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中外电影不同时期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从而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外电影的艺术发展特色。对于国内高校非影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既有兴趣了解中外电影艺术的整体风貌,又不愿阅读专业性过强的电影理论书籍。本书以丰富的电影案例,辅之以全新的写作理念,应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延伸阅读的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体现新时代语境下“大学电影”特色并涉及“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艺术类课程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中外电影不同时期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从而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外电影的艺术发展特色。对于国内高校非影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既有兴趣了解中外电影艺术的整体风貌,又不愿阅读专业性过强的电影理论书籍。本书以丰富的电影案例,辅之以全新的写作理念,应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延伸阅读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郭越,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影电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澳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学术领域为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主讲中外电影艺术比较、华语电影研究、电影美学、纪录片创作与实践等课程。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曾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目 录*部分 无声电影时期(1894—1927) / 001*章 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 003*节 电影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电影的发明 / 003第二节 世界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 / 008第二章 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 012*节 好莱坞的崛起与格里菲斯的艺术贡献 / 013第二节 美国早期喜剧电影学派代表查理·卓别林的 喜剧片创作 / 018第三节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 / 020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萌芽、探索与发展 / 033*节 中国电影的萌芽期 / 033第二节 中国电影艺术的初步发展 / 035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 038第四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代导演” / 042第四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048*节 殖民历史语境与中国早期电影 / 048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 052第二部分 现代电影时期(1928—1959) / 063*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 065*节 电影“新大陆”的发现:从理性到非理性 / 065第二节 欧洲各国先锋派电影的探索 / 066第二章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风格与原则 / 070*节 制片厂制度:好莱坞商业化的电影产业模式 / 070第二节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 074第三章 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蜕变 / 082*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 082第二节 让·雷诺阿: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良心与象征 / 083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086第四章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电影 / 090*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主潮 / 090第二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艺术探索 / 092第五章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电影 / 095*节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风貌 / 095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成就 / 098第三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二代导演” / 101第六章 新中国电影 / 106*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106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历程:献礼片与隐抑的电影    新浪潮 / 107第三节 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三代导演” / 110第四节 中国电影的曲折与磨难 / 115第七章 苏联电影对新中国电影的全面影响 / 117*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的苏联电影 / 117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    影响 / 120第三部分 当代电影时期(1960—1990) / 123*章 意大利:“直面人生”的新现实主义 / 125*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 / 125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 127第三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风格 / 129第四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衰落的动因及美学流    变 / 132第二章 法国:非电影人的电影新浪潮 / 137*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崛起的背景 / 137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 / 139第三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导演 / 140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电影运动及各国电影艺术革 新 / 142第三章 部分亚洲国家的电影演变 / 145*节 日本电影 / 145第二节 韩国电影 / 150第三节 印度电影 / 154第四章 中国电影的反思、创新与崛起 / 156*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概况 / 157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 / 160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 166第五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影响 / 178*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79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81第四部分 后现代电影时期(1990 年至今) / 185*章 欧洲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 / 187*节 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历史语境 / 187第二节 新德国电影:怀乡——失去了的精神家园 / 190第二章 新好莱坞和后现代主义电影走向 / 196*节 新好莱坞电影简述 / 196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电影简述 / 199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趋势 / 214*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214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影响 / 220参考文献 / 222后 记 / 226


