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以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为切入点,融合唯物辩证法、结构化思维和刻意练习理论,为撰写总结汇报材料、经验交流材料、调研报告等常用综合文稿提供“幼小衔接”式指引。 全书遵循逻辑规律,包括“认知篇”“方法篇”“实战篇”三个部分,构建了从“仿造”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一站式公文写作实操课堂,理念先进,架构科学,理论通俗,行文晓畅,适合作为公文写作、申论写作、新闻写作、商业写作等实用写作的思维方法“说明书”。 本书可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基层文字工作者的常用综合文稿写作指导书,也可作为实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参考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为切入点,融合唯物辩证法、结构化思维和刻意练习理论,为撰写总结汇报材料、经验交流材料、调研报告等常用综合文稿提供“幼小衔接”式指引。 全书遵循逻辑规律,包括“认知篇”“方法篇”“实战篇”三个部分,构建了从“仿造”到“制造”再到“创造”的一站式公文写作实操课堂,理念先进,架构科学,理论通俗,行文晓畅,适合作为公文写作、申论写作、新闻写作、商业写作等实用写作的思维方法“说明书”。 本书可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广大基层文字工作者的常用综合文稿写作指导书,也可作为实用写作教学和研究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何剑文,一位用心写好材料的基层文字工作者,公文写作微信公众号“小二哥悟”创办人。在十多年的公文写作实践中,针对“写不明白,是因为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是因为逻辑混乱”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立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根本,融合唯物辩证法、金字塔原理和刻意练习理论,总结出一套易学、易懂、易用,尤其适合入门者学习的“五子棋”写作法。该方法注重结构化思考和条理化表达,对解决文稿逻辑混乱、表达不清、文字冗长等问题作用突出,对改进文风、快速提高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高价值。


【目录】

认知篇
第1 章写材料的迷茫 / 2

1.1 写材料之怕:为什么无奈那么多 / 2
1.2 写材料之惑:为什么提高那么难 / 5
1.3 写材料之痛:为什么修改那么苦 / 10
第2 章写材料的坐标 / 20

2.1 写材料是什么?系好文稿写作的粒“纽扣” / 20
2.2 写材料有什么用?学会用思维画出“工作地图” / 26
2.3 好材料“长”什么样?从iPhone 找到答案 / 35
方法篇
第3 章逻辑原理 / 44

3.1 掌握归纳法,拥有思维“炼金术” / 44

3.2 弄通演绎法,重新理解“自上而下” / 54
3.3 理解“MECE 法则”,炼成逻辑“火眼金睛” / 62
第4 章方法应用 / 75

4.1 学会谋篇布局,用思维拼出“金字塔” / 75
4.2 搭建标题架构,“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 89
4.3 制作标题之“规定动作”,如何让表达完整有力 / 97
4.4 制作标题之“创新动作”,如何写亮点睛之笔 / 103
4.5 开头段“讲故事”,让读者“一见钟情” / 120
4.6 做好线性表达,把文字写实写透写活 / 133
第5 章练习积累 / 145

5.1 善于精准练习,像运动员那样专业训练 / 145
5.2 乐于读报积累,像小蜜蜂那样博采约取 / 153
实战篇
第6 章实操演示 / 176

6.1 评改《××市围绕“三自一化”提升社区党建活动效果》 / 176
6.2 评改《××
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建非公党建示范点》 / 182
6.3 评改《发挥“银发”人才优势谱写科技工作“夕阳红”》 / 187
6.4 评改《××区“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活动总结》 / 193
6.5 评改《××
镇动真格出实招整治水环境》 / 200
6.6 评改《××
镇聚焦“四力”助推乡村振兴》 / 207
6.7 评改《推进家事审判改革促进家事纠纷化解》 / 213
6.8 评改《××
县打造“四个服务”构建纳税服务新格局》 / 220
6.9 评改《“医、药、养”结合守护全民大健康》 / 226
6.10 评改《××
县强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 234

第7 章实例点评 / 244

7.1 点评《2017 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44

7.2 点评《2018 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50

7.3 点评《“红色灯塔”引领“绿色发展”
—2019 年全市组工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 254

7.4 点评《2019 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260

7.5 点评《离任感言》 / 266

第8 章实战延伸 / 272

8.1 理解“来料加工”,为申论写作精准导航 / 272

8.2 下好“五子棋”,帮你写出高分申论 / 279

附录实战故事 / 312
知道自己“不知道”:一篇材料背后的职场逆袭故事 / 312
三次“神转折”,帮我打通写材料的“任督二脉” / 317
让认真成为一种天赋—写材料的十年述职报告 / 321

后记 / 330


【前言】

序言

有一种成长叫“久病成医”——自序整理完书稿,心中生起一种不辱使命的轻松感,似乎这十几年来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都是在为这一天准备。笔者认为,所谓“使命”,就是没有外界要求和功利目的,觉得应该做、必须做,而且似乎只有自己才能做好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完成这本基层写材料“幼小衔接”指南,便是使命所在。

心 愿许多心理学大师,都曾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和他们类似,自己之所以要写好这本书,是因为曾经饱受写材料的困扰和折磨,对基层写材料之苦感同身受。在好些年里,自己就像是一只负重飞行的无头苍蝇,在看不见尽头、漆黑一片的隧道里屡屡碰壁、苦苦挣扎。那时候,无比渴望有一套好学好用的写材料入门方法,让自己看到亮光、找到方向、走出迷途。

