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美国心理治疗师和人际关系大师乔治·S.普兰斯基代表作

心理学博士乔治拥有40多年的从业经验。作者的专业性受到心理学界认可。

2.《亲密关系手册》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乔治博士曾在世界多地开办心理培训课程,本书是该课程的指定用书。

3.聚焦热点话题,剖析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

本书总结出人们在处理婚姻问题时错误使用的13个方法,同时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拥有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陷入婚姻关系困境中的你会这样问自己。其实,并不是你们改变了,而是你们处理婚姻问题的方法错了。

《亲密关系手册》是一本揭示婚姻关系的经典作品,也是一本实用指南。拥有40多年从业经验的乔治博士使用了大量案例,还原了人们在婚姻中的种种问题,总结出人们在处理婚姻问题时错误使用的13个方法,向人们阐述为什么这些方法起了反作用,从而帮助人们预防婚姻中的危机,拥有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

乔治·S.普兰斯基博士,美国婚姻与家庭咨询协会会员。他拥有40多年丰富的执业经验,曾在多所大学、世界500强企业传授人际关系沟通技巧,也曾在世界多地开办心理培训课程,不仅面向咨询者,也面向同行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全球数万人重新找回对婚姻和人际关系的热情和乐趣。


【媒体评论】

你想坠入爱河吗?你们想继续相爱以及加深彼此间的爱意吗?《亲密关系手册》是一本关于两性关系不可或缺的指南,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想要的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作者乔治揭示了亲密关系的种种可能性。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这本书是我且强烈推荐给所有的夫妻的书。

——约瑟夫·贝利,《放慢生活速度》作者,明尼阿波利斯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

从事婚姻和家庭咨询师的15年来,这是我读过的好的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的书。我已经建议我所有的客户都阅读这本书。它能给予处在一段关系中的人们切实有效的指导。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任何伤口都可以愈合。

——艾文·布力克,著名婚姻和家庭咨询师


【目录】

献词

致谢

自序 我的婚姻是如何挽回的

前言 内心改变的力量

章 你认为婚姻咨询没用?是你找错了方法

第二章 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如何相处

第三章 良好的沟通是通向幸福的桥梁

第四章 沉溺在虚幻的心情中

第五章 避免多余的情绪攻击

第六章 人人都想要会共情的爱人

第七章 我为什么总是不满

第八章 改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第九章 温柔和善意会激发出对方好的一面

第十章 学会和问题一起生活

第十一章 富有建设性的消弭冲突的方式

第十二章 提升亲密关系层次

第十三章 原谅和遗忘才是答案

第十四章 我的眼里只有你一个人

第十五章 承诺是婚姻信任的基石

第十六章 重新开始永远不晚

附录25年以后

25周年版作者序

章 一切从哪里开始

第二章 一起面对婚姻的挑战

第三章 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更容易

第四章 说进对方的心坎里

第五章 我能听懂你的隐喻和爱

第六章 你跟任何人在一起都可以找到快乐吗?

第七章 活在爱里


【免费在线读】

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明白情绪只是自己的想法。本章阐述了情绪的本质,以及它是怎么作为主观因素起作用的。本章所表达的观点与大部分心理医生和婚姻咨询师的主流观点截然不同,但是,接受了这一观点的求助者不仅能明白自己的感受是怎么回事,同时还能享受稳定的情绪。

负面情绪的误解:负面情绪不是应该表达出来,才能消除和他人的隔阂吗?

真相:其实你很想知道自己正处于消极负面的想法中。

负面情绪的释放

不愉快或者负面的情绪是一些不好的想法,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原本存在的自然好感。如果你抛开这些负面想法,你就能和伴侣体会到更多的爱和温暖。现在有许多的咨询师都意识到消除这些亲密关系里的负面想法和令人不舒服的感觉非常重要。但是怎么做呢?大部分咨询师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把这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就是消除这些想法和情绪的好办法。咨询师们称之为“净化”,《兰登书屋辞典》的解释是“压抑情绪的释放”。

即使拥护这一理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净化也不能永久地消除这些情绪,充其量,它就是起到“蒸汽阀”的作用。一旦新的事件或是状况发生,同样的情绪会很快再度出现。

防止负面情绪伤害的方法就是理解情绪。一旦你明白了负面情绪是什么,你的情绪状态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以下是能消除负面情绪的一些方法。

