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专业性:法律专业人士精心编写

实用性:85个实用问答细致讲解常见的青少年法律问题

全面性:12个章节覆盖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容简介】

每个公民对法律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只有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才能增强其法制观念,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在遇到侵权事件时,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利益。

在此,为了配合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和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们特别编写了《青少年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一书。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知识,内容实用全面,阅读起来方便快捷,可谓一读就懂,一学便知。


【作者简介】

中国法制出版社八五普法图书中心,组织法律专业人士以满足人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为出发点,编写相关通俗易懂、实用专业的普及读物。


【目录】

章宪法法律知识

1 学校能拒绝接收残疾学生入学吗?

2 未成年人可以自己选择信不信宗教吗?

3 侮辱他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4 应征公民逃避兵役征集会受到什么处罚?

5 未成年人有纳税义务吗?

6 青少年有资格成为作家协会的成员吗?

第二章家庭抚养法律知识

7 子女可以向未尽抚养义务的父亲主张抚养费吗?

8 夫妻共同出资,登记在子女名下的房产,离婚时是否可以分割?

9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标准是多少?

10 子女偷拿父母的钱是犯罪吗?

11 父母偷看聊天记录是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吗?

12 离婚父母可以都不抚养子女吗?

13 8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跟离异的父亲生活吗?

14 父母去世,成年兄、姐对弟、妹有无扶养义务?

15 生父母应当对非婚生子女履行抚养义务吗?

16 祖父母对丧失亲生父母的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吗?

第三章继承权利法律知识

17 非婚生子女有无继承权?

18 继子女有无继承权?

19 本人丧失继承权后,其子女还能代位继承遗产吗?

20 受资助人有分遗产的权利吗?

21 生父母可以赠与被送养子女财产吗?

22 未成年人可以设立遗嘱吗?

23 养子女的继承权会因其不赡养养父母而必然丧失吗?

第四章收养关系法律知识

24 被收养的条件有哪些?

25 我国法律对收养人的资格有哪些限制?

26 养子女对亲生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吗?

27 亲生父母与自己被别人收养的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28 对于收养人虐待被收养人的,被收养人可以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吗?

29 抚养亲友子女的行为属于收养吗?

第五章在校权利保护法律知识

30 老师向学生推销商品谋利违法吗?

31 老师体罚学生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32 学生遇到老师性骚扰时该如何处理?

33 学生在校内被校外人员所伤,学校承担责任吗?

34 残疾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吗?

35 学生课间相互打闹受伤,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

36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遭雷击受伤,责任由谁负?

37 寄宿制学校把学生整天关在宿舍楼里违法吗?

38 学校能随意取消毕业班学生的体育课和音乐课吗?

39 学校组织活动引发踩踏事故,由谁承担责任?

40 非学校配备的校车发生事故的由谁负责?

41 学校随便使用青少年的发明合法吗?

42 学校组织学生上山扑火的做法违法吗?

第六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律知识

43 未成年人对抢劫犯罪承担法律责任吗?

44 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构成犯罪吗?

45 未成年人故意放火产生严重后果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46 未成年人打架斗殴会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47 未成年人实施投放危险物质行为致人伤害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48 未成年人吸毒是犯罪吗?

49 未成年人向色情网站提供淫秽物品牟利违法吗?

50 未成年人应如何对待网络刺激性游戏呢?

51 帮助小偷把风构成犯罪吗?

第七章未成年人刑事保护法律知识

52 奸淫幼女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53 引诱幼女卖淫的,是否构成犯罪?

54 猥亵男童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对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55 如何看待村民阻碍警察“抢孩子”的行为?

56 父母打骂孩子有可能构成犯罪吗?

第八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57 法律对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什么特殊规定?

58 服刑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会关押在一起吗?

59 普法节目可以披露未成年犯罪人的真实姓名吗?

60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否可以公开审理?

61 成年前后分别犯罪,构成累犯吗?

62 对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未成年犯可适用缓刑吗?

63 对犯罪后自首的未成年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吗?

64 18周岁前后实施了同种犯罪,应如何处理?

65 未成年人作为证人需要出庭作证吗?

