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多种阳极泥湿法预处理新技术、阳极泥处理过程重要有价金属的回收、阳极泥预处理过程的反应机制等。全书共分12章,第1章全面介绍阳极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新技术发展;第2章介绍不同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第3~10章分别介绍硫酸化焙烧、常压浸出、超声波辅助浸出、微波辅助浸出、协同浸出、常压混酸浸出、密闭混酸浸出、浮选富集等多种阳极泥湿法预处理工艺及其原理;第11章介绍铜阳极泥银电解精炼过程;第12章介绍阳极泥中硒浸出过程的热力学过程和硒物相转变过程。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铜阳极泥概述 1
1.1.1 粗铜的电解精炼 1
1.1.2 铜阳极泥的形成 1
1.2 铜阳极泥的化学性质与组成 2
1.2.1 铜阳极泥的化学性质 2
1.2.2 铜阳极泥的化学组成 2
1.2.3 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 3
1.3 铜阳极泥的处理工艺及研究进展 4
1.3.1 铜阳极泥传统火法处理工艺 4
1.3.2 铜阳极泥传统湿法处理工艺 5
1.3.3 铜阳极泥选冶联合处理工艺 6
1.3.4 铜阳极泥处理新工艺 7
1.4 微波技术及其在矿冶领域中的应用 9
1.4.1 微波概述 9
1.4.2 微波的作用原理 9
1.4.3 微波技术在矿冶领域中的应用 9
1.5 超声波技术及其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1
1.5.1 超声波概述 11
1.5.2 超声波的作用原理 12
1.5.3 超声波技术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2
1.6 混酸浸出技术及其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4
1.6.1 混酸浸出概述 14
1.6.2 混酸浸出技术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4
1.7 浮选技术及其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5
1.7.1 浮选技术概述 15
1.7.2 浮选技术在冶金领域中的应用 16
1.8 铜阳极泥湿法预处理新技术的研发意义 16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铜阳极泥工艺矿物学研究 23
2.1 高镍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23
2.1.1 化学成分分析 23
2.1.2 粒度分布特征 24
2.1.3 XRD物相分析 25
2.1.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5
2.2 高铅铜阳极泥的工艺矿物学 32
2.2.1 化学成分分析 32
2.2.2 粒度分布特征 33
2.2.3 XRD物相分析 34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5
2.3 本章小结 44
参考文献 45
第3章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酸浸预处理 46
3.1 硫酸化焙烧效果的影响因素 47
3.1.1 硫酸用量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 47
3.1.2 焙烧温度对硫酸化焙烧效果的影响 48
3.1.3 焙烧时间对硫酸化焙烧效果的影响 50
3.2 酸浸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 53
3.2.1 酸浸脱铜镍正交实验 53
3.2.2 单一酸浸条件对脱铜镍的影响研究 56
3.3 硫酸化焙烧-酸浸预处理化实验 60
3.4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酸浸渣的后处理 66
3.4.1 氯化分金 66
3.4.2 硫代硫酸钠提银 68
3.4.3 分金渣中银的回收 71
3.4.4 连二亚硫酸钠还原银 72
3.5 本章小结 74
参考文献 74
第4章 铜阳极泥常压浸出工艺 75
4.1 高镍铜阳极泥常压浸出影响因素 75
4.1.1 硫酸浓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5
4.1.2 浸出温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6
4.1.3 固液比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7
4.1.4 浸出时间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8
4.1.5 通气速率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9
4.1.6 过氧化氢浓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79
4.1.7 化实验 80
4.2 高铅铜阳极泥常压浸出影响因素 81
4.2.1 硫酸浓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1
4.2.2 浸出温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2
4.2.3 固液比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3
4.2.4 浸出时间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3
4.2.5 通气速率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4
4.2.6 过氧化氢浓度对常压浸出的影响 85
4.2.7 化实验 86
4.3 本章小结 86
参考文献 87
第5章 铜阳极泥超声波辅助浸出工艺 88
5.1 高镍铜阳极泥超声波辅助浸出影响因素 88
5.1.1 超声波功率及浸出时间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88
5.1.2 硫酸浓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0
5.1.3 浸出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1
5.1.4 固液比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2
5.1.5 通气速率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2
5.1.6 过氧化氢浓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3
5.1.7 化实验 94
5.2 高铅铜阳极泥超声波辅助浸出影响因素 95
5.2.1 超声波功率及浸出时间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5
5.2.2 硫酸浓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6
5.2.3 浸出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7
