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民族与文化》以“民族”和“文化”为主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叙述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形成、融凝、前途,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质和特征。同时,作者在对中西方文化作比较的基础上,阐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能够不断相互生发和完成,绵亘几千年而不绝的内在原因,以及我们所应有的民族信心和文化信心。


【目录】

自序

增订版序

讲义之部

上 篇 中华民族之成长与发展

章 中华民族之本质

第二章 中国社会之结构

第三章 中华民族发展之经过及其前途

下 篇 中国历史演进与文化传统

第四章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

第五章 中国文化本质及其特征

第六章 中国的哲学道德与政治思想

讲辞之部

篇 绪论

第二篇 中华民族之成长与发展

章 中华民族之本质

第二章 中国社会之形成

第三篇 中国历史演进与文化传统

章 历史的领导精神

第二章 中国历史演进大势

第三章 中国文化本质及其特征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人文修养

第四篇 结言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前言】

去年冬,国防研究院约我讲“民族与文化”这一课程。我虽自审不胜任,终于勉强答应了。今年三四月间,国防研究院开来该课程之纲要,要我限时先写一讲义。我正在百忙中,不能竟体写下,只得分章分行写,写了几章几行,可以随时停下,捉些闲暇,可以随时再往下写。讲义写完,但我的授课时间展后了,直到九月间,始匆匆赶去上堂。一连三天十堂课,我事先和临时,又都没有好好准备,又因已写了一篇讲义,上堂时,想不要依着讲义逐章逐行讲去,便随口随心,只照讲义上所提要点另作生发。讲完后,又承国防研究院把我十堂所讲纪录下来寄我看。但隔离我上堂时间又已两个月,我当时所讲,追忆不真,只能就纪录稿随文修正,删去一些太芜蔓处,便成此篇讲演辞。我既惭对此课程不胜任,又恨不能作好准备,希望读者能把我讲义和此讲演辞一并看,庶乎我心下所想要讲的,比较能更显露些。至于其间疏陋失当处,则更盼望读者能赐我以指正。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钱穆谨识于九龙钻石山寓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