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1:历史科普达人、50万粉丝账号“聊爸”全新力作!

历史科普账号“聊爸”、历史作家詹乐麒细说世界上帝国、王国的成败、崩裂与衰亡!

编辑推荐2:一部写尽东方帝国、西方王国特殊历史的史书!

这是一本让权力与人性的斗争暴露地刺骨、猛烈的一本世界史!中国古代皇帝、古代封建王朝、圣法兰西帝国、大不列颠王国、约克王朝、大英帝国、罗马帝国……每一个帝国的崛起,必定掀起腥风血雨,每一个王国的崩裂,注定映照出欲望的沟壑!细说世界上掀起风云骤变的君主制政体,看尽权力、人性与欲望的交织!

编辑推荐3:小说笔法写严肃史实,谨遵正史,淋漓尽致地谱写君主制政权下皇室与王权的明争暗斗、君王权力与私欲的明流暗涌!

特别的政体产生特别的权利集中制,导致特别的政权、文化和民风!以“国王”为国家首脑及以“皇帝”为国家首脑的国家,为何分崩瓦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者詹乐麒摘选每个帝国、王国出现的核心历史事件,以故事化形式来呈现真实的历史细节!

编辑推荐4:有料、有趣、有真相;有史、有述、有考点!

詹乐麒善用音乐中的激荡与情感来写历史故事,为读者奉上生动独特的写史风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完美体现了趣味与干货的结合!读完这套书,才觉得:历史果真狗血、传奇、好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世界历史通俗读物。“君主制政体”是以国王或皇帝伟统治者、以血缘世袭制产生继任者,且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限制君王如何行使权力的政体。特别的政体产生特别的权力集中制,导致特别的政权、文化和民风。君主制是人类早期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特殊统治形式。当一个国家的发展几乎全部握在皇室手中时,皇室与王权的明争暗斗、君王权力与私欲的明留暗涌催生出具有历史时代性意义的文化、政策、经济、文明。

  本书的雏形源自著名音乐家、历史科普达人詹乐麒在其50多万粉丝账号上所更新的系列作品:乐麒说世界史。单篇阅读量已突破40000人次,累计阅读量突破5000万人次。


【作者简介】

  詹乐麒:历史科普达人,历史迷,音乐家。

  毕业于英国北方Huang家音乐学院,师从星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卡丽娜·波波娃老师,获得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高额奖学金,主攻中国民歌、中国古音乐,定期在国内外举行音乐创作及演出,在国际音乐领域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他是一名历史超级爱好者,对世界史、中国史深有研究。其账号“聊爸”已经积累了50多万的粉丝,而且系列更文“乐麒说历史”是吸粉、读者口碑的栏目,累计阅读量突破5000万人次。出版作品《有料不枯燥的宋朝史:上卷·北宋卷》《有料不枯燥的宋朝史:下卷·南宋卷》。


【目录】

帝国卷

帝国卷一:帝国的崛起 \3

帝国卷二: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 \12

帝国卷三:宰府的胸怀 \18

帝国卷四: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与思想的变迁 \28

帝国人物故事卷:圣法兰西帝国的序章 \44

帝国人物故事卷:黄金王座 \54

帝国人物故事卷:雾月 \64

帝国人物故事卷:帝皇,守国门! \78

帝国人物故事卷:燃烧的远征 \93

帝国人物故事卷:陨星 \101

帝国人物故事卷:科西嘉的镇魂挽歌 \111

王国卷

王国卷一:王国风云 \114

王国卷二:古代诸王 \120

王国卷三:不列颠年代记(上)七王征服者 \127

王国卷三:不列颠年代记(中)金雀花王朝 \134

王国卷三:不列颠年代记(下)暴风前夜 \145

王国卷四:百年血战(上)一路向北 \153

王国卷四:百年血战(中)瘟疫时代 \159

王国卷四:百年血战(下)圣女贞德 \167

王国卷五:玫瑰战争(上)王者归来爱德华 \179

王国卷五:玫瑰战争(下)被诅咒的王冠 \191

王国卷六:约克王朝(上)立君者沃里克 \199

王国卷六:约克王朝(中)暮色王廷 \209

王国卷六:约克王朝(下)凋零之花 \216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燃烧的平原(决战博斯沃斯) \222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戴着王冠的驴子 \231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诸王之乱 \238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星之开拓者 \242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暴风雨之夜,前进吧,黄金鹿号! \248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陨落的格拉沃利纳 \254

