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与时俱进的并购、投行专业文章

智慧的幽默的逗比的感人的段子

投行人士

权衡利弊,掌握并购交易的战略法则

抽丝剥茧,透视并购成败的关键细节


【内容简介】

《劳阿毛并购新说》是作者劳志明将自己在并购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和盘托出的一本深入浅出、面面俱到的并购“大书”,本书共分为七章,共计六十九篇文章。同时,作者还反躬自省,对“投行人”进行了自嘲与沉思,并对投行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 本书也延续了以往诙谐幽默的文风,一如既往地发扬着他“男女不限,老少皆宜”的写作风格。


【作者简介】

劳志明,网名劳阿毛,著名并购专家,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专注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20余年,现任华泰联合证券董事总经理,并购业务负责人,执行管理委员会委员,主持过数十余起上市公司收购及重大重组等操作,数次参与证监会关于并购重组的课题讨论及相关法规修改,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具有丰富实务操作经验,曾被新财富杂志评选为“本土投资银行家”。


【目录】

壹 横看成岭侧成峰——并购的N个侧面

并购重组类型之科普式解析  003

注册制,将带来什么  014

对投资逻辑的旁观与琢磨  020

上市公司产业并购之山雨欲来  025

创业板产业并购驱动分析  033

产业并购误区之女人逛街心态  042

借壳,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048

借壳标准与监管取向再思考  056

以注册制视角看A股借壳操作  061

贰 并购方案设计——合规下的利益平衡艺术

对A股盈利对赌安排的再思考  069

部分要约收购怎么用  073

定向可转债对并购重组意义何在  077

为啥说“上市公司 PE”是伪命题  080

如何评价壳公司的优劣  085

知易行难之净壳剥离  092

收购上市公司超过30%股份之沙盘推演  097

A股并购重组估值作价之多维度科普  102

A股并购为何多选择发股支付  106

细数A股并购重组中的N多股份锁定  111

叁 交易撮合——洞察人性下的预期管理

信任打底,技术镶边——对并购交易撮合的再思考  121

并购撮合,如何面对跑单  128

并购交易的核心在于平衡  131

并购与搞对象  137

并购战略之宫廷选妃与见色起意  140

并购格局,不求战胜而求共赢  144

并购交易谈判的九大误区  147

靠谱,撮合交易的基本功  155

细数并购交易撮合中的N种不靠谱  161

肆 项目操作——投行并购业务的总结与思考

为啥并购业务越来越难做  169

为啥借壳越来越少  173

IPO与并购: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176

投行并购服务段位与梦想  181

独立财务顾问:教练、运动员,还是边裁  186

财务顾问项目执行:如何导演这场戏  192

如何认识并购项目时间表  199

一文读懂“壳费”那点事  201

如何计算A股借壳成本  206

伍 舍弃小我,娱乐众生——投行人的自嘲与沉思

我所遭遇的那些小尴尬  213

投行人易有的毛病,你中枪了没  216

投行成长:那些人,那些路  221

投行路上欢乐多  226

如何理性看待考核  231

告别无效纠结  234

投行人眼中的其他机构  237

投行,需要啥样的团队文化  241

投行与客户沟通体会19条  247

讲课营销效果与技巧  250

陆 信笔开河——小故事里的并购与人生

自卑与自信  257

大哥请买单  259

说下死亡  262

莫要加戏  264

说下焦虑  266

布 局  269

我是卧底  272

饼与闭环  274

劳大明白  277

说几句钱的事  279

关于嫉妒  284

柒 工作之外——俯仰自得真性情

怀念母亲  289

我的父亲  292

给女儿的封信  296

我的小愿望  298

大 姨  300

“偶遇”F哥  303

心态是面镜子  305

往事如歌  307

得与失的瞎琢磨  313

别撕巴,给孩纸的!  318

遭遇董小姐  322

后记 329


【前言】

话说2002年的某次晚宴,席间有同学问劳阿毛何谓“投行”,劳同学答:“如果你手里有很多花不完的钱,也不知道咋办,那么我们来帮你,用这些钱去赚更多的钱!”听者眸子一亮。劳同学随即补充:“前提是你要给我们一部分钱。”

