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汉学经典名著,美国大学广为流行的中国通史教材。

全书仅仅400多页的篇幅,就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较为详实地叙述了中国4000年的历史。

“帝制”二字,讲透中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历史特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贺凯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著作,

197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专门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写的,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明从史前到1850年的漫长历程。

这部涵盖整个中国历史的著作篇幅并不很大,但选材独到,叙述精当,很符合美国大学优秀通史教材的特色。自出版以后,被美国的大学广泛地作为中国史的基本教材而采用。

作者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形成阶段,从远古时期到前3世纪;早期帝国时代,从前3世纪到10世纪;晚期帝国时代,从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古代的这三个时期都以数章的篇幅分析,分别涉及通史或政治史、统治模式、社会经济组织、宗教文化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


【作者简介】

贺凯(Charles O. Hucker,1919—1994)

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重要的中华帝国史学者和亚洲研究领域学术计划重要的推动者。1950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中文博士学位,接受了以研究上古文化著称的顾立雅(Herrlee G. Creel)和以研究宋代社会知名的柯睿哲(E. A. Kracke)等教授的汉学训练。1965—1971年任密歇根大学远东语言与文学系教授,并于1983年退休。

贺凯著述甚丰,其中《中国古代官名辞典》是在传统中国的政府组织这一问题上用西方语言写作的、zui为全面的指南,《帝制时代的中国——中国历史文化简史》是一部广受欢迎的中华帝国通史,《明代的传统中国政权》(即《明代政制考》)则是其研究明史的成名之作。


【媒体评论】

此书是伟大的汉学之精华与经验之集成,是愉悦又艰辛的治学之体现……在贺凯教授诸多杰出的学术成就中,此书是富有魅力的。——《哈佛亚洲研究学报》

贺凯巧妙地完成了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他向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文明方方面面的丰富知识……为汉学家、老师和学生展示了通史式中国史的另一种写法。——《亚洲历史学刊》

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其组织结构……如此结构可以给予读者一个关于中国历史的直观又综合的视野……——《历史》

毫无疑问,它将成为大学课程中的标准。它扎实但不艰涩,可以被推荐给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关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入门知识的人。——《华裔学志》

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帝制时代的中国——中国历史文化简史》是一个完美的入门。它文字极jia,组织合理,是一部记录了从历史之初到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史的著作。——《东方学报》

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著作,试图用四百多页的篇幅囊括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亚洲华尔街日报》

这部书的优点在于一卷在手,中国史的大体脉络很清楚,而且作者关注很多文化的例证,因为他有过很好的汉学训练,这是晚近新的西文中国史不具备的。——陆扬(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引言..................................................................001

形成阶段(史前时期—前206)

一、通史.............................................................019

二、国家与社会 .......................................................045

三、思想.............................................................065

四、文学与艺术.......................................................093

早期帝国时代(前206—960)

五、通史.............................................................115

六、政府.............................................................143

七、社会与经济.......................................................165

八、思想.............................................................187

九、文学与艺术.......................................................215

晚期帝国时代(960—1850)

十、通史..............................................................261

十一、行政............................................................295

十二、社会与经济......................................................317

十三、思想............................................................343

十四、文学与艺术......................................................371

后记..................................................................409

扩展阅读..............................................................415


【书摘与插画】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的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历为创巨痛深的一次重大变革,也遭受了近代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曾经历的痛苦转型。史家通常把这一百年划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对应有非常专深的研究,个阶段是1911年到1912年间清朝的覆灭和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党人发起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第二阶段是风雨飘摇中诞生的中华民国,它在1928年后由孙中山(1866—1925)创立、蒋介石(1887—1975)领导的国民党取代;三是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创立、(1893—1976)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个新的中国正在浮现,但由于如下的缘由,其进程极为缓慢:中国幅员辽阔、地形繁杂,拥有八亿的巨大人口(1969年),是任何一个社会规划者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以一个高等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姿态昂首阔步地走入近代,而非一个急于改变现状的国度;中国是一个文明的输出者,而非对外界的指导感恩戴德的接受者。与诸多当下的落后国家的人们相比,中国人在接受现代化的好处时显得迟滞,并喜欢像过去一样,强调它的种种弊端。

美国人等外国人常常倾向于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灾多难错误地归咎于中国人自己,其实外国人难辞其咎:鸦片贸易、领土侵占、经济剥削,等等。但真正改变近代中国的动力却来自中国人自己。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在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情形时,接连的中国领导人对传统中国文明的生命力—制度、社会经济模式以及意识形态—进行了重新评估,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变。这些再评估或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或三波思潮:一是1850—1928年的保守改良主义;二是受西方影响的渐进的革命主义,这一波思潮自19世纪90年代起,时至今日还是台湾地区的准则;后一波是真正的革命激进主义,自1919年前后兴起,以思想为体现,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识形态。