相信,这也是众多基层同人的共同心愿。遗憾的是,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公文写作书籍中,很难找到一本立足实战,为基层同志量身定做、精准导航的写材料入门书。于是,自己默默发愿:如果有一天能写好材料, 就要针对所经历的痛点、难点和盲点,把基层写材料这回事说明白,让更多后来人能够顺利入门提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时候,自己跟许多人一样,还在用写议论文的那套方法来写材料,绞尽脑汁想框架、编标题、求对仗,经常写出一堆自我感觉良好的空话、套话,一直被要求推倒重写。在屡屡碰壁、头破血流之后,心底有个声音越来越强烈:写材料应该可以像制造汽车那样,经过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就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材料。为了寻找这条“生产线”,自己开始了艰难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笔者曾跟一些学习写材料的年轻朋友说:写材料虽然辛苦,但你们真的很幸运,有一条现成的路摆在面前,不用像当初的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迷宫中打转,好不容易找到出口,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心 得回顾自己的写作之路,就是从“病急乱投医”开始的,直到“久病成医”。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赶紧买一堆马哲著作来啃;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懂逻辑,就买十几本逻辑书苦读;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看《人民日报》,就每天阅读摘抄;听到有人说,写材料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恶补经济、管理、哲学、心理学,等等。这样不停折腾,一年、两年、三年……直到2014 年的某一天,自己终于感悟到:写不明白的根源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是因为缺乏逻辑。如果离开逻辑思维,空谈格式、修辞、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只是水月镜花。

找对了方向,脚步才有意义。经过一番实战和积累,之前看似无用的种种“折腾”,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相互融合、自成一格。

尤其是在得到APP 上所学的几十门课程,帮自己推开了跨界融合之门,开始跳出“材料”看“材料”。同时,念念不忘的“幼小衔接”指南—“五子棋”写作法也慢慢成型。这套方法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切入点,融合唯物辩证法、结构化思维和刻意练习理论,旨在为基层文字工作者提供一份精准的入门“思维导图”。一位朋友看了这本书稿感叹道:“写了十五年材料,看到这套方法,才明白什么是写材料。”为了推广“五子棋”写作法,2017年7月,笔者开通“小二哥悟”公文写作公众号,分享写材料的所思所悟、酸甜苦辣。三年多来,通过写文章、录视频、作分享,自己对写材料有了更本质、更丰富、更系统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书稿雏形。需要说明的是,这套方法源于基层、注重实战,并非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和权威表述,肯定存在不够严谨,甚至有争议之处。毕竟,笔者不是从事公文写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写这本书纯属“业余爱好”。只是因为在这条路上“掉坑”实在太多,摔得太疼,忍不住想把这些“坑”标注分享出来。

心 声基层写材料之路道阻且长,堪称“马拉松”中的“马拉松”。

笔者平台低、底子薄,高度和水平非常有限。然而,凡事有失必有得。就像开车那样,习惯用导航,虽然开得又快又顺,司机却不易认路;没有导航,靠自己摸索,虽然跌跌撞撞,却能对每条小路、每个岔路口了如指掌。作为“久病成医”的过来人,自己十分清楚,公文写作思维方法与实战在基层文稿写作这条路上,有哪些坑、有哪些岔路、该往哪里走……还在“坑”里的朋友请相信,世界那么大,你今天遇到的坑,早就有人爬出来过,总有人会用更好的方式在做你现在做的事,你要做的只是跟进学习。

相对于那些玄奥高深的阐述,基层同志可能更需要、更喜欢这种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的“土特产”。相信,在阅读过程中,“原来要如此写材料”的顿悟会伴随始终,满满的获得感将不断刷新认知。然而,“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方法只是方向和道路,不可能替代脚步。真正有价值的学习,一定是不容易的,可能不乏乐趣,但一定充满困难。千万不要奢望掌握方法之后就是一片通途,甚至一劳永逸。因为,手中的地图再精准、再熟悉,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该爬的山还是要爬,该蹚的水还是要蹚,该吃的苦还是要吃。

而且,付诸行动后的艰难往往超乎想象。不同之处在于:方法正确会让苦越吃越少,离目标越来越近;方法错误会让苦越吃越多,离目标越来越远。

笔者跟大多基层同人基础相当、经历相似、感受相近,自己能做到的,大家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能够做得更好。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更多朋友,在写材料征途中精准辨向、行稳致远,轻松度过“懵懂迷茫”的入门期,顺利迈过“呕心沥血”的相持期,在短时间里得到“会心一笑”的释然与放松。与文稿材料之间,逐渐从“两看相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相对无言、孤独无奈,来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惺惺相惜、彼此成全。

在撰写书稿的过程中,自己不断感悟到:真正的收获都是广结善缘的水到渠成和利人利己的彼此成全。本书得以付梓面世,离不开贵人相助、高人指路。借此机会,向长期指导、鼓励自己的陈利群、金常德两位老师致谢;向原中山市外事侨务局的兄弟姐妹们致谢;向长期关注支持公众号,热心提供评改例文的朋友们致谢。没有大家,就没有笔者的进步,没有这本书。谢谢。

何剑文2021年4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