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遇见景德镇》是继《遇见手拉壶》《遇见莞香》《遇见普洱》之后的又一本“薪传立体图书”。书中不仅有关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还有全球化视野下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复兴。

2、以美文美图加小视频,串起一幅陶瓷和制瓷人的人文地图;且以二维码形式,打通与陶瓷品鉴、收藏的串联。

3、“中国z美的书”获奖团队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四色印刷。

4、薪传立体图书,纸上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遇见景德镇》是一本从全球视角出发,重新认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图书。作者从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馆的元青花、汝窑天青、十二花神杯等中华文明的稀世珍品谈起,引领读者认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走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启对中华文明的重新思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天价中国瓷器的洗礼下认知文化是无尽藏;随后来到景德镇,围绕御窑博物馆展开中国各时期陶瓷文化的故事讲述,点出世界的景德镇重新复兴,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作者简介】

蔡妙芳,广东青年作家、诗人。首届潮人文学奖诗歌奖得主。

陈达舜,诗人、生活美学践行者。近年来致力推广红酒、茶、茶艺等现代时尚生活美学,尤其是潮州手拉壶和潮州工夫茶的推介。

陈镜顺,广州薪传文化公司董事长、茶语网合伙人、网易严选茶叶顾问、评茶师,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广。


【目录】

序: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景德镇
小引:遇见

章 故事,从博物馆开始
节 大英博物馆里的景德镇陶瓷
第二节 中国瓷,世界文物收藏拍卖史
第三节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静默时光

第二章 抟泥成器,帝国的密码
节 景德镇的阳光和泥土
第二节 御窑的前世与今生
第三节 七十二招,抟泥成器
第四节 陶瓷修复,是一门绝技

第三章 一苇渡江,从china到CHINA
节 china陶瓷,CHINA中国
第二节 世界上早的工业城市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中国瓷器

