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在近年来围绕中医发展与创新的学术背景下,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哲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不仅可以为中医理论重构提供重要参考和思路,而且有助于丰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 本书以认知隐喻学与中医学的结合作为研究起点,基于中医药经典文献和古今医师的临床实践,结合现代中医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中医语言表达和中医施治过程中的表现回溯存在于中医思维中的隐喻,通过中医思维中的隐喻探索中医创新与发展的思维模式。 通过本书的研究,阐述了中医学所涉的传统文化观、语言观、思想观和哲学观,重塑了上千年来完整的中医隐喻思维,展现了人与自然及人体自身整体论思想的全景画面,为宣传中华医药文化和传播中医知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石勇,男,1982年12月生于重庆市,博士、硕士生导师、记者(持证)、评论员。201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认知隐喻学、中医学。现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中医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庆社科基金、重庆市*人文项目、重庆市*科技项目等课题。现所有课题已结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医隐喻思维与隐喻话语研究”(编号17CYY014)结题等级为良好。到目前为止,以作者和通信作者身份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论文7篇,CSSCI收录3篇,CSCD收录5篇,出版专著1部。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篇章组织
基础篇
第二章 中医隐喻研究的背景:批判与重构
节 引言
第二节 有关中医争鸣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近十年来有关中医发展的思索
第四节 认知隐喻视角下中医话语分析综述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医隐喻思维的界定
节 引言
第二节 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理论构建的体验观
第三节 逻辑原点:天人相应
第四节 核心方法论:取象比类
第五节 中医理论隐喻系统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医隐喻思维的结构
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医取象比类的隐喻本质溯源
第三节 中医隐喻思维的双重映射结构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医隐喻思维与本位思维
节 引言
第二节 对“本位”的界定
第三节 实体本位隐喻思维
第四节 中医隐喻中的实体本位
第五节 过程本位思维
第六节 中医隐喻中的过程本位
第七节 小结
应用篇
第六章 中医隐喻思维与阴阳五行话语:实体本位视角
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医五行学说的实体隐喻阐释
第三节 中医阴阳学说的实体隐喻阐释
第四节 实体隐喻的缺陷
第五节 从认知隐喻视角看中医批判
第六节 反思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隐喻性特征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医隐喻思维与阴阳五行话语:过程本位视角
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过程隐喻
第三节 《内经》中的过程隐喻表达研究
第四节 过程隐喻在中医五行学说中的应用
第五节 过程隐喻的理据与特色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医隐喻思维与中医理论体系:隐喻网络视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