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零公里处》是八〇后先锋导演、作家唐棣的*长篇小说力作,讲述的是一个人青年时期向着“零公里处”发起了十三段旅程,是一部极具野心的多文本叙事作品,也是作者“北方档案”三部曲创作计划中的*部。

《零公里处》中的十三个小说故事,既是彼此关联的短篇故事,也可被看作是一部组合式的长篇小说。十三段“旅程”组合、拼贴,交织成一个叙事圆环,与“零公里”暗合,是一部蕴含了作者丰富思想内涵的“神游记”。邱华栋盛赞:“作为小说家和导演,唐棣几乎是天才型的。”

唐棣是一个极具个人写作特点的当代青年小说家。《零公里处》以繁复变幻的叙事,融合小说、戏剧、图像以及潜藏的镜头语言等多种文本表达,是一部可听可读、可观可感的“多声部”作品。


【内容简介】

《零公里处》是八〇后跨界作家、先锋电影导演唐棣的*长篇小说力作。

作品由十三段旅程——十三个独立又相联的小说故事组成,并由一个若隐若现的神秘主人公李松野讲述,所有故事跟随他的行踪展开。十三段“旅程”既可独立成篇,亦可连缀成一部地图式长篇小说。

在向“零公里处”进发的过程中,故事嵌入旅途中一个个记忆深处的片段里,以小城之名,分布在人生若干至关重要的转折当中。围绕记忆与遗忘、现实与魔幻、肉体与灵魂之间的种种交织,故事开展,并以小说、戏剧、图像以及潜藏的镜头语言,细述当代青年“在途中”的精神漫游与奇遇。


【作者简介】

唐棣,1984年生于河北唐山。首位在香港《字花》开设专栏的内地创作人。出版有文学作品集多部,除小说外,还包括艺术评论及电影理论集,主要作品有《遗闻集》《西瓜长在天边上》《电影漫游症札记》等。

同时唐棣也是一位出色的视觉导演,从2008年起创作了多部风格大胆、实验的短片与艺术录像,并以不同身份参与过多部电影的制作,2014年录像作品《十二宫》获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实验奖。次年,处女作实验长片《满洲里来的人》引起电影界关注。

2014年,小说作品《朋友》被译成日文,入选日本《火锅子》“华语文学人物”专栏;2010年、2012年、2014年,三度登上《天南》杂志;2012年,获滇池文学奖小说首奖;2008年,获波比文化小说奖等。


【媒体评论】

唐棣是一位非常有灵性的作家,无论他的表达方式流于纸笔之间,还是镜头语言,我们都能看到人在故事中荒诞的举止。在他的笔下,故事即生活,荒诞即日常,不到故事结尾,你永远无法体会到荒诞离我们如此之近。

——《晶报·深港书评》2018年度十大好书评语

作为小说家和导演,唐棣几乎是天才型的,没上过学,没学过电影,沿袭了“新浪潮”、实验电影的风格,又结合了自己的作者经验,是非常好的影像表达,这是在国内做出好的作者电影的希望。

——邱华栋(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在唐棣的小说里,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一种言说,在循环的形式里,抵达存在的内核。

——费勇(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著名学者 )

青年导演唐棣对于影像与文字两重世界的体验,造就了他独特的审美视野……

——《单读》杂志

唐棣的写作叠合或折衷了文学与电影的讲述方式,前者为逼仄的时间感,后者是过去的未来性,都指向无限的出发点。"旅人"构成了作者与读者体验的参照,彼此互为主观:一条旅程,各种经历,再也沒有旁观的人。

——寒碧(上海巽汇XUNWAY总策划、知名策展人)

人们看的既是他(唐棣)的小说,也是他捕捉的景观。视觉化是造型的需要,造型服务于开辟的新空间,而这些经视觉造型的意象,又逐一演变成小说空间中醒目的坐标。

—— 海力洪(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小说家 )

唐棣的小说有种难得的硬度,嶙峋而坚挺。作为优秀的导演,他非常善于文字的影像化表达,场景精彩,转换有度,故事的叙述在细微中起伏跌宕,视角变换提供了足够惊喜的新鲜感。

——知名原创文学公号“骚客文艺”


【目录】

001缘起:在波港的几小时

001 站:看吧,风塔(162公里处)

017 第二站:在酒吧的几个日夜(154公里处)

027 第三站:绿草地(113.4公里处)

050 第四站:立交桥下的发廊(102.56公里处)

060 第五站:在面馆的几小时(100.8公里处)

067 第六站:暗巷中(96.4公里处)

082 第七站:追凶者和凶手(89公里处)

096 第八站:出租车司机(80.6公里处)

115 第九站:在萨洒的几小时(73公里处)

131 第十站:山海之间(0公里处)

158 第十一站:在沙门海滩上(39.7公里处)

171 第十二站:在灵蛇岛的几天(50公里处)

183 第十三站:柳河之畔(全长877公里)

200 尾声:在剩余的世界里

202 附录:不是一出戏剧(两幕话剧)

235 后记


【书摘与插画】

缘起:在波港的几小时

一路上跟遇到的不少人交流后,我们才慢慢意识到,每段行程中都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旅人”的角色,用以寄托不同时段的感情变化,他似乎对待在同一个处不满,对未知之地,跃跃欲试。实际上,我们又都不是喜欢旅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甚至连门都懒得出——这毫不重要,重要的是 1940年6月14日傍晚,一个身穿褐色长裤的中年男人匆匆出发了。并且,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他还是赶上了后一班去往法国南部地区的火车。

两个多月后,也就是8月17日,这个男人手拿过境西班牙到美国的签证,饥肠辘辘,连夜去往马赛。9月25日,在列车上,已传来消息,时局有变,他不得不中途下车,简单吃了点东西后,上山将就一夜。第二天上午7点17分再次上路,马不停蹄去往比利牛斯山脚下的波港(Portbou)小城。9月25下午3点23分,他抵达之后,迅速去了海关,却遭到了海关人员的阻止,一系列盘查结束时,三个多小时后,天色已晚,海关人员把这个中年男人,安排进了一家阴暗、窄小的旅馆里,准备第二天遣返。

与这个中年男人同时上路的,还有一位名叫赫尼•古尔兰德(Henny Gurland)的摄影师。她也同样感到小城弥漫着一种难以说清的气息。这样的小城,注定无法给人安定感。人们更多是把它,当作去往目的地途中的短憩。而周围人则会用一种怀疑的目光打量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那种感觉很异样,叫人很难受。”紧接着她对当时情况继续描述,“26日早晨7点,我听到奇怪的声音,然后有人叫我去他的房间,说他有事找我。当时他整个人昏昏沉沉,交给我一封信后便不省人事。”

这封没有寄出的信被遗失了。古尔德兰依靠回忆,复述了部分内容“我的生命将在这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小城终结……耳边传来一种奇怪呜鸣之声,类似潮声?或是风声?还是在召唤我?我请您把我的想法转交给我的朋友,并向他解释我的处境,去过哪里,遇上些什么人。”

这段根据法国人亚瑟•科斯特勒(Arthur Koestler)自传,及部分关于本雅明的资料改写而成的“旅行记录”,可以作为本书的引子。

除此之外,有必要说明一下“零公里”的意义。任何一个词到了不同作者手上都会变幻出不同用意。本书中这个词,可作如下释义:

1.一种里程计算法,即道路起点、城市中心点,从平原到大海,从暗巷到大道;

2.一种标志和象征,人生的原点、影响的核心,从一个人到无数人,从本地人到异乡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