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专家执笔写作。本书作者董振华教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名家,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

2.中央党校二十余年教学和研究心得。本书作者董振华教授在中央党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二十多年,本书是作者面对一系列中央党校学员的问题,针对社会大众的困惑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沉思、研究以及苦心经营的成果和结晶。

4.一问一答,提真问题真回答问题。本书打破了一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形式,独辟蹊径,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所提问题有针对性,都是大众关注的“真问题”;而回答也是结合现实,对比中西思想,摆事实、讲道理,注重正本清源,回答有的放矢、一针见血,真回答问题。

5.一本立足大众的通俗理论读物。与同类型作品相比,本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一是读者的针对性,针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读者;二是问题的针对性,是读者普遍关注、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全书注重理论的通俗表达,注重生动鲜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文章篇幅短小精悍,由此充分吸引读者关注,真正树立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6.千余份问卷、数百个问题的提炼。本书策划时,作者与出版社对党校、大学生、中学生以及社会大众,进行了一千多份的网络和纸质问卷调查,本书目前针对的40个问题,就是从大众关心的这些问题,以及作者多年来所思考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从数百个问题中遴选出来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关注度。

7.经历反复研磨,体现工匠精神。本书是一本体现作者和出版社“工匠精神”的作品。在写作上,作者前后对书稿进行了多次的修改,调整更换问题和章节,正文修改润色,调整补充材料、问题等,在封面、版式等形式上,本书也进行了反复调整,花费了巨大的精力。

8.图文并茂,献礼建党百年。本书图文并茂,双色印刷,精彩呈现,力图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出版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学者董振华教授多年来在中央党校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一部关于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家小书。全书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选取了大众普遍关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十个问题,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对比中西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实践,展开了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的回答。本书一问一答,问题意识强,针对性强,回答问题注重正本清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篇幅短小精悍,力图通俗易懂地拨开人们思想的迷雾,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展现其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作者简介】

董振华,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机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实践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几项,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在权威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十多次。


【目录】

前 言

1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诞生的?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为什么命名为“马克思主义”?

3 170多年过去了,创立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4 为什么说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5 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生根发芽?

6 西方社会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

7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8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究竟有什么不同?

9 如何理解辩证法在其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10 为什么说“两个必然”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

11 “两个决不会”否定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了吗?

12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发展会趋同吗?

13 自然运动有其客观规律,由人的意志所推动的社会活动也有客观规律性吗?

14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

15 马克思是如何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的?

16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共同体利益是否冲突?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萨特所说的“人学空场”吗?

18 革命就是暴力冲突和阶级斗争吗?

19 为什么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20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的?

21 如果不采用物质利益刺激的方式就会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吗?

22 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家的剥削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吗?

23 《共产党宣言》 所讲的“消灭私有制”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没有任何私有财产吗?

24 如何看待西方一些福利国家的社会性质?

25 有些资本家同时也是慈善家,这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的批判吗?

26 如何理解“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27 在自由王国里个性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8 共产主义社会能够排除天赋、机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实现

完全真正的平等吗?

29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不同于现代西方世界所推崇的“普世价值”?

30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并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31 为什么马克思曾经说“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32 如何理解德里达所说的“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就没有未来”?

33 为什么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

34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终结论?

35 恩格斯是如何科学对待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

36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断?

37 为什么说中国道路“没有丢老祖宗”又“讲了新话”?

38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的异同是什么?

39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40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什么包括“为世界谋大同”?

后 记


【书摘与插画】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有什么区别?

信仰的本质是价值问题,是对价值的追问,是对超越生命价值的价值追问。信仰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宗教是非理性的信仰,是“因信而信”,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信仰,是“因真而信”。马克思主义是把“选择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和信仰的。

共产党人是有信仰的,所信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产党人既然有信仰,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宗教。这种认识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开不同的信仰,把信仰等同于宗教。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信仰的本质,就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宗教,这是有问题的,实质上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信仰。要想说清楚二者的区别,就必须追问信仰的本质,同时也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

一、信仰是对价值的追问

信仰的本质是价值问题,是对价值的追问。信仰从本质上来讲是思想认识问题。人们认识世界有两个方面: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的问题,这是事实判断;二是想搞清楚“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服从唯物论的原则,与人们的主观愿望没有关系,是按照客观标准和外在尺度认识世界;价值判断则是服从价值论的原则,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实甚至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是按照主观标准和内在尺度认识世界。事实判断旨在求真,价值判断旨在求善。

很显然,信仰不是事实判断,“天上有没有下雨”,这个问题不需要信仰来回答。信仰属于价值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信仰问题,信仰是对价值的追问。价值判断就是回答“该不该”的问题。所谓价值追问,就是对“该不该”或者“有没有意义”问题的追问。价值观也就是怎么看“该”或者“不该”、“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如果对价值的追问超越了生命价值的时候,那么这就上升为信仰。例如,什么是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就是把金钱作为判断“该”或者“不该”的标准,有钱就“该”,没有钱就“不该”。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价值追问提高到“为了钱就可以不活”的地步,即超越了生命价值,这就上升为对金钱的信仰。再如,什么是自由的价值观?就是把自由作为判断“该”或者“不该”的标准,凡是符合自由的就是“该”的,凡是不符合自由的就是“不该”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价值追问提高到“不自由毋宁死”的地步,这就不是普通的自由的价值观了,而是上升为对自由的信仰。

由此可见,为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例如,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是不是可以不活?这是基于信仰。“士可杀不可辱”,是不是可以不活?这是基于对尊严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后两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就是信仰。

二、信仰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

信仰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总体上来说,根据追问价值通达信仰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把诸多的信仰大致分为两类: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人们认识世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判断,另一个是价值判断。事实问题是科学的范围,但是科学永远不能超越事实范围走向价值领域,也就是说,“是不是”的事实判断问题永远不可能回答“该不该”的价值判断问题。价值问题是由人文来回答的。人文由艺术、宗教和哲学所组成,它们都是回答价值问题的,但是它们回答价值问题的方式不同。艺术用感性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价值,宗教是用非理性的方式来回答价值问题,哲学则是为价值找到理性的依据。

艺术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王国,要么依附宗教,要么和哲学联姻。例如,你到梵蒂冈,举目望去,你会看到艺术为宗教服务的典范。你看电影,看小说,看电视剧,它们为什么能够打动你?因为它们触及你的灵魂,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的背后要么有宗教要么有哲学和你产生了共鸣。如果一种艺术既不表达宗教也不表现哲学,那么,这个所谓的艺术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这就不是艺术。

信仰是对价值的追问。艺术没有自己独立的王国,因此艺术不可能直接通达信仰,只能用来表达信仰。那么,通达信仰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宗教,另一个是哲学。这两种信仰所达到的价值追问高度,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宗教的信仰可以献身,基于哲学的信仰同样可以牺牲一切。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通达信仰的方式:宗教是以非理性的方式通达信仰,是因信而信;哲学是用理性的方式通达信仰,是因真而信。也就是说信仰有两种: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