负面情绪只是想法而已,这些想法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如果脑海中没有产生一个想法,那么这个想法就不存在。

当我们的大脑处于混乱状态的时候,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而当我们内心敞亮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正面积极的想法。

你会发现,当你的心态改变以后,同样的人和事会引起不同的感觉。看到同一辆车,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会觉得那是一辆“破车”,情绪好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古董车”。针对同一个人,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可能认为他为人吝啬,而情绪好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他会过日子。

我们可以用理解来看待任何人。总有一些人能够欣赏我们看不顺眼的人。例如,一个被前夫认为是泼妇的女人,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男人的梦中情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在潜力,用仰慕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人,我们天生并没有用负面眼光看人的基因。

简单的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 就是像你分心的时候一样,把他们抛在脑后。例如,当你在剧院里坐在一个价值2000 元的位置上,脑子里却在想着汽车座椅的椅套是不是该换了,这时你一定会尽快打消这个念头的,你不可能让这个念头干扰了你看歌剧的兴致。如果你正在和妻子享受着美好时光,你突然想起来她忘记给汽车加油了,这时你多半会抛开这个想法,不让它破坏了夜晚的家庭生活。

我们有能力也确实可以做到抛开那些不相干和没有成效的想法。只有在我们错误地判断什么是不相干,什么是没有成效的时候,那些影响亲密关系的负面想法才得以存在。

生活中所有的情绪都有一个目标:情绪是心情的指标。情绪越低落,心情就越不好。负面情绪,如生气和懊恼,都是个人对生活的不同反应。当我们的理解能力不足的时候,负面情绪就会出现。我们的情绪越灰暗,对生活的反应就会越主观。相反,如果我们怀着愉快的体验和视角来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拥有正面积极的情绪,感受事物也会更冷静。以情绪作为标准,无论什么特定时间,我们都可以准确地衡量出可以多大程度地相信自己的感知。

什么是情绪,它们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

情绪是思想的产物。当我们想到悲伤的事情时,悲伤的情绪就会蔓延全身。而当我们意识到情绪只不过是想法,它们就失去了扭曲我们生活和使我们痛苦的力量。跟其他的想法一样,负面情绪也会过去,只要我们不去想它们,这些情绪就会消失。

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把情绪当作是大脑中有形的事物来看待。然而情绪并不比梦更真实。没有人会担心前一晚的噩梦会影响到我们清醒时的生活。如果我们梦见车在高速路上没油了,我们也不会在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去加油站。情绪也是同样的,它们只有在我们专注于思考它们的时候,才有影响我们的力量。

情绪是大脑中的幻影。海市蜃楼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海市蜃楼就是真的海市蜃楼。任何一个物理学家都知道,太阳的角度、你的视角和地面的坡度交于一点,使你在没有水的地方看到了水。从感官角度来说,海市蜃楼是真实存在的。而从更高更广阔的角度来看,海市蜃楼只是幻觉而已。

人类的情绪同样也是幻觉。下面的例子可以引以为证:

电影院的大厅里,你在排队买票。突然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到你的前面,并且踩到了你的脚。他不仅没有道歉,还表现得像根本没有看到你一样,你怒火中烧。

突然,你的愤怒变成了懊恼,因为你注意到他的白手杖和黑眼镜,于是你转身向后面的人解释了你的误解。但排在你身后的人笑了笑,说他认识这个假装盲人的人。他说,“他总是以欺负别人为乐,他假装是盲人,借此逃避他的粗鲁行为带来的惩罚。”

你的尴尬立刻变为愤怒。“怎么会有人做这么低级的事情?”你对自己说。你真想狠狠给他一拳,不管他的块头有多大。

一个老人把你拉到一边,他告诉你,你身后的这个男人才是一个以看到别人痛苦为乐的人,而那个身材魁梧的人真的是盲人。此刻,你的怒气变成困惑。这时,一个秃头的中年人走过来对你说:“笑一笑,有人在抓拍。”你立马开始惺惺作态。

在这个例子当中,每一种情绪都是由环境、感受和各种解释融合而产生的幻觉。每一种情绪在相应的语境中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随着解释的改变,情绪也随之在变化。

现在想象一下,你正在全神贯注地和一个朋友激烈地讨论事情,你们两人都觉得既生气又沮丧。突然,有人说这栋房子着火了,你们冲出去帮忙灭火。这时你还会生气吗?当然不会了,你没有时间生气了,你需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灭火这件事情上。