王国卷七:日不落的崛起之童真女王 \264

王国卷番外:风中女王 \268

王国卷番外:神圣罗马帝国教廷异闻录(一)谁是个女人 \276

王国卷番外:神圣罗马帝国教廷异闻录(二)挪得之书 \280

王国卷番外:神圣罗马帝国教廷异闻录(三)乌鸦医生 \285

王国卷番外:神圣罗马帝国教廷异闻录(四)狙魔人范海辛 \291

王国卷番外:神圣罗马帝国教廷异闻录(五)圣诞节 \297


【免费在线读】

  何谓“帝国”?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帝国是指在一个较大地理区域内、涵盖较多人口,建立有鲜明特征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体系与人文价值观,形成一定范围的国际政治体系的国家,并在国家之间推广、维护这种体系。

  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答案,而且并不具有历史学术意义。如果我们用这样一个定义去看待人类历史的话,你一定会得出以下这三个哭笑不得的结论:

  1.谁能打仗,尤其是疆土打得谁就是帝国。

  2.帝国的统治者既可以是共和独裁制夺得,又可以民主公投产生,还能是王权神授由教皇或教宗等宗教领导人赋予并听命于宗教。

  3.不为统一国家,却又有共同信仰的大区域也可以凑一块儿合起来叫帝国。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饺子、包子、烧卖、元宵都应该统一叫包子。因为都是皮包馅儿。

  闲话到此为止。伟大的历史学家托马斯·潘恩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就说明白了:以皇帝为国家首脑的君主制政体国家,叫作帝国。

  那么什么是“君主制政体”呢?君主制政体即以国王或皇帝为统治者;以血缘世袭制产生继任者,且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限制君主如何行使权力的政体。

  简单来讲,就是那句很古老很俗套但又超有气势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地下,唯我。

  从“君主制政体”本身来讲,其实是有两个分支的,分别是以“国王”为国家首脑和以“皇帝”为国家首脑。这也是为什么托马斯·潘恩一定要强调,帝国是要以“皇帝”为国家首脑的君主制政体国家。

  说到“皇帝”这个词,绝大多数读者的反应一定是,这个词是中国独有、独创,是国外翻译中国的词汇,它原本只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

  嗯……这个其实也不对,在欧洲人的历史上,他们对于“皇帝”这个名称及其帝制的政体的定义和推演,远比中国要来得冗长和复杂。

  那么,先让我们回顾下,中国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帝制”政治制度,其实比中国的“皇帝”之名还要早一千年。

  事情是这样的:帝尧晚期,黄河改道,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当时的中华民族老祖宗们,都还围绕在还很清澈的黄河边上,过着农耕部落的生活。这黄河水就是我们祖先的命脉。

  现在生命河变成了要命河,无数耕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凄惨不堪,彻底变成了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难民。

  于是这些难民就去找他们的里长(一个百姓单元里的负责人);里长们去找他们的领导荒服(县长);荒服就去找要服(市长);要服就去问侯服(省长);侯服就去问甸服(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的领导们);甸服就去问司空(国务院总理),后问到了当时部落的领导人——舜。

  可是舜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过好在他也有人可以去问,于是他就去找了那位禅让给他的前领导人——帝尧。

  帝尧老了,但他的睿智丝毫不减当年,他没有再慌慌张张地去问别人(想问也没人可以问了……),而是拿出了禅让时期的超级法宝——民主投票。

  帝尧出山,当即召开部落大会,召集所有长老来推举,问:“我们还有我们的人民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诸位,有谁可以制得了这洪水?(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这时有一位长老站了出来说:“尧老放心,我去,一定完成任务!”

  于是众长老皆附议,曰:“对对对,就他了,我们之中没有人再比他更贤德更智慧了,就让他去吧!”

  这位长老就是鲧。于是鲧扛着锄头,拖着好几车筑堤坝的土(称“息壤”)上路治理黄河去了。

  然而,虽然连同帝舜在内,所有的人都认为鲧可以去。(皆曰鲧可。)可是,年老的帝尧却皱起了眉头。他望着鲧踌躇满志、壮志凌云的背影,悄声问了问舜,他行吗?

