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 作者的文笔精湛,古文功底深厚,全书既严谨可靠,又轻松有趣。
2. 一本不一样的传记文学,以二十二位古代名士的作品为线勾勒出他们的青年经历。
3. 作者独特的叙述角度,让读者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那些功成名就的古代名人。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中国历史上的二十二位文化名人的青年时期,作者翻阅大量历史典籍和资料,以亦庄亦谐的笔调讲述这些文化名人青年时期的故事,使他们的形象更为立体,让读者看到这些名人在青春时期的选择与放弃,作者的现代化的语言来讲述这些古代名人的青春故事,并辅之以名人的作品与语录,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也许从这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身上,读者也能遇见另一个自己。


【作者简介】

侯悦,女,陕西省作协会员,毕业于中山大学,现居西安。全职笔译工作者,也是一名兼职作家。已出版作品《活在大唐》。


【目录】

章 情致性格,是一生的底色
003 佛系青年沈复:没有大富大贵,只有雅趣至上
016 文武全才辛弃疾:我的气质,源自我的经历
029 孤高青年阮籍:不屑社交
039 草书达人怀素:这一路走来都是为了写
第二章 在好的时光,遇见珍贵的人
053 优游青年杜甫:感谢年少时的相遇
064 乌衣公子纳兰容若:过去的浪漫里,我怀念你
077 博闻强记李清照:浪漫如我,遇此良人
091 上进青年元稹:乐天谓我心忧,知我何求
第三章 学海无涯,谁有青云之志
105 《诗经》忠粉匡衡:家里穷,光源都是偷来的
117 偏科青年姜夔:人生真的寂寞如雪
130 顿悟青年陈子昂:习武救不了我自己
141 学霸青年欧阳修:那些前辈教会我的事
第四章 社会新人,请多多指教
155 仕途中行走的陆游:得罪小人,非我所愿也
167 骄傲少年王勃:傲气与文气齐飞,才子共萌新一色
178 善思青年周敦颐:人生无常,记得传递正能量
第五章 情绪是一杯酒,在心里发酵了
193 重瞳皇子李煜:拖延减压大法十级学者
206 高门公子曹雪芹:当命运磨炼自己
218 谜团诗人李商隐:青春是首无题诗
第六章 少时坚守,此心如一
231 追爱千金卓文君:做自己,我酷
245 正直青年汤显祖:实力拒绝随大流
256 双面才子董其昌:逆转现状,我能化腐朽为神奇
266 书法少年王羲之:相亲而已,不要太过拘束自己


【前言】

历史于后人而言,像是夜空中熠熠闪耀的星辰。
我们在这头仰望,看见他们曾经指点江山成就非凡,赞叹他们文章传世名动天下。在万千本的人物传记中,关于古代名士的故事有很多,只是历史的书简中大多只愿意记取那些楷模故事、成功经验和完美案例,仿佛名人们生来就是完人。
可你知道,在现实中,人生并非总能如此,侠士也会做噩梦,圣贤也要上厕所。
出现在仰望视角里的古时风流人物,有时候需要我们换个视角来看。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青春时期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和迷茫。
毕竟,青春这样一段多事年华,谁也躲不过。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此时的他们,大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有人愿意停下脚步沉醉于美好年岁里;
有人则充满方向感与使命感地长途跋涉。
回头看,他们会发现这段介于懵懂孩童与成熟大人之间的记忆,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迎面遇上各种各样青春烦恼的我们,在迷茫中想了很多办法。或许决定打开搜索引擎,问一问偌大的互联网世界里,是否有人有着和自己相似的烦恼;或许试着开口向好友倾诉、找陌生人诉说,希望能遇到二三知己,找一份面对前路的勇气;抑或是下定决心选择默默承受,希望在无尽压力中突破自己的极限。
其实,我们也可以试一试翻开历史的书卷,找一找千百年前能在史书中留下痕迹的那些人,了解他们是如何走过这段日子的。
他们不仅是你熟悉的历史人物,也曾是在青春里次体验悲欢的年轻人。随着光阴流转,这些后来的熠熠明星,此刻正小心翼翼地走在自己未知的前程之路。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有了这样的感叹。
如果将历史中人物的经历作为一面镜子来看,是否可以同时照见世事兴替与人之得失呢?
我们的青春里有太多不能回避的事情。个人情感、学业、事业……每一样我们都以赤诚之心相待,却发现总是无法做到好。反复体验着得到与失去,选择与放弃。青春中经历过、为之深思过
的一切不如意,好似无尽的沉夜一般,令人心绪难平。
若这其中的滋味难与人言,相信你愿意看一看前人所经历的迷茫与选择。
虽然他们已经无法共情,说上一言半句的理解之辞;虽然他们的经历并不能令你通透、完美地避开一切苦难,或带你顺利走出困局,但他们早早以各自擅长的笔法,在史料诗书中留下了无限经历与思绪。这点滴故事里的共通之处,值得我们去发现和了解。
沉夜独行,风烟寂寂,今日月色也曾照见古人。