66 未成年人举报犯罪行为的,有什么法律保障?

67 未成年人刑满出狱后就业,需向单位报告曾经犯罪的情况吗?

第九章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68 企业是否可以雇用14周岁的童工进行劳动?

69 法律对于未成年工给予怎样的特殊保护?

70 当单位强迫未成年工进行危险作业时,未成年工应当怎样保护自己?

第十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知识

71 哪些活动场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

72 未成年人购买烟酒会受到限制吗?

73 哪些书籍、刊物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74 未成年人能不能买彩票?

75 为了帮助流浪儿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第十一章与未成年人有关的保险法律知识

76 为未成年人投保的人身保险有哪些种类?

77 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是多少?

78 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可以不经未成年子女同意吗?

第十二章其他社会权利保护法律知识

79 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被机动车刮伤,谁负赔偿责任?

80 行人违法翻越马路护栏被撞伤,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81 未成年人掉进未盖井盖的井中受伤,由谁负责赔偿?

82 过路时被饲养的宠物咬伤,向谁要求赔偿?

83 在公园使用毁损的游乐设施受伤,由谁负责赔偿?

84 助人为乐时发生伤害,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85 未成年人误伤他人造成损害的,由谁负责赔偿?


【前言】

近些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全民法律意识得到空前的提高。法律所体现的公平与正义深入人心,大家在遇到纠纷、侵权等情形时,能够时间把“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作为指导原则,从而为建设法治大环境增加了人民群众方面的坚实力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也要坚持全民守法。其中,守法不仅仅是从其字面意思理解的“遵守法律规定”,还是在运用法律的层面上体现的“依法办事”“使用法律维权、解决问题”。可以说,用法才是守法的境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用法”呢?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

不得不说,随着大家法律意识的提高,各界人士的学法积极性在不断地高涨,积极开展法律学习活动。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全民学法达到了空前的高潮。为了抓住这一契机,帮助大家学习、运用法律,我们特别组织编写了一套《法律知识学习手册(实用导图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这套书中,各分册的内容设置以读者对象为基础,如干部、公务员、农民、青少年、职工、社区工作者等,专门选取了与其工作和生活贴近的法律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代入感。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每一章节,我们制作了“法律知识思维导图”,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快速学习法律知识。读者朋友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选购,相信总有一册是与您密切相关的!

后,我们希望本套书能为全面依法治国大计贡献绵薄之力!希望本套书能成为读者朋友学习法律知识的得力助手!同时,希望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书摘与插画】

学生在校内被校外人员所伤,学校承担责任吗?

◆案例分析

小兵今年三年级,在学校里与同班同学小路发生口角,双方争吵过后,小兵也没有放在心上。第二天,小兵正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突然看到几个比自己大的年轻人在小路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向自己走过来。小兵来不及躲藏,就被小路带来的几名年轻人打伤,并被推倒在地。小兵很快被赶过来的老师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小兵的左胳膊骨折,身体多处淤青、擦伤。后来,经学校调查,小路与小兵发生争执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哥哥,其哥哥第二天便带人来到学校为小路出气,将小兵打伤。那么小兵被校外人员打伤,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呢?

小兵在校内被校外人员伤害,学校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要看学校有没有尽到对学生的保护义务。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对孩子的监护权暂时转移到学校,学校应当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期间人身安全。在上面案例中,我们很难看出学校采取了一定的安全措施,阻止校外人员进入学校。因此学校应当对小兵的伤害承担责任。我国的《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对此都有明确规定。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校、幼儿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深度解析

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伤害,学校是否承担责任,要区分情况对待:(1)如果未成年人在学校遭受人身损害是由于学校自身人员的行为造成的,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时,就要承担责任。(2)如果未成年人在学校遭受人身损害是由校外人员造成的,如社会人员进入学校殴打学生,校外车辆在校园内撞伤学生等,该校外人员的侵权行为直接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其作为侵权人就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但由于此时受到人身损害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仍在学校监管之下,学校仍负有管理职责,如果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对损害的发生也具有过错,其未尽到管理职责的行为是造成损害发生的间接原因,则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