  帝舜安慰帝尧道:“在我们之中,鲧已经是贤德能干的了。除了他,我们别无选择,就让他去吧!(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鲧这一去,就去了很多很多很多年。

  他甚至把自己下半辈子都搭在治水这件事情上了。鲧拖着他治水专用土“息壤”四处奔走修建堤坝,企图挡住洪水,并强行让黄河再改道回去。谁承想,黄河的河床却一年比一年高,没过几年就形成了地上河。某一天,那道高得吓死人的防洪堤坝出现了一个小缝隙……

  “轰隆”,在堤坝中积攒了数年的黄河水一下子就冲了出来,这瞬间的爆发宛如天威,甚至比黄河刚开始泛滥的时候还要严重得多。

  得,治了半天,还不如不治。

  其时,帝尧已经仙逝,舜成了部落的领导人——帝舜。当他得知这样一个结果后,大发雷霆,直接把鲧贬到了羽山(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

  火发了,鲧也处置了,可是黄河还在持续泛滥,总要有人治水,怎么办?于是帝舜只好继续召开部族大会,问谁可以去治水。

  这下大家都不说话了……鲧就是先例,治水治得把命都搭上了,失败了还没个名分,谁敢啊?

  正在大家低头研究脚上的鞋子时,一个年轻有力的声音喊道:“首长,我去!一定不辱使命!”

  众人抬头一看,乐了。皆说好,就该他去。

  这个年轻人,就是鲧的儿子——禹。

  可是帝舜却皱起了眉头,显然他的智慧要远胜于那些长老。他小心地警告禹,如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重蹈覆辙。

  禹沉痛地点了点头,表示父亲的错误自己一定会纠正回来,并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于是就有了我们中华民族著名的历史故事——大禹治水。期间,他考察黄河途经的各个名山大川,三过家门而不入,研究水流走向和黄河河床近十三年,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治水之法,即“疏导”之法。

  此时,禹的儿子启已经长大。从母亲处得知父亲和爷爷的事业后,启毅然决然地追上了父亲的脚步。父子俩沿着黄河,一路疏通、引导,不仅彻底地治好了泛滥改道的黄河,还将当时的华夏大地细细地、根据土地肥沃程度分为了冀、青、徐、兖、扬、梁、豫、雍、荆九个州。

  禹成功了!在人民的欢呼声中,禹胜利归来,帝舜亲自为他接风。不久后,帝舜召集各长老们开部族大会,通过选举,正式确定禹成为帝舜的接班人。

  到此为止,我们说的还是禅让制,即著名的尧、舜、禹的禅让。按照这个系统的正常程序,等到了禹的晚年,他也应该召开部族大会,与长老们一起推举下一任国家领袖。

  可偏偏就在这一次出了乱子。当时,全国上下厉害、有本事的人就是禹的儿子启。毕竟小伙子年纪轻轻就追随父亲走遍了名山大川,他在各地也深得民心,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唯独只有一小撮人不喜欢他,很不幸,不喜欢启的这一小撮人,就是那些选人投票的长老。相比年轻气盛的启,长老们更喜欢和他们一样老的皋陶。不过很可惜,皋陶先禹而去世了,长老们只得再次投票。

  依然很不幸,这次长老们又没选启,而是另一个和启差不多的人,叫伯益。理由是,这个人是帝尧之前的首领,颛顼的后人。

  这就有点无厘头了,当时选皋陶,启还能忍一忍,毕竟是老同志老前辈了,怎么样都还是要恭敬一下的。但这回用这样一个不靠谱的理由选了远逊于自己的伯益,不仅仅是在针对启,更是违反了禅让制任人唯贤的基本法则了!

  在这一刻,启看透了所谓民主背后的虚假与懦弱,他当即起兵,号召曾与他一起同生共死的九州将士们集结起来,会师于王京之下,一举扫平了所有反对他的长老们,杀伯益,并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有不愿意归顺他的部族们宣战!

  这里插一句,伯益被杀后,他的妻子抱着他年幼的儿子向西北一路行走,躲了起来。多年后,他的妻子给儿子取了个姓,叫作嬴。

  年少时和父亲一同克服艰难险阻治水的启,在这时爆发出了惊人的才华。他率领军队,剑锋所指无人能敌,仅数年就一统全国,定国号为夏,收归全国土地为中央管理。虽然此时的启还没有“皇帝”之称,但他的夏朝却已经是确立了初步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政体的国家了。而作为这个君主制政体国家的首脑,启被称为“帝启”。接着,他又废禅让制为世袭制,也就是说,在帝启百年之后,将由他的长子继任他的位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