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B.K.S. 艾扬格写给每一个人的生活宝藏书。他把瑜伽带给普通人,把瑜伽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和生命中。

因为B.K.S.艾扬格直接经验又充满智慧的讲授,使瑜伽变得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瑜伽是哲学,是科学,是艺术,更是实践。”当我们开始这场向内的身心灵之旅时,试着学习观察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以及生活,真正去践行书中提到的那些落地的方法,一些奇妙的变化也随之发生,我们变得更加健康、从容而有力量。很有意思、很好读又很好用的一本书。


【内容简介】

1966年艾扬格在《瑜伽之光》中向人们阐述瑜伽,此书出版逾半个世纪仍深受广大瑜伽爱好者的喜爱,被誉为“现代瑜伽圣经”。而在《光耀生命》中,艾扬格阐述生命,他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分享了他72年来习练和传授瑜伽过程中的全部生命经验和智慧,带领大家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命,向大家展示如何通过瑜伽的原理和法则转化和提升自己、如何把瑜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展开一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向内之旅。在此,他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既源自古老的瑜伽智慧,又经过他70多年每日坚持不懈地践行和验证,尤为珍贵。作为艾扬格重要的著作之一, 它影响和激励着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作者简介】

【印】B.K.S. 艾扬格(1918.12—2014.8)被看作是全世界伟大的现代瑜伽导师(之一),是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瑜伽大师。艾扬格瑜伽,是当今世界练习为广泛的瑜伽。

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在西方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这本书被誉为“现代瑜伽圣经”,已被译成19中文字在全世界出版。

2003年,《英国牛津词典》将“Iyengar”即艾扬格作为辞条正式收录。英国BBC电台称他为“瑜伽的米开朗基罗”。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全世界影响力的100人”,赞扬他“正是由于艾扬格不遗余力的教授和推广,才使瑜伽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

美国著名的《瑜伽》杂志在介绍艾扬格时写道:“如果没有艾扬格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对每一个瑜伽体式细节精确而系统的要求,我们现在的瑜伽世界将难以想象。”


【媒体评论】

美国《瑜伽》杂志评价本书:“通过70多年每日坚持不懈地践行,艾扬格为我们揭示了‘瑜伽之心’,包括它提供了确切方法转化我们的生命,帮助我们与周遭的世界和谐共处。”


【目录】

目 录

导言:自由就在前方 001

章 向内的旅程 011

生命之鞘 013

活在天地间 016

宇宙灵魂(Purusa)和原质(Prakrti) 019

瑜伽八支 021

学着活在尘世间 030

第二章 稳定——粗身鞘 033

健康的真意 036

觉知: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要化作内在之眼 042

动态延伸:始于你存在的核心 048

放松:安住在每一个体式中 052

轻盈:思想轻盈,感受轻盈 056

平衡:均匀即和谐 059

疼痛:于不适中找到舒适 065

完善:总满足于不起眼的进步 073

神圣瑜伽:以大我行体式 081

第三章 活力——能量鞘 085

呼吸和调息 090

压力 099

六大情感困扰 104

情欲 108

傲慢与执迷 111

愤怒 113

憎恨 116

贪婪 117

健康的品质 121

摄感 126

第四章 清明——心意鞘 133

意识的内在运作 137

心:人类电脑 141

我相:小我之相 146

智性:辨别之源 153

业力:从习性中解脱 162

记忆:解脱还是禁锢 169

第五章 智慧——智性鞘 177

检视你的智性 180

意识的透镜 183

心之转变 185

般若:洞见和直觉 195

心之五质 198

智性的修养 200

力量和智慧 205

智性之杂质 208

良知 213

专注 216

禅定 219

第六章 极乐——喜乐鞘 225

五大烦恼 230

目标可达成 241

后的飞升 243

原质的演化 249

瑜伽:归元 253

三摩地 257

第七章 活在自由中 269

力量 273

挺尸式和时间 275

人生的四个目标 281

生命四阶段 286

道德准则:普世和个人 292

制戒:真正的道德生活 296

内修:净化自身 304

净化和洁净 306

生命即学习 313

附录:情绪稳定的体式习练 316


【前言】

自 序

如果要声称本书真实可信的话,就必须首先说清楚一点,那就是: 通过坚持不懈的修行,任何人都可以完成瑜伽之旅,抵达光明与自由。克里希那、佛陀和耶稣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他们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供人们崇拜的偶像,他们是给人以启示的伟大人物,是世人的典范。他们能达成自我实现,终有一天我们也能。

