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这本荣获1997年凯迪克金奖的图画书,用极富3D效果的剪纸插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老布拉格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个关于泥巴人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了正义的力量,让我们对生命、救赎和超自然力量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大卫·威斯尼斯基( David Wisniewski)是一位知名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创作了10多本图画书和儿童文学作品。威斯尼斯基1953年出生于英国, 在林林兄弟和巴纳姆贝利马戏学校学习之后,他去马戏团待了将近3年时间,在那儿,他自己做各种手工,衣服、饰品等等。再后来,他被他未来的妻子,朵娜,聘请到她的玩偶剧院工作。在他和朵娜结婚之后,他们开创了自己影子剧社。就是在他创作戏剧的过程中,他讲故事的技巧和艺术再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他的剪纸艺术,逐渐臻于化境,他的很多作品的插图都是以剪纸黏贴的艺术来呈现,也正是这种罕见的插图艺术,为他赢得了凯迪克金奖的荣誉。

译者简介: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5月19日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儿童文学《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1] 等。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媒体评论】

作者帮我们把泥巴人的人性提到了一个高度。让我们关注他的存在,并且把传统故事中那种魔幻式的英雄形象减弱了,从而把历史性和人性的复杂性相结合。而独特的剪纸造型又完美地呈现了整个故事。 ——《出版者周刊》

作者用纸张的拼贴和剪裁,加深了这个故事的深度,并且有视觉上3D的效果。在颜色的运用上,作者也别具匠心。有泥土和棕色和灰色,初升太阳的淡紫色,火和太阳西落的橘色,加之对于景深的运用,粘土人的巨大形象完全被体现了出来。 ——《学校图书馆》杂志

作者精彩绝伦的艺术风格完美地呈现出了故事的进展和戏剧性的变化。他用一种略带悲伤的手法把泥巴人的人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在这个故事里,泥巴人像孩子一样说简单的语句。他有*纯真的愿望,继续活着。看完这个故事,粘土人绝望的面孔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书单杂志》

作为一个剪纸大师和色彩处理大家,作者运用颜色和剪纸造型极度地体现了这个故事的戏剧性,作者用他的剪刀给我们创造一种恐怖而悲伤的气氛。 ——《科克斯评论》


【前言】

剪纸艺术和泥巴巨人的魔幻魅力

这本令人惊叹的图画书,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正义战胜压迫的故事,1997年获得了美国图画书*荣誉奖项—凯迪克金奖。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形式同样具备非同寻常的杰出之处。大卫·威斯尼斯基在其创作晚期, 尝试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图画书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图画书创作者,威斯尼斯基不是使用画笔在纸上作画,而是拿起了一把小刀,裁剪出上百个小小的、精美的、各种颜色的剪纸作品;然后,他把这些剪纸细心地整理并叠放在适当的位置,创造

出一个拥有强大戏剧张力的复杂多样的立体世界。

这些剪纸拼贴的图画有着魔幻的魅力。当你注视着它们,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叹,竟然有人拥有如此灵巧的双手、如此敏锐的眼力,使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得如此完美!巧合的是,《泥巴人》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关于神奇的魔幻力量的。它记述了很久很久以前,一些饱受迫害的布拉格的犹太人,计划创造出一个拥有超自然力量的来自泥土的巨人战士,来保护他们的安全。创造泥巴人被认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人能够确保成功;就算能够成功,结局也很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在这本神奇而迷人的图画书中,大卫·威斯尼斯基邀请我们一起去想象:如果人类真的拥有了上帝般的力量,能够创造出一个巨人,去消弥世界上的一切罪恶,世界会变成一番怎样的景象?创造出巨人的正义的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他,抑或是越来越强大的泥巴巨人*终成为人类的主宰者?在对这一主题的阐释上,没有任何一本图画书可以达到《泥巴人》在思想意义和艺术形式上的高度。

(美国著名童书研究专家 伦纳德·S. 马库斯)

关于《泥巴人》的五个阅读问题

《泥巴人》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故事中有不少我们的文化中

所缺乏的犹太民族独有的特点。由于中国读者对犹太文化不太熟悉,所以这个深受美国孩子喜爱,并获得过凯迪克金奖的作品,中国的小朋友读起来可能有些费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差异”。

我和几位年轻的爸爸妈妈针对这个故事做过一些交流,他们为小朋友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犹太人为什么会住在围墙里?逾越节是什么节?勒夫拉比为什么可以造泥巴人?