【免费在线读】

沈复这个名字,总是和《浮生六记》一起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份童趣成了大家回忆里的共有财产——每个人都记得有这么一个孩子,视力好得出奇,能张目对日,还能明察秋毫。
当然,沈复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被告知要完成写作大任的。虽然《浮生六记》是个不凡的成就,但这并没有为他的青春添上什么不一样的色彩。他走过普通又平凡的一生,在青春时期,尝过落魄和失败的滋味,走着普通人必经的道路,也和妻子陈芸度过十分美妙的时光。他和现在许多想要岁月静好的青年们一样,在好与坏的种种经历里,怀着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努力过好每一天。
01
沈复从小就是一个有趣的人。
在儿童时期,他对着蚊子发起了呆。他想,空中乱飞的蚊子就像鹤一样,细腿是鹤立于云端的根基,薄翅是鹤舞动的羽。再配上青烟,仙境油然而生,正是《浮生六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童趣》片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他别样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继续读下去,会发现长大后的沈复喜欢上了花艺,对修剪花枝、插花都颇有研究。他常常自己动手,也渐渐总结出了些许心得攻略。
单单是看沈复的闲情意趣,大概要以为这少年是个高门公子,毕竟只有衣食无忧才有心思琢磨这些风雅精致的东西。但翻开沈复的生平介绍我们会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的孩子,而且除了《浮生六记》,甚至找不到关于他的其他资料,可见他在自己的时代,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书生。
在人人都追求功名利禄的古代,沈复是一股“清流”。
他的同龄人中,有个叫王宗诚的少年,早早参加科举,27岁进士及第,成为翰林院编修,端起金饭碗,走上人生的星光大道。而沈复呢,虽是个读书人,但并未参加科举考试。
余自绩溪之游,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因易儒为贾。
——〔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这一句,也是沈复25岁时的真实想法。
别人家的孩子27岁当公务员,而沈复却在这个年纪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短短几个形容词,透露出浓浓的不喜欢。还因为这一句略带吐槽的描写,“卑鄙”这个词,从沈复之后,又多了一层“低级”“恶劣”的意思。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其实在沈复这个时代,虽然八股盛行,但就如同今天依然有部分青年不愿参加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一样,当时也有很多读书人表示志不在科举。一部分读书人会选择像沈复的爸爸那样,不去参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考试,直接跟随老师实习,做幕僚工作,游走于官场。人生志向呢,是不求光耀门楣,只求养家糊口,这倒与今天不少人的佛系心态非常相似。
在家庭普通、本人默默无闻的情况下,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沈复的审美水平这么高?大概是因为自小生活在苏州,耳濡目染的缘故。
沈复的家在苏州城的沧浪亭边上,生态环境良好,人文环境一流。说起沧浪亭,这是个十分有古意的园林,沈复所在的年代再往前推七百多年,欧阳修还在这里喝过酒、作过诗。那个时候,沧浪亭属于苏舜钦,他建了这个园林,因为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而将其命名为沧浪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