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古埃及〈亡灵书〉》出版时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肆虐。在新版付梓之时,谨以此书,愿逝者安息、生者奋然。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说:“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之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译者 金寿福

★古埃及《亡灵书》经典读本,汉语世界首次从古埃及文字直译,原汁原味。

★精彩导论,解读《亡灵书》该怎么读。

★了解埃及文化的之书,来自古埃及人自己的叙述!

★200余幅象形文字图片附于相应章节,力求与译文内容相对应,神秘感翻倍增加!

★看古埃及人写的书,了解真实的古埃及

这本书简直包罗万象!关于神、关于人,关于死亡、关于重生,关于神秘的咒语、关于世俗的生活,甚至关于“如何与神讨价还价”…… 应该说没有什么资料能比《亡灵书》更准确的表现古埃及文化了,因为其中的内容都来自于古埃及人自己的叙述!本书更是来自著名埃及学家金寿福老师源于埃及文字的直译,准确、翔实。

★古埃及文化,一本书从入门到精通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译者,著名埃及学家金寿福老师在导论部分对《亡灵书》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埃及人的来世观念等相关背景内容做了系统的介绍。每篇经文后面都附有详细的题解,对于经文的内容和意义和相关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书后还附有名词释义,对经文中出现的神名、地名和概念都做了必要的解释。即便是埃及文化的小白,也可以轻松阅读本书,并系统地获得为准确、真实的信息。

★重新思考死亡的意义

在人类探索生命奥秘和生活价值的漫漫旅程中,古代埃及人堪称无畏和执着的开路先锋。他们试图在生者和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盟,共同征服死亡。《亡灵书》的经文饱含古埃及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永生的追求、对死亡的憎恶。尽管他们恐惧死亡,但是仍旧保有对于“未知的来世”的美好希望,就像经文中所说的“死亡只是另一场冒险的开始”。

★神秘的魔法之书

《亡灵书》的经文除去埃及人关于来世的生活想象外,更多的是神秘的咒语:木乃伊制作师处理死者尸体时使用的咒文,葬礼时由祭司念诵的祷文,旨在促使死者复活的各种供品的名单,为死者应对冥界鬼神而提供的密码和暗号,等等。尽管如今我们知道这些咒语可能并无实际用处,但读起来韵律优美又饶有趣味,充满古拙瑰丽的想象,其中自带的神秘氛围让人对埃及文化心生向往。古埃及《亡灵书》中包括200余幅古埃及文字图片以及大量示意图画, 附于相应章节的经文译文之后,力求象形文字原文及配图与译文内容相对应,神秘感翻倍增加!

★古埃及贵族来世生活指南

古埃及人留恋尘世的生活,他们对不朽的渴望其实只是想回到衣食富足的人间,对于他们来说,好的来世是在另一个地方继续现世的生活。《亡灵书》中有不少篇幅描写的是古埃及贵族们关于来世生活的想象,从中可以看到有关于他们日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他们要喝大麦和小麦酿制的啤酒和牛奶,吃面包、烤牛肉、鹅肉和糕点,划船通过河流……他们将来世呼吸的空气都在其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还要继续享受在世时的情爱快乐,这可以说是一份由古埃及人自己撰写的古埃及贵族生活指南。

★世俗而努力的埃及人

为了能通过重生考验,享有来世生活,古埃及人可以付出一切!他们希望能借助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方式征服死神:古埃及人在经文中赞颂神灵,许诺会奉上丰富的贡品;偶尔也威胁神灵,说自己知道他们的弱点;有时候古埃及人还会说自己本身就是神灵,甚至面对有些神灵的时候直言自己是神灵的爸爸或者儿子……看着他们在经文中和神灵讨价还价、斗智斗勇,有时还企图用各种方式逃避审判,可真是为了成功重生,闯关斩将、无所不用其极。