在19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和汉族统治者为了应对西方的经济和军事入侵,开启了所谓的洋务运动,引入西方科技,同时又保证不会破坏传统的政治、社会秩序和传统的意识形态。洋务派建立了西式的军gong厂、轮船公司等现代化机构,同时又保留了祖先的社会制度并提倡儒家学说。自19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中国看似已然成功适应了新的国际环境,即使这种表象后来被证明具有误导性、这场运动也不合时宜,但洋务运动的思想内涵还是延续到了1911—1912年帝国的陨落之后,1928年前雄踞中华民国的各路军阀就是这股保守思想的代表。终,这股改良主义思潮还是失败了,因为它无益于改善国内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状况。

到了19世纪末,一部分中国领袖意识到,仅仅将西方技艺嫁接到传统政治和社会秩序上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认为中国的问题主要在于清朝统治者的因循守旧,代议制的立宪政府是西方国家的力量源泉和日本崛起的动力。于是,改革派力主中国在吸取西方科技之外,还应采纳西式的政治制度,但他们面对的是不愿意动摇传统秩序中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基础的保守派。这股思潮是孙中山及其学生蒋介石的主张,由二人创立、领导的国民党从1928年开始逐渐通过立法、教育以及一系列公私混合的资本主义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1949年后,在避难地台湾省,国民党人遵循这些政策理念实现了政治稳固,其生活质量也仅次于日本,位列亚洲第二。然而在大陆地区,渐进主义之路在与地主、日本人和共产党的斗争中几乎了无希望。无论何时,渐进主义者都无法成功,同之前的保守派一样,他们不愿意及时回应日益尖锐的农民问题。

与中国封建传统决裂的、更彻底的革命激进主义在1919年著名的“五四运动”后兴起。五四运动一开始只是抗议《凡尔赛和约》的爱国运动—和约中确认了在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的合法性—但运动迅速扩大,人们开始力主“德先生”“赛先生”并反对各类传统。苏联将更多的激进分子引入这场思潮之中,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的态度即使不是敌对的,也是极度不耐烦的;同时,农民阶级的不满也在与日俱增。在二战和随后的内战期间,机敏地将知识界的激进主义、农民的不满和爱国主义融为一股革命的政治和军事武器。通过农民阶级的大规模运动—这股势力正是先前的中国改革者和革命派嗤之以鼻的,发动了一场旋风式的社会革命。总而言之,领导的共产党人意识到了国民党很难自上而下地做出逐步的改变,于是发起了自下而上的迅猛改革。

中国的百年动荡造成了不计其数的伤亡和物质破坏,在其他方面的损失也同样巨大。传统的政治结构消失殆尽,传统上关于大家族的理念也彻底湮灭,核心家庭在社会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传统的民间信仰被公然否定,传统儒学不再受尊崇,反而被指责为在传统上制约人们的“封建”束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上的这些变化又被客观的提高所弥补。通过对乡村地区富有想象力的结构性和技术性调整,农民长期存在的积怨在很大程度上被缓解了。1949年后,百姓再也不会遭受之前司空见惯的大规模饥荒了。阶级差异被缩到小,女人获得了与男人同等的地位,这一点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法相较。农业的快速增长为快速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因此,中国现在能够制造汽车和卡车,也能生产自行车、电视机、收音机、飞机、铁路以及更加复杂的现代武器,如原子弹。此外,中国人流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其情感之强烈超越了辉煌的帝国时代。教育更加普及,识字率上升,人们能够以史无qian例的平等姿态参与到国家文化和政治大事中去。

除却上述变化,中国的历史如影随形地笼罩着近代中国。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上,传统上的某些特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残存。尽管具体的制度性结构改变了,但国家依旧以一个选贤与能的官僚体系管理。它所信奉的意识形态与其说是依靠模范的身先士卒,不如说是倾向于通过法律来执行。商业和工业依旧受国家管控,以服务国家并满足国家的优先需求。思想秉承了中国长久以来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可完善性的乐观精神。而这并不意味着事物的变化越大,它们就越发趋同。但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在共产主义道路中发现了能够结局近代难题的方法,而这套方法与传统的、截然不同的中国道路相和谐。

至于后时代的新秩序是什么形式的?在稳固社会之外,它是否能够给予中国一个与其伟大的文化遗产相匹配的地位?这些都是当代世界史中引人注目的论题。[1]

[1]本书出版于1975年,时至今日,历史与现实已有极大变动。——编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