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全球畅销三十余年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

★ 从实践出发阐明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电影语言,为“用画面讲故事”奠定基础

★ 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囊括拍摄中的所有基本设计方案,如对话场面、人物运动,使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专业方法

★ 近500幅机位图、故事板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电影语言

★ 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

★ 本书是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教材,在翻译、审订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译笔简明、准确、流畅,惠及无数电影人

--------------------------------------------------------------------

张艺谋为了当导演,作了哪些准备呢?

他说:照相,我没上学的那会儿已经解决了。进学校以后,又把电影摄影解决了。老师教得也挺负责,这没得说。可是学导演,我是偷着学,看各种书,一点一点揣摸。库里肖夫的《电影导演基础》、爱森斯坦的《电影艺术四讲》,还有普多夫金、克拉考尔的书都很重要。不过,我是个很实际的人,我要学的是“怎么干”,有一本书我觉得实用,就是乌拉圭的丹尼尔•阿里洪写的《电影语言的语法》,这本书太好了。它里面一句空话也没有,讲的就是机位怎么摆,轴线怎么立,对跳镜头怎么分,怎么才能连接成一场戏,非常实际。我要的就是这个。要表现的故事,我心里有的是,缺的就是导演的方法。白天拍《小院》,晚上我就默一遍戏,要是让我来导,应该怎么拍。不过这都是将来的事了。

将来并不遥远。

六年以后,张艺谋手执话筒,导演了他的部影片《红高粱》。规律对他,是一种参考。而夸张的造型、丰富的仪式、浓烈的色彩、狂野生命的呼喊,把一种浪漫的激情发挥到了极致。他那井喷式的自由狂放,浓艳欲滴的大红色调,对一切礼教和陋俗肆无忌惮的挑战,似乎要把他前半生的压抑一泻而尽……

此后,作为导演的张艺谋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广泛的注目,受到许多国际影展的欢迎。有一次他在欧洲某电影节上参加一个聚会,看见一个年纪不轻的学者。有人告诉他说,这个人就是撰写《电影语言的语法》的乌拉圭电影学者丹尼艾尔•阿里洪。张艺谋赶紧要求翻译替他介绍。他向丹尼尔•阿里洪表示,在青年求学时代,你所写的书曾经给予过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那些简明的方法对我成为导演有直接的帮助。为了这一点,真应该谢谢你写了这本好书。

——选自倪震《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第五代电影前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 •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作者不对电影的拍摄工作做过多理论论述,而是集中从实践经验入手,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细致精准的研究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涉及到电影制作中如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关键问题,对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内外反拍等也均有详细论述。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近500幅插图贯穿其中,便于读者充分理解和掌握。

本书译者多为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如周传基、吕锦瑷、李溪桥、裴未如等,译稿准确流畅,影响深远,被北京电影学院列为书目,更有人盛誉此书“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的时代”。


【作者简介】

丹尼艾尔•阿里洪(Daniel Arijon),乌拉圭电影剪辑师、编剧和导演。自1959年投身专业电影制作以来,他先后在乌拉圭、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拍摄过多部新闻片、广告片、纪录片和故事片,也教授过电影课程,并在杂志上发表过若干专业文章。


【目录】

出版前言

推荐序

原编者的话

序言

章 作为一种视觉交流系统的电影语言

第二章 电影平行剪辑的重要性

第三章 基本手段的定义

第四章 三角形原理

第五章 两个演员的对话

第六章 三个演员的对话

第七章 四人或更多人的对话场面

第八章 静态对话场面的剪辑形式

第九章 画面动作的特性

第十章 运动结束后的剪接

第十一章 画面内的运动

第十二章 入画和出画的动作

第十三章 演员A走向演员B

第十四章 用主镜头拍摄画面中的动作

第十五章 不规则的例子

第十六章 演员A离开演员B

第十七章 演员们一起运动

第十八章 困难的剪辑情况的解决

第十九章 其他类型运动

第二十章 运动镜头的二十条基本规律

第二十一章 摇摄镜头

第二十二章 移动摄影

第二十三章 摄影升降机和变焦距镜头

第二十四章 动作性场面

第二十五章 镜头内的组接

第二十六章 由一个表演区到另一个表演区

第二十七章 组合的技巧

第二十八章 电影的分句法

结束语


【免费在线读】

3.9剪辑类型
  一个场景可以有三种主要的剪辑方法:
  1.一个主镜头记录整个场景。为了避免单调,可以在“影片内、画面内”或者说“在镜头内”有各种剪辑技巧。
  2.一个主镜头与其他短镜头交切。其他这些镜头则从不同的距离来拍摄这一场景的片断,或者引入别处的对象,它们穿插在主镜头中,从而强调一场戏的关键情节。
  3.两个或更多的主镜头平行地混在一起,这样,我们的视角就交替地从一个主镜头转到另一个主镜头。
  我们表现一个段落时可以运用这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或全部方法都运用。一个段落包括一个场景,或者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场景。一般说来一个段落有开始、中间和结尾。结尾或处在低潮或处在高潮,或者处在故事的发展从激烈降到低落的时刻。
  3.10视觉分句法
  段落是由两种分句法连接在一起的:
  1.直接的切(换)。
  2.光学的转换。
  直接的切换在视觉转换上是生硬的,其方法以后再加详述。至于光学的转换,淡出、淡入和划,可以得到一种平稳的视觉转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