【内容简介】

《亡灵书》是古代埃及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被古埃及人称作“关于重见天日的经文”。收录了190篇涉及死亡和来世题材的经文,包括死者的亲属和祭司为死者守夜时哼唱的铭文,木乃伊制作师处理死者尸体时使用的咒文,葬礼时由祭司念诵的祷文,旨在促使死者复活的各种供品的名单,为死者应对冥界鬼神而提供的密码和暗号,呼吁众神引导和接纳死者进入来世的祈祷,赞扬诸神大恩大德的颂歌,死者申辩自己无任何过错的自我陈述等。经文蕴含了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对永生的追求、对死亡的憎恶。


【目录】

《亡灵书》经文

第1篇

第2篇

第3篇

第4篇

……

第190篇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


【免费在线读】

死者应当说:

我向你们这些神致意,我认识你们,我知道你们的名字,我不应当死在你们的刀下。你们不应当把我身上的缺点报告给统领你们的那个神,你们不应当公开我的缺点,你们应当在众神之主面前说我的好话。我在世时行了正义,我没有亵渎任何神灵,没有人向在位的国王汇报我的过错。我向你们致意,你们这些在判明是非的大厅就座的神。你们身上没有丝毫虚假,你们在赫利奥波利斯以真实为食粮,你们在身处太阳圆盘的荷鲁斯面前以真实为食粮。在这个可怕的审判日,请你们把我从那个吞吃死者内脏的贝比手里拯救出来。

你们看,我就在你们面前,我未曾行不义,所以我没有过错,我没有罪。没有证人控告我,因为我未曾伤害过任何人。我以真实为生,我的食粮就是真实。

我做了别人让我做的事情,我做了让神满意的事情。我通过做神所喜欢的事情来让他们满足:我给饥饿的人面包,给干渴的人清水,给裸体的人衣服,给无法过河的人渡船。我为神敬献了供物,我给死去的人奉献了祭品。请你们拯救我,请你们给我提供保护,不要在冥界主神那里控告我。我的嘴没有说过坏话,我的手没有干过坏事。见到我的人都喊“欢迎”。

我在长着大嘴的神的屋子里听到驴和猫的叫声。我的证人是嗓音洪亮的艄公。我在拉塞塔看到了分叉的伊莎德树。我是众神的诵经祭司,所以我知道他们身上的秘密。我来你们这里是为了显示我所行的正义,我来这里是为了让冥界称量死者心脏的天平保持平衡。

啊,端坐在台座上的神,你头上戴着高高的王冠,你的名字叫“空气之主”。你的信使从不心慈手软,他准备让人鲜血横流,他决意进行让人难堪的审讯,请你把我从他手里拯救出来。我为玛阿特之主行了玛阿特。我是一个清白的人,我的躯体的前面是洁净的,我的躯体的后面也是洁净的,我的身躯是玛阿特繁茂的耕地,我的身躯用玛阿特打造。


【作者简介】

金寿福,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0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埃及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出版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曾经赴美国布朗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驻以色列考古研究所等机构进行学术研究。2012年获得埃及政府颁发的埃中文化交流贡献奖状和奖章。


【前言】

古埃及《亡灵书》前 言

《亡灵书》是古代埃及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反映了古代埃及人借助这些经文企望帮助死者获得再生的强烈的愿望和持久的努力。它不仅收录了古王国《金字塔铭文》、中间期及中王国《棺材铭文》中的很多内容,还包括了许多反映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宗教观念和来世信仰的经文《亡灵书》中的许多篇章都经历了漫长的流传、修改和编纂的过程,它们记述了生者如何为使死者得以复活而倾心尽力、尽职尽责,同时也为人们勾勒出一幅想象中的来世图画,描述了死去的人如何复活、如何到达来世,以及他们在途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应当采取的措施和抵达后的生存状况。经文蕴含了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对永生的追求、对死亡的憎恶,以及借助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方式征服死神的期盼。

可以说,在人类探索生命奥秘和生活价值的漫漫旅程中,古代埃及人堪称无畏和执着的开路先锋。他们试图在生者和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盟,共同征服死亡。《亡灵书》应运而生,成为连接今生与来世的重要媒介。