第四章 薪火传承,大国华章
节 匠从八方来
第二节 器成天下走
第三节 薪火相传 浴火重生

第五章 岁月清供,在器与用之间
节 瓷之美
第二节 历代茶器谈謶
第三节 器物,是一种生活态度

尾声:也许是另外一种开始


【前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景德镇
陈镜顺

我思故我在。本质上,我们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是历史人文的传承者。从时间的维度去看待文化的薪火相传,每一个个体都在不知不觉中,共同构建着人类生命共同体。
遇见景德镇,再一次让我们通过历史的传承,感受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并从中获得那份一往无前、走向未来的信心。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培养一种可以通向未来的艺术的能力。我们在遇见景德镇的同时,何尝不是在遇见自己。
景德镇仅仅是这人世间弱水三千中的一瓢,我们通过“遇见”这样一种阅读历史、书写艺术、创想未来的方式,去挖掘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化故事,认识一个城市背后折射的历史演变,接触那些传承数百年、数千年的制瓷技艺,感受那些择一业、从一生的匠人,借由人、事、物窥见不同的生命版本与活法,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
局部即整体,用有限的认知去窥见无尽的历史,奇妙无穷。御窑厂里遗留下来的有着800年历史的官窑瓷器碎片,犹如一个个充满故事的生命体,讲述着那个倾举国之力创作艺术臻品的时代传奇。遍布在景德镇地下的民窑瓷器碎片,“生”于这片土地,又反哺这片土地,润养着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人砥砺前行。
透过中国陶瓷博物馆,我们回到了景德镇的缘起。宋元时期,高岭土使用价值的发现,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产业“二元配方”制胎法的产生,使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度瓷转变为高火度的硬度瓷,完成了中国瓷业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奠定了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基础。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景德镇高岭村与东埠,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古街巷、古店铺和古码头,时间仿佛被定格在了历史的某一个瞬间,曾经的辉煌岁月消逝在参天大树与磨光的石板桥背后,这个曾影响了世界商贸的“海上丝绸之路”源头,到如今,只可追忆。
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河边妇人搓洗衣服的欢笑,才是今天这个乡村的真实写照。外来人总是比本地人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那些我们通过历史遗留的碎片拼凑起来的辉煌。但到了后,平和、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终极的向往。
从元朝的浮梁瓷局开始,因南宋的能工巧匠南逃珠山,景德镇奠定了汇聚人才的基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让手艺人得以发挥自己巧夺天工的技艺。元青花用的苏麻离青与元朝贸易的全球化,打开了景德镇那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明朝御窑厂的设立,官窑精细分工协作的制度,使得景德镇成为当时全世界为兴盛的座工业化城市。说到此处,我脑中幻想浮现,不知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否是一个未来穿越到过去的人?他为什么能在那个没有化学、物理、机器的时代,可以将一件瓷器的制作拆分成72道工序,通过72个血肉之躯的人工智能协作完成?
在河运商贸时代,昌江河仿如一条大动脉,将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输送至全国各地;黄山丰富的松木资源,让景德镇的窑火燃烧千百年。历代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使景德镇的瓷器得以百花齐放、延续千年。这个“世界瓷都”在历史人文的沉淀中,不断地进化。而景德镇制瓷业之前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短暂的停顿,或许只是打了个盹儿,为了在大国崛起与东方文明复苏的今天,重新翻开艺术的新篇章。
从御窑厂到民窑,从官窑贡品到茶器用品、生活用具,景德镇的窑火传承不息,一代又一代的工匠、手艺人、管理者、文人、商人和消费者,犹如一块块窑砖,在土与火之歌中,基于历史又融入历史。
瓷器,是时代的语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贵族气质与烟火气息在景德镇这座城市里完美融合。
御窑厂,是全世界瓷器艺术的殿堂。而景德镇,就像是一座封存着中国人极致生活趣味与品位的宝库。今天,御窑厂里一件考古修复的青花镂雕绣墩,都是如此精美绝伦;中国古代,皇家连一张凳子都堪称时代的艺术品,这让我不禁汗颜,自己过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多么的匮乏。
凌晨4点的景德镇,“鬼市”在昏暗的灯光和闪亮的手电筒照射下开始人头攒动。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收藏家、骨灰级陶瓷爱好者、揣着发财梦的倒爷,以及各级古玩爱好者。如今的“鬼市”,延续着遗风,虽然繁荣不再,但每周一凌晨三四点的开市,依旧可以感受景德镇的民间烟火艺术气息。“鬼市”虽小,却是一代又一代景德镇手艺人借古学习与修炼的道场。
在陶艺街、陶溪川、三宝村,在景德镇的每一间作坊里,在这片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艺术沃土上,传统是骨骼,创新如血脉,让这座城市处处焕发生机。一代又一代的景德镇人,与世界各地追寻艺术而来、扎根在此的“景漂”,持续地刷新着不一样的景德镇。
透过瓷器,从生活的角度窥见文化进步与社会演变,景德镇本身就是一本跨越了时间、空间、文明与信仰的书籍。我们穷其一生的智慧也无法写出完整的景德镇。这样一种失落的情绪,在写这篇序的时候被多维度的世界观所取代,我们并非生于窑火中的匠人,抑或一生追寻创作的艺术家,我们都是在固定的文化里、规矩中形成了不完美的自我风格。对于所见所思的认定,仅仅只是一种认定。任何一种认定,必然会排斥其他的可能。而冲突与矛盾,又是所有文化形成的必然基础。
在采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历史记录者的不完美,也看到择一业、终一生的人们美好的匠心。我们尊重且欣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与每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
阅读历史人文的深度越厚实,越发感到我们这群人仅仅是景德镇烟火里的尘埃。曾经存在过,却又未曾拥有过。历史告诉我,我只是一粒尘埃,欲望却说我就是全部,于此之间,生活既梦幻又真实。
人对世界的认知,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知识的认知,一种是感受的认知。原谅了自己对景德镇的肤浅认知,也坚信再微小的事都具备历史意义。
愿《遇见景德镇》,可以为您带来一点别样的趣味。


