,在关注共同属性的同时,更重视阐释两岸文化的差异属性

在序言中,孔立老师首先提出了“两岸文化研究的十个争议问题”,十个问题分别如下:

*,两岸文化是否存在本质差异?

第二,两岸文化的研究要关注“同”,还是关注“异”?

第三,两岸之间是否存在文化冲突?

第四,两岸文化能否“求同去异”?

第五,两岸文化认同指的是什么?只靠传统文化的认同或只靠现代文化的认同可以达成两岸文化认同吗?

第六,文化认同是不是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认同是不是比较容易?

第七,什么是两岸共同价值的基本要素?

第八,两岸文化是否存在“文化断裂”?

第九,台湾方面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目的是什么?

第十,台湾生活方式是否值得引以为傲?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两岸文化目前的发展现状,先生特别强调要重视差异:“台湾历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全国的历史有着共同性;但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它的历史也必然有其特殊性,如果只强调共同性,而忽略其特殊性,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台湾的历史,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台湾的现实:如果只强调其特殊性,而忽略了共同性,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两岸关系与当前的两岸关系,也无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台湾的前途问题。” 从中华文化的整体格局中,解读台湾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确定其在整体中的特殊价值和位置,辨析其对整体格局的有益补充。台湾特殊际遇中发展出的文化特殊属性,既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的共同性,也要理解台湾文化的特殊性。理解并尊重特殊性,对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更为重要。先生更明确指出两岸文化的本质差异是“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差异,这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差异导致的本质差异。”

其二、深刻诠释两岸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之间的辩证关系,关注台湾同胞的心理与情感态度

文化既具有分裂群体的力量,又是使之统一的力量。先生明确指出了两岸文化冲突的存在,并指出两岸之间文化冲突集中表现为大陆方面对“文化台独”的批判与台湾方面对“文化统战”的抵触。表现在社会制度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或是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等方面,“两岸文化冲突是必然的,而且已经对两岸之间造成危害。”先生指出:“应当看到文化冲突的正面效应,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冲突之后,就会出现文化融合,即两岸文化相互吸取、融化、调适的过程。”随着两岸人员流动的频繁,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快速化,两岸语境文化的差异造成对同一文化符码的误读现象频发,文化冲突问题凸显。但文化冲突具有包蕴性特质,文化融合发展也深蕴其中。在尊重两岸文化差异基础上,以积极心态对待异质文化,通过文化对话、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和融合,是建构两岸话语体系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再从文化融合走向文化共建,实现区域和平发展。

注重两岸民众的情感融洽是孔立先生学术研究的立基点。2000年,在《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一文中,孔立先生列在首位的就是:“两岸同胞感情融洽。用和平方式通过两岸平等协商和谈判,共同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实行‘一国两制’。这样,‘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不必诉诸武力,两岸不用打仗,台湾人民免除生灵涂炭之难。两岸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受任何伤害,两岸同胞感情融洽,和睦相处。实现和平统一,两岸人民是*的受益者。” 在《台湾学导论》中,先生再次强调:“我认为要研究台湾政治,不能就政治谈政治,需要关注深层的文化,需要了解台湾民众的心态,从这些方面深入地了解台湾,是研究台湾政治和两岸关系的条件。” 在新著中,孔立先生更关注台湾同胞的内在情感和认同心理,“所谓‘文化认同’有许多不同的界定,一般说来,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和文化情结,并以此形成‘我群’与‘他群’的社会区分。”

其三、正视两岸文化融合的长期性,逐步建构具有两岸特色的共同价值体系,亦即“双文化认同”

自1895年起,日本占据台湾五十年,光复初期两岸短期汇流后,因台湾戒严而发生隔绝,直至1987年台湾解严,两岸恢复交流,长期的隔绝造成两岸文化的断裂和隔膜。在台湾,“‘爱台湾’已经成为*主要的价值标准。不论蓝绿都以‘爱台湾’、‘台湾优先’、‘以台湾为主’、‘台湾主体性’等等为标榜。从李登辉、陈水扁直到今天,台湾当局都在努力建构“台湾主体意识”,力图与中国大陆划清界限。”孔立老师提出了两岸文化认同达成的通路问题:只靠传统文化的认同或只靠现代文化的认同可以达成两岸文化认同吗?他的回答是:“两岸文化认同应当是‘双文化’的认同,即既需要传统文化,也需要现代文化。在现代文化认同方面,除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之外,还要建构一个‘中间媒介’——两岸特色的共同价值。”共同价值的提炼和凝聚需要“互相渗透、互相筛选、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把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变成两岸的共同价值,这是走向两岸文化认同、实现两岸同胞‘心灵的契合’的必经途径。”两岸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然经历差异—冲突—交流—融合—建构共同价值—走向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产生及发展路径一定的共同体成员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具有自己人群的特有的生活方式,因为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有着几近相同的文化信仰,具有相同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产生与发展的路径在于人群范围的不断扩大,由*初的某人对某种事物、现象的认同,逐渐扩展到小范围的人群生活体,在获得一定范围的共识之后再逐渐扩展到大范围的人群生活体,即由个体的文化认同、群体的文化认同、民族的文化认同、国家的文化认同,到人类的文化认同的演变历程。” “从两岸各自的主流文化来看,也都体现了“双文化”。大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双文化。台湾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强调“保留了完整面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强调“吸收了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这也是双文化。”

