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以大量的一手历史文献为内容支撑,使本书成为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德关系,特别是中德民间交往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德侨史的历史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全景式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德国侨民在北京、天津、上海的生活情况,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特征。

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22部正式出版的自传、20部手稿,以及1940至1949年间《科隆日报》驻中国记者弗里茨•范•布里森对71名在华德国侨民所作的采访稿。这些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为本书著述提供了坚实的史料支撑,使本书成为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德关系,特别是中德民间交往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德侨史的历史专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Barbara Schmitt-Englert),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博士,德国战后汉学界领军人物德博教授(Guenther Debon)的开门弟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暑期交流生首次来华,后在上海留学,1988年与丈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共同创建东亚研究所,此后一直在该所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除本书外,她还出版了讲述德国犹太人流亡上海的文学作品《内卡河曾经流入黄浦江》(Es gibt Zeiten da fließt der Neckar in den Huangpu)。

译者简介:

秦俊峰

生于古都南京,南京大学日耳曼文学学士,德国汉堡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毕业后先后派驻德国汉堡总领馆、驻德国使馆任职,回国后历任外交部欧洲司副处长,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现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港澳事务)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常驻德国期间曾任《环球时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特约记者。

主要译作:《德国公使夫人日记》、《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瓦德西庚子回忆录》、《另眼看共和》、《青岛日德战争丛书》(主编兼翻译)。


【目录】

章 序 / 001

第二章 上海 / 023

第三章 天津 / 315

第四章 北京 / 443

第五章 总结 / 551

上册目录

章 序 / 001

节 1840年至1920年的中德经济关系 / 003

第二节 欠条、买办、式老夫及其他语言的特征 / 018

第二章 上海 / 023

节 地理 / 025

第二节 历史 / 026

第三节 一战后 / 065

第四节 重建时期(1920—1933) / 072

第五节 中日战争前夕(1933—1937) / 127

第六节 193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的开端 / 161

第七节 欧洲战事的开端至珍珠港事件 / 188

第八节 太平洋战争至二战结束 / 227

第九节 二战结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265

第十节 移民的天堂——上海 / 286

下册目录

第三章 天津 / 315

节 地理 / 317

第二节 历史 / 318

第三节 一战后 / 328

第四节 重建时期(1920—1933) / 331

第五节 中日战争前夕(1933—1937) / 352

第六节 193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的开端 / 366

第七节 欧洲战事的开端至珍珠港事件 / 387

第八节 太平洋战争至二战结束 / 396

第九节 二战结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407

第四章 北京 / 443

节 地理 / 445

第二节 历史 / 447

第三节 一战后 / 456

第四节 重建时期(1920—1933) / 458

第五节 中日战争前夕(1933—1937) / 500

第六节 1937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的开端 / 509

第七节 欧洲战事的开端至珍珠港事件 / 524

第八节 太平洋战争至二战结束 / 532

第九节 二战结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540

第五章 总结 / 551


【前言】

译者序

在近代中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德国汉学家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Barbara Schmitt-Englert)女士的著述《回望百年:那些漂洋而来的德国人》是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和她的先生Siegfried Englert都曾在被誉为“德国汉学摇篮”的海德堡大学学习汉学,并且是战后西德汉学界的领军人物德博教授(Günther Debon,1921-2005,以研究古典诗词和翻译《老子》著称)的开门弟子。80年代初,作为海德堡大学的一名暑期交流学生,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首次来到中国,即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代表东方文明的国度,并促使其于一年后再次来华学习并终身从事与中国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正是出于对中国和东亚文化的喜爱,她和她的丈夫于1988年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共同创建了东亚研究所。在长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她收集了大量从一战结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旅居中国的德国侨民的信息和资料,包括22部正式出版的自传、20部手稿以及1940至1949年间担任《科隆日报》驻中国记者的弗里茨·范·布里森(Fritz van Briessen,1906-1987)对71名旅居中国的德国侨民所作的采访稿。在此基础上,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于90年代对44名旅居中国的德国侨民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这些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为本部著述的成书提供了坚实的史料支撑,能够将读者真真切切地带回到大半个世纪之前战火纷飞、动乱不堪的年代,细细品味德国侨民在中国的北京、天津和上海的日常生活原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部著述旨在研究德国侨民于1920至1950年间在华的日常生活情形,但对初来到中国旅居的德国侨民亦有相当篇幅的描述,因此亦可被视为一部研究中国德侨史的专著。

正是通过这部著述,使我有幸结识了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及其热心于中德经贸交流的先生。使我感动的是,当我提出希望将这部史实翔实的作品译成中文呈现给中国读者时,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不仅支持了我的想法并委托我担任译者,而且还主动协调德国出版社同意免费提供相关版权。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自始至终不厌其烦地给予我帮助,并且同我一道就一些疑难词句探索合适的译法。当然,对于一部篇幅如此之巨的著述,芭芭拉·施密特-恩勒特女士在阐述若干史实时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当之处,例如在章节讲述次鸦片战争时称其为中英之间的军事冲突,而事实上,它是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而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为了维系作品的完整性,译者没有在注释中一一予以澄清,故专此于序言中提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当保持正确的认知和批判性思维。

后,译者谨对福建教育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对本人及本书的翻译和出版给予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亦对本书编辑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诚挚的谢意。囿于译者的经验及学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不吝赐教。

秦俊峰

2020年6月13日

1982年夏天,作为学生我首次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参加了海德堡大学的一个由36位学生组成的访问团,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前往中国上海,到上海外语学院(现为外国语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汉语学习班。当时,在上海国际俱乐部的一次庆祝活动中,我偶然了解到这幢建筑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都是“德国俱乐部”。那些当时在中国生活、工作并且建造这所华丽的建筑的德国人都是谁呢?他们为何来中国?他们带家属一起来吗?在一个远离家乡,回趟家需要若干个星期的地方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如何与当地的民众和睦相处?所有这些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并一直伴随着我。

次年,我作为留学生再次到上海学习,初探西方和德国社区的轨迹,以及信仰犹太教的德国公民,只是总体印象还很模糊,疑问多于认知。

大学毕业后——这里偶然的因素扮演着主要角色——我获得了以前在中国生活过的德国人的采访记录。就这么定了!我开始寻找文件和信息,在档案馆查阅文献,寻找时代的见证者并采访他们。见不着尽头。每个答案会偶然地带来新的问题。一段遥远并陌生的历史,足够珍贵,值得探索。就像众多研究历史的人们,我希望后人能从他们先人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也许愿望多于信心,但是不管如何这或许能成真。

渐渐地,我脑海里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产生了一个如何处理这个课题的想法,终我将注意力集中在上海、天津和北京的德国社区。我当然知道,由此产生的“画面”并不完整,但我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开端。

当我获悉秦俊峰先生欣赏我的作品,并愿意付出非凡的努力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以便于对此感兴趣的中国读者阅读时,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对于秦俊峰先生的兴趣以及他所承担的巨量工作,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感谢。我祝愿他能够因他的工作成绩在中德业界获得应有的认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