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在阿德勒的理论面世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无数困顿中的家长和孩子获得了自信与勇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他强调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心理学界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转变。阿德勒在本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卑”“社会情结”“追求优越”等一系列今天耳熟能详的心理学词汇。

那些你不理解的孩子心理与行为,阿德勒告诉你背后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自卑情结有无数种表现方式,我们能从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发觉到急需隐藏的自卑情结存在。

那些你了解的西方家庭教育理念,统统源自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每个人都能够了不起。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在“追求优越”的意志中,获得向上的勇气。

那些你担心没做到位的教育片段,由阿德勒为你梳理和启发,帮你培养出更自信、更积极、更有勇气的孩子。书中阿德勒对教育者及家长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指出了常见误区和庸招,从孩子的整体人格来全面看待和研究孩子的行为,从而真正理解孩子行为背后暗含的意义。

那些如今重点关注的教育领域,阿德勒一百年前已做好理论指引。社会情感的左右;校园环境、同学交往的影响;青春期的性教育;二胎三胎家庭兄弟姐妹间的关系……阿德勒逐一解析这类情况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和家长们需要如何拿捏得当,引导孩子行走在正确的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译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既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 本书主要阐述儿童的人格形成以及由此展开的教育意义。作者将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划归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社会情感”三个方面,并一一用案例与理论展开解析。书中针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又展开为“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与性”“教育中的错误”“对父母的教育”来进行解析与提供方法,为家长和老师解惑。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主要著作有:《儿童教育心理学》《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神经症问题》。正面管教、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民主育儿、美国S.T.E.P.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等风靡全球的教育理念都深受阿德勒教育思想的影响。


【目录】

导 论 1

章 人格统一性 / 15

第二章 追求优越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 27

第三章 有效引导对优越感的追求 / 45

第四章 自卑情结 / 57

第五章 儿童的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 71

第六章 儿童的社会情感 / 87

第七章 儿童所处的家庭位置对其成长的影响 / 103

第八章 新环境:检验儿童发展的未来预备考 / 113

第九章 儿童在学校 / 127

第十章 外界的影响 / 145

第十一章 青春期与性教育 / 159

第十二章 教育中的错误 / 171

第十三章 对父母的教育 / 181

附录一 个体心理学调查问卷 / 191

附录二 五个案例及点评 / 201

案例一 / 202

案例二 / 214

案例三 / 222

案例四 / 226

案例五 / 230


【免费在线读】

导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成人的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自我认知和自我引导这两个问题。但不同的是,成人有一定的自我引导能力,而儿童还不够成熟,因此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任由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自行发展,经过两万年的时间,他们终可能会达到一个成年人的文明标准。但如此良好的环境和如此长的时间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成人必须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可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儿童却不够了解,这是一大难点。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对自己尚且知之甚少,不清楚引发自己情绪的缘由,也很难说清自己的喜恶。这种情况下,还要理解孩子进而用正确的方法指导他们,就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对于儿童心理学尤为关注,这不仅仅因为儿童心理学本身的重要性,也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人的性格特征与行为。与其他心理学分支不同,个体心理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合一。个体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同步,加固了个体心理学对人格整体性的研究,也促进了在其发展和表述上的持续追求。个体心理学书籍中所提到的知识点也是实践中的智慧,书中的知识也正是我们对错误的重新认识,不管是心理学家、家长、朋友或者每个个体本身——在他拥有这些知识(实践智慧)的同时,就能马上将其用于指导自己人格的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它的理论要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由人格统一性所驱动和指导。在个体心理学中所提及的任何外在行为都反映了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在本书的导论里,我们会将个体心理学的观点看作一个整体来介绍;在之后的章节里,会深入介绍各个与儿童人格教育有关的内容。

人的心理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带着目的,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客观事实。儿童,从早的婴儿期开始,就不断地追求发展,朝着伟大、完善和优越的愿景努力。这样有目的的努力,决定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并进而主导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甚至主导着我们的想法。人的思考并非客观,往往取决于我们设定的生活目标与形成的生活方式(人格)。

人格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存在于每个个体中。每个个体既呈现出人格,同时也进一步影响着人格。每个个体既是画作本身,又作为自己这幅画作的创作者不断继续完成着这幅画作。不过,这个画家并不完美,他未能完全理解自己的灵魂及肉体,他更像是一个易错且有瑕疵的弱者。

人格的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就在于,无论是人格的整体性,还是独特的生活目标及生活方式的建立,都是基于主观而非客观的现实基础,来自于每个个体如何看待过往的经历。我们提出的一个观点,即便自认为是基于一个事实的观点,往往都不是事实本身。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我们,形成了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这些看法亦或正确、亦或错误,都进一步塑造着我们自己。我们必须经常省察这些个体对于过往的错误认识。尤其是那些对童年早期的错误诠释,往往会影响到后来的人生轨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