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套装,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防骗防杠防偏见,自主掌控你的人生!


【内容简介】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批判性思维入门经典,真正授人以渔的智慧之书,畅销百万册,豆瓣万人评价8.3高分。信息泛滥时代,培养独立思考和去伪存真能力的底层逻辑,防骗防杠防偏见指南。

◎ 哈佛等300多所高校入门读物,30余年经久不衰,豆瓣万人评价8.3高分

◎ 雅思、托福 、GRE、GMAT、SAT的备考和学习材料

◎ 学习传统教育中学不到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蒙心智,成为具备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 美团“四大名著”之一,美团内部广为人知的书单

◎ 掌握华为、腾讯、小米、乐高、IBM等国际创新企业颇为看重的能力

◎ 具备21世纪网民的素养,揭开事实真相,识别谎言,去伪存真,理性“抬杠”

◎ 北大哲学系教授 陈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俞敏洪、樊登读书创始人 樊登、生涯规划师 古典、学长LEO李柘远、心理学博士 采铜、秋叶品牌创始人 秋叶、安人心智董事长 阳志平、《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贝小戎、学术志 学君、书单 陈新炎、壹心理、KnowYourself 夏超 联袂推荐

◎ 2019年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

◎ 2019年海峡两岸书籍设计邀请赛评委会特别推荐奖

12版与11版相比,更新内容:

(1)新增批判性思维在写作和演讲沟通中的应用内容,提升你的写作、沟通和辩论能力

(2)内容视觉化呈现,新增了一系列图表,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

(3)吸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思想精华,强调慢思考

(4)增设探讨认知偏见及批判性思维会遭遇的障碍的内容,向你全面真实地展现批判性思维运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5)更新了与读者生活联系紧密的热点话题、案例和思维练习,学以致用,让你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

(6)强调互动性,鼓励读者把批判性思维应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理性地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不被杠精裹挟

(7)翻译和版式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升阅读体验

为了方便你学习,第12版随书附赠2个干货满满的学习材料

(1)思维导图达人盛运科 亲笔手绘思维导图(随书附赠纸质版)

(2)秋叶团队 70 页原创读书笔记PPT(扫描书后资源码免费获取电子版)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

思维活动是自动完成的吗?能不能通过主观努力来管理和控制它?

做白日梦是一种思维活动吗?

感情可以有效替代思维吗?

杰出的思想者是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经历思维阻塞、不能专心和困惑?

创造力是与生俱来不能习得的?

富有创造力的行事方法就是忽略传统方式?

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具有创造力?

服用药物可以提高创造力?

你对思维这件事了解多少?以上这些问题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这本独特的书将打破你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帮你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沟通想法、说服别人。请不要错过书中俯首皆是的珍宝——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强调创意和积极的思维过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对于任何有兴趣探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读者,这无疑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尼尔·布朗(Neil Browne)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曾与合作者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

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还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先后荣获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衔。

还为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


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德里分校荣休教授,国际公认的“使思维成为教育重点”运动的先驱,在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深厚的实践和教学经验。拉吉罗教授共著有20多本书,多次登上电视荧屏,发表过大量文章和演讲,代表性的畅销之作《思考的艺术》被誉为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这是将创造性、批判性思考作为解决问题和争议策略的读本之一。多年来,他创新性的思考技能训练法帮助人们建立起了思考的标准。


【目录】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赞 誉

前 言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又会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并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001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004

靠大脑理性思考·005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006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008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011

价值观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013

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017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21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作者的论题和结论,那你就会曲解其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往往也会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026

寻找论题·028

寻找结论·029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031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而找到理由和证据的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不断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相信这个结论·042

通过提示词寻找理由·045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045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48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我们使用的语言极其复杂,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058

找准关键词·059

检查有没有歧义·061

判定歧义·062

根据上下文找出真正含义·065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066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069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70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写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不会将这些信念明说出来,你必须通过阅读字里行间的内容来找到假设。

到哪儿去找假设·082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083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选择哪一个·085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086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087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088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方法·089

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090

价值观与相对性·091

找出描述性假设·092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093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095

找到假设的线索·096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98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判断交流者的论证是否依赖于错误的或高度存疑的假设,或交流者是否在通过逻辑上的谬误或其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来糊弄你。

用提问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109

从假设中寻找谬误·111

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115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122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125

论证谬误小结·126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127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我们希望我们的结论基于关于世界的确凿陈述,而非某种见解,或对于什么真实、什么可靠的异想天开的猜测。

事实还是见解·132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134

证据的来源·136

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138

以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139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140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142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证据越充分,主张就越有说服力。为了使自己免受偏见的影响,我们必须寻找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150

有偏差的调查和问卷·151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154

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吗·162

测量方法可靠吗·165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可信·167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170

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找出一件事的简单、的原因,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是许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可能存在替代原因 ·181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182