你们中的很多人或许都会担心自己无法面对前方的挑战。我想向你保证:你可以的。我当初的起点曾是那么的卑微,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可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努力,我开始有了一些成就。我经历了从黑暗到光明、从重病缠身到身体健康、从无知无识到沉浸于知识的海洋,而我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充满热忱地坚持瑜伽习练这门艺术和科学。瑜伽的益处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在你身上也可以。

今天,你们身边还有那么多有才华的瑜伽老师。很遗憾地讲,我在开始学习瑜伽的时候,并没有一位亲切而有智慧的老师从旁指引。实际上,我的古鲁也拒绝回答我关于瑜伽的那些天真的问题。他从没有像我指导我的学生那样指导过我,在体式中给出一步一步的指导。他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做某一个体式,然后让我或其他学生自己搞明白怎么才能完成这个体式。或许这激发了我性子中的倔强,这股倔强劲儿连同我对瑜伽不可动摇的信念将我点燃、使我前进。我虔诚而热情,或许我需要向这个世界展示,我并非一无是处。但是,远比这重要的是,我想要知道“我是谁”。我想要理解“瑜伽”,它神秘而非凡,既能向我们揭示我们生命深的奥秘,又能展现出周围宇宙的奥妙,还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这些快乐的、痛苦的、困惑的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我通过习练来学习,获得了一些体验性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和我的理解重新运用于习练之中,以期学到更多。循着正确的方向,加上天生敏锐的感知力,我一步步精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积累了越来越丰富、凝练的经验。终,这些经验向我展现出瑜伽的本质。

我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认识到瑜伽的深邃和它真正的价值。神圣的经典验证了我的发现,但是给我指路的并非经典。我从瑜伽中学到的一切,是我亲身实践得来的。但真正成就我的并不是我自己,而是我这 72 年来虔诚的瑜伽修行。如果说我对这个世界有任何贡献,那也都是我苦修瑜伽所结出的果实。

我的修行让我有了坚定不移的目标,让我在艰难的岁月里依然坚持下来。我对散漫懈怠的生活方式的舍离让我从未偏离正轨,但我从不回避任何人,因为,我看到了所有人的灵魂之光。瑜伽把我从无知无明的此岸驶向光明和智慧的彼岸。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瑜伽习练给我带来了智慧,而神的恩典点燃了我内在核心之灯。这让我看到无差无别的灵魂之光在其他一切存在中闪耀。

我的读者们,请你们一定要明白,你们已经或多或少开始了瑜伽之旅。你们的开始已经展现在你们面前,没有人知道你们终能达到怎样的圆满和幸福。如果你选择了一条崇高的路,不管它是什么,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一定能抵达终点。请你斗志昂扬,但莫要骄傲。不要瞄准低处,那会让你错过成就圆满。目标高远,你才能跨入喜乐之门。

帕坦伽利,被世人誉为“瑜伽之父”,你将在本书中反复看到他的名字。据我们所知,他本人既是一位瑜伽士(yogi,瑜伽行者),也是一位博学家。他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的印度,他整理并详细阐述了当时关于瑜伽士生活和习练的既有知识。他编撰了《瑜伽经》(Yoga Sutras),书名的字面意思是“关于瑜伽、意识和人类现状的系列箴言”。帕坦伽利还解释了外在的原质世界与内在的超然灵魂之间的关系。(如果你想进一步研读经典,可以参考我对《瑜伽经》这部伟大作品的注释——《帕坦伽利瑜伽经之光》一书)

帕坦伽利的讲述适用于我,也将适用于你。他说:“这充满真理的光芒会开启新的生命。错误的旧印象已被抛弃,我们受到保护,免于新经验造成的恶果。”(《瑜伽经》第 1 章第 50 节)

我希望,在你寻求真理、开启新生活的时候,我卑微的起点和平凡的人生能始终鼓舞着你。瑜伽转化了我的生命,从原先靠他人生活,转变成一种有目的的生活。后来,瑜伽启发我将生命的喜悦和高贵带给千千万万人,无论他们是何宗教、种姓、性别或国籍。我今日的生命乃瑜伽所造,对此我感激至深,也一直在努力分享。

