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影响世界的励志经典,一生不得不读的文学杰作
“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海伦·凯勒代表作,深深震撼影响了富兰克林·罗斯福、马克·吐温、查理·卓别林、张海迪等无数伟人名家的文学著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用爱与勇气对抗所有的黑暗,成为全人类精神的楷模
人类精神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这本书会告诉你!它让人明白应该如何去面对不幸,如何去迎接命运的挑战,让我们感恩所拥有的一切,去创造一个更好的人生。
★终身收益的故事,塑造坚韧的品格
语文,众多名家伟人一致推荐的入门名著,帮助塑造坚韧的品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阶段读都不晚。
★全新译本,还原细腻敏感而又动人的笔触,精美双封面设计,适合全年龄段读者随时翻阅。


【内容简介】

“我不断跌倒、滑落,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发脾气,接着平息自己的脾气,继续攀登……每取得一点儿进步,便是一份莫大的鼓舞”。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收录自传《我人生的故事》,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真实记录了海伦·凯勒在面对悲惨的人生境遇时,从悲观消极到积极面对的心态转变。传达出了无论身处怎样地黑暗,也依然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寻找光明这一永恒价值。
她用深情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倾诉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热爱,给无数人带来勇气和希望,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楷模。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

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凯勒小时候同时失明与失聪,却凭借老师的耐心教导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完成了大学教育并成为作家和教育家,成为一个励志的奇迹。她还致力于残疾人士事业,四处募捐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水平。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媒体评论】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故事的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美国 《时代周刊》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美国作家、演说家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她的心灵却是无比自由的。——英国影视演员、编剧 查理·卓别林


【目录】

部分 我人生的故事
第二部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三部分 书信(1887-1901)


【免费在线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所有人都读过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的主角只剩有限的生命。有时长至一年,有时短至二十四小时。我们总会好奇地探索,劫数难逃的主角会如何度过他后的时日。当然,我说的是有自由选择权的人,而非活动范围严格受限的罪犯。
这样的故事激励我们思考,如果处于同样的境遇之下,我们该怎么办。在作为凡人的后时日,我们该做些什么,体验些什么,想些什么?回首过去,我们会找到怎样的幸福,怎样的悔恨?
有时我在想,把每一天都当成赴死前的后一天来过,应当是很好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态度会凸显生命的价值。每一天我们都应该活得优雅从容、生机勃勃、充满感恩,但当时间在眼前拉长,未来总有更多岁月时,这样的态度往往都被抛却了。当然有人会遵循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哲学,“吃喝玩乐”过完一生,但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死亡的迫近而饱受折磨。
故事中劫数难逃的主角往往会在后一刻被降临的好运拯救,但他的价值观一般都会发生变化。他会更在意生命的意义,及其永恒的精神价值。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过去曾经,或者现在正在死亡阴影下生活的人们,对于每一件事都会心怀甜蜜的感恩。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将生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死,但一般都觉得那一天是在遥远的未来。当我们充满活力,身体健康之时,死亡完全不可想象,我们很少会想起它。生活无限地延展,我们忙于各种琐事,很少会注意到我们对生活的无精打采。
我恐怕,我们在运用自身能力和理智时,态度也是一样的懒散。只有聋人才珍视听觉,只有盲人才意识到视力所带来的无限恩赐。对于那些成年之后才失去视力和听力的人来说,情况更是如此。而从未遭遇过视觉或听觉缺陷的人,很少会充分利用这些天赐的能力。他们的眼睛和耳朵只是迷糊地接纳所有的景物和声音,心不在焉,也不知感恩。老话说得好,我们总在失去之后才知感恩,生病之后方知健康的可贵。
我经常会想,如果每个人在刚成年时都会遭遇一段变盲变聋的日子,那将是一份恩赐。黑暗会让人更加感激光明,寂静会教会他听觉的乐趣。
我有时会询问视力正常的朋友都看见了什么。近,一位挚友在林中长时间漫步归来探望我,我问她发现了什么。“没什么特别的。”她说。要不是早已习惯这样的答案,我可能会难以置信,但很久之前我就已经意识到,视力正常的人其实能看见的东西很少。
我问自己,怎么会这样呢?在林子里走了一个小时,却没看见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我一个看不见的人,光靠触摸都能发现数百样感兴趣的事物。我会感觉到一片树叶中存在的精妙的对称。我会伸出双手爱抚银桦树光滑的皮肤,或是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会触碰树枝,希望找到一朵蓓蕾,因为它们是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的早信号。我感受到花朵那令人愉悦的天鹅绒般的质地,发现花瓣非凡的曲线;大自然的奥秘在我眼前展现。偶尔,如果运气好,我将手掌轻轻地贴在一棵小树上,能感受到鸟儿纵情歌唱所引发的愉悦颤动。我喜欢清凉的溪水从我张开的手指尖流走的感觉。对我来说,松针所铺就的豪华地毯或松软的草坪比华丽的波斯地毯更讨人喜欢。四季的盛宴就像一场激动人心的戏剧,它永远不会落幕,每个情节都从我指尖淌过。
有时我的心会呐喊,渴望看到所有这一切事物。如果我仅仅只靠触摸就能获得如此的喜悦,那么视觉所能揭露的美一定要多得多。然而,视力正常的人们显然却所见甚少,各种各样的色彩和活动遍及整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却只是理所当然。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悲哀,拥有的东西不知珍惜,没有的却永远渴望。多么可惜,在这个充满光明的世界,视力这一天赋只被当作一件便利工具来使用,并非作为丰富人生的手段。
如果我是大学校长,我会开设一门“如何使用眼睛”的必修课。教授会努力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真心观察眼前的世界,发现以前不曾发现的细节,来为生活增添乐趣。他会试着唤醒学生沉睡迟钝的感官。
或许下面这种方法能好地阐明我的意图,即假如给我哪怕短短的三天光明,我想看到的是什么。当我这样想象时,你也应该开始思考,如果你只剩下三天光明,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如果你知道,第三天晚上黑夜即将来临,太阳永远不会再为你升起,你会如何利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你的目光想落在何处?
我自然想看到这么多年黑暗的岁月里,陪伴我左右的亲密的事物。你当然也想让目光停留在亲密的事物之上,这样在你走进前方注定将要到来的黑暗时,你能将它们记在脑海里。
如果奇迹发生,我真的被赐予三天光明,之后又会沉入黑暗,那么我将把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