这部汉译《亡灵书》主要根据瑞士埃及学家爱德华·纳威尔编辑的《第十八至第二十王朝的埃及〈亡灵书〉》,同时参考了德语、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的译本。本书绝非单纯的译著,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人在导论部分对《亡灵书》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埃及人的来世观念和西方学界对《亡灵书》的解读和研究都做了系统的介绍,每篇经文后面都附有详细的阐释,对经文中出现的神名、地名和概念都做了必要的解释。

本人早在德国学习期间就萌生了把《亡灵书》译成中文的想法,并已经开始对一些篇章做试译;在此期间,本人还为此目的收集了很多相关的文献。回国以后,因为教学和其他研究工作的牵扯,翻译的速度时快时慢。承蒙商务印书馆王明毅先生的鼓励和关照,十载春秋,始终如一。更为幸运的是,本书的出版计划在商务印书馆立项之后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为11FSS007)。这里,本人还要感谢这部汉译《亡灵书》的责任编辑李红燕博士,在审阅书稿过程中纠正了许多错误并提出了极为必要的修改意见。后,本人希望借此机会表达对妻子栾奇的谢意,感谢她与我就翻译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交流。

金寿福

2012年3月于北京丹青府

古埃及《亡灵书》新版序

《古埃及〈亡灵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批准号11FSS007),结项后于2016年出版。2016版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亡灵书》经文”包括译文和题解,后一部分“《亡灵书》原文图片”为象形文字原文及配图。此次新版,全书在编排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将前一版的后部分拆分开来,分置于相对应的译文中,力求象形文字原文及配图与译文内容相对应,这种直观形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理解《亡灵书》经文的内容。

古埃及人将《亡灵书》经文抄写在纸草上。写有经文的纸草的书写面基本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由象形文字构成的主体部分,占有较大版面;上方为经文内容添加的配图,所占版面相对较小。古埃及人相信,文字和图画各有特殊的功能,一旦二者结合,则具有魔力。古埃及《亡灵书》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这些配图十分必要,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现象形文字所阐述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亡灵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指南。死者的灵魂在走向来世的过程中,借助经文和一目了然的图解,获得相关神的指引,战胜鬼怪和害虫。《亡灵书》第30篇甲和乙的题目是“本经文的目的是防止死者的心在冥界违抗它的主人”。在这篇经文中,象形文字上方有多幅与心脏相关的配图。有一幅配图描画了死者接受神的审判的场面。他的心脏被放在天平的一边,另一边是象征公正和真理的玛阿特,一旦天平失衡,则意味着他生前有罪;那么,他为来世所做的准备和死后复活的企望就会成为泡影。还有一幅配图表现的是死者祈求自己的心脏忠于他这个主人。再有一幅配图展现众神把通过了审判的心脏还给死者。古埃及人认为,人死之后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到达被称为“供品地”“和风之城”的来世并得以复活。他在那里进行耕种和收获,不仅需要吃和喝,而且还有性生活。一句话,死者到达来世犹如恢复了其在人世时的生活。《亡灵书》经文第110篇就是涉及死者在来世的供给和生活。在经文的配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死者从事农耕活动的场面。这不仅象征着死者在来世拥有足够的食物,而且也暗示着生命的永恒不息。除此之外,《亡灵书》还显示了死者与神和生者的联系。从配图中,可以看到死者在来世的水域中划船,为神奉献供品。从配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死者的儿子为死去的父亲敬献清水、布匹、衣服等物品的细节。古埃及人称死亡为“敌人”。不过,他们从来没有失去意念,而是相信在生者与死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强大和令人恐惧的“敌人”可能会退却。

《古埃及〈亡灵书〉》新版改版审读时期,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肆虐。在新版付梓之时,本人谨以此书,愿逝者安息、生者奋然。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说:“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之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借此机会,谨向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龚琬洁女士和她的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在特殊时期为此书所做的工作。后,向为此书得以出版付出心血的王明毅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寿福

2020年4月10日于上海茶园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