【免费在线读】

陶艺街

陶艺街是每一个到景德镇的人都会腾出时间去走一走、逛一逛,淘些陶瓷器当手信拿回家的地方。
张宁的店就开在陶艺街里。五月份的南方午后,阳光一片灼热,一下车,一股热浪袭来。找到他的店里,一个店员说他在新开的分店里,还是在这陶艺街,从街口那里拐过去就能看到。
景德镇是一个瓷器的天堂,也是一个个怀揣理想的年轻人自由表达文艺主张、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张宁是一名80后“景漂”,2009年在淘艺街开了自己的小店,经营自己设计烧制的陶瓷产品,一晃就是十多个年头过去了。
张宁是山东高密人,陶瓷工艺是他自小的志趣,2003年他如愿考到了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学长们的影响下,求学期间的他也到校外寻找机会学习制瓷技艺。2006年,张宁买了一个二手的拉坯机,在学校对面的陶艺街租到一处房子,既当宿舍又当工作室。
当年的陶艺街房租十分便宜,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就能租到一处不错的房子。租了房子之后,张宁像其他陶大的学生一样,把房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艺术空间。他整天泡在出租房里,经常晚上不睡觉,拉坯就能拉整宿,隔天早上再回学校上课。回忆起当年这段热情而又努力的学习经历,张宁很是怀念,那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设计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过程,同时,通过和别人交流、碰撞,也能产生出很好的创意。
以前的陶艺街完全不是现在这个繁华的样子。张宁租房子的时候这条街还是沙土路,沿路开的一些小店铺基本就是陶大的师生在尝试创业,生产推销自己的作品。随着陶艺街越来越受追捧,名声越来越响,这里成为了景德镇的旅游打卡点,也引来了众多陶瓷商入驻。陶艺街现在的租金与初相比已是涨了不知道多少倍,瓷器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现在这条新装修的陶艺街大约400米长,街两侧大概共有四五十家店。这里多数店面白天都关着门,据说拥有店铺的老板们,除了陶瓷商外,还有很多是创业成功的当年陶瓷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毕业之后留在景德镇打拼,有一些就慢慢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白天大家埋头创作,晚上才有空来这里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华灯初上,陶艺街开始进入营业高峰。街上的大部分店面都是瓷器店,瓷器又多以精致的陶瓷茶具为主,也有各种风格的陶瓷艺术品等。店与店之间,偶尔间插着一两家高档布艺服饰店,听说是给陶瓷艺术家量身定做服饰的。还有餐厅、夜间酒吧,在夜色里静静地接待逛累了的客人。
陶艺街上的人行道显得非常宽阔,当初景德镇政府改建这条街的目的是想把它打造成商业步行街,因而车行道并不宽阔。街道两旁站立着整齐的法国梧桐树,每隔一段距离,树下就有椅子供行人休憩。这里的晚上,尽管满街灯火辉煌,但街上却显得宁静闲适,并不喧嚣。
陶艺街的店名都起得诗意盎然、耐人寻味。多家店以“堂”“轩”“居”字命名,还有“青雕希琢”“造悟堂”“悠云渐”“快雪时晴”“千一阁”“沐心居”“蓝印字”……每一间小店或工作室的名字,也许代表着店主人的创作或是经营理念,也可能代表着店家的一种人生心态。
行走在陶艺街上,各家小店以个性化的装修风格吸引着游人:或古朴典雅,或日系侘寂,或追求小野趣;小竹林、造型奇异的树、假山小盆景、陶器养浮萍……方寸之间尽力经营闲情逸致,让人路过便生出进去瞧一瞧的冲动。
各家店经营的瓷器,青花、粉彩、颜色釉,风格迥异。性情爽朗的老胡说他的朋友就在这条陶艺街上开店,做高档茶具批发,生意做得很大。他带我们去看,又让每人自选一个柴窑烧制的青花仿古杯,作为送我们的礼物。
