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河南古都史》是“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根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河南地区所见多座古都的研究,论述了从夏商周到金元时期河南古都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是一部较好的古都学书稿。在历史上,河南古都主要是开封和洛阳两个城市,或为首都,或为陪都,在中国古都历史上占有主要位置。本书详细叙述了河南古都的发展历史,用文献记载佐证考古,资料翔实,论证严谨。


【内容简介】

《河南古都史》是“河南专门史大型学术文化工程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根据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河南地区所见多座古都的研究,论述了从夏商周到金元时期河南古都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是一部较好的古都学书稿。在历史上,河南古都主要是开封和洛阳两个城市,或为首都,或为陪读,在中国古都历史上占有主要位置。全书起于夏商周中国早期文明时期,止于五代宋金时期,按朝代共分为七章,分别讲述了各朝代河南古都的兴建、发展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张新斌,男,1960年生,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是国内的姓氏谱牒专家。张新斌主持编著出版《黄河与科技文明》《济水与河济文明》《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与城址研究》《中原文化记忆丛书》《中原文化解读》《中华姓氏河南寻根》等专著及文集近2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他在姓氏文化研究方面,坚持学术研究、理论研究与开发相结合,在学术界、党政部门、海外宗亲中引起了较好反响与共鸣。

张玉霞,女,河南温县人,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副研究员。李晓燕,宁夏西吉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兰州大学敦煌所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中原文化、历史文献。