寻找替代原因·184

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184

警惕“确认偏误”·186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186

混淆“在此之后”与 “因此”·189

解释单个事件或行为·190

评价替代原因·192

替代原因与你的表达和交流·192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多值得人动心。数据经常撒谎。

识别不知来历和有偏差的数据·202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203

测量误差·206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207

通过省略信息进行欺骗·209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211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写作者到底遗漏了什么信息,不论写作者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找到省略信息的益处·216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217

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219

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220

负面视角的重要性·223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225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225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几乎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重要问题都不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非黑即白这种简化的形式隐匿了一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多样性。

二分式思维: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234

灰度思维:两面还是多面·236

条件的重要性·238

解放思维·239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240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一系列思维习惯会限制和背叛我们。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除非我们约束住它们,逼迫它们乖乖“就范”。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245

思考过快·245

刻板印象·246

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247

自我中心·252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的障碍·254

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257

译后记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1版)》

目录

前言

部分 了解思考

第1章 培养思考能力 : 概述 / 2

什么是思考 / 4

思考的重要性 / 5

大脑与思维的运转 / 7

优秀的思考是一种习惯 / 9

本书的结构 / 10

让你的努力产生成效 / 11

利用情感 / 13

学会专心 / 14

应对挫折 / 14

让讨论有意义 / 15

预备思考策略 / 18

样题练习和解题思路 / 21

第2章 奠定基础 / 30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 31

什么是真相 / 33

什么是知识 / 35

知道的途径 / 37

记忆的问题 / 40

什么是意见 / 42

理解因果关系 / 44

讨论道德问题 / 51

道德判断的基础 / 53

应对困境 / 57

一个特殊的思考策略 / 57

第3章 拓宽你的视野 / 65

成为有个性的人 / 68

妨碍思考的习惯 / 71

克服坏习惯 / 82

第4章 批判性地阅读、倾听和观看 / 88

批判性评价的定义 / 89

做出重要的区分 / 91

批判性阅读的策略 / 96

评价与判断范例 / 103

批判性倾听的策略 / 105

批判性观看的策略 / 108

批判性分析与写作的关系 / 110

第二部分 要有创造性

第5章 创造的过程 / 124

有关创造力的关键事实 / 125

创造型人才的特征 / 128

应用创造力来解决问题和争议 / 131

创造过程的阶段 / 136

第6章 寻找挑战 / 143

好奇心的重要性 / 144

好奇心是怎样丧失的 / 146

重获好奇心 / 147

6个有用的技巧 / 148

第7章 表述问题或争议 / 159

区分问题与争议 / 160

表述问题 / 161

表述争议 / 162

当问题变成争议 / 163

问题和争议表述的指导原则 / 164

谨慎表述的好处 / 165

问题实例 / 168

争议实例 / 169

第8章 调查问题或争议 / 174

调查什么 / 176

用好图书馆 / 184

使用互联网 / 187

保持质疑的态度 / 189

安排访问 / 189

避免抄袭 / 191

完成你自己的研究 / 197

保持活跃的创造力 / 198

第9章 产生想法 / 204

激发你的想象力 / 206

追求独创性 / 212

不要轻易下判断 / 213

克服障碍 / 214

顿悟是怎样发生的 / 216

问题范例 / 217

争议范例 / 221

第三部分 要有批判性

第10章 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 228

为什么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 / 229

聚焦于你的想法 / 230

克服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 231

运用好奇心 / 231

不要臆断 / 232

改进你的解决方案 / 234

问题范例 / 235

改进你对争议的看法 / 236

争议范例 / 237

针对争议采取行动 / 238

第11章 改进问题的解决方案 / 243

改进的三个步骤 / 244

两个问题范例 / 250

第12章 评价你对争议的推理 / 259

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 260

影响有效性的错误 / 265

一个特殊问题:隐藏的前提 / 268

识别复杂论证 / 270

评价论证的步骤 / 271

家长抗议电视节目的案例 / 272

智障女孩的案例 / 274

第13章 改进争议的解决方案 / 281

步: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 282

第二步:识别并克服困难 / 283

儿童是否应该宣誓效忠 / 284

是否应该废除米兰达法则 / 286

第四部分 沟通你的想法

第14章 说服别人 / 292

弄清楚人们为什么排斥新想法 / 294

了解你的受众 / 296

预测受众的反对意见 / 298

有效地展现你的想法 / 301

时机的重要性 / 305

第15章 有效地写作和演讲 / 309

有效写作的特点 / 310

按部就班的写作方法 / 312

培养可读性强的写作风格 / 316

写作范文 / 318

有效演讲的挑战 / 321

演讲的类型 / 321

组织你的演讲材料 / 322

提纲和演讲范例 / 324

练习演讲的发表 / 327

附录 范例问题的答案 / 333

注释 /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