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集,选入了由张汉钧先生翻译、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以及9篇散文和《巴黎圣母院》的经典选段《一滴泪报一滴水》。阅读中,小读者们会为与船共存亡的英雄哈尔威船长而心生感佩,为卡西莫多所经受的痛苦流下同情的泪水,也会为散文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致和旅途插曲会心一笑。本书特邀张汉钧先生撰写序言,介绍雨果的生平和故居,带领小读者走近这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留下大量小说、诗歌、剧本、散文和文艺评论,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影响深远,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目录】

001穿越到十九世纪,走进雨果……

——《“诺曼底号”遇难记》导读

005译者序

——追寻雨果的踪迹

001“诺曼底号”遇难记

007剃须匠的村庄

011探望垂危的巴尔扎克

019从巴黎到拉费泰苏茹瓦尔

027爱克斯·拉夏贝尔的传说

035小 费

045莱茵河瀑布

054一滴泪报一滴水

068一日三湖

073莱茵河

081斯特拉斯堡


【免费在线读】

译者序

——追寻雨果的踪迹

张汉钧

雨果和巴黎圣母院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太丰富了。

孩子们,你听到过《悲惨世界》《笑面人》《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这些书名吗?它们都是雨果写的长篇小说,国外很多青少年都喜欢读它们哪!雨果又是诗人,剧作家。

我庆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找到了他的一个短篇小说,1981年我将它翻译成中文,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题,发表在江西省出版的《百花洲》文学双月刊上。

从此,我想追寻雨果的踪迹。

我到法国,参观的个名胜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始建于公元1163年,前后耗时181年,至1344年才终于完全竣工。它是几代建筑师和建筑工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1831年,雨果出版了《巴黎圣母院》,那年才29岁。巴黎圣母院倚着这部小说,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从1911年至2002年的九十余年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多达8部,影片名字有的叫《巴黎圣母院》,有的叫《卡西莫多》,有的片名干脆叫《圣母院的驼子》。 世界上读过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的读者,肯定没有看过电影《巴黎圣母院》的观众多,巴黎圣母院的名气,如虎添翼,靠着这些影片的传播更加名扬天下。

人们说到巴黎,就会想到巴黎圣母院,谈起巴黎圣母院,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敲钟人卡西莫多,被神父收养的一个驼子,身材畸(jī)形,面容丑陋(lòu),但心地善良。吉卜赛姑娘艾丝梅拉达被押往刑场的途中,卡西莫多突然钻出人群将她劫走,藏进巴黎圣母院……

影片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紧扣住了观众的心。艾丝梅拉达长得美丽,性格奔放不羁(jī)。阴冷的神父爱她;卡西莫多心里也爱着她,与企图夺回她的乞丐无赖们发生冲突……种种嘴脸,各色印象,在岁月洗涤(dí)下也许都渐渐淡褪(tuì),但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只因可怕的面容背后隐藏着他的机灵、凶猛,还有他一颗执拗(niù)、善良的心,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一个典范。哥特式建筑是西欧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高挺而俊逸,华丽而不失庄严。它的风格,是在与罗曼传统的决裂中逐渐形成的。哥特式建筑的摇篮在巴黎盆地,发端于公元11世纪初。哥特式指的是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三四百年间蓬勃发展的一种艺术形态,包括彩色玻璃、壁画、金银器等种类。但恢宏的无疑是应用于教堂的建筑技艺。人们至今仍能在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地欣赏到它们的风采。

我伫(zhù)立在巴黎圣母院西立面的广场上,西立面就是大教堂的正面,我看到从下往上分为五层:门区,国王廊,圣母层,大廊和镂(lòu)雕式的方塔。

我仰望着那两座雄伟的钟楼,仿佛觉得卡西莫多的幽灵就在那大钟周围游荡。不知不觉中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似乎时光回溯(sù),我已置身于雨果创作的小说人物活动的实地。现存场景与故事情节相互交织,遐(xiá)思中我信步走进了圣母院的大殿,顿时融进幽暗和宁静的一方天地。

巴黎圣母院的哥特式大殿足有三十几米高,宏伟中透出挺拔纤秀的意韵(yùn)。几排大圆柱将大殿空间分成五个分殿,浑然一体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我一边慢步前行,一边浏览那些突出于墙上的圣人雕像、一个个忏悔小亭、高处的玫瑰花状大圆窗、祭坛、唱诗房、司祭席、基督圣诞环形组雕、两侧几座小礼拜堂……只感到纵深上百米的空间里,处处充盈着天主教的肃穆与神秘,与外面喧哗(xuān huá)的世俗完全是两个世界。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雨果多次在巴黎圣母院的大殿里徘徊(pái huái),细细地观察,静静地沉思。回到他的寓所,拿起羽毛笔,铺开稿纸,奋笔疾书他的小说章节。

他将十五世纪末巴黎的社会背景融入了他的作品。流行病、饥饿与频繁的战争使大批穷人聚集巴黎,乞丐们纠集而居,白天装扮成各色各样的残疾人出外乞讨,夜间回到蛰(zhé)居的窝,全都恢复了正常,仿佛获得了“圣迹”而治愈。他们栖(qī)身的地段被称为“圣迹区”。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艾丝梅拉达就住在一个圣迹街区里,卡西莫多抵挡乞丐无赖们的进攻等等情节都是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某种写照。

那时的雨果,二十六七岁,为了构思他小说里的人物,写出他们的生活场景和宗教活动,经常去观察这座大教堂的里里外外。

令他痛心的是,屹(yì)立了六七百年的巴黎圣母院已满目疮痍(chuānɡ yí),不仅岁月沧桑、风雨侵蚀,而且,三十几年前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的狂潮,留给巴黎圣母院一身的累累伤痕。里里外外无数的雕像都被砸成碎块,或者缺胳膊或者断脑袋,凡是所谓不入眼的石饰也都拆毁了。狂潮退去三十多年啦,还有不少残块散件胡乱地堆在墙脚下。原先高约90米的箭塔摇摇欲坠,为防倾倒下来把大殿压塌,也已经被拆掉了。

雨果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里深深叹息:“巴黎圣母院严重毁损,时光与人使这座可敬的建筑遭受到无以计数的摧残,世上绝少有比它正面更美的建筑容颜了,那是一部石头交响乐呀……面对它的颓败,我无法不叹息,无法不愤慨(fèn kǎi)!”

那个时代根本没有文化遗产这类概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