彼时,中国的并购市场方兴未艾,多数民营企业家对“买壳上市”一词依然陌生。如果对朋友介绍自己是投行,可能不少人会微笑着露出崇拜的眼神,诚恳地握手,内心却悄然亮起一盏哔哔作响的小红灯。

一转眼,快20年过去,资本市场大浪淘沙,企业上市的造富神话涤荡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灵。如今在移民城市深圳的著名相亲角——莲花山公园,替女儿前来相亲的阿姨们也都晓得,如果遇上一个小伙子贴着“投行”的标签,可能意味着海归学历,不菲的收入,有颜值,有前景,其抢手程度仍仅次于“本地有楼收租”。

《劳阿毛说并购》一书首印以来,先后加印六次,作为小众领域的一本专业书籍销量如此不俗实在难得。处女秀之后时隔六年,劳阿毛这个IP依然为市场所拥趸,这固然得益于近几年并购市场的高歌猛进,但作者劳阿毛个人的独特魅力更为重要。在增补的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惊奇地看到,劳阿毛本人体重没有与时俱进,而他的文章还保持着通透、洗练、质朴和有趣。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商业世界里的劳阿毛显然是个优秀选手。这首先基于他对人对事的深刻洞察,以及爱琢磨、好总结的天性。企业并购重组交易之复杂不仅在于监管政策体系之庞杂、企业自身之认知局限以及多方利益博弈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在于交易各方必然遭遇的“囚徒困境”。人性本来多面,除了贪婪和恐惧,很多其他的力量也在无形中支配着人类,比如妒忌、谬误、傲慢。在“并购方案设计——合规下的利益平衡艺术”“交易撮合——洞察人性下的预期管理”中,劳阿毛如一个电竞游戏的解说者,对交易之成败利害、局中各方期待及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如抽丝剥茧般地逐一剖析,从业20多年的经历让其文章兼具现场操作的既视感与事后复盘的理性抽离。

这本书还被不少年轻读者奉为“投行小白”,其缘由大概在于本书更为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投行大佬”的成长之路。本书所传递的价值观与职业理解更是得到了诸多业内外人士的认同。大概所有高薪酬并讲究“Professional”的行业都有类似特点:衣着光鲜只是这个行业的表象,加班熬夜与空中飞人才是这个行业的常态。投行焉能例外?金融圈压力密集,入行三五年乃是人生难熬的阶段,需要在困顿和迷失中寻找方向,调整坐标,重塑自我。希望大家看到劳阿毛这样的大佬一路摸爬滚打的经历,再读读他遭遇的尴尬和家长里短,能够略感宽慰并吹着口哨继续乐观前行。如他所言“就算看起来是香菇的样子,也不妨碍有颗灵芝的心”。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说到困难,“艰则吉”是我与劳阿毛交流的共同的职业感受。阿毛曾说:项目如果前期进展得十分顺利,后期多半会遇到大麻烦,甚至可能做不成。作为一名诉讼律师,在大要案件中也会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诉讼”二字意味着争议。既然你设定目标的达成受到多种因素的支配,而通常你手上的利器却只有法律,那怎么能不难呢?有人开玩笑说:诉讼律师干的是世界上难的两件事,即把自己的思想装进法官的脑子,把客户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我时常鼓励身边的年轻律师:难就对了,不难就意味着我们没有逼近事情的真相,不难就意味着我们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作为已经半躺平在沙滩上的“70后”,在阅读劳阿毛关于职业感悟的系列文章时,我感觉更像是与老朋友围炉夜话,时而拨云见日,时而会心一笑。

这本书集结了劳阿毛从入行到今日的所思所想。我试图把它想象为劳阿毛进行的一场跨越山海的演讲。是时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飘,银山银海。我混迹在老中青粉丝当中为其“打call”。阿毛总淡然挥手:“文章本天成,胖手偶得之。”

是为序。

高强 于深圳

2021年7月18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