本着这样的精神,我把我的经验都收入了这本书,希望你也可以怀着信念与爱,坚持不懈地习练,品尝到瑜伽的甘甜滋味。让我们擎着瑜伽之火向前,将真知的喜乐之光传递给后代。

本书的创意和终完成要感谢许多人,是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它达到了终的状态,使我能够把它献给你。我要特别感谢观点设计公司的道格·阿布兰(Doug Abrams)以及约翰·J. 伊文思(John J.Evans)、吉塔·S. 艾扬格(Geeta S. Iyengar)、乌玛·达威尔(Uma Dhavale)、斯黛福妮·夸克(Stephanie Quirt)、丹尼尔·利沃摩尔(Daniel River-Moore)、杰基·华度(Jackie Wardle)、斯黛福妮·泰德(Stephanie Tade),还有克里斯·波塔什(Chris Potash)。我还要感谢罗代尔(Rodale)公司把这本书带给大众。我将与他们共享本书的成就与荣耀。

瑜伽是我的宿命,在过去 70 年中,瑜伽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一种融合了修行、哲学和瑜伽教学艺术的生活。如同所有命运,如同所有的伟大探险,我经历了许多出发前不曾想到的地方。对我来说,瑜伽是一场发现之旅。用历史学的词汇来讲,这是一场重新发现的旅程,不过来自独特的视角:在传统框架中创新。这 70 年的向内的旅程,趋近宇宙之灵魂。这本书中有我的胜利、挣扎、战斗、痛苦和喜悦。

50 年前,我来到西方,向人们阐明瑜伽。现在通过这本书,我将呈现自己半个世纪的经验,以阐明生命。如今,瑜伽的普及和我所做的瑜伽教学传播的部分,给我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但是我不希望瑜伽的盛行遮盖了它能带给习练者的体验的深度。距离我首次西行已有 50年了,这期间有许许多多的习练者进行了无数虔诚的习练。现在,我要把我自己瑜伽之旅的全部经验与你们分享。

我深切地期望,我的终点会成为你们的起点。

B.K.S. 艾扬格


【书摘与插画】

导言:自由就在前方

半个世纪以前,当我离开印度来到欧洲和美国的时候,震惊的观众张大了嘴巴看着眼前的瑜伽体式表演,把它当成来自异国的某种柔术表演。如今,正是那些同样的瑜伽体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欣然接受,而这些体式在身体和医疗方面的益处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凡的转变,瑜伽已经点亮了无数人的内心。

70 年前,当我开始瑜伽之路的时候,即便是在印度本土,大部分瑜伽行者都备受嘲笑、排斥,甚至公然谴责。确实,如果我当时成了一位苦行僧(sadhu),托钵行走在英国治下的印度马路上,那我会少受到很多嘲笑,多赢得一些尊重。曾经我有过这样的机会,可以成为一位出家修行者,但是,我拒绝了。我想过普通的居家过日子生活, 经历种种生活的苦难和磨炼,把我的瑜伽习练分享给和我一样工作、结婚和生子的普通人。我是个有福气的人,同时拥有此三者,与已离世的我挚爱的拉玛玛妮共同走过了一段长久而快乐的婚姻,我们养育了自己的孩子,如今儿孙满堂。

普通人的生活是艰难的,向来如此。大部分人都会遭遇艰辛和痛苦,很多人饱受身体和情感之苦,经历着压力、悲伤、孤独和焦虑。我们常常以为这些是现代生活引发的问题,其实人类生活一直面临着同样的艰苦和挑战——养家糊口,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人类一直在面对这些挑战,未来还得继续面对它们。身为动物,我们行走在大地上。身为神圣本质的承载者,我们跻身于繁星间。身为人类,我们被夹在两者之间,寻觅着和解的方法,既期许大地上的生活和成就,又努力探索寻求更恒久、更深刻的东西。于是,很多人想在天堂里找到这些更伟大的真理,但真理其实离我们比云端近得多,它就存在于我们内在,任何踏上向内的旅程的人都能找到它。

大多数人的愿望都是相同的。大多数人只希望身心健康,只想要觉悟和智慧、和平与自由。然而我们追求这些人类基本需求的方法往往让我们崩溃,因为我们会被千差万别而又相互竞争的生活需求所撕扯。根据瑜伽圣人的理解,瑜伽旨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满足所有这些需求,呈现出无缝的整体。瑜伽的目的是整体的“一”——与自己合一,与自我之外的万有合一。我们成为浩瀚的宏观宇宙中和谐的微观宇宙。我常说的整合,也就是“一”,是整全圆满、内在和平与终极自由的基础。