在陶艺街做主意的店主,有陶瓷大学或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也有许多来自民间作坊的手艺人,还有一些是刚从陶瓷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不管是学院风,还是民间艺术风格,都能在这条街上找到对应的陶瓷器物。每天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与其说这里是陶瓷商户们相互竞争的擂台,倒不如说是陶瓷人比拼才华的舞台。而这条街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街角边巷子里摆卖瓷器的地摊夜市。
从陶艺街拐进巷子里,就能看到热闹的地摊,这里是淘货的好地方。地摊上的瓷器当然不如店里精美,但胜在价格很美丽。除了一些出售老瓷片的中年大叔,剩下的大多是稚气未脱的学生和刚刚走上创业之路的年轻人。一边是打造精美橱窗的瓷器店,一边是“打游击”一般的陶瓷小地摊,看似档次差别很大却都在一条街上并存着。年轻的学生在这里边做小生意边相互交流讨论,互相成就。地摊是藏在陶艺街背后的风景。
这条景德镇政府重点打造的街道,由于这几年景德镇的房价一直在上升,店租也跟着上涨。有一些店因为不堪重负,慢慢退出,所以这条街店面主人的更换还是很频繁的。
一些品牌做得更有名的店,慢慢会把店面或是工作室转移到陶溪川或者是三宝村,那里是景德镇热门的地段。也有一些不适应市场的店,从陶艺街撤走,去到租金相对低廉的地段。能在陶艺街开店,是属于那种在陶瓷行干得还不错的人。
陶艺街,一条显得高雅但食人间烟火的陶瓷艺术商业街。
陶艺街的对面就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老校区,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当地人都称其陶院,这是我国一所以陶瓷命名的高校,源源不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陶瓷艺术人才,也使得景德镇陶瓷业有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而以前给这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或者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的,就是陶艺街。
张宁当年在陶艺街租的房子旁边有一家工厂,厂里的老板跟张宁熟悉之后,知道他是陶大的学生,就拿一堆产品过去请他帮忙看看,张宁就把自己喜欢的,和那些觉得可能有人喜欢的挑选出来。慢慢地,老板发现张宁挑的东西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作为回报,工厂会让张宁随便到厂里的窑做实验,厂里的成品釉也给张宁随便用。对当时作为学生的张宁来说,这样的机会简直是太好不过了。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张宁不仅学以致用,而且也培养了看产品的眼光和市场意识。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毕业之后几年的实践,2009年张宁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瓷器店。对张宁来说,开店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他觉得艺术就是一种语言,尤其陶瓷艺术,开店卖出自己设计创作的产品,就是在寻找懂自己语言的人。
说到高兴处,张宁从博古架下面的柜子里掏出当年在陶艺街出租屋里做的一些“试验品”,每一个小作品都拙朴而独特、前卫,可以想见年轻时的他对艺术的纯粹之情和热爱之心。
但张宁在玩过很多花样后,意识到瓷器应该回归到生活实用上来,片面地追求艺术感太过虚幻了。市场观念不错的张宁看到当时茶具市场很火热,但大多数人都在设计制作茶壶、茶杯,于是他决定当配角,做茶叶罐子。他选择以瓷为质,而古朴的器型,是他对茶叶罐这个产品的市场判断。
在现在陶艺街的这家店里,张宁用两壁高达天花板的橱架来陈列他自己设计的茶叶罐,地板中间也放了两排——走进店里的时候感觉这里很像书店,色调沉稳,每一个茶叶罐子都像一本大书,排列有序。他的茶叶罐子从颜色到造型线条都带着书卷气,是带着美感的实用器具。
当我们离开陶艺街时,不知哪一家店的音响正沉沉地放着一首歌:“衷心诉了春过半,平生光影短,儿女情长愁么愁,不如茶相伴……”