5.2.4 固液比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8
5.2.5 通气速率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8
5.2.6 过氧化氢浓度对超声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99
5.2.7 化实验 100
5.3 本章小结 101
参考文献 101
第6章 铜阳极泥微波辅助浸出实验研究 102
6.1 高镍铜阳极泥微波辅助浸出影响因素 102
6.1.1 微波功率及浸出时间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02
6.1.2 固液比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04
6.1.3 目标温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05
6.1.4 硫酸浓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05
6.1.5 过氧化氢浓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06
6.1.6 化实验 107
6.2 高镍铜阳极泥微波辅助浸出渣加压浸出 108
6.2.1 硫酸浓度对加压浸出的影响 108
6.2.2 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加压浸出的影响 108
6.2.3 固液比对加压浸出的影响 109
6.2.4 微波预处理对加压浸出的影响 109
6.2.5 微波预处理动力学分析 110
6.2.6 未微波预处理动力学分析 112
6.3 高铅铜阳极泥微波辅助浸出预处理研究 113
6.3.1 微波功率及时间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13
6.3.2 固液比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15
6.3.3 目标温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15
6.3.4 硫酸浓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16
6.3.5 过氧化氢浓度对微波辅助浸出的影响 117
6.3.6 化实验 118
6.4 本章小结 118
参考文献 119
第7章 微波-超声波协同浸出铜阳极泥研究及机理 120
7.1 高镍铜阳极泥微波-超声波协同浸出响应曲面分析 120
7.1.1 响应曲面法 120
7.1.2 模型精确性验证 121
7.1.3 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 126
7.1.4 优化结果 130
7.2 高铅铜阳极泥微波-超声波协同浸出实验 130
7.2.1 对比实验 130
7.2.2 超声波模式的影响 132
7.3 铜阳极泥微波辅助浸出理论研究 133
7.3.1 传统浸出与微波辅助浸出对比实验 133
7.3.2 微波场下温度变化 135
7.3.3 微波辅助浸出模型 138
7.4 铜阳极泥超声波辅助浸出理论研究 140
7.4.1 传统浸出与超声波辅助浸出对比实验 140
7.4.2 动力学分析实验 140
7.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143
7.5 微波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分析 144
7.5.1 工艺分析 144
7.5.2 能耗分析 145
7.6 含铜、硒、碲浸出液的分离回收 145
7.6.1 铜分离工序 146
7.6.2 亚硫酸钠还原硒、碲工序 149
7.6.3 还原产物的性质 153
7.7 本章小结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8章 铜阳极泥常压混酸浸出研究及机理 157
8.1 高镍铜阳极泥常压混酸浸出实验研究 157
8.1.1 硝酸浓度的影响 157
8.1.2 硫酸浓度的影响 158
8.1.3 固液比的影响 159
8.1.4 浸出温度的影响 160
8.1.5 浸出时间的影响 161
8.1.6 浸出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162
8.2 高铅铜阳极泥常压混酸浸出实验研究 164
8.2.1 硝酸浓度的影响 164
8.2.2 硫酸浓度的影响 165
8.2.3 固液比的影响 166
8.2.4 浸出温度的影响 166
8.2.5 浸出时间的影响 167
8.2.6 浸出渣成分分析 168
8.3 铜阳极泥混酸浸出动力学研究 168
8.3.1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原理 169
8.3.2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172
8.3.3 银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177
8.3.4 硒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179
8.4 本章小结 184
参考文献 185
第9章 铜阳极泥的密闭混酸浸出工艺 186
9.1 密闭体系下的循环氧化浸出原理 186
9.2 高镍铜阳极泥密闭浸出实验研究 187
9.2.1 浸出温度的影响 187
9.2.2 浸出压力的影响 188
9.2.3 固液比的影响 189
9.2.4 硝酸浓度的影响 189
9.2.5 硫酸浓度的影响 190
9.2.6 浸出时间的影响 191
9.2.7 不同硝酸浓度下浸出渣的物相变化 192
9.3 高铅铜阳极泥密闭浸出实验研究 195
9.3.1 浸出温度的影响 195
9.3.2 浸出压力的影响 196
9.3.3 固液比的影响 197
9.3.4 硝酸浓度的影响 197
9.3.5 硫酸浓度的影响 198
9.3.6 浸出时间的影响 199
9.3.7 浸出渣成分分析 200
9.4 含有铜、银、硒的浸出液处理 200
9.4.1 铜的萃取 201
9.4.2 硒的还原 203
9.5 本章小结 207
参考文献 207
第10章 高铅铜阳极泥浮选工艺 209
10.1 概述 209
10.2 粗选实验 210
10.2.1 预处理影响实验 211
10.2.2 矿浆浓度影响实验 213
10.2.3 pH影响实验 215
10.2.4 捕收剂类型影响实验 216
10.2.5 捕收剂用量影响实验 218
10.2.6 抑制剂用量影响实验 220
10.3 精选实验 222
10.3.1 矿浆浓度影响实验 223
10.3.2 pH影响实验 224
10.3.3 捕收剂用量影响实验 226
10.3.4 抑制剂用量影响实验 228
10.4 本章小结 230
参考文献 230
第11章 阳极泥银电解精炼过程研究 231
11.1 银电解工艺实验研究 231
11.1.1 不同Ag 浓度对电解的影响 232
11.1.2 电解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235
11.1.3 杂质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236
11.2 银电解精炼过程中钯的吸附 238
11.2.1 树脂筛选实验 240
11.2.2 静态吸附的影响因素研究 241
11.2.3 动态吸附的影响因素研究 244
11.2.4 动态解吸的影响因素研究 246
11.3 黑金粉氯化浸金液的还原提金 248


【书摘与插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