瑜伽让你在生活中重新发现一种完整感,在那儿你不再觉得自己是在不断试图把各种碎片拼凑在一起。瑜伽让你找到一种内在的平静,而不会受到无休止的生活压力和挣扎的干扰。瑜伽让你找到一种新的自由,你甚至可能不知道还存在这样的自由。对于瑜伽士来说,自由意味着不被生活的二元对立所干扰,生活的起伏和悲喜都无法撼动这种自由。它意味着平静,意味着我们生命的内在存在着一个宁静的核心,一直与不变而永恒的无尽相连接。

正如我所说,每个人都可以踏上向内的旅程。生命本身就追求圆满,就像植物寻找阳光一样。宇宙创造生命可不是为了用大多数人的失败突显极少数人的成功。至少在灵性层面,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而又机会均等的社会里。

瑜伽并不是要成为一种宗教,也不会成为任何文化的教条。尽管瑜伽源自印度这片土地,但瑜伽却是普世的修行之道,开放给整个人类,不分出身和背景。2500 年前,帕坦伽利就说出了普世(sarvabhauma)这个词。我们同样是人,却被教导着认为我们是西方人或东方人。如果我们都回归自身,我们便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人,不会有什么非洲人、印度人、欧洲人或是美国人。来自印度的我,不可避免地发展出了某些养育我的文化所特有的印度特征。我们都是如此。但我们的灵魂没有差别——我称其为“观者”。不同的只是“观者”的外衣,即我们关于自我的种种观点。打破这些观念,不要用分别心去喂养它们,这就是瑜伽的教导。当你我相遇的时候,我们要忘掉自我,忘记我们的文化或阶层。我们之间便不再有隔阂,有的只是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就深层的需求而言,我们之间没有分别,我们同属于人类。

瑜伽认识到,我们身心的工作方式数千年来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我们皮肤之内的运作方式,既不受时间影响,也不随地点而变迁。不管是心的运作,还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都存在着固有的压力,它们就像地质断裂带,如果不加处理,终会出问题,不管是单个的事件,还是集体的崩溃。因此,瑜伽哲学和科学探索的全部重点就在于考察我们存在的本质,考察时应带着这样一种视角:学着用一种没有过多的动荡和麻烦的方法回应生活的压力。

瑜伽并不认为贪婪、暴力、懒惰、放纵、傲慢、色欲、恐惧是人类无法根除的原罪,仿佛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破坏我们的快乐,或者成为我们快乐的基础。它们或许不被欢迎,但瑜伽却把它们视为人类性情和处境的自然呈现,它们应当得到解决,而不是被压抑或否认。我们的感知和思维机制虽不完备,却不是悲痛产生的原因(尽管它们也会给我们带来悲痛),反而是演化的机会,这种演化是意识的内在演化,它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让我们所渴望的个体成功和全球发展成为可能。

瑜伽是生命游戏的规则手册,但这是没有输家的游戏。这个游戏的确艰难,你需要努力训练。我们要有自我思考的意愿,观察并改正,还要克服偶尔的挫折。生命游戏还要求我们诚实,坚持学有所用,除此之外,重要的是心中有爱。如果你有兴趣了解生而为人、置身于天地间的意义,如果你想弄明白自己从何处来、又将到何处去,如果你想要快乐、渴望自由,那么你就已经踏上了向内的旅程。

自然法则不可改变,冷漠无情,但我们却可以运用它。接受自然的挑战,参与这场游戏,我们就进入了这场风雨飘摇却激动人心的旅程。我们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得到相称的回报,的收效或许是在 80 岁的时候还能自己系鞋带,而的回报则是品味生命的本质。

我的瑜伽之旅

大多数人开始习练瑜伽体式都是出于比较实际的原因,而且往往是身体上的原因,或许是某种病痛,比如背痛、运动伤害、高血压或关节炎。还有一些人有更宽泛的考虑,比如想要改善生活方式,或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体重或上瘾等问题。极少人开始习练瑜伽是因为相信这是一种获得精神觉悟的途径;而且确实,很多人对灵性上的自我实现的整个想法都抱持怀疑态度。这不是什么坏事,这表明大部分走进瑜伽的人都是讲求实际的人,他们有着实际的问题和实际的目标,都是对生活脚踏实地的人、明智的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