【目录】

绪 论

一、中国古代都城历史背景下的河南古都史

二、中国古代都城背景下的河南古都研究

三、中国古代都城背景下的河南古都的范围与重点

章 夏代都城与中国早期文明

节 夏文化的探索与夏代都城

一、历史上的夏王朝

二、夏文化探索中都城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考古发现的夏代都城遗址

第二节 禹都阳城与登封王城岗遗址

一、“禹都阳城”的文献依据

二、王城岗遗址的考古发现

三、夏代早期文化

第三节 夏都斟 与二里头遗址

一、夏代都城布局与主要发现

二、夏文化的特征与分布

三、夏代京畿的社会形态

四、华夏文明之光

第四节 夏都二里头的文化影响

一、夏文化与周边诸文化的交流

二、夏代都城的布局特点及对后世都城的影响

第二章 商代都城与繁荣的青铜时代文明

节 甲骨文的发现与商代都城

一、历史上的商王朝

二、甲骨文的发现与殷墟的确认

三、考古发现的商代都城遗址

第二节 商代早期都城与亳都辨

一、郑州商城的布局与年代

二、偃师商城的布局与年代

三、亳都辨

第三节 商代后期都城殷墟与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殷墟的布局与年代

二、殷商礼制

三、灿烂的青铜时代文明

第四节 商代都城布局特点及影响

一、商代都城布局新特点

二、商代都城布局的影响

第三章 两周时期:“封邦建国”的营国制度

节 西周雒邑与封建诸侯

一、西周雒邑

二、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他重要典章制度

三、西周雒邑及诸侯国都城址的探索

第二节 东周王城与雨后春笋般的列国都城

一、东周王城与成周

二、郑韩故城与大国争霸

三、雨后春笋般的列国都城

第三节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东周社会大变革

一、铁器时代的到来与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

二、以魏国为首的变法运动与社会大变革

三、科技文艺的巨大成就与学术的百家争鸣

第四节 两周都城布局特点及影响

一、《考工记·匠人》的营国制度与《管子》的城市建设

思想

二、两周都城布局的特点

三、两周都城布局的影响

第四章 秦汉时期:统一帝国都城行政职能的强化

节 秦汉都城制度与选址

一、秦朝对洛阳之经略

二、西汉对洛阳之经略

第二节 铜墙铁壁的汉都雒阳

一、营建雒阳城

二、八关十二门二十四街

三、南宫、北宫纵列分布

四、衙署区

第三节 以洛阳为中心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与都城经济发展

一、运河体系之雏形

二、仓储设置

三、东汉雒阳之繁华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城坊市制度日渐完善

节 各朝都城与山水:都城制度和选址

一、曹魏洛阳城

二、西晋洛阳城

三、北魏洛阳城

四、邺城

第二节 都城布局新局面:宫室北移、坊市制度日渐完善

一、曹魏邺城———宫室北移的雏形

二、魏晋洛阳城———省南宫

三、北魏洛阳城———坊市制度

第三节 都城文化新元素:伽蓝林立

一、东汉时期的佛寺

二、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寺院

三、南北朝时期的佛寺

第四节 都城布局对后世都城的影响

一、曹魏邺城开创功能分区明显的都城模式

二、北魏洛阳城奠定唐宋都城布局基础

第六章 隋唐时期:儒家都城模式的黄金期

节 东都营建与洛阳的水运中心地位

一、东都洛阳的营建

二、大运河体系的完善

三、洛阳的繁荣与衰落

第二节 棋盘之城

一、城郭布局

二、东都里坊

三、东都市制和市的发展

第三节 繁荣之都:国际大都会洛阳

一、繁荣的东都

二、东都洛阳的对外交往

三、东都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四节 东都城的布局特点及其影响

一、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布局特点

二、东都洛阳城布局的影响

第七章 五代宋金时期:都城新气象

节 开封的水运中心地位与汴京营建

一、东京水运中心地位的确立

二、五代宋金时期开封的营建

三、都城由洛阳向开封的转移

第二节 繁华竞逐:里坊的全面崩溃与都城经济的活跃

一、城郭布局

二、里坊制的崩溃及厢坊制的确立

三、城市经济繁荣

四、对外交往

第三节 文化的繁荣与新都市文明

一、文化教育发达

二、瓦舍勾栏

三、酒楼茶坊

第四节 都城布局的特点及影响

一、北宋东京城的布局特点

二、北宋东京城布局的影响

结 语

一、一部河南古都史几乎就是半部中国古都史

二、中国古都史中的“河南印记”

附 录

一、河南古都一览表

二、河南古都平面图

参考资料

后 记


【前言】

都,就城邑而言,是一种高规格的聚落。 所谓高规格,首先表现为居住者的 身份高,都的主人一般均为一个具有独立主导权的君主;其次表现为都的规模 较一般城邑要大,都的建筑也比普通城邑更为华丽。 因此,古都就是历史时期 存在的以君主为主人的高等级聚落。 中国古都学其实就是研究历史时期所存 在过的历代王朝都城演变规律的学问,中国古都史也就是历史时期都城的发展 历史。 河南古都史研究的就是历史时期河南这一特定区域的都城的发展历史。 河南古都史之所以和其他地方的古都史有着较大区别,就是因为在河南这一特 定区域所分布的都城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都城,也就是说,研究中 国古都史其实离不开河南古都史的研究,研究河南古都史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研 究中国古都史。 对于河南古都史的研究,我们一定要放在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 展的大背景中去进行考量和分析。 一、中国古代都城历史背景下的河南古都史 (一)关于中国古都源头的中原印记 中国古都历史的起点,直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当然一般而 言,古都都是和王朝相关联的,如果我们将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个王 朝,夏王朝标志着文明的形成,那么夏代个王所居住的聚落应该就是我们 通常意义上早的都城。 上古时代,有所谓“三皇五帝”之说,根据司马迁所著 《史记》的观点,其首卷是《五帝本纪》,这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第二 卷就是《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 夏的历史,就是从夏禹,尤其是大禹治水 开始的。 所以禹之所都之地,应该就是中国古代个都城了。 《史记·夏本纪》云:“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史记·夏本纪· 集解》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帝王世纪》也有禹“都平阳, 或都安邑”的记载。 但是,《古本竹书纪年》有“禹都阳城”之说,《世本·居篇》 既云“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又云“禹都咸阳,及后乃徙安邑”。 夏代的初都 文献有多种说法,但是在 1977 年河南登封发现了东周时期的阳城,在东周阳城 附近的颍河与五渡河交汇处发现了龙山晚期城址,由此拉开了学术界对夏都与 夏文化研究的热情,后来在龙山晚期城址的外围,又发现了同时期大城。 大城 套小城的结构,使得禹都阳城在登封的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完全的肯定。 从 1959 年开始的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数十年的全面揭露,宫殿、作 坊、陵墓、道路等内涵极为丰富,二里头遗址为夏代中晚期的都城似也得到肯 定。 至于“帝宁居原”以及“老丘”,虽然没有全面揭露,但夏代都城的总体分布 与大体面貌基本可以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但在文献中也有比夏朝更早的以都而名的地点。 《史记·五帝本纪》 云: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在后世文献中,《帝王世纪》也讲到黄帝“受国于有熊,居 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或言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郑 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 虽然这里用了“或言”,但“有熊氏之墟”“轩辕之丘”, 与新郑的联系较之其他地方还是为多。 关于黄帝之都,《世本·居篇》有“黄帝 都涿鹿,涿鹿在鼓(彭城)南”。 《帝王世纪》也引“《世本》云,涿鹿在彭城,今上 谷有涿鹿县及蚩尤城,阪泉地又有黄帝祠,皆黄帝战蚩尤之处也”。 一般而言, 此涿鹿在今河北,但是作为都的基础是城,这个涿鹿相当于黄帝时期的城并没 有考古发现,但在新郑以北,发现的西山仰韶城址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 地区早期聚落的发达。 至于伏義与炎帝,《帝王世纪》也有“宓羲为天子,都陈, 在《禹贡》豫州之域。 西望外方,东及明绪。 于周,陈胡公所封,故《春秋传》曰: 陈,太昊之墟也。 于汉属淮阳,今陈国是也。 神农氏亦都陈,又营曲阜,故《春 秋》称,鲁大庭氏之库”。 因此,伏羲之都与炎帝之都均在陈,也即今河南周口淮 阳区。 依上古帝系,“陈”实则是部落联盟之中心所在地,是与后世都城性质相 类似的聚落,应该说在上古时期,具有都城性质的聚落在中原已经打上了深深 的印记。