先来回答这三个问题。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宗教冲突问题十分严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间总是充满敌意。犹太人原来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后来他们的国家被外族入侵。亡国后的犹太人背井离乡,很多人流浪到了欧洲,并定居下来。因为坚持自己的犹太教信仰和习俗,他们不能享受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还常常受迫害,被奴役,被人用高墙围起来,住在专门的犹太居住区,墙外还有基督教士兵把守,晚上要上锁关门。所以,书中的拉比晚上要离开犹太区,到郊外的河边去取泥土,只能走他们偷偷修的一条密道。

犹太人过逾越节的习俗可以追溯到犹太人的《圣经·出埃及记》(也就是基督教《圣经旧约》部分)。几千年前,犹太人寄居埃及时,受到了残酷的奴役,他们准备悄悄离开这个国家。因为要连夜逃离,犹太人在准备路上带的食物时,没有时间让面粉发酵,只能烤未发酵的面饼,所以这种饼就叫无酵饼;他们还把羊杀了,烤好,带在路上吃。犹太教是明文禁止“以血祭神”,禁止食用带血的肉类,更不许食血的,可见用基督教儿童的血做饼吃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有关泥巴人的传说在欧洲尤其是犹太人当中很流行。那么,泥巴人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根据犹太神秘主义(又叫喀巴拉)的传统说法,上帝通过神秘的文字造了人,那些虔诚、正直的圣人也可以通过神秘的方法,创造出接近人类的泥巴人。在泥巴人的额头上写下表示“真相” 的希伯来语单词使其充满生机,而抹掉它头上的一个希伯来字母,变成 “死亡”,泥巴人就会失去生命。在欧洲各国的犹太人长期受迫害,受奴役,他们就想象能有一个具备超乎常人力量的泥巴人,给犹太社区带来和平安宁。比如故事中写的1580年,因布拉格的“血的谎言”而导致的对犹太社区的袭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而勒夫拉比造泥巴人抵抗暴徒的故事则是一个弱小民族的想象而已。

还有一个问题是,泥巴人约瑟夫刚被创造出来就说过一句话—“这样做明智吗?”

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泥巴人约瑟夫活着的意义。勒夫拉比之所以制造泥巴人是因为布拉格的犹太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悲惨境遇下,不得已而造出一件以暴力对抗暴力的武器。但是,创造泥巴人,又意味着万一对方也去生产类似的武器,岂不是演变为以暴制暴的升级?所以,“约瑟夫的出现是否明智”的意思就是问,以暴制暴的办法是否明智。在故事中,勒夫拉比没有正面回答约瑟夫,但故事的结局—拉比和国王谈判成功,*终毁掉约瑟夫,说明勒夫拉比的做法是明智的。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对犹太人的迫害达到了极限,他们也会奋起反抗和自卫,给施暴者狠狠的打击;同时,犹太人制造“泥巴人”这件超级武器,只是为了自卫,而且,善良民族的自卫和反抗,也会主动地适可而止,“一群刚刚结束被奴役的命运的百姓会希望奴役其他人吗?”

*后一个问题是,大多数的家长和小朋友都喜爱和同情泥巴人约瑟夫,他们会感到勒夫拉比对待泥巴人的态度,是否太缺乏人性、太残忍了?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泥巴人被造出来以后,他不但有了人的是非感、正义感,更有了审美意识,能感觉到朝霞的美丽。而*后拉比却无情地将他毁掉,的确是太残忍、太不近人情了。但很多问题可能大人也答不出来,这倒是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犹太特色。犹太教育从不执着于提供答案,事实上,他们认为很多时候用更多的问题来回应疑问似乎更好。也许我们中国的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泥巴人》的语言精妙,故事令人感伤,读来更像是一篇警世寓言。读者的心会为泥巴人对生命的渴望而感动,却又为不管他怎样留恋生命,怎样苦苦哀求,也被无情毁掉、变回泥土的情节唏嘘不已。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犹文化研究所

傅晓微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