【前言】

电影诞生于 1895 年,虽然只有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却已成为世界上*具影响力的艺术门类。与传统的诸艺术门类相比,电影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技术和艺术综合发展演化的烙印。作为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技术发明成果,科学与技术的“联姻”使其具备了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表现手段及美学特征。时至今日,电影不仅仍是全球重要的娱乐形式,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承载着人类心灵领域的诸多审美创造活动。在一百余年的时光中,电影经历了从“杂耍”到艺术的复杂嬗变历程。在百年光影的变幻中,电影从萌芽、成长直至成熟,不断迎接着新兴技术革新和不同媒介形式的冲击。电影技术上跨国流动性的特征使电影从诞生伊始就处于“比较电影”研究的位置上,而没有一个漫长的国别电影的研究期,即电影从一开始就处于“世界电影”的多元对话语境中,世界各民族、国家间文化的交流给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与艺术创新融合的多元可能。从这一意义来说,比较电影研究应该是电影与生俱来的。学者陈犀禾在《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一书中提出:“在现代传播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国际性的艺术。采用一种跨文化视野的方法对影视艺术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影视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向。这一研究方向采用跨文化的视野和方法研究中国本土的影视艺术和产业,世界其他国家的影视艺术和产业,以及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在这段话中,陈犀禾先生提出了以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电影和世界各国电影的构想,对于国内比较电影研究工作的展开具有启示意义。针对电影的比较研究,颜纯钧教授也进一步指出:“电影的比较研究所提供的将是一种新的学术思路。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世界电影’的广阔视野,同时又掌握比较研究的相关方法,把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和其他国家关联起来,把中国电影的未来趋势和整个世界的文化走向关联起来。按照这种思路,势必会有些新的过去被忽视的电影现象和电影问题从庞杂混乱的表象中凸现出来。”应当说,虽然目前国内的比较电影研究还处于起步期,但“比较电影”的研究方法对于电影学研究视野的拓展,对于我国民族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于民族电影的跨文化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书是一本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体现新时代语境下“大学电影”特色并涉及“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艺术类课程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中外电影不同时期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从而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外电影的艺术发展特色。对于国内高校非影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既有兴趣了解中外电影艺术的整体风貌,又不愿阅读专业性过强的电影理论书籍。本书以丰富的电影案例,辅之以全新的写作理念,应能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后延伸阅读的教学用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发展的、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不同时期艺术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影响,重点透视中国电影在不同时期对外国电影的借鉴。本书还力求将中外电影不同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置于一个相互联结的文本链上,揭示作品与作品的内在联系、文本的传递与交流的方式、电影创作上的传承与流变的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广义的“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世界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人类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自身的创作与发展也显现出具体影片文本间的关联与指涉。事实上,中外电影不同时期重要影片的诞生都不可避免地铭刻着以往电影的印记,可以说,“世界电影”的内部潜行着一部“元电影”的发展脉络,潜行着一部与自身传统持续对话的互动脉线。在这一意义上,每一部影片或文本其实都与其他的影片文本相联结。本书编写中有待突破的难点在于,如何从浩繁的电影理论文献中有效爬梳“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相关重要资料,如何看待“世界电影”不同时期影片文本间的内在联系等。相应地,本书编写过程中着重突显了方法论的意识,并形成了基本的写作特色。*,将中国电影不同时期的艺术探索置于“世界电影”的宏观发展背景上进行考量:一方面,以比较电影研究中的“平行”研究法观照中外不同时期叙事电影的发展,对比重要电影思潮、创作现象;另一方面,以比较电影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法审视不同时期欧美、苏俄电影对中国电影语言的影响。第二,引入“元电影”的视野,以“电影中的电影”为参照系,探析中外电影不同时期电影文本间的交互影响,以求建构一条清晰的“元电影”比较框架。第三,尝试以电影生态学的方法审视中外电影技术、产业、美学的整体流变。本书在突显方法论意识、注重文献资料选择和梳理的基础上,也着力在编写体例上寻求创新的可能。作为一门舶来的艺术,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艺术文化的多元碰撞与交流。从中外电影不同时期艺术的比较着眼,一些世界电影大国的电影艺术探索都曾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编写体例上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建构起一个“比较电影”的理论视域:一方面,以平行研究法审视中外电影艺术思潮的演进;另一方面,以影响研究法审视外国电影思潮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就把中国电影的艺术探索置于“世界电影”的总体发展格局之中,以比较研究的视野透视中外电影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其次,本书的创新还体现在注重吸收“世界电影”研究的*新成果,重审中外电影不同时期作品间的联系、影响与互动,特别是不同时期外国电影曾给予中国电影创作的有益启示。再次,本书的创新更体现在力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人际交流中寻找到一条理想的通道,使《中外电影艺术比较》一书既包含有丰富的视听文化内容,又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