【免费在线读】

夏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即禹划之九州,前辈学者多认为是《左传》中司马侯所说的九州,与《逸周书·度邑解》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载相印证,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河、洛河、颍河、汝河之间的河谷平原一带。夏的疆域要广阔得多,至少包括了有扈氏、有男氏、斟氏等其他十一个姒姓方国统治的地域。商人对夏王朝的领土范围也有描述,《史记·殷本纪》载:“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也就是说,夏代的统治范围大致是东达豫东平原,南至淮河沿岸,西起华山以东,北至济水以南,幅员千里。

夏王朝存续了近5个世纪,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夏代兴亡的记载。《尚书·甘誓》记载了启征伐有扈氏,启晚年发生了其子五观叛乱,启子太康继位后迁都斟。《左传·襄公四年》记载了后羿代夏、太康失国的经过,《左传·哀公元年》记有少康复国的经过。经历少康中兴,夏王朝的统治逐渐巩固。

《国语·周语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等均认为自孔甲开始夏王朝走向没落,四世之后而亡。诸多先秦文献均有关于夏桀无道以及商汤灭夏的记载。(二)文献中的夏代诸都文献记载中夏代早的都城是禹都阳城,禹子启居夏邑,太康至桀都斟。

在某些非常时期,夏王也居于别处,如后羿代夏期间,帝相居商丘、斟灌。此外,少康之子予曾居于原、老丘,胤甲曾居于西河等。禹都阳城为先秦文献如《古本竹书纪年》《世本》等所共述。早把禹与阳城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万章上》载:“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这里说的是“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明确记载禹都阳城的是《孟子》之后的战国文献《古本竹书纪年》和《世本》。《礼记·缁衣·正义》载《世本》及《汲冢古文》都说禹都阳城。

关于禹都阳城的地望,自汉代以来,历代学者做了不少考证研究。颍川阳城说,诸如《史记·夏本纪·集解》引汉刘熙曰、《孟子·万章上》赵岐注、《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以及《水经注》等文献均有记载,不仅时代较早,而且证据较多,也得到金景芳、严耕望等史学家的论证支持。

登封王城岗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小城、大城的相继发现使得“禹都阳城”颍川说即“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

启居夏邑,史籍多有记载,如《竹书纪年》载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夏邑所在,《竹书纪年》注引《统笺》说:“《郡国志》颍川阳翟……启即位居此,故曰夏邑。”夏邑的地望,一般认为在今河南禹州。顾颉刚认为“阳翟……说不定为夏之都城,后称之曰夏邑”①。陈显泗也认为“启都夏邑在今禹县”②。在今禹州市颍水岸边的瓦店遗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很有可能是启居夏邑。③也有学者认为夏启故居在今郑州、新郑、新密一带,如丁山认为在“今河南省新郑、密县间”④,史念海认为“在今河南郑州市和密县之间”⑤。在今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始建年代在夏代早期年代范围之内,总面积逾100万平方米,是同时期的古城址之一,“很可能就是夏启之居所在地”⑥。斟是夏王朝中后期太康至桀时的都城。《水经注·巨洋水》引臣瓒曰:“《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汉书·地理志注》所引与此类同。斟的地望,众多先秦文献均认为在伊洛一带。如《逸周书·度邑解》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战国策·魏策一》中吴起对曰:“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史记》中也有多处记载有夏之居在伊洛之间。后世文献或推测斟为汉河南城,如《汉书·地理志》载:“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或推测斟为巩义西南五十八里之城,如《括地志》载:“故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考古发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一处遗存丰富、布局严谨的大型都邑,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很可能是夏都斟。

后羿代夏期间,中康之子帝相居商丘、斟灌。《古本竹书纪年》载:“帝相即位,处商丘。”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四注曰:“‘商丘’当作‘帝丘’。”清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也说:“‘商’当为‘帝’。”《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杜预注:“相,夏后启之孙,居帝丘。”又曰:“帝丘,今东郡濮阳县。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相居之商丘在今河南濮阳一带。相又曾居斟灌。《古本竹书纪年》载:“相居斟灌。”

斟灌所在,或认为在今河南洛水沿岸,如《国语·楚语上》韦昭注“观,洛汭之地”;或认为在东郡观县或观城县,“其地在今河南、山东交界处”①,如《水经注·巨洋水》引薛瓒《汉书集注》云:“相居斟灌,东郡灌是也。”少康之子予(也称宁)曾居于原、老丘,胤甲曾居于西河。

《古本竹书纪年》载:“帝宁居原,自(原)迁于老丘。”原之所在,《左传·隐公十一年》杜预注:“在沁水县西。”《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原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北二里。”即今河南济源县原村。在今济源市西北约2千米处发现的庙街遗址,很有可能是夏代原城。

②老丘之所在,《左传·定公十五年》杜预注:“老丘,宋地也。”《大清一统志·开封府·古迹》引《寰宇记》云:老丘城“在陈留县北四十五里”,即在今河南开封境内。

《古本竹书纪年》载:“胤甲即位,居西河。”西河之所在,说法较多,其中《礼记·檀弓》郑玄注:“西河:龙门至华阴之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认为河南洛阳至陕西华阴通称西河。郑杰祥也认为西河在“今豫西和陕西东部一带”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