红店街里做出来的黄金搭档

走进红店街,复刻历史经典。红店街,传统仿古瓷工艺师的扎堆地。在明清甚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制瓷师傅都是如工厂流水线的工人,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属底层劳苦大众之列。他们比不上宫廷画师的身份地位,仅仅依靠一门手艺谋生。随着时代的变革,艺术走向生活化,让仿古瓷这门需要下苦功、历经多年磨炼的行当,迎来了新机。文化的复兴与经济发展使得红店街、樊家井也走出了“国大师”,他们依靠一门手艺足以养活一家人;知识的开放让工匠手艺得以进化为艺术,历史的变迁让诸多手艺成为了非遗。袁世斌和李国俊两位老搭档,制瓷30余年,择一业、从一生,从小看着父辈拉坯、绘画,如今子女在大学里也研读艺术,他们这些在景德镇看起来不起眼的世代工匠,悄然之中也在成全这千年瓷都的传承。
袁世斌、李国俊都是景德镇土生土长的制瓷艺人,在他们看来,一位制瓷艺人能说(能言善辩)又能做(技艺超群),那么这个人就是天才。他们评价自己是不善言辞,只是会做,只是一个踏踏实实前行的陶瓷艺人罢了。
从小生活在瓷都,父辈都是制瓷艺人,所以两人对陶瓷的兴趣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认定自己今后的道路一定是与瓷相伴。
袁世斌说,他1994年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陶瓷制作,开始从日用生活瓷器做起,那时制作的大多都是技术比较简单的大型器物,比如装酱油的缸。后来在一些港澳客人的建议下才开始制作仿古瓷,从此放弃大型生活瓷器的制作,开启了他仿古瓷的探索之路。
“红店街”就在景德镇单棚门一号,毗邻莲社北路。走过青砖灰瓦建筑风格的陶瓷一条街,踏着青砖铺就的台阶,穿过曲径通幽的弄堂,就能寻到袁世斌和李国俊的陶瓷作坊。
袁世斌和李国俊不仅是大学同窗同学,也曾一起任职于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两人因技艺精湛,后都成为了明清官窑仿古瓷的技术骨干,有超过30年的仿古瓷制作经验,尤其擅长制作明成化斗彩和清朝粉彩瓷。袁世斌擅长釉上彩,熟知明清皇室御用瓷的绘制,画工技法精湛。李国俊专攻釉下彩,对历代明清瓷器样式与器型了如指掌。
明清瓷器复刻,需要同时结合釉上彩和釉下彩的技法,李国俊和袁世斌强强结合恰到好处,他们俩可谓“复刻界的黄金搭档”。
为了复刻出一件精美的古瓷器,老袁、老李每次都需要对实物和历史拍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访御窑、陶瓷博物馆及亲赴大小拍卖会现场观摩,随后才展开复刻工作。
古人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与对美的追求,很大程度上超越今人。而历史上的经典之作虽然大多源自皇家御制,工艺却在民间传承,文化价值的根都在民间。
拍卖场上那些动辄千万甚至亿元级别的古董瓷器,普通人只能隔屏观望,不能亲手触碰,委实令人感到遗憾。而复刻系列,却能让这些长久保存于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走入寻常百姓家,让这些以古法工艺复刻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气息的经典复刻艺术品,得以进入更多人的视线,被近距离欣赏、品鉴。
老袁感叹:“复刻的价值在于传承传统技艺,还原皇家经典,致敬历史、传承文化,让博物馆与拍卖会的惊世巨作成为茶台上的美器。我们对于景德镇瓷器传统技艺的传承或许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创新,可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总得有人做一个守艺人,守住这片艺术土壤的灵魂。这也是我和老李两人,作为茗家私享瓷器品牌主理人的理想与坚持。”
复刻瓷对画工精细度要求高,工艺步骤烦琐,一件成瓷要40天才能制作完成,而且一旦画错就要从头再来。不少陶瓷藏家和爱好者慕名上门求购,都要等到大半年后才能拿到,可谓一瓷难求。
袁世斌认为标杆作品不过是一时的,哪怕某一件作品现在看来非常好,等过上几年也会觉得没那么厉害。人的技艺总是在不断的追寻中慢慢成长,而作品是不会变的,一旦完成,它的时间就已经定格,等待着新的作品来将其超越。
李国俊说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他也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慢慢摸索成功的方法。他说有时候为了做一件满意的东西,需要烧一二十次,一遍一遍地和实物进行对比,就是为了达到要求的色素。
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的特色是严谨,经得起推敲;干净,看上去清爽。他们复刻的作品都有故事,瓷必有意,意必吉祥,能够经得起推敲,有传承,有故事。
以古人的智慧为创作源泉,以传承、发扬为己任,做能被世人认可的瓷器,这就是老袁和老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