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一:一份呈现20世纪初清末的扬子江史料

使用地方志和地形图、拓片、文学作品→这些文献必将成为一个汉学研究图书馆的基石。地方志为盖洛提供了有关各地区当地历史、地理构造和文化习俗的大量细微而详实的信息。

收录大量谚语——

1. 口头相传的谚语。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人是铁饭是钢”。

2.文献典籍。盖洛收集的许多谚语来自《古诗源》《三字经》《三国志》等一些常见的古书,例如”来自《汉书》中的“水至清则无鱼”;“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来自《神童诗》等。

3. 成语。“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望梅止渴”“狐假虎威”。

4. 对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原来就是刻在云南府(昆明)阎王庙的立柱上的。

5. 名人名言。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殖也。据说它就是由乾隆皇帝所题写的。

二:一份20世纪初前所未有的扬子江的

路线安排:停留36+个地点,跨越2个国家

上海→南京→下关→九江→武昌→汉口→湖南岳州/→沙市/→宜昌→新滩→万县→达泸枝→重庆→达永川县→王家亭村→泸州→南井村/→叙州/→柏溪村→天滩→星吉坪→鸬鹚滩→北新街→昭通→大水井→半边井→杨林→范家桥村→东川→昆明→大理府→腾越→旧城→芒允→南天→八莫

旅途时长:99天(上海→八莫)

沿途摄影留念:500+张

交通工具:水、陆交通兼备(船、轿子、徒步)

三:一份100年前中国风土人情真实写照

照片的内容包括长江流域的众多城镇和乡村的建筑、街道、城墙、城门、庙宇、农舍、贡院、学校、官府、衙门、小桥流水、江河胡海、名山大川、悬崖峭壁、黄土高原和戈壁沙漠等自然景色。

涉及了总督、巡抚、外国传教士、社会名流、钱庄老板、少数民族群众之外,还有街头的小人物:小吃摊、茶馆、店铺、鸦片馆、剃头挑子、小贩、工匠、乞丐、苦力、独轮车夫、江湖郎中、朝圣香客、算命先生、妓女、赌博摊子、花轿、婚丧行列,以及衙门里的公堂提审、寺庙里的和尚道士、乡间的水车和放牛娃也都纳入了盖洛的镜头。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许多这样的画面如今在别处已经找不到了。


【内容简介】

《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原外文版出版于1904年,是一本考察长江地理地貌及沿江风土人情的游记。书中一百多幅照片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是来华外国专家系统考察和研究长江的部著作。《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不仅全面介绍了清末民初扬子江的自然人文景观,还详实记录了围绕扬子江的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作者对中西文化作出了比较客观的对比,还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格有独到的见解。尤为难得的是,《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的典籍、地方志、游记等资料,加之作者当时拍摄的大量珍贵的纪实性照片,不仅是一次对扬子江历史文化探寻之旅,而且为现在乃至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威廉·埃德加 ·盖洛 (William Edgar Geil 1865 – 1925)

20世纪初的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探险家,演说家。

迄今为止,一位系统考察过中国长江流域、长城全程、中国十八个行省首府和五大名山的西方人。其著作已被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

沈弘: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珍贵图文资料,整理、编译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记录。目前承担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

出版作品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近年精心编译"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已经出版了《<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民国1926-1949》等


【媒体评论】

“这些文献必将成为一个汉学研究图书馆的基础。” -

------丁韪良 翻译家、教育家

“我认为,该书突出的特点就是引自中文素材的译文。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件包括了诏令、序言、日记、传记等,这些材料以前从未见诸任何其他出版物,其中有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他们对于学者非常珍贵,普通读者对此也会颇有兴趣。”

--------英国汉学家翟林奈(Lionel Giles)

“盖洛对中文地方志的重视和研究在西方作家中确实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是他的著作具有学术价值的一个突出特征。” -------------沈弘 老照片研究专家


返回顶部