其四、聚焦两岸青年交流,重视流行文化交流

孔立先生特别关注两岸年轻人的交流。一直对青年人才的交流有着很多的期许。在《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一文中,孔立先生曾指出:“文教交流提高素质 在21世纪,智力和人才是*的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两岸在文化教育上互相合作,对于开发智力和人才资源、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振兴中华文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两岸在文化教育上各有长处,近年来的相互交流已经富有成效,将来清除了各种障碍,合作前景更为美好。青年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到自己喜爱的大学就学,双方的学历得到认证。两岸在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方面,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将使两岸都得到好处。” 然而,两岸青年交流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在第二届两岸学子论坛的“夫子开讲”环节,先生生动地分析了两岸青年交流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他指出:“对于大陆青年来说,文化休克表现在台湾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因为对大陆人来说,台湾的事就是中国的事,但对大部分台湾人来说,中国大陆的事*是外国的事,把中国大陆看成外国,甚至‘敌国’。文化休克的另一个表现是台湾媒体对大陆的敌视。台湾媒体上有很多大陆的负面新闻、不客观的报道和评论,比如很多报刊评论认为陆生和陆资来台湾是抢资源、抢饭碗,服贸会冲击百万台湾劳工,认为‘中国’用金钱收买台湾、‘中国崛起直接冲击台湾’。文化休克的第三个表现是大陆人认为台湾亲美亲日反中。因为台湾只关注美国和日本,把美国看成主子,与日本关系亲厚,但不少人‘逢中必反’。”

当前,台当局推行“软性急独”,在节日庆典、饮食文化、流行歌曲、电影纪录片、漫画网游、舞蹈戏剧、通俗曲艺等流行文化中,反复灌输“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优先”、“台湾是南岛语族的发源地”、“中国崛起之威胁”和“台湾是海洋文化,大陆是内陆文化”等论调,突出台湾特质,宣扬大陆在多领域打压台湾,使台湾年轻一代对大陆充满敌意,在大多数台湾民众选择留在台湾发展,或者至今都没有来过大陆的情况下,孔立先生强调应高度重视两岸流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打造沟通两岸年轻人的心灵桥梁,让更多台湾年轻人改变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建构共同记忆,拉近情感距离。在台湾,流行文化虽常被灌注进入意识形态,但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含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元素,流行音乐在两岸间架起了音乐的桥梁、情感的桥梁、心灵的桥梁。尽管在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存在某些差异,但由于有了共同语言、共同价值观,就能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在增进感情的基础上,发挥文化交流促进双方了解、理解和融合的作用。”孔立先生指出两岸流行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台湾的流行文化体现出多元、包容、在地化、“特色走向”、个性化、“活出自己”以及“小清新”“小确幸”等等特色。而大陆的流行文化起步较晚,因而存在大量引进、模仿外来流行文化(包括港台流行文化)的特点,但是在引进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根据大众的需要制造出自己的流行文化,特别重视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衔接,强调“励志效应”“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当前,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巧妙连接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契合点,以达到满足民众心理需要、文化体验、情感认知、审美需求等诉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流行化”。

孔立先生治学特别“喜好不同”,他曾经说过:“我在学术研究上‘喜好不同’,对于不同的意见十分重视,如果我能够证实这些意见是正确的,我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看法;如果我能证明这些意见是错误的,我的研究就会有独到的见解”。章念驰先生曾这样形容他:“求真务实,超前研究,不但会有风浪而且会有孤独。随大流虽安全,日子可以过得满好,但这是真正知识分子不齿的。” 先生治学也强调对话,特别是与台湾学者对话,“我总觉得我们从事台湾研究、写有关台湾的学术论文,一定要设法和台湾学者对话。如果论文只是‘各说各话’,互相没有交锋,交流的作用和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2004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建院之时,老所长孔立先生说道:“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成立至今已经24年了,现在改称为台湾研究院。我们走过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应当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让后人可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也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这项任务应当通过建立‘台湾学’来实现。” 我幸运地受到很多前辈学者的提携和帮助,也躬逢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我曾在学院书库里找到一些1970年代末台湾文史资料,是合作刻字的油印资料。这些资料是有温度的,它一方面代表了前辈学者曾经面对的研究资料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前辈学者的学术执着。如今,经过前辈学者几代人的努力与深耕,文献资料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和学术平台等方面都已卓有成效。特别是学院文献信息资料中心是大陆收藏台版图书资料与数据库*为丰富的资料库,为台湾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学术支撑。感谢前辈学者的拓荒,一棒又一棒,一程又一程。

“九秩巍巍享寿卮”,恭祝孔立先生九秩生日快乐!!!

2019年3月26日

厦大海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