从某种角度来说,你的坏心情被灭火这件事所取代了。当火被扑灭以后,低落的情绪还会回来吗?很可能不会,这时你会觉得松了一口气,还有点兴奋,先前的讨论此刻看起来变得有点可笑。原来那些真实而又重要的情绪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情绪只不过是一时的任性,在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关头,它们就被搁置一旁了。

既然在紧急时刻,情绪可以被搁置一旁,那么在其他任何时候,情绪也可以被搁置吗?当然可以,情绪不过就是幻觉而已。

很多时候,人们把情绪当作是生活信息的来源。如果对某人生气,人们就坚信那个人一定做错了什么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如果觉得不满足,人们就一定会觉得生活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情绪从来就不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表达。不过,情绪常常是我们对生活的短暂看法的陈述。情绪是一个思想质量管理的装置,情绪的正负两极恰好让我们衡量出我们思想的质量。情绪可以告诉我们,我们能否用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人生以及判断是否正确。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生气或者绝望,我们就知道我们过于主观地看待事情,失去了大局观。而当我们的感觉积极而阳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在用更智慧和更有感知力的视角在看待生活。

假设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撞到你,你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如果你把这件事情非常当回事,你会对自己说:“为什么那个人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所有人都对我不好?”你感觉怨恨和愤怒。

如果你把这件事不怎么当回事,没有丝毫恶意,你或许会这么想:“为什么这些人不能好好看路呢?”你只是觉得有点不耐烦。

如果你能从更敏锐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好笑。你还会反思人们走路时无意识但可能会互相妨碍的走路习惯。

你越不把这件事当回事,你的感觉就会越积极。情绪永远是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标尺。情绪不会给我们提供周围世界的信息,但它却像一个指南针,显示出我们的思想质量和我们当下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越是注意它,情绪就越多

情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想法而已,却在心理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跟其他的想法一样,你越是在意,情绪就越容易产生。从前,有一个人时不时地爱发脾气,“没什么大不了,又能怎么样?”当愤怒被充分关注以后就变成了:“等一下,我在生气。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好像怒气是具有生命力的某种外星力量。鱼缸越大,金鱼的个头也会越大。情绪就像金鱼,根据所获得注意力的大小,情绪能够膨胀到任何尺寸。

伴随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情绪,对我们来说就是现实。如果父母很容易生气,我们就会把容易生气当作是“正常的”。我们习以为常地听到别人说:“他生气了。”“她为什么生气?”或是“这样会让你生气吗?”,我们会以为生气是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不仅仅是思想体系里的一部分。我们会习惯性生气。这样,愤怒对我们来说就变成真实的了。

你如何得知一种负面感觉已经变成真实的感觉呢?它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感觉不太愉快;

2.经常能感觉到;

3.看起来似乎是环境造就了这种感觉。例如,如果你觉得有紧迫感,那么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时间太少而事情太多。如果你觉得难过,你会认为全世界都充满了糟糕的事情。

当我们内心的安全感上下起伏时,我们注意到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感觉。我们越是觉得不安,就会感觉越灰暗,越具有强迫性。当我们的幸福感上升,我们的感觉就会更阳光和愉悦。让我们来看看与各种情绪状态有关的思维模式:

黑色思维:

感觉在严肃到严厉之间。自我意识强烈,属于循环思维,悲观、有紧迫感。“这就是我努力生活所要展示的全部内容吗?”

灰色思维:

压力、疑问、怨恨、不满和厌倦。有批判、比较和挑剔的想法。有很多的喜欢与不喜欢、好与坏、需要和欲望。有否定他人的倾向。“生活是如此艰难。”

白色思维:

内心宁静、轻松和满足,很容易与人相处,也很容易放松。“生活如此有趣。”

银色思维:

懂得享受与欣赏,有创造力和洞察力,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觉得人人都很亲切。“生活提供了很多种可能性。”

金色思维:

拥有感恩之心,感觉幽默无处不在,有天赋,有为他人奉献的强烈愿望。“我热爱生活。”

负面消极的情绪告诉我们,我们的心理正在承受痛苦,就如同身体上的疼痛表明我们对身体使用不当一样。我们需要改变观点,纠正我们的思想并重新获得幸福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